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游艇旅游的快速发展,游艇管理人才成为市场急需人才,为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及时填补行业人才空缺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本文从高校对游艇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出发,指出了我国高校在游艇管理人才培养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建立游艇专业课程体系、充实游艇专业教材库、优化教师队伍及校企合作助力实践教学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游艇管理;人才培养
近年来,游艇旅游凭借其休闲、观光、娱乐、商务、时尚等多方面的功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参与和关注。游艇旅游作为新兴旅游项目,无疑更多地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并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提供独特的体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良好的地理环境、温暖的气候及经济优势,为游艇产业集聚区建设奠定了堅实的基础。在此形势下,培养优秀的游艇专业人才是促进行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一、高等院校培养游艇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1.游艇行业发展的需要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以下简称CCYIA)游艇码头及俱乐部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8月,我国共有游艇俱乐部110家,较2016年统计的85家增加了25家。游艇泊位11219个,比2016年的10139个上涨了10.7%。游艇帆船数量约5500艘。随着游艇产业的迅速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必要跟上产业发展的节奏。为满足游艇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游艇旅游产业,夯实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产业蓬勃发展,必然要孵化优秀的游艇专业人才方可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2.游艇专业人才紧缺
目前我国游艇人才的匮乏程度相当严重,无论是在游艇设计、制造等上游领域还是在游艇销售、游艇俱乐部运营管理、游艇维修保养等核心领域都存在非常大的人才缺口。据业内统计报道,目前我国邮轮、游艇等水上旅游人才缺口达28万。
二、目前我国高校在游艇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缺少游艇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在行业人才紧缺的背景下,反观我国高校游艇人才培养覆盖的专业多集中在游艇设计与制造、游艇维修技术、游艇装饰设计与工艺等领域,游艇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却寥寥无几。
目前国内游艇管理人才有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毕业,他们几乎未受到过系统的游艇管理培养,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经验,在基础理论知识上的积累未能形成完整的管理思维。另一部分专业人才则是从职业院校毕业,但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层次属于两年或三年制的专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游艇管理专业的学生想要通过所开设的短短一两年的专业课程来学好游艇管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游艇专业人才显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还有一小部分高等院校在本科相关专业下设置游艇管理方向或者开设游艇课程。其中,广州航海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了游艇休闲管理方向,培养具备游艇休闲旅游运营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在游艇俱乐部、游艇休闲旅游企业等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资讯、教育等工作,预计年毕业生80人左右。由此可见,想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大量游艇管理人才,需要我国相关的高等院校重视游艇市场需求,增设更多的游艇管理专业。
2.游艇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游艇产业起步晚,导致从事游艇管理的专业型人才短缺。由于缺乏专门培养游艇管理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硕士和博士等高层次的游艇专业管理人才就更为匮乏[1]。在目前的高等院校游艇管理专业任教的教师中,一部分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他们具备丰富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可是缺乏游艇行业管理经验;一部分毕业于船舶或者航海、轮机等工科专业,在游艇运营管理领域的基础有限;还有一部分来自拥有丰富运营经验的游艇俱乐部运营者,但他们多为兼职教师,身兼数职很难有集中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且由于行业限制,他们大多缺乏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架构,所以这一类型的教师数量也是凤毛麟角。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游艇管理专业教师大多存在缺乏游艇运营管理实践经验的问题。根据游艇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我们亟待打造出一批既有较强的知识理论体系又具备游艇运营管理经验的教师队伍。
3.业内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不够
高校在人才培养制定过程中,通常会考虑用人市场的需求情况,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是需要贴近行业用人需要,尽量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游艇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游艇俱乐部、游艇休闲旅游企业、各类航运、旅游企事业单位输送具备管理、策划、咨询、教育等应用型高级人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还是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游艇业界的支持与指导是屈指可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则是在为行业及企业输送新鲜优质的血液,业内应该具备这样的人才储备意识,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游艇管理专业人才,使行业在人才供给充足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4.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度不高
专业的忠诚度主要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牢固的专业忠诚度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游艇管理方向的学生在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对专业的信任感不强,认为就业前景不太乐观,因此,选择转专业或者其他行业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说明了高校在教学上除了要培养专业的知识技术水平之外,有必要进行专业忠诚度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为何要办游艇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知识结构如何?就业前景怎么样?在思想层面上引导学生确认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游艇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对游艇运营管理的兴趣。
