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激情岁月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6672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全景式再现1976到1984年间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光辉历程,以形似与神似胶结、历史与美学融合的态势,生动描摹波澜壮阔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涌动、巨浪拍岸的悲壮场景,生动逼真地塑造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和鲜明个性,并围绕着邓小平也塑造了一大批高层与民间的人物群体形象,展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深刻真谛,引发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心灵震撼。
  在典型时空、重大事件中重塑历史人物,在复杂矛盾中表现人物个性,是电视剧《邓小平》(简称,下同)的突出亮点。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全国科学大会、为老干部平反昭雪、真理标准大讨论、首创经济特区、支持安徽小岗村“大包干”,以及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这一系列发生在刚刚粉碎“四人帮”那个百废待兴年代的重大事件,重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时空,再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现场,仿佛将我们重新带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峥嵘岁月。剧中人物众多,仅有名有姓人物多达190多人,而部长以上的实名人物就有50多个,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最高决策层飓风行动之大剧,展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群体的雄才伟略和一幅气吞万里如虎的改革开放画卷。全剧所表现的,正是邓小平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他领导党和人民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而是一部厚重的、极具感染力的高质量影视作品,通过这段非凡历史的艺术再现昭示人们:人民的新生活是从哪里开始,改革开放道路将通向何方。
  全剧以史、剧结合、以史带论的方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上,精心打造剧目的戏剧性和故事性,从而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使其不期然而然地产生发自内心的强烈共鸣,是该剧的又一突出亮点。该剧的核心主题和理论支撑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突破了以往以邓小平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创作的种种顾忌和局限,在情景细节铺陈、故事讲述视角及公众所关心的“脱敏”等方面,都实现了难得的超越。拍摄一部真实反映邓小平这样的历史人物电视剧,是一个困难重重、问题多多的艰难过程。而在一部电视剧中全面呈现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大贡献,也是许多人多年的愿望。由于题材特别重大,困难很多,这一愿望始终未能付诸实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受命牵头组织创作这部以邓小平为题材的电视剧。领导交代任务时给出指导性意见:希望该剧的时间段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之间;这部剧的核心要反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除了反映邓小平的个人贡献外,还要反映国家整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反观过去10年,虽有许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都涉及邓小平的生平事迹,但以他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它们也只是选取一个较短时间段或只是邓小平早期经历的一部分。而该剧则表现了在中国历史转折关键时期的邓小平,它采取“研究家加作家”的合作方式,将一段特殊历史以电视剧的形式重新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为此,先后有许多历史学家和作家为这部剧的创作做出呕心沥血的贡献。
