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高血压病”一词早已人尽皆知。然而,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这是因为人们对此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可以归纳以下10条。
1.儿童不会患高血压病
医学研究表明,既无症状,又无明显病因,但血压偏高的儿童普遍存在。而且,这些血压偏高的儿童较集中的地区,成人的高血压病发病率也较高。因此,高血压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抓起,特别是要注意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防止超重和肥胖,忌烟酒等。目前,儿童高血压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但肯定比成人要低。
2.单纯收缩压升高无害
过去对高血压病较多关注于舒张压升高,而对收缩压升高重视不够。实际上,两者均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都要予以重视。
3.血压降到正常后可以停止治疗
血压持续升高时,除非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卒中等严重并发症,血压一般不会自动恢复正常,所以,原则上应终身治疗。经治疗,血压降到正常达半年以上,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停药观察,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可停用其中的一种降压药或减少一种药物的剂量,但仍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4.年龄轻、病程短、血压轻度升高者不需要用“好药”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把一些价格比较贵的降压药称为“好药”或“厉害的药”,认为只有病情很严重时才需要用。其实,这些药多为钙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的缓释、控释片,或长效的制剂。这些药的降压作用有时不如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等常用,不如价廉的药物强和快,但正是因为目前更强调24小时缓慢、平稳地降压,以及早期保护心脑血管免遭持续性血压升高的损害。所以,医生有时会根据情况而开出上述的“好药”。
5.药品说明书上罗列副作用太多的降压药不要用
新的降压药,特别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生产的药,使用说明书非常全面、详细,即使发生率非常低的不良反应亦被详尽列出。某些药品说明书很简单的药物,其实副作用也未必比它少。比如,复方降压片中所含的利血平可加重抑郁及溃疡病出血,并且可导致嗜睡。所以,对药物的副作用亦应区别对待:1某些副作用比较严重,且可以预料的药,医生选择时已有所考虑,如哮喘患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患者忌用钙拮抗剂;2某些患者用药后发生变态反应,若不严重,发生率又不高,则不应限制使用,因为只有用了才知道会否过敏;3钙拮抗剂引起的面红、头痛等反应,与其药理作用有关,可选用慢作用制剂,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均能避免其发生,且停药后副作用即消失,对健康亦无大影响。
6.治疗高血压病只要症状缓解或血压有所下降就达到目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关系。有些人长期血压很高,却没有任何症状,而血压下降后反感不适,此时要坚持降压治疗,只是降压速度可稍减慢。有时,血压降得太低也会出现头昏等不适,若不测量血压而盲目加量,反而不利。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要改善症状和降低血压,而且强调要使血压降至正常,且应纠正同时存在的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紊乱、血粘度改变、微循环障碍等异常,以达到预防和逆转血压升高给心脑血管带来的损害,改善高血压病自然病程的目的。
7.降压治疗达到白天休息时血压不高即可
降压治疗应使24小时血压平稳降低,包括活动、睡眠时的血压。正常人夜间血压比白天下降10%~20%。若下降小于10%,称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应调整药物的种类和给药时间,以纠正异常的昼夜节律,并防止清晨血压骤然升高。
8.长期降压治疗只要每天服一次维持量即可
经治疗,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一段时间后,可以试用维持量。长效药物仍为每日一次,有时只需每次半片甚至更少(但缓释或控释片不能掰开服用)。如硝苯吡啶等短效药物每日剂量较小时,若只服一次,则服后血压迅速下降,随后又逐渐升高,不能控制24小时的血压。此时,正确的服法是减少每次剂量(必要时可每次半片或1/4片),每日2~3次。
9.降低升高的收缩压(或舒张压),会使本来不高的舒张压(或收缩压)降得太低
老年高血压病可以只有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高(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而年轻人的高血压病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这时,药物治疗对老年人主要降低的是升高的收缩压(对年轻人是舒张压),而不会使本来不高的舒张压(对年轻人是收缩压)降得太低,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机制。同理,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血压降至正常后继续用原剂量,也不会使血压降得太低。
10.高血压病的治疗指的就是药物治疗
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药物治疗的基础,主要措施有:1一般治疗:合理的休息和睡眠,适当镇静(可应用少量镇静和安眠药);2饮食治疗:宜进食低盐、低热量、富含钾、镁、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戒烟酒;4运动:坚持运动有减肥、降脂、降压等益处,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剧烈运动;5医疗保健疗法:如气功、太极拳等。
早期、轻度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治疗。 3~6个月后复查血压,如多次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非药物治疗,并定期测血压;如症状明显,也可同时应用降压药,血压正常3~6个月后,再停用降压药物,坚持非药物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一般不能停用降压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售的各种降压仪一般也不能代替降压药物。
