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本文试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搭配》一课为例,谈谈自己运用“再创造”策略开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让学生在现实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生动自然的产生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倾向于事物直观的、形象的认识。对于具体问题的把握也往往习惯停留于表面现象,而对于内在的、本质性的内容却熟视无睹,这导致他们凭着已有的经验和感觉去解决问题。穿衣搭配是生活常事,学生有一定的经验积淀和朴素认识,这是学习的宝贵资源。但学生对于两件上衣、三条裤子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大都说不清道不明。因此。我在课堂上十分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与现实性,设计了为小猴穿衣的活动,一步步引领学生在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中,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使学生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从直观无序的穿法和直观有序的穿法的生动对比中,深深地感受到有序思考的优越性。接着请学生在纸上把6种穿法表示出来,学生有列表说明的、有文字记录的、有连线的,每一种方法的产生都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进而让学生在各种智慧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反思、批判、重组、建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制作的衣服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有6种不同的穿法呢?”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各组穿衣搭配问题的共性。最后引导学生探讨怎样用同一种方法表示各组的情况,学生纷纷用数字、图形、英文字母等各具特色的个性化表示手法,表达自己对搭配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这一过程超越了具体问题的情境,经历了从实物到抽象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类问题的共性和普遍性,把学生的认识和思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步步引领,使学生通过对低层次活动本身的分析,把低层次的认识变为高层次的常识,再经过提炼和组织形成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样循环返复,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趋向于完善,形成的知识是深刻和可概括性的。整个活动中,师生之间弥漫、充盈着一种理解的氛围,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依皮亚杰、布鲁纳的观点:“小学阶段,学生基本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与直观想象拴在一起的,儿童常常先通过行为来认识他的客观世界。然后渐渐地用图的方法,相对地不再依赖于行为了,最后进入符号语言阶段,不仅离开了动作,而且离开了对图的依赖。”我根据小学生由粗到精、由表及里进行思维的特点设计了早餐搭配活动。首先我要求学生脱离学具的支撑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领悟到数学的抽象性,以提升学生思维的层次。因为有前面衣服搭配的经验基础,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运用文字、图形、数字、字母等个性化符号手法来解决问题,这在思维层次上肯定是进了一步;部分思维比较好的学生还会直接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有个别学生依然选择速度很慢的记录方法,但这些都是他们感受计算方法优越性的基础。接着,在学生反馈交流时,我不失时机地用课件形象地演示早餐搭配的过程,并伴以“唰,3种,唰,又是3种……”的形象化语言,梳理学生的思维使之更简洁、更有条理。然后我用“如果增加一种点心,现在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增加一种点心……点心增加到10种、15种呢?……点心增加到16种、17种、18种呢?你发现了什么?”这一连串问题,把问题的解决一步步引向深入,通过这样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的过程,通过同伴们的相互交流、观察课件的直观呈现过渡到学生脑中形成表象,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发现隐藏的数学规律,概括出典型(有代表性)形象,并用语言、算式表述上面的活动,把学生直观的思维活动引向开展的抽象思维,压缩形成抽象思维,使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概括能力,形成了用乘法计算这种具有广泛用场的“模式”,使数学具有更大的效能。
三、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探索数学多姿多彩的创造过程
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姓名的搭配活动是多么熟悉而又新鲜的话题,课堂上学生用最高的热情、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我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学生的这种“热情”,本来我预设着先选三个不同名不同姓的学生姓名来进行搭配,继而研究四个同学中有同姓现象的搭配。但事实上学生是多么想让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于是出现了同桌、前后桌同学情不自禁地搭配姓名的现象。我及时调整教学,索性让四人小组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切身体验。接着请学生汇报四人小组活动情况,大家都胸有成竹地回答是16个。此时,我没有采用简单“告诉”的办法,而是在黑板上有意识地贴出了不同姓不同名、不同名但有两人同姓的两组学生的姓名,启发学生进一步投入积极的探索活动,促使他们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学生通过两组姓名的对比观照和深刻的思考体会到搭配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的多变性,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这种探究欲望的产生,使教学远远超越了原先的设计,成为教学过程生成性资源的最宝贵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反思这个活动,学生由衷地发出了“表面上看来一样的事情,有时实际上是不一样的”的感慨,让学生悄悄领略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样的课堂融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创造于一体,既细致严谨,又多姿多彩。