  如果该剧仅仅表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集体拨乱反正、重整河山的丰功伟业,似乎还不够接地气。因此,该剧在铺陈邓小平等实线人物的同时,还设计了以夏建国、田源、金锁、夏建红等为代表的虚构人物系列,展现普通人乃至小人物和大时代紧密关联的命运变化和精神成长。田源冒雨张贴大字报呼唤邓小平的热血青年形象甫一登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角色的时代性,通过田源熟练背诵毛主席语录,随口说出的俄语等小细节生动呈现。当该剧出现知青苦求领导要求返城,领导来了并说,“中央决定你们可以返城了”的场面时,所有在场的知青停顿了几秒,然后痛哭失声,场面非常震撼!作为一名“50后”中年观众,笔者也曾当过知青,对于当年下山下乡、知青返城,以及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等历史事件,均有着切身体会,套用一句现代诗:“叫我如何不想它!”剧中有个情节非常感人:夏建国、田源高考成绩很好,却因作文观点“偏激”或参加过“4.5事件”,被搁置起来或干脆被判了零分。在那个通过高考才能改变命运的时代,看到这样的僵局,当事人陷入了绝望和愤怒。多亏了邓小平的关心和过问,才使他们通过政审被高校录取。观剧至此,相信许多感同身受者都会感动,乃至唏嘘!作为书写历史人物的电视剧《邓小平》,其本身的严肃、重大自不待言,令人欣赏并共鸣的是,与之前的同题材电视剧相比,该剧呈现了更多的情感成分、人性温暖。剧中,邓小平对知青考生的关心,为老干部平反,对家人的眷念;邓小平回忆当初追求卓琳,动情处不禁拥抱了卓琳;邓小平登黄山的多重意蕴等,平易真切,十分感人。剧中的邓小平,作为一位13亿人口的大国领袖,是一位置身于人间烟火中的生活化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性化的凡人;是一位敢于当面批评其他高层领导者的铁面领袖,也是一名能为瘫痪儿子擦背、督促他进行康复训练的父亲……这种平视而非仰视的视角,让我们对这位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与解读。
  电视剧本敲定之后,演员就是决定的因素。扮演邓小平的演员马少骅的精彩、扎实演绎,为作品奠定可靠的成功基础,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坚毅、热诚、亲切、谦逊、理智、果断,既尊重他人的意见,又有自己的坚定主张;这些为邓公所独具的个性特征元素,被马少骅表现得活灵活现、自然天成,已然超越了表演,内化为下意识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诚如马少骅所言:“‘像不像’,是要交给化妆师的任务,但我要做到的是‘是不是’。扮演小平同志,我不担心表演技术能不能掌握,最担心够不上小平同志的思想、胸怀和情操。”为了做到神形兼备,从内心里找到邓小平的感觉,他走访了很多邓小平生前走过的地方,反复观摩关于邓小平同志的文献片和各个年龄阶段的照片,反复阅读几十部关于邓小平的纪实作品,访谈了众多邓小平身边的人和研究邓小平的专家。马少骅眼中的小平同志,既是普通人,又是干大事的人;越是了解他,越是能感受到他的不易,为他担当的重任而感动。如果说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是一棵大树,则马少骅等影视演员则是用电视剧这片土壤将这棵树种活养大、使之枝繁叶茂的英雄艺术家群体。编导与演员的戮力合作,使得这部电视剧收获了同类电视剧创作的最佳口碑,给观众们奉献了一次营养丰富、裨益多多的精神大餐。
  史学界有个说法:当代人不修当代史。这是因为,历史往往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按照一个西方美学家的观点,“距离产生美”。只有拉开了距离,才有可能对一段历史有一个清晰的客观的辩证的总结和书写。但问题是,如果当代人对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都没有一个真实、准确、细致的记录,那许多年以后也许历史就会被时间的尘埃所掩埋、所遮蔽。所以,说当代人不修当代史,也许并不科学;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当代人也应修当代史,不过后人可以对之进行不断的补充、校勘、修正、完善等,使之不断臻于真相和真理。当然,要做到此,绝非易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甚至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事实证明,电视剧《邓小平》从剧本创作到拍摄成剧,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剧本创作、拍摄的过程非常艰难,编剧们也曾失落、彷徨,甚至也有想甩手不干的时候。因为,这段历史离我们太近,而且剧中人物众多,至少50多位有名有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如何准确客观地呈现这些历史人物,乃是一大难题。就1976年到1984年里的许多事件来看,有的有结论,有的没有结论,对此人们的认识不同,也很难把握。尤其是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社会结构多元变化时期,审视过去的历史与人物时,短时间内人们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因此,整个剧本、剧目的创作、演绎,实属不断研究、解决难点的过程,其难度之大、分歧之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主创者们知难而进,没有回避。比如,“逃港”问题,“两个凡是”的破除等。尽管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是毋庸置疑的核心主导,但最终该剧达到的效果,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和努力成果。对此,该剧也有真实生动的再现。正因为此,著名影视评论家李准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剧作就是改革开放的光荣榜、英雄榜。”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刘萍、李灵编著的《中国电视剧》一书对中国电视剧的介绍中,将上世纪九三年以来的中国生产的中长篇电视剧分为了“杰出人物”“名著改编”“历史演绎”“都市言情”等九类,另单独分列了少儿题材电视剧、少数民族电视剧和戏曲电视剧三个类别。本文中的“毛泽东题材”属于《中国电视剧》中九大分类中的“杰出人物”。电视剧以毛泽东命名,属于“毛泽东题材”电视剧。另外诸如“红军三部曲”(《长征》《井冈山》《红色摇篮》)《延安
