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距离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8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机就要离开地面了,窗外的世界渐渐模糊。而卡罗斯的脸在我脑海里却越来越清晰,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飞机起飞需要强大的动力才能够摆脱地心引力,这离地的一瞬间该是多么艰难啊。而此时,我的心很沉重,重得连飞机都无法将它载动。
  机仓里依旧是西班牙芬芳的空气。我静静地呆在座位上,深怕一个分神都会丢掉记忆里有关他的片段。突然觉得除了美丽的回忆,我现在一无所有。闭上眼睛我又回到了刚才在马德里机场分手的那一幕,这时我红肿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泪水哽咽了喉咙。
  “回到中国后你要好好生活,学习也不能偷懒,这是我常用的香水,你最喜欢的,闻到它你就会觉得我在你身边,当然,有空我会去中国看你的,但愿那时候你还没结婚。”卡罗斯深情地说。我接过了香水:“你记住之前我对你说过的话,等毕业了我一定来西班牙找你,一定,相信我,我一定会回来。”我望着他坚定地说。卡罗斯很平静,平静得令我有些不知所措,离别时我哭了,托着沉重的行李我独自走过了安检口。回头望去他淹没在了人群中,我思想已经游离了,只是拖着机械的步伐向前走,这时我发现他在不远处注视着我,我装作若无其事走向候机室,他望着我也在往出口去,我看见他在叫我,看见他在挥舞着手臂。可是我什么都听不见,因为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厚的玻璃……我不敢朝他看去,这一刻我的心仿佛也尝到了眼泪的滋味,眼泪渗透了我的心。我停下脚步望着他,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后关机,转身离去。
  飞机飞行在三万英尺的云端,未来的日子就像这窗外的茫茫云海无边无际。飞机只载走了我的躯壳和行李,我那沉重的心仍然还在马德里机场的跑道上挣扎着。望着窗外思绪如云海起伏不定。
  那是2004年的春天,我和朋友在马德里的酒吧,像往常一样重演着一幕幕的表演,狂欢。西班牙人好像天生就有着热情奔放的细胞,大家在不知疲倦地欢腾着,这时服务员送来一瓶酒放在了我们桌上,我好奇地望着他示意他是不是弄错了。服务员连忙微笑地解释道:“对面的那位先生想请你们一起品尝这瓶酒。”
  “你们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吗?”“是的,我的专业是西班牙语,所以要在这呆一年。”夜深了,我们仍然陶醉在高雅的香水味中聊着、喝着、笑着、快乐着。
  从那以后,我们几乎天天都和这些西班牙人约在这聊天,而我和卡罗斯的故事也就此开始。每晚从酒吧出来他都会送我回家,他说他很关心我的安全,后来渐渐演变成了早上他也接我去学校,日子久了我们还经常去郊游。
  夏天的傍晚,海水被夕阳映得通红,像极了少女羞涩的脸。海风徐徐吹来扇动着我的裙角,不远处卡罗斯在沙滩上正向我招手,我走向他,他俯下身捡了一个小小的贝壳塞给我,微笑着深情地对我说晚上要带我去山顶看星星。
  夜空中繁星点点,坐在秋千上的我却心神不安。“亲爱的,再过两个月我就要回国了。”“是的,我知道。”“你会等我回来吗?”“我会等,但我怕等不到那天。”那晚月色朦胧,月光洒满了卡罗斯的脸,透过他深邃的眼神我看到的是无奈。“等我回来,你给我一年的时间,一毕业我马上回来。”“你不要太傻了,你的前途在中国,那里才是你的家,你不用为我做太多的努力。”“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不会后悔。”我用满是泪水的眼眶盯着他。
  飞机落在北京的那一瞬间,我像时空错位一样昏昏沉沉。
  往后的日子我被困在了漫长的等待中,度日如年。从离开卡罗斯的那刻起我就开始了一年的倒记时。幸好每天都能接到他的电话,我们约定每天晚上7点他都会准时往我宿舍打电话。于是,我就养成每晚都在宿舍等电话的习惯,电话中我向他诉说我每天的情况,他也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盘托出。从此和他聊电话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2004年圣诞夜那天,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却没有等到卡罗斯的电话,外面大雪纷飞。