1.儿童不会患高血压病
医学研究表明,既无症状,又无明显病因,但血压偏高的儿童普遍存在。而且,这些血压偏高的儿童较集中的地区,成人的高血压病发病率也较高。因此,高血压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抓起,特别是要注意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防止超重和肥胖,忌烟酒等。目前,儿童高血压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但肯定比成人要低。
2.单纯收缩压升高无害
过去对高血压病较多关注于舒张压升高,而对收缩压升高重视不够。实际上,两者均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都要予以重视。
3.血压降到正常后可以停止治疗
血压持续升高时,除非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卒中等严重并发症,血压一般不会自动恢复正常,所以,原则上应终身治疗。经治疗,血压降到正常达半年以上,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停药观察,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可停用其中的一种降压药或减少一种药物的剂量,但仍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4.年龄轻、病程短、血压轻度升高者不需要用“好药”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把一些价格比较贵的降压药称为“好药”或“厉害的药”,认为只有病情很严重时才需要用。其实,这些药多为钙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的缓释、控释片,或长效的制剂。这些药的降压作用有时不如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等常用,不如价廉的药物强和快,但正是因为目前更强调24小时缓慢、平稳地降压,以及早期保护心脑血管免遭持续性血压升高的损害。所以,医生有时会根据情况而开出上述的“好药”。
5.药品说明书上罗列副作用太多的降压药不要用
新的降压药,特别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生产的药,使用说明书非常全面、详细,即使发生率非常低的不良反应亦被详尽列出。某些药品说明书很简单的药物,其实副作用也未必比它少。比如,复方降压片中所含的利血平可加重抑郁及溃疡病出血,并且可导致嗜睡。所以,对药物的副作用亦应区别对待:1某些副作用比较严重,且可以预料的药,医生选择时已有所考虑,如哮喘患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患者忌用钙拮抗剂;2某些患者用药后发生变态反应,若不严重,发生率又不高,则不应限制使用,因为只有用了才知道会否过敏;3钙拮抗剂引起的面红、头痛等反应,与其药理作用有关,可选用慢作用制剂,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均能避免其发生,且停药后副作用即消失,对健康亦无大影响。
6.治疗高血压病只要症状缓解或血压有所下降就达到目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关系。有些人长期血压很高,却没有任何症状,而血压下降后反感不适,此时要坚持降压治疗,只是降压速度可稍减慢。有时,血压降得太低也会出现头昏等不适,若不测量血压而盲目加量,反而不利。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要改善症状和降低血压,而且强调要使血压降至正常,且应纠正同时存在的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紊乱、血粘度改变、微循环障碍等异常,以达到预防和逆转血压升高给心脑血管带来的损害,改善高血压病自然病程的目的。
7.降压治疗达到白天休息时血压不高即可
降压治疗应使24小时血压平稳降低,包括活动、睡眠时的血压。正常人夜间血压比白天下降10%~20%。若下降小于10%,称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应调整药物的种类和给药时间,以纠正异常的昼夜节律,并防止清晨血压骤然升高。
8.长期降压治疗只要每天服一次维持量即可
经治疗,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一段时间后,可以试用维持量。长效药物仍为每日一次,有时只需每次半片甚至更少(但缓释或控释片不能掰开服用)。如硝苯吡啶等短效药物每日剂量较小时,若只服一次,则服后血压迅速下降,随后又逐渐升高,不能控制24小时的血压。此时,正确的服法是减少每次剂量(必要时可每次半片或1/4片),每日2~3次。
9.降低升高的收缩压(或舒张压),会使本来不高的舒张压(或收缩压)降得太低
老年高血压病可以只有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高(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而年轻人的高血压病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这时,药物治疗对老年人主要降低的是升高的收缩压(对年轻人是舒张压),而不会使本来不高的舒张压(对年轻人是收缩压)降得太低,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机制。同理,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血压降至正常后继续用原剂量,也不会使血压降得太低。
10.高血压病的治疗指的就是药物治疗
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药物治疗的基础,主要措施有:1一般治疗:合理的休息和睡眠,适当镇静(可应用少量镇静和安眠药);2饮食治疗:宜进食低盐、低热量、富含钾、镁、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戒烟酒;4运动:坚持运动有减肥、降脂、降压等益处,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剧烈运动;5医疗保健疗法:如气功、太极拳等。
早期、轻度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治疗。 3~6个月后复查血压,如多次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非药物治疗,并定期测血压;如症状明显,也可同时应用降压药,血压正常3~6个月后,再停用降压药物,坚持非药物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一般不能停用降压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售的各种降压仪一般也不能代替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