期刊
一、蒸发与幻化  西方印象派的崛起,实现了绘画从形体到色彩的转移,实现了感觉从客体到主体的重心偏离。印象派绘画和此后的现代绘画显示出两大特色:一是形式的理性化;二是色彩的感情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和凡高的绘画中。前期印象派大师莫奈关注的是客体真实感觉,他在不同季节、气候和时间对同一干草堆进行绘画,几次的主体感觉不同,其画面效果大相径庭,这已显示出主体真实感觉的重要性。莫奈的《睡莲》和
期刊
2013年的中国电影延续着近年来的强势表现,根据电影总局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年故事片为638部,年度票房轻松超过210亿(国产影片的票房约占55%),比去年的168亿元增长近40亿,有望连续9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势头。而全年过亿的中外影片数量高达61部,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2月底,国产影片过亿34部,大约占据年度总票房的一半。在国产电影过亿电影中,突出表现为商业大片的明显衰败,几乎都是中小成本影片
期刊
印象中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遇春君时的情形。那是在2006年浙江大学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春天的杭州,空气很温润,会议的间歇,偶遇遇春君和他的同门师兄、现武汉大学教授叶立文。那时的李遇春刚过而立之年,洋溢着青年人的才气和朝气,但性格丝毫也不张扬,相反略显矜持甚至腼腆。现在,一晃7、8年过去了,遇春成果丰硕,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批评家和大学教授。我与他的交往增多,友情渐深厚,对他的认识也更丰富,不过在
期刊
之前看过阿乙的中篇小说《杨村的一则咒语》,让我为之震撼。《杨村的一则咒语》,应是阿乙创作多年以来重要的记录。故事开始于乡村的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两个妇女因为一只走失的鸡争吵。“要是你偷了,今年你的儿子死;要是没偷,今年我的儿子死”这句话竟成了可怕的谶语。钟永连的儿子死了,但这却不是宿命,而是她的儿子的死与“含铅量、周工作负荷量、防护措施”有关。阿乙直指现实,这和之前将一切定论为宿命有本质上的区别。之
期刊
最近读谢子元的散文集《小小集》,觉得他对生活的“发现”深刻,书写自然清新,让人感受到从形式到内容,均能以小搏大,典雅深邃,充满思想的力量。  散文集《小小集》(由线装书局出版),题材非常广泛,不论自然风光、市井生活、社会百态,还是人物素描及文艺评论,均能在细微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诗意。全书72篇作品共20万字,分为“小情调”“小感慨”“小看法”三大辑。作者为人为文低调,书名至分辑的题名书写,一律以
期刊
海天是一位有思想的画家。当人们用心观赏海天画的溪中卵石所透露着的生命意识,观赏老树兜偶尔伸展着的一枝秋叶所展示的生命真义时,那种与生命真义难以分割的“时的哲学”便油然而生了。  一、“真义”回到“本源”  海天喜欢自然的幽僻,因为小景物有大思想。这种艺术是纯中国传统的东西,有中国的话语系统。在中国话语系统里,他发现并践履了新的“传统观”,他以“剥离”的方式超越了中国传统工笔画,又极成功地继承、宏扬
期刊
近期,一则关于台湾著名言情作家琼瑶状告内地影视编剧于正抄袭侵权的新闻——琼瑶指控于正编剧的热播剧《宫锁连城》抄袭自己的作品《梅花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随着“于正抄袭门”的关注度日渐升温,网络小说《帝王业》的作者寐语者也加入了讨伐行列——指认于正新作“不但涉嫌抄袭琼瑶女士作品《梅花烙》,也盗用了《帝王业》书中的重要桥段”{1}。事实上,早在2013年4月,该剧就被指认涉嫌抄袭著名网络写
期刊
1927年,王静安先生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仁树纪念碑于清华,乞陈寅恪先生撰写铭文,其中道: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白云苍狗,时光荏苒,斯人已逝,但铭文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0个字,其光芒足以照耀千秋,为
期刊
张 冀:从1996年读研究生算起,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已经18年,而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这种弃“管”从“文”的人生经历对于您来说,有着怎样的因缘遇合?  李遇春:我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国企技校里教公共课,语文、政治和管理之类的课程都教,万金油一样。当年考研决定弃“管”从“文”主要是出于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考虑,正所谓“性之所近”吧,我觉得自己本性趋近于重个体的文学而不是重群体的管理学。说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