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区教研时听了外校一节作文辅导课,张老师以本校文学社采风所写的文章为例,引导学生练习写景文章的写作。同去听课的老师皆感触颇深,笔者回来后也因感而发,在这里跟大家研讨学习。
陈钟梁先生说:“通过正常的教育活动,特别是与社会生活、学生人格塑造有密切关系的语文教育,是完全可以发展学生个性的。如果连作文这项教学活动都没有个性的话,其他教学活动就很难赋予个性了。”可见,作文教学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得不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就会显得泛白无味。培养素质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可现实中,农村学校有的连阅览室都没有,学生受到的文化熏陶少,素质与城里学生相比较低,作文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笔者分析了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写作兴趣不浓,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文作文,作得人头痛”,这句在学生中颇为流行的口头禅形象地说明了学生对写作“一怕二厌三应付”的态度。这种状况既有学生的原因,更有教师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才能产生作文的灵感。这时写作主体产生了“我要写”的想法,其心理处于最佳势态,其对写作的满腔热情不仅能触发文思汹涌奔流,而且还将引发写作主体坚韧的写作意志和顽强的写作毅力,满怀信心地去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作文成功之路。“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其实许多老师从未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花过功夫,同时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写日记、周记的兴趣。要知道一个学期几篇课内作文不能全面反映中学生的生活,而日记则可以把生活与写作、作文与做人疏通。借助日记可以学习观察、积累素材、锻炼文笔、砥砺思想,这都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这么多的学生和老师却忽视了,或者说重视不够,几篇课内作文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二、语言运用能力偏低,不能准确表达意思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却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语文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才谈得上语文能力,而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教师甚至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语法教学上,这样的结果反映在作文教学上,必然导致学生语感不强、语言运用能力低,作文中病句多,前言不搭后语的多,语言表达“心欲言而口不达”的多,语言表达欠严密的多。这么说,并不是否认语文知识对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辅助作用,只是想表明语文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它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极强。无论是复杂的语言成品(如一篇文章),还是简单的语言成品(如小孩子的一句话),都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既包含思想,又包含情感,还包含着语言组合规则及语言运用方法等,许多作家并不钻研语言知识而照样写出好作品来就是明证。周德藩副主任在南通会议上指出:“语文就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这句话如能引起所有语文老师的重视,相信初中生作文写作中的这些语言毛病就会少得多了。
语言和思维的矛盾也是语言表述不清的原因。有的同学思维敏捷、清晰,但语言贫乏、不丰富,造成了“心会而口难传,意有而笔不达”的现象,有的同学却是思维不清晰以致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述。不管怎么说,语言和思维的矛盾存在于学生中。老师如能在这两方面花些功夫,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才可能确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写出语言通畅的作文。
俗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除了学生的原因外,很大的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缺少实践指导,导致学生闭门造车。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可惜很多老师为应试教育所累,整日把学生关在学校里,语文教学成了狭隘的封闭式教育。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只有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才能在写作中注入社会生活的活水。作文教学这棵树也才会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果实。一些老师脱离生活纯技巧地进行作文指导,实在是事倍功半。因为即使有再绝妙的技巧,而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不可能激起写作的冲动、产生写作灵感的。
学生的文面美观整洁可以在教师的强调下有所改变,写作兴趣、语言运用却不是闭门造车、光强调就能行得通的,它需要语文老师的实践指导。这次张老师带本校文学社的学生去实地采风,以实物进行指导,回来之后又以学生写的作文为范文进行讲解,并且让去的学生和没去的学生进行交流研讨,作文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笔者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也是深有感触。在学生刚进入初一时,就对他们进行计划,教他们学会观察,并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别人的作文对比,从中悟出谁的语言比较生动和有特色。这样的实践指导和对比教学,既彰显了个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一两个学期后,他们自己也就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一步步提高了作文能力。
引导实践,彰显个性,培养兴趣,相信这种方式能让我们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真正显出实效。
陈钟梁先生说:“通过正常的教育活动,特别是与社会生活、学生人格塑造有密切关系的语文教育,是完全可以发展学生个性的。如果连作文这项教学活动都没有个性的话,其他教学活动就很难赋予个性了。”可见,作文教学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得不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就会显得泛白无味。培养素质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可现实中,农村学校有的连阅览室都没有,学生受到的文化熏陶少,素质与城里学生相比较低,作文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笔者分析了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写作兴趣不浓,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文作文,作得人头痛”,这句在学生中颇为流行的口头禅形象地说明了学生对写作“一怕二厌三应付”的态度。这种状况既有学生的原因,更有教师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才能产生作文的灵感。这时写作主体产生了“我要写”的想法,其心理处于最佳势态,其对写作的满腔热情不仅能触发文思汹涌奔流,而且还将引发写作主体坚韧的写作意志和顽强的写作毅力,满怀信心地去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作文成功之路。“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其实许多老师从未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花过功夫,同时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写日记、周记的兴趣。要知道一个学期几篇课内作文不能全面反映中学生的生活,而日记则可以把生活与写作、作文与做人疏通。借助日记可以学习观察、积累素材、锻炼文笔、砥砺思想,这都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这么多的学生和老师却忽视了,或者说重视不够,几篇课内作文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二、语言运用能力偏低,不能准确表达意思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却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语文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才谈得上语文能力,而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教师甚至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语法教学上,这样的结果反映在作文教学上,必然导致学生语感不强、语言运用能力低,作文中病句多,前言不搭后语的多,语言表达“心欲言而口不达”的多,语言表达欠严密的多。这么说,并不是否认语文知识对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辅助作用,只是想表明语文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它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极强。无论是复杂的语言成品(如一篇文章),还是简单的语言成品(如小孩子的一句话),都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既包含思想,又包含情感,还包含着语言组合规则及语言运用方法等,许多作家并不钻研语言知识而照样写出好作品来就是明证。周德藩副主任在南通会议上指出:“语文就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这句话如能引起所有语文老师的重视,相信初中生作文写作中的这些语言毛病就会少得多了。
语言和思维的矛盾也是语言表述不清的原因。有的同学思维敏捷、清晰,但语言贫乏、不丰富,造成了“心会而口难传,意有而笔不达”的现象,有的同学却是思维不清晰以致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述。不管怎么说,语言和思维的矛盾存在于学生中。老师如能在这两方面花些功夫,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才可能确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写出语言通畅的作文。
俗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除了学生的原因外,很大的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缺少实践指导,导致学生闭门造车。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可惜很多老师为应试教育所累,整日把学生关在学校里,语文教学成了狭隘的封闭式教育。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只有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才能在写作中注入社会生活的活水。作文教学这棵树也才会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果实。一些老师脱离生活纯技巧地进行作文指导,实在是事倍功半。因为即使有再绝妙的技巧,而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不可能激起写作的冲动、产生写作灵感的。
学生的文面美观整洁可以在教师的强调下有所改变,写作兴趣、语言运用却不是闭门造车、光强调就能行得通的,它需要语文老师的实践指导。这次张老师带本校文学社的学生去实地采风,以实物进行指导,回来之后又以学生写的作文为范文进行讲解,并且让去的学生和没去的学生进行交流研讨,作文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笔者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也是深有感触。在学生刚进入初一时,就对他们进行计划,教他们学会观察,并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别人的作文对比,从中悟出谁的语言比较生动和有特色。这样的实践指导和对比教学,既彰显了个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一两个学期后,他们自己也就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一步步提高了作文能力。
引导实践,彰显个性,培养兴趣,相信这种方式能让我们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真正显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