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说,在消夏的地方,谈天总免不了谈大虫。避暑客早期常能遇到獐麂鹿兔闯怀而过。山民管豹子也叫老虎,野山羊又被叫作马熊,穿山甲也是有的,刺猬经常会走到山路上来。有人统计过莫干山中有三十三种兽类,可谓名副其实的天然动物园。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莫干山旅行团宣传折页所列莫干山物产动物词条下云:“山多兽类,豹为最猛,家畜时被攫食,然出没无常。野山羊见人即遁,不易弋获。野豕以马须山附近最多,恒以昼出盗食菜蔬。鹿间亦有之,野兔行动迅速,难以猎射。”野豕就是野猪。
根据能找到的记载,莫干山旧无狩猎的禁忌,避暑的西人理所当然地开始了围捕活动,但他们很少捕到大型动物,甚至经常两手空空。或许,他们意不在此,不过是想在宿营地找些野蛮的竞技项目,让自己再次血脉偾张。每当有大型动物尖利的嚎叫声划破夜晚的山谷,他们总会被惊醒,然后为梦中即将发生的狂野美丽增添些许兴奋。
野猪过着群居而游荡的生活,春食多汁的嫩竹笋,冬则挖冬笋啃咬树桩,食量很大,长得很肥。有些凶狠的野公猪重达六百磅,但跑起来如同闪电般迅速,可以连续跑八百米。只要不是最重型的猎枪射出的子弹,野猪身中数弹也照样乱蹦乱跳。除了坚实的身躯之外,不得不说的就是它们的獠牙。遇敌,只需用獠牙随意一刺,便可伤敌自保。
20世纪初,莫干山上的灌木丛每隔五六年就要被砍伐燒炭,被砍掉之前,几乎是一片密不透风的林子,满是灌木、荆棘、野葡萄藤,其中藏着纵横交错的迷宫般的兽道。人从上面看不到,但底部很开阔,足以让大型动物通过。外国男孩们组成的童军巡逻队在夏天所见有大型动物在湿嗒嗒的灌木丛中打滚,很可能就是野猪。它们不是磨牙,就是使劲摩擦肩部下肋,蹭取树上的油脂,结合浸在泥地里打滚沾满一身泥,铸就厚实、粗糙而坚硬的一层盔甲。
美国传教士葛烈腾著《人间世》载,一次,他和莫干山249号别墅主人聂士麦以及查理·麦肯齐扛着猎枪,带着他的猎狗布朗尼,一同去某个山坡打猎。落日时分,三人隐约看到两头野猪,一头在岩石堆里,另一头在灌木丛中探出头来。他紧追第一头野猪,终在布朗尼的带路与麦肯齐的配合下,猎杀成功,使之成为战利品。而单独行动的聂士麦放完了所有的子弹,次日早上沿着血迹,乃发现另一头野猪已死。于是,找来苦力用木棍扛去莫干山。野猪内脏和猪鬃对西人来说没有用处,他们更不知该如何处理,尽由苦力们取走。殊不知,野猪肚是难得的宝物,猪鬃切成小段可做缝衣针。周日晚上,二十户传教士家庭吃上了烤野猪肉,口感特别像烤火鸡肉。
很多个夜晚,避暑客在山边农舍周围,特别是篱笆围合的菜畦,总能听到敲打金属的声音和喊叫声。山民把赶野猪称作赶山。每年春笋破土以后,竹林日夜都要有人看守,因为这种气息最招惹野猪,否则几十亩竹林内的竹笋不消几天就会被野猪们拱得一片狼藉。起初,山民用敲竹梆、做草人的办法来防野猪,后期发明了一种机关:取一根劈开的竹管支于支架上,一端接水,再取一根粗竹管与支架平行,当竹管一端接满水下沉将水排出,另一端因稍重恢复原位时,刚好打在粗竹管上,发出笃的声响。只要水流不断,就会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响。在万籁俱寂的夜晚,真如同有人在敲竹梆一样,野猪也不敢接近了。
小时候,大人嘴里的野猪,不是体形巨无霸,就是獠牙似剑,连黝黑的鬃毛都闪着寒光。这般形容也许是为了唬住我,别把野猪当家猪。我仅目睹过一次野猪真容,少说也有二十年了,这种偶尔还能一见的动物已移向深山,不复骚扰农人。被捕兽夹困住的多是一些流浪狗。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很难说是一个好消息。既非矫情,而是时代不同了,他们的心中已经描摹不出野生动物的模样,读到《水浒传》的“野猪林”亦难有画面感。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怕了,可又能爱什么呢。不见野猪的同时,我们的后代也在远离山林。
