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良好和谐的个性,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敏税的观察能力,慎密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为教育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教师能力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对教材的分析与掌握,取决于对某一教材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取决于对学生认识水平、思想状况、个性心理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学生的家庭、社会氛围作出客观科学的分析判断,并据此提出自己的教育对策。因此,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必须具备下述几种基本能力。
一、敏税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触觉,一个合格的教师善于从每个学生细微的表征和语言中,洞察其学生态度、精神面貌、知识掌握的情况、智力和个性发展水平。教师敏税观察力是准确地了解学生集体的典型特征和某个具体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既是对集体也是对个人“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教师,能够辨析出同一情境中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并善于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随时留意常常被人忽视的表现,从这些往往给人忽视的地方,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发现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或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善于观察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十分敏感,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善于从隐蔽的细节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发现有的学生做好事并不一定自觉,而有的学生性情急躁却心地善良,教师能从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中洞察其内部心理世界的特征,了解每个学生个性中最主要的东西。善于观察的教师,既能在优秀学生身上见到不足之处,也能在后进学生心灵深处发现闪光的东西,并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去克服其消极因素,让每个学生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健康成长。教师的敏税观察力,是一种教育的直觉力,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特殊敏感。它是教师充分掌握心理科学知识,努力进行教育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结果。
二、慎密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师从观察中获得的材料,必须进行思维加工。在思维加工中,分析与判断能力对于教师的正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慎密的分析、判断能力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发展。教师要具备慎密的分析、判断能力,应具备如下条件: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及时反馈,检验自己的思维结果;具有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意志的品质和个性。
三、较强的组织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多系统、多因素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去认真组织实施。
教师应有较强的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能力。如同一名出色的指挥家,能把几十人的乐队调度好,共同演奏出威武雄壮的乐章。教师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造成一种严肃而不板滞、活跃而不浮躁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局面。教师的组织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组织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学会把课堂组织和管理得井然有序,做到既有民主气氛,又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且能灵活处理各种课堂发生的偶发事件,并将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2.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好的班集体、团、队和学习小组。教师善于从学生中选拔骨干、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积极分子核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的能力。
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班集体。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在集体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学生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行动。这样就必须形成集体核心,以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才能圆满完成这些任务。
3.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集体的奋头目标是通过各项活动逐步实现的。因此,善于组织各项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素质。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组织班会、队会、各种知识、智力竞赛、科技小组和文体活动的能力等。
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教育能力。因为组织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自我调控自己的心境、情绪、情感和行为的能力。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任务,为了顺利地与同学正常交往,必须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自我控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以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
社会期望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是人师,是学生行为的表率。一般来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大多都能表现出更多的克制。但也有一些教师在挫折或难堪的情境中不能表现出高度自制。学生的道德面貌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常常碰到不顺心的事和令人恼怒的事,要求教师必须约束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行为。优秀的老师从来不让自己的情绪失去控制,即使在顽皮学生的恶作剧面前,在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况下,他们的理智始终清醒着,并且始终用理智的源泉,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动肝火,大发雷霆,不仅不能解决教育问题,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五、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工具。一个教师语言修养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记载,“善教育,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语言简明扼要,清楚鲜明,准确而有说服力,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一般来说,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符合下述几方面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语言规范就是要求语法正确,遣词造句准确适当,使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是合乎逻辑,表达思想言简意赅,句子完整,不说半句话。教师的语言规范,既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也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
教师的语言必须具体形象、生动逼真,评估可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师应善于运用语言手段创造出所述事物的鲜明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而且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振奋。鲁迅先生的教学语言,既引古喻今,又化陈为新,既妙趣横生,又寓庄于谐,应为广大教师所效仿。
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感情。优秀教师的教学,总是富有感情地体味着自己所讲的内容,并用声调的变化、面部的表情和手势动作,绘声绘色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讲到激昂处慷慨陈词,悲壮时声泪俱下,愉快时面带微笑……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使学生在情感的陶冶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优秀教师的语言大多富有幽默感,语言生动活泼而又意味深长。
