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企业文化 破解“三难”困境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364088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担任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多年,无论是自我感受还是同行们的相互交流,都深深体会到:现在中职学生的“在校难管理、技能难提高、岗位难适应”的“三难”现象相当突出,直接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业学校的管理现实中,所看到的是政教部门、班主任忙得不可开交,居于首位的、花费大量时间的,是忙于应对学生中各类违纪事件处理,多多担当的是“消防员、调解员”的角色,贴上了琐碎事务管理者的标签。
  近几年,启东中等专业学校在不断进行精细化管理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紧抓学生德育工作的内涵提升,进行了“培育职业素养,奠定人生起步”的全面性德育思考与改革,注重管理文化的积淀,创设友好的管理界面,点睛“素养”,破解“三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状况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培育质量日益提高,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益加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和学生立身成长的要求看,我们必须清醒地面对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大量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对职业技能的渴求,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发展要求过分强烈,团队意识不强,岗位观念不清,缺乏足够的约束意识等等。具体表现为:一是纪律意识淡薄。轻视规章制度、随心所欲,大错不犯、小错不改,自主意识过于强烈,对包容、理解、忍让、平等的理解不足。更有一小部分学生总是试图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让学生间小矛盾升级。二责任意识迷失。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思路不清,缺乏对家庭、对社会、对自身未来的责任思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事不考虑后果。对于做错的事,总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轻,不愿承担责任。三是奉献精神不足。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表现出追求个人利益和享受,吃不得半点亏,舍不得一点利;对公共事务不愿管,布置的任务不愿做。四是团结意识缺乏。学生之间喜欢讲哥们义气,常会自认为“仗义”而做出缺乏理性的的事情,并盲目追随所谓的厉害人物。五是文明水平不高。部分学生缺乏对现代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正确理解,表现出对于个性的盲目追求,扮酷、语言不文明、生活情趣不高、举止不文雅。六是岗位适应不好。作为学生培养质量的检验环节,职业学校学生进入企业后,较长时间不适应企业管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劳动纪律观念不强,就业后稳定性差。在对合作企业的调查中发现,约有30%的学生在就业后半年内自行离岗。这些状况,总体上呈现出学生“在校难管理、技能难提高、岗位难适应”的“三难”现象。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三难”的
  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呈现出家庭教育严重的缺失现象。学生一方面缺乏爱的沐浴,另一方面缺乏对其不当言行的必要教诲,导致部分学生缺乏“爱”的理念和应有的约束意识,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缺乏在爱的理念支撑下的协作、互助精神,缺乏个体服从集体、言行服从法律与道德的约束意识。
  2.对优育概念的曲解
  不少家长错误地理解“优育”的概念,认为孩子上了职业学校,好像低人一等,就在日常经济付出上过多地满足孩子的欲望。看看开学时,学生中用苹果新手机的比例就清楚了,而当时苹果手机的价格在五千元以上。这样的精神上溺爱,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享乐主义想法突出,缺乏对生活、工作、物质的珍惜意识。
  3.“成人”教育的缺乏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过份地感受着文化教育的要求,而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往往忽视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影响了学生提高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劳动观等没有能得到有效的校正。本来就带着失败感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对就业的足够思想准备,对人生的目标、为什么就业、怎样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清晰的思路,也没有认真学习了解职场和企业的基本要求。这就导致部份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技能的动力不足,进入企业后出现情绪不稳定,眼高手低,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
  4.职业教育的德育理念与学生特点不相适应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在如何理解因人施教、把握教育重点、解决首要问题、把企业的要求与职业学生的教育紧密结合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不断提升与完善的空间,尤为体现在学生管理教育的针对性与成效度上。
  分析上述导致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在校难管理、技能难提高、岗位难适应”困境的重要原因,面对现实,让学生尽快确立人生目标,认识社会和企业,增强其学习技能的动力和自觉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改革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策略
  对于职业学校的教育,必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紧紧抓住日常行为养成的基础上,必须把学生认识社会和企业的教育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利用职业学校有较多参与企业实习活动的优势,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在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把企业管理文化理念、方法融合到学校学生管理之中,是一个可行的教育实现途径。
  1.德育学分考核引入“计件制”概念
  通过“计件”的形式,让学生知道获取荣誉、幸福和生存的正确途径,懂得人的日常行为决定人的生存质量、幸福指数,从而不断鞭策学生为之而发挥特长、刻苦学习、尊章守纪。在方法上,每个学期给予学生一定的德育管理分,类似于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把学校弘扬的优秀道德行为和各项管理制度用学分的形式体现出来,学习成绩优秀、好人好事、受到表彰等加分,违反各项规章制度减分,为鼓励学生争先创优,对超过一定学分的优秀学生还给予一定的奖励学分,奖励学分采用40%计入本学期德育学分,60%带入下学期计分,对每个学生取得的学分在教室内予以公布,让学生时时知道自己的“计件成绩”,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告诫自己勤奋学习,发奋努力。   2.管理过程导入“工序式”理念
  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共同成长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个人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把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任务作为一道“工序”。在方法上,把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融合为“管理流水线”上的一道道工序,对需要完成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使每位学生的工作成为整个工作任务的一个环节,形成上一道工序对下一道工序负责,下一道工序对上一道工序实施互助式提醒和监督,学分奖惩相互关联,从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除受到来自于学校的纵向管理外,还受到来自于各自“工序”职责的横向督促,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一个循环链,完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精神。
  3.校园管理试行“车间化”标准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使全体学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把学生着装、胸卡佩戴、学习用品等当作进入学校的基本要求,当作“工前”的必须动作来抓,尤其是进入实训基地等场所,在形式上也采用上学、上工混合叫法,从形式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从而,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进入了良好的学习、实训状态,培养学生出色的精神风貌。