三、游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明确高校游艇管理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游艇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游艇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力,游艇旅游人才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具备理论水平较高、科研水平较好,而且更要有较强的实操服务能力的游艇旅游管理人才[2]。游艇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航海学、游艇俱乐部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知识、水上休闲基本技能、游艇休闲旅游运营管理基本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从事游艇休闲管理和旅游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游艇管理人才可细分为游艇俱乐部管理人才、游艇旅游资源开发人才、游艇市场拓展人才等。目前国内高校游艇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都是放在旅游管理下设的方向,并没有独立成立专业,因此游艇管理亟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再就不同人才类型进行区分培养。
2.建立游艇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課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里的主要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人才培养规格,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教育教学载体[3]。高校游艇管理人才培养要结合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在不违背教育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游艇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游艇旅游特征及市场需求不难发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高校应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的安排,通过实习实践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实际价值,提高学生各项专业实践能力。
3.充实游艇管理专业教材库
游艇旅游是新兴产业,游艇管理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高校在开展游艇专业教学时发现相关的教材十分匮乏,公开的数据也十分有限,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很薄弱。因此,开发符合游艇管理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教材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高校想要建立游艇管理特色教材,要根据游艇旅游特色充分对国内外游艇产业进行调研考察,组织全国游艇行业的专家学者,科学分工、合力协作,整理出适合我国游艇管理人才培养的系列教材。
4.优化游艇管理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国内高层次的游艇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建议高校给予游艇管理专业教师进入游艇企业学习的机会,增加各类实践培训、定期参观游艇展览和行业论坛,累计自身的专业经验,让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步。
5.校企联合助力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是满足企业需要,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习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高校与游艇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题研究,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机会。高校通过与游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加深与行业的密切关联,丰富学生实践教学的场地及硬件资源,有利于实习老师监督辅导学生实践的同时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经验与对行业的深入了解。游艇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提高行业发展研究动力,为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和再学习提供便利,实现共赢共享。
参考文献
[1] 江莎莎. 基于消费者行为模型的游艇运动大众化发展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2] 张亚光,安立龙,范伶俐.多样性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考.[C]. 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实践教学改革.2012(10):26-40.
[3] 申思丛. 海南高校海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9.
关键词:高校;游艇管理;人才培养
近年来,游艇旅游凭借其休闲、观光、娱乐、商务、时尚等多方面的功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参与和关注。游艇旅游作为新兴旅游项目,无疑更多地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并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提供独特的体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良好的地理环境、温暖的气候及经济优势,为游艇产业集聚区建设奠定了堅实的基础。在此形势下,培养优秀的游艇专业人才是促进行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一、高等院校培养游艇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1.游艇行业发展的需要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以下简称CCYIA)游艇码头及俱乐部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8月,我国共有游艇俱乐部110家,较2016年统计的85家增加了25家。游艇泊位11219个,比2016年的10139个上涨了10.7%。游艇帆船数量约5500艘。随着游艇产业的迅速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必要跟上产业发展的节奏。为满足游艇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游艇旅游产业,夯实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产业蓬勃发展,必然要孵化优秀的游艇专业人才方可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2.游艇专业人才紧缺
目前我国游艇人才的匮乏程度相当严重,无论是在游艇设计、制造等上游领域还是在游艇销售、游艇俱乐部运营管理、游艇维修保养等核心领域都存在非常大的人才缺口。据业内统计报道,目前我国邮轮、游艇等水上旅游人才缺口达28万。
二、目前我国高校在游艇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缺少游艇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在行业人才紧缺的背景下,反观我国高校游艇人才培养覆盖的专业多集中在游艇设计与制造、游艇维修技术、游艇装饰设计与工艺等领域,游艇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却寥寥无几。
目前国内游艇管理人才有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毕业,他们几乎未受到过系统的游艇管理培养,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经验,在基础理论知识上的积累未能形成完整的管理思维。另一部分专业人才则是从职业院校毕业,但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层次属于两年或三年制的专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游艇管理专业的学生想要通过所开设的短短一两年的专业课程来学好游艇管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游艇专业人才显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还有一小部分高等院校在本科相关专业下设置游艇管理方向或者开设游艇课程。其中,广州航海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了游艇休闲管理方向,培养具备游艇休闲旅游运营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在游艇俱乐部、游艇休闲旅游企业等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资讯、教育等工作,预计年毕业生80人左右。由此可见,想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大量游艇管理人才,需要我国相关的高等院校重视游艇市场需求,增设更多的游艇管理专业。