教师的语言必须流利,具有节奏感。音调高低适当,抑扬顿挫恰如其分。教师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长期习练的结果。只有对事业不追求,不满足于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人,才能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正确分析与认识教师的能力,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教师能力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对教材的分析与掌握,取决于对某一教材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取决于对学生认识水平、思想状况、个性心理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学生的家庭、社会氛围作出客观科学的分析判断,并据此提出自己的教育对策。因此,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必须具备下述几种基本能力。
一、敏税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触觉,一个合格的教师善于从每个学生细微的表征和语言中,洞察其学生态度、精神面貌、知识掌握的情况、智力和个性发展水平。教师敏税观察力是准确地了解学生集体的典型特征和某个具体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既是对集体也是对个人“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教师,能够辨析出同一情境中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并善于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随时留意常常被人忽视的表现,从这些往往给人忽视的地方,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发现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或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善于观察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十分敏感,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善于从隐蔽的细节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发现有的学生做好事并不一定自觉,而有的学生性情急躁却心地善良,教师能从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中洞察其内部心理世界的特征,了解每个学生个性中最主要的东西。善于观察的教师,既能在优秀学生身上见到不足之处,也能在后进学生心灵深处发现闪光的东西,并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去克服其消极因素,让每个学生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健康成长。教师的敏税观察力,是一种教育的直觉力,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特殊敏感。它是教师充分掌握心理科学知识,努力进行教育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结果。
二、慎密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师从观察中获得的材料,必须进行思维加工。在思维加工中,分析与判断能力对于教师的正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慎密的分析、判断能力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发展。教师要具备慎密的分析、判断能力,应具备如下条件: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及时反馈,检验自己的思维结果;具有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意志的品质和个性。
三、较强的组织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多系统、多因素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去认真组织实施。
教师应有较强的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能力。如同一名出色的指挥家,能把几十人的乐队调度好,共同演奏出威武雄壮的乐章。教师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造成一种严肃而不板滞、活跃而不浮躁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局面。教师的组织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组织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学会把课堂组织和管理得井然有序,做到既有民主气氛,又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且能灵活处理各种课堂发生的偶发事件,并将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2.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好的班集体、团、队和学习小组。教师善于从学生中选拔骨干、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积极分子核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的能力。
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班集体。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在集体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学生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行动。这样就必须形成集体核心,以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才能圆满完成这些任务。
3.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集体的奋头目标是通过各项活动逐步实现的。因此,善于组织各项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素质。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组织班会、队会、各种知识、智力竞赛、科技小组和文体活动的能力等。
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教育能力。因为组织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自我调控自己的心境、情绪、情感和行为的能力。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任务,为了顺利地与同学正常交往,必须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自我控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以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
社会期望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是人师,是学生行为的表率。一般来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大多都能表现出更多的克制。但也有一些教师在挫折或难堪的情境中不能表现出高度自制。学生的道德面貌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常常碰到不顺心的事和令人恼怒的事,要求教师必须约束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行为。优秀的老师从来不让自己的情绪失去控制,即使在顽皮学生的恶作剧面前,在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况下,他们的理智始终清醒着,并且始终用理智的源泉,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动肝火,大发雷霆,不仅不能解决教育问题,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五、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工具。一个教师语言修养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记载,“善教育,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语言简明扼要,清楚鲜明,准确而有说服力,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一般来说,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符合下述几方面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语言规范就是要求语法正确,遣词造句准确适当,使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是合乎逻辑,表达思想言简意赅,句子完整,不说半句话。教师的语言规范,既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也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
教师的语言必须具体形象、生动逼真,评估可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师应善于运用语言手段创造出所述事物的鲜明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而且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振奋。鲁迅先生的教学语言,既引古喻今,又化陈为新,既妙趣横生,又寓庄于谐,应为广大教师所效仿。
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感情。优秀教师的教学,总是富有感情地体味着自己所讲的内容,并用声调的变化、面部的表情和手势动作,绘声绘色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讲到激昂处慷慨陈词,悲壮时声泪俱下,愉快时面带微笑……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使学生在情感的陶冶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优秀教师的语言大多富有幽默感,语言生动活泼而又意味深长。
教师的语言必须流利,具有节奏感。音调高低适当,抑扬顿挫恰如其分。教师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长期习练的结果。只有对事业不追求,不满足于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人,才能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正确分析与认识教师的能力,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