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色经济异军突起,抓住机遇发展特色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东北地区也应当加快发展步伐,依托有利的自然经济环境,丰富的特产,发展土特产产业,建立起大规模的土特产生产加工产业。东北土特产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规模小、市场狭窄以及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不够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东北土特产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而且对长期的发展也很有利。东北地区林区广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降水和温度配合较好。在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下产出了许多种类的土特产产品。产品种类多用途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所以总体来说,东北土特产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产业应抓住发展机遇,突出特色,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打造自己的品牌,使生产产生规模效应,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使产业得到更好的、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产业;规模经济;市场;深加工;发展
中图分类号:F7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一、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森林资源来自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山上有着丰富的生物物产资源,这些物产中有许多是受到东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影响而生长出来的,具有地域性,形成了东北地区特有的土特产产品。东北土特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土特产产业在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产业模式,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
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发展已久,至今已经初具规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工培植技术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进步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基本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多是个体户小规模经营,而且有一些是纯粹做流通环节,难以形成规模。初级产品的利润低,资源浪费率高,现有的优势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新的突破。
二、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东北地区受温带大陆性季风影响,雨热同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保证。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是黑土地的广泛分布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分布区之一。黑土的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土壤中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丰富,给植物提供充分的营养元素。东北地区林区面积大,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林区为土特产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有许多方面,包括温度、水分、土壤酸碱性、湿度和营养等方面。
各种食用菌对温度的要求
2.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很多地区都有本地区固定的土特产市场。土特产种类多产量大。人工培植技术的发展使土特产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人工培植可以根据需求在培植过程中加入人们所需的物质元素,加强产品的效用,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土特产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力的推动。东北土特产用途广泛,除了入药保健外,种类繁多的山野菜更是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让人们享受到纯天然绿色食品,吃的健康,符合现代人对食物的主观要求。这些都客观决定了东北土特产具有着广阔的市场。
(二)劣势分析
1.东北土特产产业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多是小工厂加工,规模小。本地区市场竞争激烈,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也就不能形成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2.由于是地方土特产,所以有些产品的知名度会有限制。东北土特产除了人参、鹿茸、黑木耳等比较有知名影响度的产品外,还有很多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产品。人们对于一种陌生的产品的认可度是比较低的,这会导致产品需求和销量的减少。
3.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低。东北土特产产量大,容易形成批发销售的形式。批发销售会导致销量虽多,但是利润并不是很可观。出售的是原材料,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原本是很宝贵的资源被便宜的卖掉,这实际上就是很大的损失。人参贱卖据吉林省参茸办提供的资料显示,该省人参产量占全国人参产量的85%,占世界人参产量的70%以上,年产值6亿元人民币。而韩国的高丽参年产量不足吉林人参的1/3,年产值却相当于人民币25.6亿元。
(三)机会分析
1.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由个别沿海城市扩展到了内陆地区,给内陆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土特产产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进行更科学的培植和产品的深加工。同时,也为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市场潜力大。东北土特产在东北地区的需求比较大,同时可以加深市场的开拓。加大产业的整合力度,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规模经济。生产方向由数量改为质量,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来提高经济效益。
(四)威胁分析
1.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有些生产加工商在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加入有害物质对产品进行加工,增强产品的感官质量,使产品看起来优质,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这种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导致市场的混乱。
2.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东北土特产产业发展的威胁。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他地区特色产业针对这一现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占领市场,这对东北土特产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同时,在东北地区的内部竞争强度也很大。内部之间容易形成同类产品竞争,导致行业规模发展受阻,不能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不能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对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
3.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包括经济危机,政府的宏观政策,整个市场的需求等。当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时,市场的整体萧条对生产及销售都会产生影响。政府针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情况制定适时的经济政策,利用宏觀经济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或税收等来调节经济的发展。
三、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的规模化战略研究 (一)规模经济的作用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规模经济的产生可以在竞争中为企业带来成本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规模的扩大也使得市场经营变得越来越容易,从而能够取得一种包括成本在内的集群优势。集群优势的形成也进而推动了产业质量和技术的发展进步,也能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更容易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规模化的经济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标准,使产品的整体生产过程标准化。标准化的生产会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有利于打击市场上存在的影响产业正常运行的行为。
(二)实行规模化战略的可行性
