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而且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语文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学习技能,学生必须掌握。因此,,如何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关键问题。本文阅读技巧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方法探究
  阅读理解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而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课内外阅读中练就阅读的本领。
  一、初读,解决字词障碍
  通过认真仔细的阅读,把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解决,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比较简单的生词,还可用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深化理解,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 再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即读完一段就停下来想想文章先写的是什么,再写的是什么,最后写什么,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意思深奥难于理解的句子、段落或者精彩、重点的句子、段落,可用笔圈出反复阅读。例如《赤壁之战》一文,先交待了战役的起因,接着写了双方做的战斗准备,最后写了火攻的经过和结果。其中在讲火攻经过时,先写黄盖写信给曹操愿意投降,再写黄盖前去曹营假投降,然后写黄盖点燃了曹军的船只,最后写曹军大败。知道了这些,对《赤壁之战》的内容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三、感读,感受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首先,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阅读只有联系时代背景,才能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感受作者为什么写,感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小橘灯》一文,只有了解、联系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的白色恐怖、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人民群众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这一时代背景,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对小姑娘的赞颂,对光明就在前头的欣喜之情。其次,站在作者的一边,设身处地的替作者想,把自己的身心置于文章描绘的情景之中,也会对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更深的体会。如读《开国大典》,当读到“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时,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腾起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 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有感情的朗读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感情。因为有感情的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只有有感情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对总理的怀念、热爱之情。最后,反复读,反复品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一次能体会透彻的,体会之后再读时感情会更真挚,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会更深刻。
  四、研读,斟酌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即作者为了达到写作目的采取的方式、方法、技巧等。方法为目的服务,思想感情解决“写什么”,表达方法解决“怎样写”。斟酌文章的表达方法通常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结构特点。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如:记叙文《跳水》、《月光曲》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文《第一场雪》就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写,解说词《故宫博物院》就是按空间位置转移的顺序写。还有倒叙、插叙、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等,都是结构方面的写法。其次语言特点,即分析文章在语言应用上的特色。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到景物的描写上。还有个性化语言的描述,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句子分析体会,看其如何表现人物性格,达到写作的目的。
  五、悟读,说出自己的感受
  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收获感受,给人启发。感受就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善恶标准评价文中内容的是非曲直,把自己喜欢、憎恶、崇拜、向往、同情等感觉说出来。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相同、相似、相对、相反的事例或自己的经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因及果把事理或经历联系起来;可以运用联想,举一反三,浮想联翩。例如:读《乌塔》一文,对于乌塔的出游,有的同学认为乌塔不该一个人外出旅游,并且说出了年龄小、社会上有坏人等一大堆理由;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单独外出旅游,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这些看法和想法都是自己的思考,都是自己的感受。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涉猎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独立阅读的本领。语文阅读训练,犹如爬山、登楼,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坚实基础,上一层比下一层更高也更难。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登上阅读的高山。
其他文献
1.病例rn患儿男孩,1岁6个月,患儿发热1天,体温高达39.5℃时,突然抽搐一次,两眼上翻,四肢抽动,口周青紫,家长给予按压人中,合谷穴,约1分钟抽搐停止,同时到医院就诊.入院后查体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分析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基础上,提出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英语意识这一课题,并着重从优化小组、设置任务、有效指导、展示成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培养 学生合作 学习英语 意识  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慨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
近年来,网络健康教育问题在社会上广受争议,困惑着广大师生和家长,结合我几年来的工作经历和我的孩子初中三年共同成长的感受,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网络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本世纪初我区的中学生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当时使用硬件是运算速度较慢的486、586台式机;软件主要是简单的绘图软件或打字、制表等的办公软件,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大都不具备上网条件。  计算机网络的优势不再赘述,我也为随之而来的沉
当今校园,校舍俨然,窗明几净,却难闻琅琅诵书之声,难见忘我吟哦之态。语文课成了语文分析课,难闻汉语音韵之雅致,难明文学情感之回声。  曾经,琅琅书声,响彻乾坤。中国古代的教育,由蒙学至经学,诵读是最主要的方法。特别是由周以降的蒙学教育,诵读方法代代传承。认字,断句,个体生死之感,国家盛衰之理,皆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之中,琅琅书声更成为文化传承的代表,穿越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废,延绵华夏五千年文明而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