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绝大部分读书人要通过这条途径找到工作,进入仕途,一生的功名都在这上面。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选题范围一般在四书五经之内,要求读书人必须熟悉这些教材,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从《聊斋志异》的一则神话故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聊斋志异》开卷第一篇讲的就是科举考试,当然,讲的是神话科举。这個故事名叫“考城隍”。说的是明朝末年,有个叫宋焘的书生,有一回生病在家休息,看见两个使者催他去赶考,他纳闷地说:现在还不是赶考时节呢,是不是弄错了?使者不回答,只管催他上马。于是跟着使者到了考场,却发现坐在考场上的主考官是三国时候的名将关羽,原来,这是一次神仙级考试。考题下来,一看,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这题目让现代人来看,简直一头雾水,然而,博学多才的宋焘下笔神速,很快解题、答题和交卷。
这个宋焘,史上确有其人,是蒲松龄姐夫的祖父。
我们看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来自于哪里呢?古代科举考试,是不会轻易去乱取题目的,必须在经典里有,尤其是在明朝、清朝的时候。蒲松龄写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那么科举考试的题目一定是在儒家经典里。而这个“一人二人,有心无心”无疑出自《孟子》,因为《孟子》当中的《告子》篇有这么一段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里讲的是二人学围棋的故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另外一人三心二意,想着射天鹅。《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科举必考书之一。可见,如果对《孟子》不熟悉,不能背诵,这个作文题目根本就看不懂,更不用说自由发挥。
故事中的宋焘所作文章,深得关公赏识,于是后来当了城隍。其实,通过这个故事,蒲松龄表达了对科举的不满,希望有关羽这样无私的历史人物来主持科举考试。
那么,在明朝和清朝,一个读书人要考上进士,得背多少书呢?南宋时候的进士郑畊老做了个统计,《论语》一万一千多字,《孟子》三万四千多字,《尚书》两万五千多字,《诗经》将近四万字,《礼记》有九万多字,而《左传》则将近二十万字……这些加起来有四十万字,而且还不包括注释。如果还要考诗赋的话,那么就得背《昭明文选》等文学参考书,这样加起来,恐怕有五六十万字。
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功底要求很高,一个人能熟悉经典,当然是件好事,但如果一切以此为标准,则不免有弊端。
例如,在清朝的时候,成绩稍好的读书人,要背诵“四书五经”那肯定不在话下,因此,背下这四十来万字,不是什么稀奇功夫,更高一步的要求是:要背诵注解。例如“四书”,就必须背诵南宋朱熹所作的注解,因为考题有时候就在注解里。结果呢?有些人忙着背注解,却把原文给丢了。能背下《论语》里的注释,却忘记《论语》的原文,也是挺尴尬的,这估计和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很相似。
(摘自《中年读者》)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选题范围一般在四书五经之内,要求读书人必须熟悉这些教材,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从《聊斋志异》的一则神话故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聊斋志异》开卷第一篇讲的就是科举考试,当然,讲的是神话科举。这個故事名叫“考城隍”。说的是明朝末年,有个叫宋焘的书生,有一回生病在家休息,看见两个使者催他去赶考,他纳闷地说:现在还不是赶考时节呢,是不是弄错了?使者不回答,只管催他上马。于是跟着使者到了考场,却发现坐在考场上的主考官是三国时候的名将关羽,原来,这是一次神仙级考试。考题下来,一看,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这题目让现代人来看,简直一头雾水,然而,博学多才的宋焘下笔神速,很快解题、答题和交卷。
这个宋焘,史上确有其人,是蒲松龄姐夫的祖父。
我们看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来自于哪里呢?古代科举考试,是不会轻易去乱取题目的,必须在经典里有,尤其是在明朝、清朝的时候。蒲松龄写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那么科举考试的题目一定是在儒家经典里。而这个“一人二人,有心无心”无疑出自《孟子》,因为《孟子》当中的《告子》篇有这么一段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里讲的是二人学围棋的故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另外一人三心二意,想着射天鹅。《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科举必考书之一。可见,如果对《孟子》不熟悉,不能背诵,这个作文题目根本就看不懂,更不用说自由发挥。
故事中的宋焘所作文章,深得关公赏识,于是后来当了城隍。其实,通过这个故事,蒲松龄表达了对科举的不满,希望有关羽这样无私的历史人物来主持科举考试。
那么,在明朝和清朝,一个读书人要考上进士,得背多少书呢?南宋时候的进士郑畊老做了个统计,《论语》一万一千多字,《孟子》三万四千多字,《尚书》两万五千多字,《诗经》将近四万字,《礼记》有九万多字,而《左传》则将近二十万字……这些加起来有四十万字,而且还不包括注释。如果还要考诗赋的话,那么就得背《昭明文选》等文学参考书,这样加起来,恐怕有五六十万字。
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功底要求很高,一个人能熟悉经典,当然是件好事,但如果一切以此为标准,则不免有弊端。
例如,在清朝的时候,成绩稍好的读书人,要背诵“四书五经”那肯定不在话下,因此,背下这四十来万字,不是什么稀奇功夫,更高一步的要求是:要背诵注解。例如“四书”,就必须背诵南宋朱熹所作的注解,因为考题有时候就在注解里。结果呢?有些人忙着背注解,却把原文给丢了。能背下《论语》里的注释,却忘记《论语》的原文,也是挺尴尬的,这估计和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很相似。
(摘自《中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