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作出多次重要批示,明确指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是基层人才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基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蓄水池的功能,而且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自2008年以来,各地连续三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大学生村官队伍规模稳步增长,选聘体系趋于完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果,但由于受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缺乏有效的长期制度性安排,使得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表现在:
  大学生村官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我国目前已跨入“工业反哺农村”新阶段,农村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同农村社会状况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引发大学生村官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选聘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由于专业不对口,基层经历缺乏,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不懂农业、不了解农民,工作开展存在较大难度,真正适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人才紧缺。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工作区域差异明显。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挤着进、抢着干、争着留”,创业干事热火朝天;另一方面是“招不到、用不好、留不住”,办事服务冷冷清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东、中、西部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梯次性,就部分省内情况而言,区域差异也同样存在。经济社会发展好、产业结构合理的地区,待遇高、环境优、出路好,能够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施展空间,具备“筑巢引凤”的客观条件,具有“人才高地”效应;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往往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形成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人才洼地”。
  大学生村官基层适应力较弱。高校毕业生有理想、有闯劲,但在校期间对农村社情接触少,缺乏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加之对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缺少认识,处理农村问题经验不足,自身优势难以发挥等因素,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基层适应力相对较弱。“本土”大学生村官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事业心强,在基层任职后,由于了解农村、理解村民,受认可的程度较高。但部分地区“外来”高校毕业生由于专业不对口,存在长期借调、不在村里工作等现象,无法从基层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容易出现思想消沉和工作被动的问题,使其逐渐被“边缘化”。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出路仍需拓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发展路径的设定及社会认同的界定都趋向多样化,使得大学生村官对该职业具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值。一是随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常态化,入口扩大、出口较窄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大学生村官的续聘机制尚不健全,各地留用政策差异较大,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意向分化,“西部留不住”、“中部流不动”、“东部输不进”的问题凸现。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为使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必须解决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要在培养机制、岗位设置、成才模式、留用选拔和畅通出路等方面大胆创新,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打造“校地结合”的分类培养链。大学生村官工作需要将培养链向两端延伸,即进“校门”阶段与出“农门”阶段。进“校门”阶段,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进行宏观规划,按一定比例从城乡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招,采取院校定点委培,规模按需设定,专业科学设置,职业分类指导的方式,将其纳入管理型、创业型、技术型和服务型等人才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培养一批适应性好、可塑性强的优质人才群体,坚持“定向选聘一批”,“重点培养一批”,“集中使用一批”的原则,使大学生村官机制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出“农门”阶段,强化后期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能力、发展目标和职业期望的认识,尊重个性选择。通过“校地结合”模式,统筹高校资源和地方需求,科学打造分类培养链,为“留得住”的人才“铺好路”,为“流得动”的人才“搭好桥”。
  设立“二次分配”的转岗机制。高校毕业生选聘大学生村官,经过初期培训,一般采取定岗定位的形式,实施无差别分配,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却容易忽视农村岗位实践中人才发展的多样化趋势,不利于调动大学生村官的主观能动性。“二次分配”的转岗机制立足专业化、本土化的标准,在大学生村官到岗工作后一定时间内,按个人意愿与实际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实现聘期内的二次流动。“二次分配”能够在大学生村官较短的聘期内,整合专业优势,使人才资源向相关产业或部门汇聚,形成局部的规模效应。目前,“二次分配”的转岗机制在江苏部分地区已得到运用,如宿迁泗阳地区,该县依据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与专业对应的原则,对大学生村官资源在县域内进行优化配置,将养殖、园艺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置于大学生村官创业园集中培养,发挥专业优势创业富民,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应将这种模式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予以推广。
  创新“差别化”培养的成才模式。大学生村官的“差别化”培养作为一种适应地区差异化、人才层次化的培养,机制,不同于岗前培训,使人才培养简化为一次性“培养模具”,而是聘期内的全过程指导,能够使大学生依据个人的志向、兴趣、类型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同于区别对待,而是定向指导、重点培养,目的在于避免“人浮于事”,避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更体现了“爱才”、“育才”、“用才”的培养观念。“差别化”培养能够依据大学生村官的不同类型,以宏观的职业规划为指导,通过丰富培养类型和指导方式,通过针对性强的各类培训,循序渐进的岗位锻炼,迅速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并使其尽快胜任具体岗位,促进大学生村官“全力成才、全速成长、全面发展”。
  完善留用选拔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就大学生村官的特殊性而言,现有的各类考核方式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和岗位业绩的评定。要使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都能走得通,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完善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必须强化大学生村官档案的科学化建设、全程化跟踪和规范化管理,并建立大学生村官相关档案的审核和公开制度,为留用选拔大学生村官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资料。其次,必须确保考核评价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坚持竞争择优、好中选优的原则。在明确考核主体的前提下,以大学生村官职责为依据,依照“五条出路”的不同要求,分类设定相应的准入标准;根据选拔岗位不同、留用部门不同、发展出路不同,科学设置考核项目。最后,要完善留用选拔的监督机制,保证考核评价过程的透明度,让更多工作表现突出、村民普遍认可、志愿扎根基层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构建“纵横结合”的流动机制。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进入大学生村官队伍时,往往看重“当官”,即重视聘期结束后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而忽视“下村”,即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和扎根农村的可能性。而事实上,公务员群体越来越严格的进入门槛,将多数到期的大学生村官排除在外。2010年开始,每年有数万名大学生村官面临期满流动问题,亟需构建“纵横结合”的流动机制,在推动大学生村官“纵向发展”(公务员、自主创业)的同时,坚定其“横向发展”(留村任职工作、另行择业、继续深造)的信念,引导聘用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进入相应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使“纵横结合”流动机制有效运行,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功能、确保双向选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在省、市、县三级层面上,统筹“差别化”培养模式与“纵横结合”的流动机制,合理限定“纵向”流动的规模,积极拓宽“横向”流动的渠道。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上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分流问题,才是处理好大学生村官出路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尤健
其他文献
劳动关系的协调把握既是企业稳岗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又是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决定因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广大群众的期盼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宿迁市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援企稳岗,推进富民强市,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  创新二个理念 应对劳动关系领域新矛盾  近年来,宿迁实体经济发展迅猛,劳动用工也出现了新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这影响了江苏总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实际来看,决定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资源状况、文化背景、经济结构、制度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对于江苏而言,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位差异,苏南地区北傍长江,东接上海,属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地,地处我国外向开拓的沿海发展轴和长江发展轴的结合部,是我国实施沿海和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