1.东北地区依托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之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对产品的深加工程度还不够,市场的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比较狭小。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可以针对这几个突出的问题制定有目的的战略发展目标。
2.近年来土特产产业在我国发展比较快,因为特产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使土特产的价格具有不透明性。所以在开拓外地市场的时候利润比较高,所以有很多人来进行投资经营。但多数还是小规模的经营。现代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质疑加深,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而东北土特产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东北土特产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打出绿色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点。
3.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初级产品往往是以批发的形式销售,价格低,利润少。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利用产品的独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
4.规模的限制也是一个良好的突破点,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发展的过程中地区产业的重点不突出,产业的集群性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加强各地方的合作,使特色产业的规模更大,覆盖区域更广,形成有核心,有主体,有层次的战略发展结构,从而提高特色产业的优势竞争力,真正的发挥特色的效用。
5.市场的开拓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特产有着地域的独特性,所以对外地的很多消费者来说是陌生的,产品的认知度低,自然就很难占领市场。可以同过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做好营销工作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比如将产品的食用方法或者产品的效用进行宣传,提高产品的认知度,这样更容易让消费者的消费群体接受。
(三)实行规模化战略的必要性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相对饱和,所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地区的整体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东北地区产业机构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传统工业与高新产业发展相互独立,不能更好的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促进共同发展。应找到产业之间的契合点,开辟出新的产业模式,对经济的增长具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受到产业模式的限制,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但是同时,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规模化战略可以使土特产产业的产业结构更清晰,从而规范产业标准,进而扩大产业的影响力,使产业本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
四、东北地区加大发展土特产产业的意义
几十年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的重工业基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建国以后,政府更是加大了力度,推动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东北地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应该应用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工业的发展。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程度虽然高,但是地区产业相关性差,东北地区轻工业产值80%来自于对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的初级加工。寻找轻重工业的契合点也是发展东北经济的重要方式。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程度高,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北土特产产业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突破口,为整体的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土特产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东北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解决当地的部分就业问题。东北地区应依托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在调整产业的结构的同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度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己的特点。
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又积极的影响,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找到新的经济增長点,激活相关产业,带动东北经济的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特色产业;规模经济;市场;深加工;发展
中图分类号:F7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一、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森林资源来自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山上有着丰富的生物物产资源,这些物产中有许多是受到东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影响而生长出来的,具有地域性,形成了东北地区特有的土特产产品。东北土特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土特产产业在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产业模式,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
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发展已久,至今已经初具规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工培植技术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进步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基本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多是个体户小规模经营,而且有一些是纯粹做流通环节,难以形成规模。初级产品的利润低,资源浪费率高,现有的优势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新的突破。
二、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东北地区受温带大陆性季风影响,雨热同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保证。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是黑土地的广泛分布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分布区之一。黑土的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土壤中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丰富,给植物提供充分的营养元素。东北地区林区面积大,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林区为土特产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有许多方面,包括温度、水分、土壤酸碱性、湿度和营养等方面。
各种食用菌对温度的要求
2.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很多地区都有本地区固定的土特产市场。土特产种类多产量大。人工培植技术的发展使土特产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人工培植可以根据需求在培植过程中加入人们所需的物质元素,加强产品的效用,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土特产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力的推动。东北土特产用途广泛,除了入药保健外,种类繁多的山野菜更是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让人们享受到纯天然绿色食品,吃的健康,符合现代人对食物的主观要求。这些都客观决定了东北土特产具有着广阔的市场。
(二)劣势分析
1.东北土特产产业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多是小工厂加工,规模小。本地区市场竞争激烈,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也就不能形成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2.由于是地方土特产,所以有些产品的知名度会有限制。东北土特产除了人参、鹿茸、黑木耳等比较有知名影响度的产品外,还有很多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产品。人们对于一种陌生的产品的认可度是比较低的,这会导致产品需求和销量的减少。