  4.奖惩评价中倡导“股份制”思路
  对学生的表现评价采取综合考量的办法,把个人表现、在集体中的作用、过往的成绩、整个班集体获得荣誉等内容综合起来,特别是班集体受到校级以上表扬、奖励、批评,将对全班学生德育学分实施“股份制”分红,班干部股份是其他学生的两倍,被表扬、奖励事项的贡献者得三倍,当然损害了集体利益的扣罚也加倍。这样就实现对重大事件、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利益共享,进一步培养全体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5.校园业余生活讲究“自主化”管理
  把“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作出明显界定,从而让学生提早感受到哪些事是八小时以内不可做的,哪些事是八小时以外可以做的,有些事还是八小时以外鼓励做的。在正常的学校制度基础上,借鉴企业管理实践,在八小时以外,对鼓励学生做的事提供人、财、物的保障。学校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活动、生活平台,建立大量的学生社团,开设各类业余讲座,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对可以做的事学校提供场地和空间,不用八小时以内的标准去强制要求,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发挥特长、体现价值、查找差距、增长知识、完善自我提供充分的自主空间。同时也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成长、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引入企业管理文化是改革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内在需要,让学生提前认识企业、适应企业要求,必须坚持取企业管理之精华为学校管理所用的原则,而不是生搬硬套企业管理制度。把企业管理文化融入到学校管理文化之中,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途径,探索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从而达到“点睛”企业文化,破解“三难”困境的教育目标。
其他文献
本报讯 为全面提升吉林市丰满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校园计算机使用效果,提高丰满区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能力,日前,丰满区在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全区信息技术教师计算机维护、维修专项培训,丰满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李雪松及丰满区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培训。  在培训中,李雪松首先介绍了此次培训的意义,并进行了示范指导。  随后,李峰老师详细介绍了计算机
期刊
本报讯 近日,吉林市龍潭区教育局与区总工会和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开展了“龙学苑杯”教师岗位技能暨应用综合比赛。  赛事历时四个月,从初赛的个人海报设计、网络直播课、自我介绍视频到复赛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到网络教研、讯飞语记、小打卡,最终40名优秀选手通过重重选拔,入围总决赛。总决赛共设立“搜、拿、做和用、享”四个环节,每一位参赛教师都殚精竭虑,学以致用,倾尽全力做好比赛的每个环节。  此次比赛不仅实
期刊
学科:小学语文 教材版本:長春200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  主讲教师:潘萌萌 学校:东北师范大学东安实验学校  学情分析:当今孩子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父母包办代替,他们总是容易忽略身边的事物,不善于观察,做事有依赖性,易骄傲。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让学生知道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做事认真不马虎,谦虚而不骄傲。  重点难点: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
期刊
本报讯 近日,2018年永州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在永州市零陵区中山路小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市的120支队伍共2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賽。  本次比赛有2对2机器人篮球、BotBall竞赛、机器人灭火竞赛、能力风暴WER-J普及赛、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西觅亚FLL工程挑战赛、现场竞技普及赛、中鸣超级轨迹赛8个项目,优胜队员将代表永州市参加2018年湖南省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整个比赛过程紧张有趣、
期刊
本报讯 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促进城乡教师相互学习,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教师进修学校省级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日,延边州教师进修学校在延边州安图县两江小学举办了安图县小学送教下乡暨省级课题区域成果展示活动。  安图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主任臧艳凤,数学教研员刘春芝,两江小学校长姚宗位、副校长李贵柱,以及安图县松江小学、三道小学、小沙河小学、永庆学校、两江小学
期刊
本报讯 近日,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长春市宽城区教育局、长春市宽城区自强小学等共同协办的“未来教育”系列活动之“名师课程馆”建设论坛在长春宽城区自强小学召开。来自全国的400余名教师参与了本次论坛。  “课程馆”是课程的集合,以课程为载体,围绕教师研训这个中心,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深度融合为组织方式,借助互联网将“人、课程资源、智能工具”置于一个具体的
期刊
学科:初中英语 教材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  主讲教师:程媛 学校:东北师范大學东安实验学校  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生日食物”这个话题的文章并不陌生,贴近生活,正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课堂氛围会很活跃。但在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的环节,基础薄弱、不善言表的学生复述起来可能有困难。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利用思维导图,锻炼学生复述文章的能力;对于基础薄弱
期刊
更新教育观念  近年,学校先后派出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分别到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校参观学习,到青岛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展览会观摩取经,派出一线任课教师几十人次到长春观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讨展示活动。通过不断接触新生事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完善软硬件建设  2016年初,学校购买了服务器及配套设备,聘请专业人员按照学校要求开发了视频资源型网站平台。  几年来,学校通过多种
期刊
摘要:在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们转学科或是转专业教学,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现象。转学科转专业教学,阻碍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教科研的深度;但同时又促进了教师知识体系的形成,促进教师间的相互理解,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和视野。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趋利避害,建立转学科转专业教学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转学科;专业教学;激励机制  在中等专业学校
期刊
确定创客空间建设与实施理念  让每个学生创意翱翔,首先要坚信每个人都有创造力。长春市二道区长青小学开始建设创客空间时即确定了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为爱好动手、爱好制作的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活动和交流场所;通过各种创客分享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研究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提升技术并交流,让每个学生创意翱翔,最终形成一个汇聚创意的场所,一个让想法变成现实的“梦想实验室”。  完善创客空间实施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