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城区位于东莞市中部,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万人,外来人口30多万人。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163.5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3.53%;工业产值246.46亿元,增长19.43%;外贸出口值18.41亿美元,增长24.9%。制造业是东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建设了三大工业集约基地,积极引进外资,大力扶持民营经济。2007年,在东城区设立的工业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民营工业企业500多家。
东城区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较强的代表性。截至2007年底,东城区共有省民营科技企业43家,省高新科技企业24家。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跨国公司大量涌入、国内制造业成本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弱,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尤其是当前全球正遭遇金融危机,我国商品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制造企业更加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对东城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目的是找出目前东城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优化和升级东城区产业结构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被访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
本次调查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实地走访。按照分群抽样的方法,在120家企业中发放了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2份。调查结果显示,被访企业的员工构成,大多为外来打工人员,学历一般不高,仅有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学历相对较高。在科研方面,被访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接近一半,大多设立在本企业内部,个别跨国企业的研发机构则设立在国外。
在102家被访企业中,在2005至2007年有42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占总数的41%,大多数企业仍以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没有开展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为扩大市场份额、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利润,其余依次为扩大产品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为本企业独立开发,占到了创新企业的54%(23家),其余依次为同国内企业合作开发,购买或引进现成技术成果、与国外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发、同国内科研机构或高校合作开发。
被访企业中,采用的产品创新活动类型主要为采用新材料,采用的工艺创新活动类型主要为采用新的工艺或方法。
——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来源
被访企业中,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来源主要为用户、国内外技术交流活动、同行业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和行业内专业信息机构。
——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
1.科研经费支出。102家被访企业中,32家有科研经费支出,从数据上来看,这些企业每年在科研经费上的支出呈现增加的趋势。
2.研发人员。102家被访企业中,38家有研发人员,其中研发人员比重(R&D人数/职工人数)大多在1%至5%之间,大于20%的有5家。
3.专利申请。2005年有15家企业申请,2006年有17家企业申请,2007年有19家企业申请,也呈现了递增的趋势。
4.创新频率(产品创新数+工艺创新数)。所有被访企业2005年的创新频率为72个,2006年201个,2007年163个。这反映出东城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频率不稳定,值得引起注意。
5.新产品销售收入。102家被访企业中,有18家企业有新产品销售收入,占18%。从数据上来看,这些企业每年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大多呈现增加的趋势。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中,包括经济、知识、市场、政府等因素。依据被访企业的主观判断,主要因素有企业内部资金不足、技术创新成本太高、风险大、缺乏科技人才、政府投入不够及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等。
从调研结果和笔者长期的观察来看,东城区部分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大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科技投入不足
东城区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的中小企业为主。从调研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被访的102家企业中仅有20家企业在科研经费方面有支出,而且R&D这一指标均较低,说明企业对于科研的投入尚显不足。因此,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规模和强度不高是制约东城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突出问题。
——缺乏技术创新需要的人才
被访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和过强的规避风险意识,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畏缩不前。其次,绝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根据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总体评价都不高,其中认为目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最主要的因素为资金。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它们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包袱沉重、资金短缺等问题,所以虽然经营者有强烈的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愿望,但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是政府的投入度和人才的缺乏,许多科技立法还只是行政法规、规章乃至政策文件,权威性不高,约束力不强。即使已有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力。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依据被访企业的主观判断,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关键要素中,得分较高的主要是技术人才、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企业认为政府应该在提供优惠政策、创新资金、科技信息服务、搭建科技条件平台、帮助引进人才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目前东城区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在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方面,这些中小企业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因此,一方面,这些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予以解决;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这些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
——政府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政府应积极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包括设立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支持;制定企业信息扶助政策,通过建立和发布有关科技信息以减少企业的信息收集成本;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证其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专有性;制定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援助;实施政府采购政策。
——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科技研发投资多元化
在利用好国内科技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科研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研究与开发资源,为公司全球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技术支持。利用跨国公司谋求全球利益的动机,加大对国际研发资源的利用,将是对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
——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尤其要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新型创新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鼓励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逐步加大知识资本投资入股的确认比例,形成良好的聚才机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之中。
——建立技术同盟,形成开发体系
