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是不自觉地对那些跟岁月有关的陈旧事物情有独钟,会特别细心地保管着它们,这些与记忆相关却不起眼的小物品,一旦重新翻出来看,总是能给自己莫大的触动。比如几张电影票根,朋友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中学时代的成绩单,心底暗恋的她在毕业时送的一颗纸折爱心。
它们被我视为生命中的小小存在,充满着特殊的意义,代表着干净和纯真的情感,也都见证过曾经最令我感动与怀念的青春时光。时间冲淡记忆,遗忘也令人沮丧,如今已经很难清楚地记起送我这些东西的人。即使如此,岁月依旧待我不薄,在渐渐接受青春离自己越来越远这样的事实之后。在学会承受和面对现实中最孤独最难熬的时刻,一旦想到它们,总能获得最坚定最踏实的力量。
我把这样的感受告诉自己远方的朋友,他是我中学时代最信任的人,曾是我两年的同桌,也是为数不多能陪自己走到现在的人。他说这可能就是青春赐予你的礼物,与之相关的记忆被时间赋予坚韧的生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他羡慕我,并劝我珍惜这些馈赠。
和他一样,曾经的我,也未曾对这样的事产生过怀疑,甚至为自己这样独特且长久的习惯感到自豪和满足,觉得这就是对青春最棒的珍藏。
一个人站在阳台望着楼下的行人,男生们穿着短裤短袖,女生换上新买的长裙。夏天,在很多人看来,往往是一个很美好的词语,总能让人联想到深蓝海水、温热沙滩、绿树鲜花、冷饮和西瓜。但那个傍晚的自己却与它们无关,心情异常的沉重。一张陈旧残破的信封,模糊的地址,记不起的来信人,第一次让自己开始承认这样的事实,即使曾经的自己,很努力地试图去保管一些与青春有关的事物,但生命那么长,青春抵不过几年时光,自己又是多么渺小的一个人。开始怀疑自己一直近乎偏执地做这样的事情,究竟还能坚持做多久。
这让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前些天放假回家休息,妹妹一从超市回来,就兴奋地跑到我的房间告诉我。她说在路上遇见欢欢。我笑,并无惊喜,只是很肯定地告诉她肯定是认错人。
妹妹口中的欢欢,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人。她是我读中学的六年时光里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我至今最惦记却再也难以重逢的人。
高考之后我们便失去联系。她的家庭特殊。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妹。母亲在她高三那年因病离开这个世界。我记得那个炎热夏天的午后,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催得人心发慌,许多天不曾出现在学校的她,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把我叫到操场的一片荒废的空地上。
她手里紧紧握着一张纸,蹲在草地的一角,也不开口说话。我望着她,紧张地不知怎么给她鼓励和安慰。几分钟之后,她却突然站起来,微笑着面向我,然后把手里攥得发皱的那张纸递给我。我惊讶,因为从她的眼睛里,我似乎看不出任何的忧伤。
记得有一年寒假,早已提前暗自约定好的我们,瞒着父母。坐火车一起到一个喜欢已久的地方看海。那是趟老旧的绿皮火车,我们穿着旧军大衣互相依靠。但我们并不感到害怕。也不去想回家后会面临父母怎样的指责,心里异常兴奋。最后不负初衷,我们不仅如愿看见幻想过无数次的大海,还意外邂逅一场美丽的日出。
我们最后在海边许下约定,高考后一定要读同一所大学。而且一定要到有大海的城市。一直都是如此,我们是乐天派,曾经以为我们的青春不会留遗憾,曾经以为只要够努力够认真就能实现梦想。我也曾深信,像她这样干净善良的女孩子,日后一定会被上帝狠狠地恩宠。我们从未想过,在无常的命运面前,我们的青春也会如此脆弱,甚至发不出反抗的声音。
那个午后,她递给我的那一张被揉皱的纸,是她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信的最后一句。她写道:很抱歉,不能陪你一起完成梦想了。梦想……我们的梦想是,黄昏的时候等待在人影稀落的海滩上,看日落的时刻。