舍友们那晚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准备出去狂欢,“你快点收拾一下呀,还不换衣服,他们已经在那等着我们了。”舍友忙活着问。“哦,今晚我不去了,我就在宿舍呆着,你们去玩吧,玩的开心点。”我心不在焉地边说边看着电话。“你没搞错吧?今天你还要等他电话啊?不管啦和我们走吧。”好半天我终于摆脱了同学们的盛情。随着宿舍门“嘭”的一声,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人,夜越发显得安静,我的思念及不安开始蔓延。走廊里时而传来一阵清脆的狂笑。电视里播放着圣诞热闹的街景。电话机在一旁静静地搁着。我想起了他,想象着他现在在做什么,盼望着电话能奇迹般的响起。
  闹钟报响了十点,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当电话铃在我陷入沉思的那刻突然响起,我神经质一般,惯性地将它抓了起来,对方传来杂乱的声音:“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赶快出来吧,我们在车上等你。”我失望地回答道:“谢了,我真不去。”还没等话说完我就先挂了,生怕他打来时电话却占线。
  时钟在不知疲倦地转着圈,我拿了本杂志躺在床上翻着,半天也没完整地看完一篇,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我神游着,无意中看到了那瓶香水,小心翼翼地打开闻了闻,那些记忆立刻就像是倒带的电影涌了出来……
  “铃……”电话再次响起,我的心抽筋似的疯狂跳动着,我多么害怕再次失望,我祈祷着会是他。电话那头传来了他熟悉又亲切的问候:“好意外,你居然在,也好高兴,还以为今天你会和同学们一起出去。” 天呐,那一刻我觉得这是圣诞老人送我的最好礼物!“我在等你电话,没听到你声音我不习惯。”“刚才电话卡用完了,我跑了很多家店好不容易才买到,西班牙的圣诞节好美,可惜你不在。”我淡淡地笑着,快乐却忧伤:“下次圣诞节我一定要和你一起过!”
  我推开窗户,雪依然在飘,卡罗斯温暖的话语让我忘记了冬天的寒冷,我们快乐地讨论着明年夏天的事。我望着窗外,一片片的雪花好像变成了灿烂的烟火。
  他的生日快到了,我想给他一个惊喜,可是礼物和远洋快递要花不少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是有限的,于是我开始省吃俭用,但凑来凑去还是差点钱,这使我很是郁闷。车到山前必有路,不久学校组织大学生有偿献血,每人可得三百元,这可把我乐坏了。当我拿着礼物跑向邮局时,我似乎看到了卡罗斯惊喜而充满幸福的笑。
  可能是我的语言天赋再加上每天和他长时间的西班牙语交流,我的专业在班里名列前茅。毕业时我拿到了留校任教的名额。电话中我把这个好消息与他一起分享。不知是上天的眷顾还是命运的捉弄,几天后大使馆又来我们学校招聘,老师推荐了我的名字,我明知自己不会选择留在中国,但我还是很高兴,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告诉了他这个喜讯。
  是我被好事冲昏了头,完全没有顾及到他的感受,交谈中我感觉到了他的不知所措和无奈:“毕业后这么顺利是好事情,将来你的前途肯定很不错,我会祝福你的。”“你怎么了?不是说好我要回西班牙找你吗?我不会在乎这些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申请出国留学,只是还没消息,也就一直没告诉你。”“你真的不用为我做这么多。”“我从不后悔我的选择,在这一年里,我似乎度日如年,做梦都想回到你身边。回到那爱情刚刚萌芽的地方。”
  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三个月,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家呆着申请国外学校的奖学金,其他同学都已开始了忙碌碌的工作。一次次的失望和等待使我身心疲惫。他也陷入了绝望中。多少次在电话中我忍不住的痛哭,我是个倔强要强的女孩,再大的压力也没有使我屈服,唯独这次把我彻底地击垮掉了,一年漫长的期待和等待被一点点地撕碎了。
  清晨醒来,朦胧的睡眼被阳光刺得好疼,妈妈拿着一个来自西班牙的快递信封冲进我的房间,兴奋地催我起床,我一听是从西班牙来的,立刻像弹簧一样从床上跳了起来,难道这是圣诞老人提前送我的礼物吗!看着入取通知书我半天没说出话来,泪水流满了脸,“孩子,妈妈可以理解你,你去吧,妈妈尊重你的选择。”母亲拍着我的脑袋说。
  飞机又一次在跑道上滑行,这一幕幕都似曾相识。窗外的世界渐渐模糊。我要离开我的祖国和亲人独自去寻找另一片天空了。此时,我想起了那年在马德里机场分手时我发给卡罗斯的那条短信:“我一定会回来,等我!”
