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关注幸福了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连续两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后,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终于关注到学生“幸福”这个主题,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且形成固定模式的“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都集中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或伦理道德教育上,今年大谈特谈“幸福”,虽然仍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但已经不是以往那种爱国爱校爱师的“宏大叙事”,而是触动人生真谛与心灵深处的“日常生活”。所以,今天上午特地通过网络收看了“2011开学第一课”。
  央视是用心、用功的:派出了撒贝宁、董卿、王小丫三位名主持;请出了成龙、李娜、邓亚萍、郎朗、杨利伟这些成功人士,让他们现身说法;精心安排林妙可、陆小艺和豆豆三位童星扮演班长,还有于丹、卢勤、张怡筠、李希贵这些名人发表精彩演讲。当然,最点睛、最切题的是重庆笃坪乡小学师生们共同创造的“幸福教育”。
  这节课的主题是幸福,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幸福在哪里;第二,如何去找到或创造幸福。
  这节课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革命先辈说:幸福是为光明国家而奋斗!
  盲童刘浩说:幸福就是发展自己的兴趣,当一个优秀的钢琴家!
  成龙大哥说:绝不放弃才能成功!
  网冠李娜说: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就会成功!
  邓亚萍说:相信自己,你就一定能成功!
  ……
  正如本课最后的《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中所表達的,幸福是合作,是分享,是感恩,是帮助,是奉献,是宽容,是自信,是赞美,是辛勤的汗水,是闪光的智慧。这些答案,无一例外地都是从正面、美好、积极的一面来回答幸福,肯定幸福。
  当然,作为开学第一课,最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幸福的学生、幸福的老师、幸福的学校是怎样的?重庆的王老师用自己的教育故事说明,用心与学生相处,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带他们进入到新的精神世界,才能使学生幸福。而他的学生用眼泪告诉大家:真正幸福的老师是让学生“舍不得”的老师,是学生“千年等一回”的老师!李希贵校长说,好玩的学校,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才是幸福的学校。幸福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乐于学习、热爱生活、幸福成长!还有于丹老师的演讲所表达的现代教育观念: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总之,2011年开学第一课开了一个好头,把师生乃至大众的注意力从考试、分数、升学、竞争的应试教育文化转移到教育主体的幸福上来,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可喜可贺的转变!
  不过,看完、听完“第一课”,我还有几点疑惑:
  第一,幸福能够定义吗?
  第二,成功就是幸福吗?
  第三,现在的中小学生们没有痛苦或不幸吗?
  其实,幸福可以说明,可以用很多的幸福人、幸福事来例证,但不可以定义。幸福问题之所以是伦理学上一个自古以来的难题,就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它不是一个知识问题,而是一个生活问题、态度问题、价值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重要的是去体验、去践行、去创造、去享受。我很担心,通过本课一遍一遍的提问与演绎,会不会使中小学生误以为幸福问题是一个书本上的知识问题,可以像1+1=2那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
  我也担心,这些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固然都是个人的亲身经验,其真理性、可靠性不容怀疑。但由于他们已经功成名就,所以,人们更关注的是他们是如何去成功的,而不是他们是如何幸福的。事实上,他们所谈的也确实是如何才能成功,而不是怎样生活才能幸福。那么,这会不会引导人们,尤其是中小学生,误以为只有成功才能幸福呢?或者,不成功的人就不会幸福呢?如果这样,重在人生智慧的幸福教育,岂不就变成了教人“点石成金”的实利教育么!
