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区分欧氏建筑的食物学家不是好老师

来源 :智慧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智提问:你们知道建筑有多少类不?
  神回复:两类,而且有两种区分方法(也可以组合成四种):第一:不是中国的就是外国的,第二:不是现代的就是古代的。
  小智(一臉黑线):这位同学可以退下了……
  嗯哼,建筑有多少类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欧式建筑那么多,臣妾傻傻分不清啊!为此,小编请来了食物学家来到编辑部讲课,用简单粗暴的食物学原理告诉大家,如何区分欧式建筑。
  1.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先贤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很可惜,古希腊人民并没有找到那样的支点,倒是用了很多个柱子撑起了一个“三明治”,并且用它们组合成了古希腊建筑。
  2.罗马建筑
  由于古希腊人注册了“三明治建筑”的版权,罗马人只好用柱子撑起肉包子了。
  但作为一个爱动脑筋的民族,他们还发明了混凝土,于是你会看见大拱门、大圆顶、大拱顶都能在没有柱子支撑的情况下独立存在。
  3.拜占庭建筑
  和罗马建筑一样,拜占庭建筑也有大圆顶,但他们不爱肉包子,他们是洋葱控。
  拜占庭同学碎碎念:洋葱洋葱,这里有洋葱。就连珠宝,也不忘带洋葱味儿。
  4.基督教堂
  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基督教在欧洲生根发芽,中世纪的时候,天主教成为了西欧的唯一宗教。这时候,人们的心愿只有一个:上天!
  为了能够更好地“上天”,基督教建筑做了一件事:长高,长高,再长高!
  食物学家老师才不告诉你,这明明是玉米棒好伐?!
  5.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就是复兴文艺呀!即复兴罗马、希腊时期的文化和艺术。
  这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左右对称,换言之,左边一个窗子,右边也会有一个,左边有个门,右边也会有。所以,从左边一个门进去的亲,可以从另一头长得一样的门出来。
  食物学家老师:话说,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把书煮了当饭吃,然后就能成为一个记住里面知识的“神童”。如果我的梦想和你的一样,就当作我抄你的吧!吼吼!
  顺便一提的是,建筑物住在生活里,也住在了绘画里,它们甚至有可能比现实中的建筑更能长久。哦,前提是,它得住在名画里。
  6.平民建筑
  洲除了皇帝、教皇、贵族们建的“高大上”建筑之外,还有譬如德国山形墙这样的平民化的建筑。
  中间高,两头低,外立面像汉字的“山”,故而叫作山形墙。原因嘛……墙厚能御寒呀!像中国的东北、欧洲的瑞士等冬季千里冰封的地方,往往都能看见类似风格的建筑。
  食物学家:怎么样,这个区分方法好用吧?
  主编有话说:有个小bug,我觉得应该当讲一下。食物学家:啥?
  主编一脸正色:科普期间,我叫了肉包子、洋葱炒饭、玉米汁和三明治,可到现在外卖小哥还没来,我表示很“香菇”……哦,不好!!我漏了个蘑菇汤没有叫
其他文献
馒头老妖:算盗窃罪。普通人往池子里丢硬币,属于小额捐赠;寺庙此刻对硬币拥有财产权,未取走但依然是将钱放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的。未经寺庙同意取走这些钱,就属于盗窃行为。(小正飘过:人家不是捐给寺庙,是向菩萨许愿用的呢。)  小部:许愿池里面的硬币,默认是捐给菩萨或者捐给王八的。该男子属于不当得利。(小正飘过:是的,这种放生池里一般都有几只大乌龟!)  量子海:想起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法国阿尔萨斯馆,里面有个
期刊
好多人覺得自己不懂艺术,可偏偏一看到某些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就能沉静安心,仿佛自己一夜之间就能和艺术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了。嘿,那些个有这些“症状”却说自己不懂艺术的人,你正沉浸在享受之中!许多名画可是自带“治愈”疗效呢。治愈方案1:形状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形状包围的世界里。不经意就人了你眼的形状,却悄悄地忽而“使坏”,忽而“治疗”。因为不同的形状会给人们的潜意识造成不同的感觉,直线、圆、矩形、
期刊