2.游艇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游艇产业起步晚,导致从事游艇管理的专业型人才短缺。由于缺乏专门培养游艇管理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硕士和博士等高层次的游艇专业管理人才就更为匮乏[1]。在目前的高等院校游艇管理专业任教的教师中,一部分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他们具备丰富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可是缺乏游艇行业管理经验;一部分毕业于船舶或者航海、轮机等工科专业,在游艇运营管理领域的基础有限;还有一部分来自拥有丰富运营经验的游艇俱乐部运营者,但他们多为兼职教师,身兼数职很难有集中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且由于行业限制,他们大多缺乏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架构,所以这一类型的教师数量也是凤毛麟角。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游艇管理专业教师大多存在缺乏游艇运营管理实践经验的问题。根据游艇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我们亟待打造出一批既有较强的知识理论体系又具备游艇运营管理经验的教师队伍。
3.业内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不够
高校在人才培养制定过程中,通常会考虑用人市场的需求情况,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是需要贴近行业用人需要,尽量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游艇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游艇俱乐部、游艇休闲旅游企业、各类航运、旅游企事业单位输送具备管理、策划、咨询、教育等应用型高级人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还是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游艇业界的支持与指导是屈指可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则是在为行业及企业输送新鲜优质的血液,业内应该具备这样的人才储备意识,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游艇管理专业人才,使行业在人才供给充足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4.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度不高
专业的忠诚度主要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牢固的专业忠诚度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游艇管理方向的学生在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对专业的信任感不强,认为就业前景不太乐观,因此,选择转专业或者其他行业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说明了高校在教学上除了要培养专业的知识技术水平之外,有必要进行专业忠诚度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为何要办游艇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知识结构如何?就业前景怎么样?在思想层面上引导学生确认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游艇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对游艇运营管理的兴趣。
三、游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明确高校游艇管理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游艇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游艇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力,游艇旅游人才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具备理论水平较高、科研水平较好,而且更要有较强的实操服务能力的游艇旅游管理人才[2]。游艇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航海学、游艇俱乐部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知识、水上休闲基本技能、游艇休闲旅游运营管理基本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从事游艇休闲管理和旅游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游艇管理人才可细分为游艇俱乐部管理人才、游艇旅游资源开发人才、游艇市场拓展人才等。目前国内高校游艇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都是放在旅游管理下设的方向,并没有独立成立专业,因此游艇管理亟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再就不同人才类型进行区分培养。
2.建立游艇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課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里的主要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人才培养规格,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教育教学载体[3]。高校游艇管理人才培养要结合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在不违背教育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游艇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游艇旅游特征及市场需求不难发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高校应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的安排,通过实习实践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实际价值,提高学生各项专业实践能力。
3.充实游艇管理专业教材库
游艇旅游是新兴产业,游艇管理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高校在开展游艇专业教学时发现相关的教材十分匮乏,公开的数据也十分有限,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很薄弱。因此,开发符合游艇管理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教材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高校想要建立游艇管理特色教材,要根据游艇旅游特色充分对国内外游艇产业进行调研考察,组织全国游艇行业的专家学者,科学分工、合力协作,整理出适合我国游艇管理人才培养的系列教材。
4.优化游艇管理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国内高层次的游艇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建议高校给予游艇管理专业教师进入游艇企业学习的机会,增加各类实践培训、定期参观游艇展览和行业论坛,累计自身的专业经验,让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步。
5.校企联合助力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是满足企业需要,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习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高校与游艇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题研究,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机会。高校通过与游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加深与行业的密切关联,丰富学生实践教学的场地及硬件资源,有利于实习老师监督辅导学生实践的同时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经验与对行业的深入了解。游艇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提高行业发展研究动力,为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和再学习提供便利,实现共赢共享。
参考文献
[1] 江莎莎. 基于消费者行为模型的游艇运动大众化发展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2] 张亚光,安立龙,范伶俐.多样性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考.[C]. 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实践教学改革.2012(10):26-40.
[3] 申思丛. 海南高校海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