其他文献
最初认识李羚是在影片《苗苗》中,那部影片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文化生活还处于十分单调的年代,人们在渴望了十多年之后,终于又看到了反映教师题材的影片,异常兴奋。我也和当年的年轻人一样,被那样一位美丽、善良、热情,有理想的青年女教师的形象所吸引,那种感觉自然是难忘的。    再次认识李羚是2004年元旦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参加由中国侨联举行的茶话会上。她风采依旧,还是那么漂亮。
期刊
献身文学    有一天,我作为嘉宾应邀去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华颂”征文颁奖仪式,与文学评论家孙武臣一路同行。归途中,武臣兄问我近来在忙些什么?我告诉他,刚编完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又准备接手编一位作家的系列小说……未等我说完,他就不解地问,你退了休,怎么还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啊?我回答他说,刚才你作为颁奖嘉宾在发言时说到,文学是漫漫人生苦旅上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这
期刊
“你真是太有才了!”这是今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策划》中的名句。有媒体评估,这句话,很可能成为2007年的流行语。  一如既往,把“忽悠”的“才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凭着生花妙“嘴”,把下蛋公鸡的“心理变化”以及成了“名鸡”后的神态,和公鸡蛋治愈脑血栓的作用,演绎得活灵活现,让观众开怀大笑。宋丹丹扮演的白云禁不住赞美黑土道:“你真是太有才了!”后来,当黑土白云发现,这只价值两万元的下蛋公鸡被
期刊
公交车在城市的交通干道上不紧不慢地前行。到了闽江路站,挤上来一位老者和一个抱小孩的妇女,司机习惯性地按响了身边的语音设备:乘客同志们,请给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  语音提示尽管有些机械、刻板的味道,可是听上去常常都有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车子继续前进,到了鱼苗塘站,又上来一群农民工装扮的年轻人;这时,司机又按响了语音设备(习惯性?):请保管好你随身携带的钱物,以防扒窃……  不知怎的,这样
期刊
“人过中年,不容易!”感叹发自内心。  仿佛昨天才听到女作家谌容的20多年前关于人到中年的低吟浅唱和声声呐喊,没想到,曾几何时,小说中的那种生活情境今天就成了我的活脱脱的现实。  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繁重,这是当年谌容笔下中年人的真实写照。而今,我也领略了人到中年的个中尴尬。  且不说身体各个部件经过几十年的超负荷运转,已经需要大修和调整;也不必说,疲于奔命的工作压力,无形的和有形的工作指标;且不
期刊
风轻云淡的春天,父母亲卧室对面那株苍老的香椿树枝桠上已经绽出片片新绿,前面庭院里的桃花树上满枝花蕾争相吐芳,后宅花园里的花草更是满目绿意欣欣向荣,空气中弥散着淡淡青草香味。这是父亲快活的季节。他前后里外忙碌着给盆栽花卉换土、剪枝、施肥,为落地生长的花草围建竹篱笆、松土、杀虫。我们兄妹几个也在父亲的身前脚后喧闹着帮忙。  转眼到了盛夏,父亲为他的盆栽花儿搭起凉棚。棚顶的上面铺着草席,在中午烈日暴晒之
期刊
三十七岁的李白,送别四十八岁的孟浩然去扬州,不想,两个失意文人,在这一辞一送的情感缱绻中,为后世留下一咏三叹的不朽篇章: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诗,但又是一幅画,同时还是一曲千古绝唱。如果把它交给扬州人,变换一下艺术形式,不用问,肯定是一件绝妙的扬派盆景。只是,未知艺术细胞甲天下的扬州人,是否想到了这一点?  正是“烟花三月”时节,在
期刊
要说黑龙江抚远县以什么闻名,她辖下东北100公里之远的乌苏镇是中国的东极,这是中国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她更是以大黑瞎子岛的所属地而闻名。    抚远是我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有近1000公里的交通距离,她更是以朴实的口岸风貌闻名遐迩的,每年5~10月黑龙江非冻期,中国人去俄罗斯远东,俄罗斯人来抚远采购,是一条走得非常热的水道。但对于中国腹地的人们来说,毕竟路途遥远,许多人听都
期刊
云南西北丛山深处隐藏着一个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深水湖,叫泸沽湖。湖畔居住着人类母系氏族的最后遗址——摩梭人。摩梭人盛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相爱的男女各居母亲家,男子暮来晨往,只在女方家过夜,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双方结合自由,离散随意。美妙绝伦的山光水色,自然原始的民族风情,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一直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旅者的目光,被称为“东方女儿国”。      一    尊贵的格姆戴什么帽子?
期刊
杨帽新三十出头,是桃花市小有名气的大老板,资产超过千万。男人有钱就变坏,杨帽新也一样,自打有钱后,他长期在外赌博搞女人,留下老婆荷叶一个人在家守空房。  这不,自打那个小秘冬冬来到公司后,杨帽新就更像掉了魂儿似的,被她迷上了。他俩成天躲在外面风流快活,只落得荷叶将眼泪往肚内吞。冬冬长得年轻漂亮,风流妖媚,有一天,杨帽新竟起了抛弃荷叶,与冬冬做个长远夫妻的念头。只是一想到离婚后,荷叶就将分去他一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