带着“历史枷锁”的工匠  文物修复就是要尽可能地让文物“修旧如旧”地带着原汁原味的历史味儿,不能修成闪闪亮的新品,也不能脑洞大开地即兴创作。而且,修过的文物,要让观众看到器物本来的样貌,也要让观众仔细观察的时候能发现这文物是经过了修复的,并且能基本找到修复的位置,这才是好的修复。  因此,要修复一件文物,除了要有精湛到不输于原作者的技艺,修复师们还必须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工艺和风格,才能进行修复。
期刊
1、洛克菲勒思维  时时求主动、处处赢机会,以最小代价,求得总体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洛克菲勒思维的主旨。  2、司马光思维  司马光思维的精髓:只有打破旧思维的桎梏,思路才会见光明。  3、孙子思维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战胜对手,就必须先深刻了解对手。  4、拿破仑思维  拿破仑思维就是敢想敢干,不被外界所干扰,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目光去审视世界,用自己的方法去
期刊
成都,我们来了!  走过浣花溪  一月十四日上午,我和妈妈去了杜甫草堂。在路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诗圣居住过的房子,李白和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所以我是心怀对诗圣杜甫的尊重而来的。  草堂前是浣花溪公园。公园很大,河水两旁各有一排粗壮的柳树,每棵都有五米左右高;河水清澈,清到在岸上就能看见水底。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尊铜像,便迎面走过去。我原以为会是杜甫的铜像,标牌上却用隶书刻着“陆游
期刊
Q1.你见过最给力的应援是什  初末:我要减肥,全寝室的人都来给我送吃的。小智:这是我见过  Q2.什么事让你哭成傻瓜笑成  甘上卿:说个实在点儿的,我钱掉了,然后第二次我爸给的更多。个!]  Q3.去除熬夜学习的黑眼圈的  虫儿飞:把自己画成包公。  甘上卿:造成黑眼圈的原因除了学习其他几乎都是。小智:嘘,小  独白love:没想过去掉。小智:  Q4.如何一秒治愈不开心?  孤独少年:勾搭你。
期刊
在纽约的街头,有一个奇怪的身影,正骑着一辆奇怪的自行车,在街头穿梭来穿梭去,做着一件奇怪的事,究竟有多怪,我們赶紧来鉴别一下!  鉴别NO1:奇怪的效应  要鉴别这个怪人正在做的事情,首先必须了解一个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它是指在大城市里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的“高温化”。这个效应会导致大量污染物在热岛中心聚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期刊
妈妈偷懒。只想了一个名字——杜若神。不论男孩女孩都用得上。倒是刚刚好。杜若是一种草本植物。自古有《离骚》“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杜若祎正是这么一位小君子。才情品性无一不让人心折。  姓名:杜若祎  自号:闲童  年龄:9岁以上10岁未满  学校: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四年级  才艺:弹筝,抚琴,写字,写诗,骑马  爱好:自幼好读书,一岁半启蒙,好读文史、兵法,兼收并蓄,乐此不疲。  学霸是这
期刊
这个比赛是由一条朋友圈引起的。  实话说,那只住在大排档的猫只是想睡个觉,没想到被八卦的人类发到了朋友圈。  八卦的人类:我经常去这家大排档吃饭,每当看见这只猫睡成这样,我都会想,这真的是猫吗?  (此猫评论:废话,我当然是猫!我还是猫主子,哼!)  然而,铲屎官们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表示,自家的猫儿也很能睡好伐?而且睡得更不像一只猫!  一号选手大冬天的,当然要靠近火炉取暖啦!  (评委温馨提示
期刊
还是等下雪的时候亲自去外面看看比较好,如果你能准备一个放大镜就更好了。可以用彩纸、绒布、毛料之类的物品放在地上做背景,观察落在上面的雪花。当然,你得先把这些背景材料冻一冻,免得雪花掉在上面就融化了。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雪花是不是一样的?  实际上,有些专业的“雪花收集者”,他们在低温下用镜头记录雪花,它们看起来确实很漂亮!似乎这些雪花之间确实不太一样。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你身边有读气象学或者物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