根据能找到的记载,莫干山旧无狩猎的禁忌,避暑的西人理所当然地开始了围捕活动,但他们很少捕到大型动物,甚至经常两手空空。或许,他们意不在此,不过是想在宿营地找些野蛮的竞技项目,让自己再次血脉偾张。每当有大型动物尖利的嚎叫声划破夜晚的山谷,他们总会被惊醒,然后为梦中即将发生的狂野美丽增添些许兴奋。
野猪过着群居而游荡的生活,春食多汁的嫩竹笋,冬则挖冬笋啃咬树桩,食量很大,长得很肥。有些凶狠的野公猪重达六百磅,但跑起来如同闪电般迅速,可以连续跑八百米。只要不是最重型的猎枪射出的子弹,野猪身中数弹也照样乱蹦乱跳。除了坚实的身躯之外,不得不说的就是它们的獠牙。遇敌,只需用獠牙随意一刺,便可伤敌自保。
20世纪初,莫干山上的灌木丛每隔五六年就要被砍伐燒炭,被砍掉之前,几乎是一片密不透风的林子,满是灌木、荆棘、野葡萄藤,其中藏着纵横交错的迷宫般的兽道。人从上面看不到,但底部很开阔,足以让大型动物通过。外国男孩们组成的童军巡逻队在夏天所见有大型动物在湿嗒嗒的灌木丛中打滚,很可能就是野猪。它们不是磨牙,就是使劲摩擦肩部下肋,蹭取树上的油脂,结合浸在泥地里打滚沾满一身泥,铸就厚实、粗糙而坚硬的一层盔甲。
美国传教士葛烈腾著《人间世》载,一次,他和莫干山249号别墅主人聂士麦以及查理·麦肯齐扛着猎枪,带着他的猎狗布朗尼,一同去某个山坡打猎。落日时分,三人隐约看到两头野猪,一头在岩石堆里,另一头在灌木丛中探出头来。他紧追第一头野猪,终在布朗尼的带路与麦肯齐的配合下,猎杀成功,使之成为战利品。而单独行动的聂士麦放完了所有的子弹,次日早上沿着血迹,乃发现另一头野猪已死。于是,找来苦力用木棍扛去莫干山。野猪内脏和猪鬃对西人来说没有用处,他们更不知该如何处理,尽由苦力们取走。殊不知,野猪肚是难得的宝物,猪鬃切成小段可做缝衣针。周日晚上,二十户传教士家庭吃上了烤野猪肉,口感特别像烤火鸡肉。
很多个夜晚,避暑客在山边农舍周围,特别是篱笆围合的菜畦,总能听到敲打金属的声音和喊叫声。山民把赶野猪称作赶山。每年春笋破土以后,竹林日夜都要有人看守,因为这种气息最招惹野猪,否则几十亩竹林内的竹笋不消几天就会被野猪们拱得一片狼藉。起初,山民用敲竹梆、做草人的办法来防野猪,后期发明了一种机关:取一根劈开的竹管支于支架上,一端接水,再取一根粗竹管与支架平行,当竹管一端接满水下沉将水排出,另一端因稍重恢复原位时,刚好打在粗竹管上,发出笃的声响。只要水流不断,就会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响。在万籁俱寂的夜晚,真如同有人在敲竹梆一样,野猪也不敢接近了。
小时候,大人嘴里的野猪,不是体形巨无霸,就是獠牙似剑,连黝黑的鬃毛都闪着寒光。这般形容也许是为了唬住我,别把野猪当家猪。我仅目睹过一次野猪真容,少说也有二十年了,这种偶尔还能一见的动物已移向深山,不复骚扰农人。被捕兽夹困住的多是一些流浪狗。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很难说是一个好消息。既非矫情,而是时代不同了,他们的心中已经描摹不出野生动物的模样,读到《水浒传》的“野猪林”亦难有画面感。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怕了,可又能爱什么呢。不见野猪的同时,我们的后代也在远离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