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130例的随机对照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mmi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腺苷蛋白酸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1993年2月至2015年2月选取13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腺苷蛋氨酸使用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2000mg腺苷蛋氨酸)和对照组(1000mg腺苷蛋氨酸),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DBIL、TBIL水平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较对照组高(81.5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的腺苷蛋氨酸应用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疗效较小剂量腺苷蛋氨酸更好,有效改善DBIL、TBIL水平,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腺苷蛋氨酸 剂量 疗效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法,包括人工肝及支持培补、护肝退黄、抗病毒等,腺苷蛋氨酸是临床上常使用的各种肝病治疗的主要药物,腺苷蛋氨酸的常规剂量是每日1000mg,目前关于腺苷蛋氨酸药效与剂量关系的报道较多[1]。笔者将以往使用常规剂量(1000mg)腺苷蛋氨酸内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65例使用大剂量(2000mg)腺苷蛋氨酸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用为观察组,以进行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疗效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腺苷蛋氨酸使用剂量不同将199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年龄(21~74)岁,平均(56.3±4.3)岁;急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共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对照组(65例):年龄(21~74)岁,平均(56.3±4.3)岁;急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共1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8例;年龄(20~70)岁,平均(56.9±3.9)岁。病毒性肝炎诊断均符合西安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在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分组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基础治疗,包括使用熊去氧胆酸、草酸苷等利胆、退黄、护肝药物。观察组:将250mL葡萄糖注射液(5%)与2000mg腺苷蛋氨酸混合,行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将250mL葡萄糖注射液(5%)与1000mg腺苷蛋氨酸混合,行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收集患者ALT、AST、DBIL、TBIL生化指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DBIL、TBIL指标,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计算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疗效评定参考2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判标准[3]:肝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症状消失为显效;治疗后,TBIL下降>50%,肝功能、体征、症状均明显改善为有效,其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将已收集数据录入2010版EXCEL校正。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时以“x±s”形式将数据录入,计数则用“%”形式录入)。结果使用t/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ALT、AST、DBIL、TBIL对比
  治疗前,两组ALT、AST、DBIL、TBIL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DBIL、TBIL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P<0.05。见表2。
  2.3 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因肝细胞大量损伤,使得肝细胞结合、摄取及排泄胆红素功能变弱,从而出现黄疸[4]。胆汁分泌功能下降、毛细管通透性提升,使得一部分患者胆道内沉淀胆盐,以及胆栓的形成导致了肝内胆汁过多[5]。
  腺苷蛋氨酸是生理活性分子的一种,在人体体液及组织中分布较广,蛋氨酸、腺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经转甲基反应促进肝细胞流动性和钠泵活性,使胆汁排泄更快;腺苷蛋氨酸有转巯基作用,从而加快胆汁酸通过硫酸化进行转化,发挥其解毒和抗氧化作用[6];除上述作用外,腺苷蛋氨酸能对TNF-a起抑制作用,稀释血清中TNF-a浓度,达到缓解肝细胞损伤及肝内胆汁淤积作用[7-8]。临床上,医生常将腺苷蛋氨酸用于孕妇肝内胆汁淤积及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治疗中,其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认可。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1.54%,两组均取得显著疗效。但大剂量(200mg)腺苷蛋氨酸在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控制方面效果明显更好,观察组DBIL、TBIL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ALT、AST、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大剂量腺苷蛋氨酸经静脉滴注不仅能有效改善DBIL、TBIL水平,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与常规剂量相比,大剂量(2000mg)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豪,罗小瑾.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4):555-557.
  [2] 黄德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发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32-1533.
  [3] 宋雷.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57例[J].中国药业,2014,14(15):116-117,118.
  [4] 王红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3(5):48-49.
  [5] 刘辉.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25(42):133-134.
  [6] 贾玉玲.腺苷蛋氨酸用于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77-278.
  [7] 于静,高芳,严海燕等.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6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18(20):37-39.
  [8] 王秀英,赵晖.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2):28-2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药物在小儿支气管炎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接收小儿支气管炎疾病患儿中抽选140例作为本组调查人员,分成不同疗法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儿行临床基础疗法,观察组患儿行盐酸氨溴索药物疗法,评判两组患儿疾病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支气管炎疾病治疗结果(97.1%)、临床症状的对照组患儿组(85.7%)相比,差异鲜明(P<0.05)。结论:临床小儿支气管炎疾病治疗过程中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指出了内科人性化护理服务内涵;阐明了强化礼仪修养,培养人文精神作用;说明了加强培训,实现护理角色多元化及培养积极心态,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内科人性化服務水平的提升的必要性;论述了培养护士的团队精神,为内科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内科护理 人文精神思想 人性化护理  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成为举足轻重的
室内照明设计是人与环境沟通的艺术设计。文章通过对室内照明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进行探讨,阐明室内空间照明功能性、艺术性、生态环保性内容,归纳出如何通过室内照明发挥其艺
【摘 要】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肿瘤新靶点被发现,并将其作为药物设计的基础,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之外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进展  近年来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