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创新的难度和复杂性越来越高。技术创新涉及多种领域的技术和知识,中小企业很难依靠内部力量获取所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独立完成一项复杂的技术创新,无论从开发周期还是从投入成本看,都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东城区制造业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吸引更多的科研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进入技术创新系统,即通过发挥产学研各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和信息上的支持。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东城区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较强的代表性。截至2007年底,东城区共有省民营科技企业43家,省高新科技企业24家。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跨国公司大量涌入、国内制造业成本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弱,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尤其是当前全球正遭遇金融危机,我国商品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制造企业更加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对东城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目的是找出目前东城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优化和升级东城区产业结构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被访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
本次调查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实地走访。按照分群抽样的方法,在120家企业中发放了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2份。调查结果显示,被访企业的员工构成,大多为外来打工人员,学历一般不高,仅有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学历相对较高。在科研方面,被访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接近一半,大多设立在本企业内部,个别跨国企业的研发机构则设立在国外。
在102家被访企业中,在2005至2007年有42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占总数的41%,大多数企业仍以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没有开展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为扩大市场份额、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利润,其余依次为扩大产品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为本企业独立开发,占到了创新企业的54%(23家),其余依次为同国内企业合作开发,购买或引进现成技术成果、与国外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发、同国内科研机构或高校合作开发。
被访企业中,采用的产品创新活动类型主要为采用新材料,采用的工艺创新活动类型主要为采用新的工艺或方法。
——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来源
被访企业中,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来源主要为用户、国内外技术交流活动、同行业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和行业内专业信息机构。
——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
1.科研经费支出。102家被访企业中,32家有科研经费支出,从数据上来看,这些企业每年在科研经费上的支出呈现增加的趋势。
2.研发人员。102家被访企业中,38家有研发人员,其中研发人员比重(R&D人数/职工人数)大多在1%至5%之间,大于20%的有5家。
3.专利申请。2005年有15家企业申请,2006年有17家企业申请,2007年有19家企业申请,也呈现了递增的趋势。
4.创新频率(产品创新数+工艺创新数)。所有被访企业2005年的创新频率为72个,2006年201个,2007年163个。这反映出东城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频率不稳定,值得引起注意。
5.新产品销售收入。102家被访企业中,有18家企业有新产品销售收入,占18%。从数据上来看,这些企业每年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大多呈现增加的趋势。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中,包括经济、知识、市场、政府等因素。依据被访企业的主观判断,主要因素有企业内部资金不足、技术创新成本太高、风险大、缺乏科技人才、政府投入不够及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等。
从调研结果和笔者长期的观察来看,东城区部分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大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科技投入不足
东城区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的中小企业为主。从调研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被访的102家企业中仅有20家企业在科研经费方面有支出,而且R&D这一指标均较低,说明企业对于科研的投入尚显不足。因此,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规模和强度不高是制约东城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突出问题。
——缺乏技术创新需要的人才
被访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和过强的规避风险意识,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畏缩不前。其次,绝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根据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总体评价都不高,其中认为目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最主要的因素为资金。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它们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包袱沉重、资金短缺等问题,所以虽然经营者有强烈的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愿望,但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是政府的投入度和人才的缺乏,许多科技立法还只是行政法规、规章乃至政策文件,权威性不高,约束力不强。即使已有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力。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依据被访企业的主观判断,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关键要素中,得分较高的主要是技术人才、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企业认为政府应该在提供优惠政策、创新资金、科技信息服务、搭建科技条件平台、帮助引进人才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目前东城区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在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方面,这些中小企业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因此,一方面,这些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予以解决;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这些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
——政府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政府应积极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包括设立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支持;制定企业信息扶助政策,通过建立和发布有关科技信息以减少企业的信息收集成本;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证其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专有性;制定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援助;实施政府采购政策。
——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科技研发投资多元化
在利用好国内科技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科研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研究与开发资源,为公司全球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技术支持。利用跨国公司谋求全球利益的动机,加大对国际研发资源的利用,将是对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
——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尤其要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新型创新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鼓励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逐步加大知识资本投资入股的确认比例,形成良好的聚才机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之中。
——建立技术同盟,形成开发体系
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创新的难度和复杂性越来越高。技术创新涉及多种领域的技术和知识,中小企业很难依靠内部力量获取所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独立完成一项复杂的技术创新,无论从开发周期还是从投入成本看,都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东城区制造业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吸引更多的科研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进入技术创新系统,即通过发挥产学研各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和信息上的支持。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