  我还有一点“苛刻”的批评,就是这堂课讲了那么多人那么多方面的幸福(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对现实学校教育中的普通学生的幸福关注得太少。两节课90分钟的时间,只有重庆的王老师及其学生们,另外两个重点关注的学生,一个是盲童,一个是孤儿,属于特殊群体。为什么没有更多地反映那些在学校正常学习的普通中小学生的幸福状况呢!尤其是没有关注他们是不是有痛苦。如果他们有痛苦或不幸,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如何去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由于“第一课”没有触及到这些问题,就使得这堂课没有达到应有的思想高度,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思想启蒙作用。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这堂课还存在“败笔”。一处是,《你是我的眼》这首歌,其悲伤、低沉甚至有点哀愁的旋律,与刘浩所表现出来的自信、自豪是根本矛盾的。另一处是,让几个少不经事、半生不熟的青涩歌手来演唱《壮志在我胸》,与经历了人生风浪、成熟苍桑的成龙大哥相比,确实滑稽可笑。此外,有的名人在回答问题时,急着表明态度,而完全不讲逻辑;有的演讲,似乎不是讲给中小学生听的,其可接受性值得再考虑。
  尽管有这样一些遗憾,但“2011年开学第一课”是一堂好课,值得喝彩!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班主任总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也正是在感化和教育这些特殊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逐渐理解了教育的真谛。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位天使,只是有的天使在沉睡;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理解和尊重,班主任要学会倾听生命的诉求,呵护孩子的个性,激发孩子蕴藏的成长能量,让每个孩子都发展绽放。为此,本期编选了八位班主任的工作手记,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师生共同成长的拔节之声。
蔡达峰:教育最忌远离国情沾染功利心    3月18日《文汇报》发表蔡达峰的文章《公民教育最忌远离国情沾染功利心》。作者指出,培养怎样的人,为谁培养,这是公民教育中永恒的命题和必须明确的任务,所有教育改革都必须对此深思熟顾。但可悲的是,教育缺乏关怀人的文化,文化发展又缺乏关怀人的教育,恰是当今教育的现实处境。教育要研究国情民情,才可能提供有效的学习内容、方式和要求。但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这种教育
只要我们去书店、图书馆,在“家庭教育”类专柜前,一定不难发现“培养高考状元”“冲刺哈佛”这样的书铺天盖地。这些书,无一不是目标明确的工具书。似乎遵循了这些工具书的教导,也就能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高考状元”或者送进哈佛这样的名校。这些书功利性、目的性如此明确,却迎合了一大批家长,他们趋之若鹜,视为育儿宝典。无数的爸爸妈妈对照着这些工具书,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一实践。    家庭教育,真的只沦陷为如何教
【摘要】近年来,自建小型翻译语料库已经成为许多译者提高翻译质量与翻译效率的重要方式。通过自建语料库,我们可以对一个词汇,一种句型或一种类型的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通过自建《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小型语料库,本文从词汇搭配方面对“消除”一词在联合国文件中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给其他译者在以后翻译此类文本时一点建议。  【关键词】语料库;消除;词汇搭配;翻译分析  【作
诗歌是无谱的音乐,它音韵和谐,语言优美,简洁凝练,琅琅上口;诗歌意境深远,情感浓烈,韵味无穷。把诗歌引入教学,让无谱的音乐响彻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践行。    一、借用诗歌,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独特的韵味,使其具有了独特的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
有一个题为《买件红衣服穿》的故事: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出生于贫困家庭,一天放学回家,在一个工地上看到一个穿着华丽,老板模样的人正指挥工人干活。好奇的小卡内基向老板打听房子的用途,并请教自己长大后怎样才能像老板一样富有。老板告诉他,一是要勤奋工作,二是要买件红衣服穿!聪明的小卡内基对第二条建议百思不得其解。老板顺手指了指前面的工人道:“你看他们都是我的手下,但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乡数增城。新塘镇永新中学就坐落于荔枝之乡——美丽的增城市永和河畔,学校既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可说是一所年轻美丽的现代农村学校。面对新的历史时期,近年来,学校秉持“以美育人,寓美立德”的德育理念,提出“以美的教育塑造现代文化人”,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将永新学子培养成为求真、向善、求美的新农村人。  一、顺应孩子天性,美育无痕  美的教育离不开美的校园。校园环境是校园文
【摘要】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的背景下,突出了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每个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其进行教育探索和优化的过程。现代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更高的职业要求,具备反思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项基本素质。从小学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其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能力还不够扎实,很难将英语作为一项工具进行表达和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不断反思,探索优化教育现状的方法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的繁华地段中山路,有一座红砖白墙的学校,她就是厦门实验小学。2009年1月,她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这是该校的至高荣誉。  这样的一所学校,她的当家人究竟是怎样的呢?眼前的尤颖超校长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他从1998年2月起担任厦门实验小学校长至今,在这所学校掌舵13年。在他的经营下,这所有着厚重传统的名校焕发出了新的光芒,在高平台上实现了新跨越。交流中,可以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讨论——这种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所采用。但如何发挥课堂讨论应有的作用,实现课堂的有效讨论,就必须分析现状,寻求对策。惟其如此,课堂讨论才能从被动的形式应付升华为主动的价值趋同,学生才能在课堂讨论中得到激发、提升和滋养,使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合理分组分工是开展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目前,多数学校班级都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和身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