3.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低。东北土特产产量大,容易形成批发销售的形式。批发销售会导致销量虽多,但是利润并不是很可观。出售的是原材料,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原本是很宝贵的资源被便宜的卖掉,这实际上就是很大的损失。人参贱卖据吉林省参茸办提供的资料显示,该省人参产量占全国人参产量的85%,占世界人参产量的70%以上,年产值6亿元人民币。而韩国的高丽参年产量不足吉林人参的1/3,年产值却相当于人民币25.6亿元。
(三)机会分析
1.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由个别沿海城市扩展到了内陆地区,给内陆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土特产产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进行更科学的培植和产品的深加工。同时,也为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市场潜力大。东北土特产在东北地区的需求比较大,同时可以加深市场的开拓。加大产业的整合力度,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规模经济。生产方向由数量改为质量,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来提高经济效益。
(四)威胁分析
1.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有些生产加工商在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加入有害物质对产品进行加工,增强产品的感官质量,使产品看起来优质,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这种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导致市场的混乱。
2.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东北土特产产业发展的威胁。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他地区特色产业针对这一现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占领市场,这对东北土特产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同时,在东北地区的内部竞争强度也很大。内部之间容易形成同类产品竞争,导致行业规模发展受阻,不能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不能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对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
3.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包括经济危机,政府的宏观政策,整个市场的需求等。当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时,市场的整体萧条对生产及销售都会产生影响。政府针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情况制定适时的经济政策,利用宏觀经济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或税收等来调节经济的发展。
三、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的规模化战略研究 (一)规模经济的作用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规模经济的产生可以在竞争中为企业带来成本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规模的扩大也使得市场经营变得越来越容易,从而能够取得一种包括成本在内的集群优势。集群优势的形成也进而推动了产业质量和技术的发展进步,也能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更容易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规模化的经济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标准,使产品的整体生产过程标准化。标准化的生产会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有利于打击市场上存在的影响产业正常运行的行为。
(二)实行规模化战略的可行性
1.东北地区依托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之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对产品的深加工程度还不够,市场的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比较狭小。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可以针对这几个突出的问题制定有目的的战略发展目标。
2.近年来土特产产业在我国发展比较快,因为特产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使土特产的价格具有不透明性。所以在开拓外地市场的时候利润比较高,所以有很多人来进行投资经营。但多数还是小规模的经营。现代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质疑加深,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而东北土特产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东北土特产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打出绿色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点。
3.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初级产品往往是以批发的形式销售,价格低,利润少。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利用产品的独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
4.规模的限制也是一个良好的突破点,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发展的过程中地区产业的重点不突出,产业的集群性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加强各地方的合作,使特色产业的规模更大,覆盖区域更广,形成有核心,有主体,有层次的战略发展结构,从而提高特色产业的优势竞争力,真正的发挥特色的效用。
5.市场的开拓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特产有着地域的独特性,所以对外地的很多消费者来说是陌生的,产品的认知度低,自然就很难占领市场。可以同过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做好营销工作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比如将产品的食用方法或者产品的效用进行宣传,提高产品的认知度,这样更容易让消费者的消费群体接受。
(三)实行规模化战略的必要性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相对饱和,所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地区的整体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东北地区产业机构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传统工业与高新产业发展相互独立,不能更好的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促进共同发展。应找到产业之间的契合点,开辟出新的产业模式,对经济的增长具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受到产业模式的限制,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但是同时,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规模化战略可以使土特产产业的产业结构更清晰,从而规范产业标准,进而扩大产业的影响力,使产业本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
四、东北地区加大发展土特产产业的意义
几十年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的重工业基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建国以后,政府更是加大了力度,推动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东北地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应该应用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工业的发展。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程度虽然高,但是地区产业相关性差,东北地区轻工业产值80%来自于对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的初级加工。寻找轻重工业的契合点也是发展东北经济的重要方式。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程度高,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北土特产产业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突破口,为整体的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土特产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东北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解决当地的部分就业问题。东北地区应依托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在调整产业的结构的同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度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己的特点。
东北地区土特产产业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又积极的影响,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找到新的经济增長点,激活相关产业,带动东北经济的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