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 王希季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1919年7月出生,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共党员。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1947年~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至1955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6年回国后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任室主任、副所长。1968年后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91年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顾问。实践系列卫星总设计师。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四名倡导人之一,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方案论证和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他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960年前后曾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
  1984年被评为航天部劳动模范,1985年他参与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7年他参与研制的卫星、导弹通用计算机自动测量和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陈嘉庚信息科学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空间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王希平
  
  1921年7月生,云南大理人,白族,中共党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毕业,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8年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1977年后任五院508所所长、五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空间返回技术两门新的学科。创造性地把 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运载火箭的技术。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方案阶段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出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制方案。在他的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使卫星增强了功能,延长了寿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上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参与中国载人航天的论证研究工作。
  1982年参加返回式卫星任务,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他负责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他参与研制的摄影定位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二国土普查卫星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9月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其他文献
2004年1月,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被批准立项,拉开了深空探测的帷幕。探月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任工程总指挥,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任工程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任工程首席科学家。  “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
期刊
欧空局的“织女星”号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代号为P80的内铸件试验,经过研制小组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日前在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中心的推进剂工厂取得圆满成功,为“织女星”号运载火箭的顺利研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期刊
  
期刊
经过6年零7个月漫长而寂寞的旅行,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将于2004年7月1日开始进入环土星轨道。这个当年被科学家戏称为“一大篮子鸡蛋”的冒险计划,终于开始了与土星的“亲密接触”。  “卡西尼/惠更斯”探测器是美国航宇局与欧空局合作研制、发射的深空探测器,这是一项大型国际空间合作项目,整个计划耗资34亿美元,参与设计的科技人员总数达到4300多名。旨在探测土星系统,包括土星及其大气、磁场、光环和卫星,重
期刊
二十一世纪的空间舞台,深空探测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人类早已不满足于仅仅把目光聚焦向神秘的宇宙,而是要用各种方法去更深刻地感知它,认识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的深空探测热潮。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一个个深空探测计划真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嫦娥工程”也开始启动。在这种契机下,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委员会经过2年的筹备,终于于2004年6月15日在京举行了隆重
期刊
《世纪天图》是我国首次发行的望远镜观天最佳的8.5等星图,是广大天文爱好者寻找和发现彗星、新星,观测梅西耶天体和NGC天体,进行天体摄影必备的完美工具书,被视为是天文同好的宝图。本天图集为8开本大小;4封用157克铜版纸彩色印刷,封面封底贴亮膜;内文共32页,用120克进口高级胶版纸黑白印刷。由26幅天图、2幅特殊天区图、1幅索引星图组成。采用2000.0年历元,大比例尺绘制,图例鲜明,极易使用。
期刊
5月16日,全国青少年“神箭、神舟”太空画展江苏地区获奖作品颁奖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参加此次画展并获奖的江苏省十余个市、县中小学的学生作者代表、教师、学生家长百余人会聚一堂,既享受成功后的喜悦,更明确思路、畅述今后的努力方向。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吴国彬、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朱家珑、《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田如森为在此次太空画展中江苏地区的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金光灿灿的“神舟五号”飞船模
期刊
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迈过了陆地、海洋、天空之后,已进入了第四环境,即外层空间。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发射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这人类登天三部曲已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然而,仔细审视这三部曲,哪一步都离不开一个基础——进入空间的航天运载器。航天运载器在本质上属于广义的交通运输工具,就像在天路上迅驰的汽车,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从根本上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如果说空间是一个大舞台的话,那么运载火箭的能力有
期刊
  
期刊
自从赖尔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以后,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和成像观测能力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光学望远镜。在这之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风靡全世界,至今仍具强劲的发展势头。跟得最快的要数荷兰的射电天文学家。在英国1964年开始启用等效直径1.6千米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2年后,荷兰天文学家就动工兴建他们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使用的天线孔径和数目都超过英国剑桥大学的5千米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而且还早英国剑桥2年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