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中老师描述的状况在幼儿园的一些班级中的确存在,它让老师为之担心。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调整班级的状态呢?
一、原因探析
1.孩子能力强使然。上中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身体活动能力增强,认知、语言等能力增强,因此孩子会变得更加活泼好动,动作多、话多,教师会感觉到中班的孩子比小班要难带的多。
2.小班未形成常规使然。正如老师所反思:“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班级常规也应当从小班抓起。”这是有道理的。显然该班在小班没有形成良好的常规,这是导致现在老师担忧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
3.缺乏坚持性使然。常规的形成对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朝夕间形成,若抓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有什么好转便放弃的话,那么常规便无法形成。常规的形成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4.方法不当使然。要形成常规,除了长期坚持,还需要老师有好的、恰当的方法。若方法不当,则常规也难以形成。
二、教育建议
第一,从小班开始抓常规。良好的班级常规应当从小班抓起。教师在幼儿刚进入小班时就应该关注孩子常规的培养,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而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小班若能形成常规,则中班、大班老师会相对轻松些。
第二,现时抓常规并不晚。众所周知,整个幼儿期是孩子形成各种常规的关键期。若小班未能形成常规,在中班、大班继续抓仍有效果。常规的形成需要坚持不懈,中班、大班抓并不晚,简单地放弃抓常规是不明智的。
第三,改变方式与方法。为提高工作成效,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如榜样法:在班级中树立常规好的榜样,尤其是善于从调皮鬼中发现榜样,及时表扬他们,一来让调皮鬼尝到遵守常规的“甜头”,同时也教育大家,尤其是教育其他不守常规的孩子。在群体中榜样的影响力非常明显,教师要善于发挥榜样的作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累积法:尝试每周作记录,记录每个孩子遵守常规的次数,并作比较。一周后或半月后作小结,对达到老师要求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那些仍未达到要求的孩子则给予批评,以达到鼓励上进行为,消除不当行为的目的。
第四,家园合作共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在家中对孩子的常规行为予以相应的关注和共同的要求,努力让孩子做到“言行一致”,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第五,学会耐心等待。常规的形成有个过程,个别孩子常规形成缓慢而艰难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要放松心态,对这样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允许孩子有反复。同时要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懂事的。
一、原因探析
1.孩子能力强使然。上中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身体活动能力增强,认知、语言等能力增强,因此孩子会变得更加活泼好动,动作多、话多,教师会感觉到中班的孩子比小班要难带的多。
2.小班未形成常规使然。正如老师所反思:“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班级常规也应当从小班抓起。”这是有道理的。显然该班在小班没有形成良好的常规,这是导致现在老师担忧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
3.缺乏坚持性使然。常规的形成对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朝夕间形成,若抓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有什么好转便放弃的话,那么常规便无法形成。常规的形成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4.方法不当使然。要形成常规,除了长期坚持,还需要老师有好的、恰当的方法。若方法不当,则常规也难以形成。
二、教育建议
第一,从小班开始抓常规。良好的班级常规应当从小班抓起。教师在幼儿刚进入小班时就应该关注孩子常规的培养,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而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小班若能形成常规,则中班、大班老师会相对轻松些。
第二,现时抓常规并不晚。众所周知,整个幼儿期是孩子形成各种常规的关键期。若小班未能形成常规,在中班、大班继续抓仍有效果。常规的形成需要坚持不懈,中班、大班抓并不晚,简单地放弃抓常规是不明智的。
第三,改变方式与方法。为提高工作成效,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如榜样法:在班级中树立常规好的榜样,尤其是善于从调皮鬼中发现榜样,及时表扬他们,一来让调皮鬼尝到遵守常规的“甜头”,同时也教育大家,尤其是教育其他不守常规的孩子。在群体中榜样的影响力非常明显,教师要善于发挥榜样的作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累积法:尝试每周作记录,记录每个孩子遵守常规的次数,并作比较。一周后或半月后作小结,对达到老师要求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那些仍未达到要求的孩子则给予批评,以达到鼓励上进行为,消除不当行为的目的。
第四,家园合作共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在家中对孩子的常规行为予以相应的关注和共同的要求,努力让孩子做到“言行一致”,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第五,学会耐心等待。常规的形成有个过程,个别孩子常规形成缓慢而艰难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要放松心态,对这样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允许孩子有反复。同时要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