总之,“教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积极创建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浸润的、互动的课堂文化,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思维灵感的乐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让学生在现实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生动自然的产生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倾向于事物直观的、形象的认识。对于具体问题的把握也往往习惯停留于表面现象,而对于内在的、本质性的内容却熟视无睹,这导致他们凭着已有的经验和感觉去解决问题。穿衣搭配是生活常事,学生有一定的经验积淀和朴素认识,这是学习的宝贵资源。但学生对于两件上衣、三条裤子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大都说不清道不明。因此。我在课堂上十分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与现实性,设计了为小猴穿衣的活动,一步步引领学生在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中,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使学生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从直观无序的穿法和直观有序的穿法的生动对比中,深深地感受到有序思考的优越性。接着请学生在纸上把6种穿法表示出来,学生有列表说明的、有文字记录的、有连线的,每一种方法的产生都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进而让学生在各种智慧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反思、批判、重组、建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制作的衣服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有6种不同的穿法呢?”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各组穿衣搭配问题的共性。最后引导学生探讨怎样用同一种方法表示各组的情况,学生纷纷用数字、图形、英文字母等各具特色的个性化表示手法,表达自己对搭配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这一过程超越了具体问题的情境,经历了从实物到抽象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类问题的共性和普遍性,把学生的认识和思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步步引领,使学生通过对低层次活动本身的分析,把低层次的认识变为高层次的常识,再经过提炼和组织形成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样循环返复,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趋向于完善,形成的知识是深刻和可概括性的。整个活动中,师生之间弥漫、充盈着一种理解的氛围,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依皮亚杰、布鲁纳的观点:“小学阶段,学生基本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与直观想象拴在一起的,儿童常常先通过行为来认识他的客观世界。然后渐渐地用图的方法,相对地不再依赖于行为了,最后进入符号语言阶段,不仅离开了动作,而且离开了对图的依赖。”我根据小学生由粗到精、由表及里进行思维的特点设计了早餐搭配活动。首先我要求学生脱离学具的支撑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领悟到数学的抽象性,以提升学生思维的层次。因为有前面衣服搭配的经验基础,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运用文字、图形、数字、字母等个性化符号手法来解决问题,这在思维层次上肯定是进了一步;部分思维比较好的学生还会直接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有个别学生依然选择速度很慢的记录方法,但这些都是他们感受计算方法优越性的基础。接着,在学生反馈交流时,我不失时机地用课件形象地演示早餐搭配的过程,并伴以“唰,3种,唰,又是3种……”的形象化语言,梳理学生的思维使之更简洁、更有条理。然后我用“如果增加一种点心,现在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增加一种点心……点心增加到10种、15种呢?……点心增加到16种、17种、18种呢?你发现了什么?”这一连串问题,把问题的解决一步步引向深入,通过这样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的过程,通过同伴们的相互交流、观察课件的直观呈现过渡到学生脑中形成表象,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发现隐藏的数学规律,概括出典型(有代表性)形象,并用语言、算式表述上面的活动,把学生直观的思维活动引向开展的抽象思维,压缩形成抽象思维,使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概括能力,形成了用乘法计算这种具有广泛用场的“模式”,使数学具有更大的效能。
三、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探索数学多姿多彩的创造过程
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姓名的搭配活动是多么熟悉而又新鲜的话题,课堂上学生用最高的热情、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我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学生的这种“热情”,本来我预设着先选三个不同名不同姓的学生姓名来进行搭配,继而研究四个同学中有同姓现象的搭配。但事实上学生是多么想让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于是出现了同桌、前后桌同学情不自禁地搭配姓名的现象。我及时调整教学,索性让四人小组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切身体验。接着请学生汇报四人小组活动情况,大家都胸有成竹地回答是16个。此时,我没有采用简单“告诉”的办法,而是在黑板上有意识地贴出了不同姓不同名、不同名但有两人同姓的两组学生的姓名,启发学生进一步投入积极的探索活动,促使他们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学生通过两组姓名的对比观照和深刻的思考体会到搭配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的多变性,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这种探究欲望的产生,使教学远远超越了原先的设计,成为教学过程生成性资源的最宝贵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反思这个活动,学生由衷地发出了“表面上看来一样的事情,有时实际上是不一样的”的感慨,让学生悄悄领略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样的课堂融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创造于一体,既细致严谨,又多姿多彩。
总之,“教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积极创建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浸润的、互动的课堂文化,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思维灵感的乐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