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是通常说的“以房养老”。于是,“以房养老”这个词,成为社会舆论焦点,引发热议。
啥叫“以房养老”?就是退休老人觉得退休金和存款不够花了,把房子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定期获取养老金或者养老服务。等老人去世了,如果房子还有剩余价值,由拥有房子产权的金融机构拍卖,给老人的继承人继承。这一“逆按揭”式的养老保险方式,发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是增加养老资金来源的一项金融创新产品。
说白了,“以房养老”其实还是卖房子,所不同的是:卖房子是整出整取,一次性拿到一笔钱;“以房养老”是整出零取,房子和钱都在银行那儿押着,银行每月给你发养老金,最后房子归银行。
“以房养老”政策作为一个新的养老方式,其推出有积极的意义,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选择。它也传递出了两个信号:第一,当下普通百姓依靠养老金生活,已经难以为继了;第二,国家财政没有更多的钱来投入到社会保障了。
都说中国的社保问题复杂,其实归根到底关键就是一个字:钱!企业和个人的缴付比例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势必引发公众不满。
“以房养老”政策在其他国家确实有用,可是在中国,却可能成为“鸡肋”。为什么?因为有可能会“以房养老”的群体,必须至少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养老金不够花;二是有一两套可作抵押的房子。钱多房多、没钱没房以及农村老人都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范围就局限在了城镇职工以及一部分低收入群体。
那么这部分群体愿意“以房养老”吗?央视采访了部分老人,他们坦言感情上难以接受“以房养老”的模式。在他们看来,房子是一笔不小的财产,留给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房子不留给子女会被儿女、甚至社会群体骂,影响家庭和睦。还有老人称自己对银行不信任,觉得抵押给银行不保险。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30岁开始贷款买房,30年后60岁还清贷款退休,然后把房子作价抵押给银行来养老,等自己去世之后房子被收走。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原来只是租了几十年的房。死后钱房两失,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成为真正的无产者,是很多老人无法接受的。
老百姓对这项新政策普遍“不感冒”,并不是因为个个惦记着分老人的遗产,而是老百姓也害怕,“以房养老”的方式,有可能成为贪婪的金融机构对弱势群体的又一次掠夺。
“以房养老”政策缘何叫好不叫座?缘何会成为“鸡肋”?政府应该深刻反思。试想如果养老金没有双轨制,贪官们能少贪一点儿,“三公”支出能降低一点儿,财政在社保再多投入一点儿,养老状况或许会有所改善。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以房养老”折射出的“住房”和“养老”的两大问题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经济转型中所面臨的双重挑战。
(徐绍林,微博红人“老徐时评”,《人生三段论》作者)
啥叫“以房养老”?就是退休老人觉得退休金和存款不够花了,把房子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定期获取养老金或者养老服务。等老人去世了,如果房子还有剩余价值,由拥有房子产权的金融机构拍卖,给老人的继承人继承。这一“逆按揭”式的养老保险方式,发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是增加养老资金来源的一项金融创新产品。
说白了,“以房养老”其实还是卖房子,所不同的是:卖房子是整出整取,一次性拿到一笔钱;“以房养老”是整出零取,房子和钱都在银行那儿押着,银行每月给你发养老金,最后房子归银行。
“以房养老”政策作为一个新的养老方式,其推出有积极的意义,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选择。它也传递出了两个信号:第一,当下普通百姓依靠养老金生活,已经难以为继了;第二,国家财政没有更多的钱来投入到社会保障了。
都说中国的社保问题复杂,其实归根到底关键就是一个字:钱!企业和个人的缴付比例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势必引发公众不满。
“以房养老”政策在其他国家确实有用,可是在中国,却可能成为“鸡肋”。为什么?因为有可能会“以房养老”的群体,必须至少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养老金不够花;二是有一两套可作抵押的房子。钱多房多、没钱没房以及农村老人都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范围就局限在了城镇职工以及一部分低收入群体。
那么这部分群体愿意“以房养老”吗?央视采访了部分老人,他们坦言感情上难以接受“以房养老”的模式。在他们看来,房子是一笔不小的财产,留给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房子不留给子女会被儿女、甚至社会群体骂,影响家庭和睦。还有老人称自己对银行不信任,觉得抵押给银行不保险。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30岁开始贷款买房,30年后60岁还清贷款退休,然后把房子作价抵押给银行来养老,等自己去世之后房子被收走。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原来只是租了几十年的房。死后钱房两失,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成为真正的无产者,是很多老人无法接受的。
老百姓对这项新政策普遍“不感冒”,并不是因为个个惦记着分老人的遗产,而是老百姓也害怕,“以房养老”的方式,有可能成为贪婪的金融机构对弱势群体的又一次掠夺。
“以房养老”政策缘何叫好不叫座?缘何会成为“鸡肋”?政府应该深刻反思。试想如果养老金没有双轨制,贪官们能少贪一点儿,“三公”支出能降低一点儿,财政在社保再多投入一点儿,养老状况或许会有所改善。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以房养老”折射出的“住房”和“养老”的两大问题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经济转型中所面臨的双重挑战。
(徐绍林,微博红人“老徐时评”,《人生三段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