盛夏光年,绝版的高中时光。大勺的西瓜,一次又一次被撩起的头发,班上最帅的男生卷到肩膀的袖管,空气中不断有可乐气泡爆炸的微小动静,稍微一瞥就能看见喜欢的人低下头的侧脸……中间忽然一段空白,然后过去很久很久。
我顺利考上大学,一个人来到连湖泊和溪流都见不到的城市,学校周围到处是荒芜的山岭,一年四季见不到充盈的绿意。我独自在这里已经度过三个再平常不过的夏天,却再也无关热爱。总觉得它未免太炽烈,缺少年少时家乡的那份含蓄温和。散步在校园的林荫路,视线所及之处,全是贪婪热烈的大小生命。似乎能让它们活得最好的也只有这一个季度。
朋友笑我已经进入后青春,对新鲜的事物开始失去兴趣。但也许只有自己最清楚,孤独的人最擅长念旧,却排斥一切与新鲜有关的东西。新鲜的事物脆弱,也容易消逝,而陈旧的却带着岁月的痕迹,更具备强韧坚定的属性。
写过太多与青春有关的故事,以前觉得青春像夏天,灿烂耀眼,轰轰烈烈,但后来又觉得,青春或许并不完全都是像夏天那样饱满热烈。也无需时时要用鲜艳美好的词语反复地雕琢与歌颂。它也有春的温热、秋的愁思和冬的凛冽。而它的意义的彰显,有时可能仅仅在于一份旧的礼物,一个可以陪着走很长很长路的人,或者一段曾经一起勇敢做过的美梦。
随后的一日,重读张曼娟的《奇异的滋味》,不知为何,心中忽然又产生许多莫名的情愫。那段日子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我的心情也在那些连绵不断的阴雨后逐渐消沉。然后读完之后。只在一瞬间,心中的含义竟渐渐地在一股温暖的清流下不见踪影。结尾的那句“我不会忘记那翡翠色泽的奇异果汁,酸酸甜甜,永恒的青春滋味”让我久久地为之动容。
我想,多年之后,是否还会记得那一条街,当光影斜下树荫的季节,来不及抬起头去仰视。那个下午在旧居,在与欢欢告别之前,只是为找到一盒要送她的旧磁带。却偶然发现残存在旧衫里和她一起看过的电影票,被洗皱成僵硬的一团。并无更改,只是被标上“曾经”的注脚。这样的姿态承接着十七岁的样子。够不够我们再垂眸?
我想起那个夏天的午后,她的心里装着巨大的悲伤,却对着我灿烂地微笑。她离开的时候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再没有回头。前方校门上坡,大门左侧写着四个字——“青春无悔”,被前夜的雨水洗得发亮。
至今自己努力保管完整的那些旧物里,她写给我的信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它们提醒着我也督促着我,要对青春时时感恩和知足。
翻出一封信,是在高中的最后一个冬天,她最后一次写给我的。她在信里问我,你这么内向又敏感的家伙,到大学能交到朋友么,不孤单么?我在给她的回信里说,我不怕,我说我可以读书写字听音乐看电影,我能找到很多消遣寂寞的方式。其实我那时候是想说,真希望能和你读一所大学,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我想,我还是有信心继续去一直发现和保管这些与青春有关的事物,它们或许更能教会我珍惜与思考什么才是最理想的青春。
“青是受伤,春是成长。最理想的青春是能复习最难面对的困境。”信封背后的一句话。
编辑/梁宇清
它们被我视为生命中的小小存在,充满着特殊的意义,代表着干净和纯真的情感,也都见证过曾经最令我感动与怀念的青春时光。时间冲淡记忆,遗忘也令人沮丧,如今已经很难清楚地记起送我这些东西的人。即使如此,岁月依旧待我不薄,在渐渐接受青春离自己越来越远这样的事实之后。在学会承受和面对现实中最孤独最难熬的时刻,一旦想到它们,总能获得最坚定最踏实的力量。
我把这样的感受告诉自己远方的朋友,他是我中学时代最信任的人,曾是我两年的同桌,也是为数不多能陪自己走到现在的人。他说这可能就是青春赐予你的礼物,与之相关的记忆被时间赋予坚韧的生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他羡慕我,并劝我珍惜这些馈赠。
和他一样,曾经的我,也未曾对这样的事产生过怀疑,甚至为自己这样独特且长久的习惯感到自豪和满足,觉得这就是对青春最棒的珍藏。
一个人站在阳台望着楼下的行人,男生们穿着短裤短袖,女生换上新买的长裙。夏天,在很多人看来,往往是一个很美好的词语,总能让人联想到深蓝海水、温热沙滩、绿树鲜花、冷饮和西瓜。但那个傍晚的自己却与它们无关,心情异常的沉重。一张陈旧残破的信封,模糊的地址,记不起的来信人,第一次让自己开始承认这样的事实,即使曾经的自己,很努力地试图去保管一些与青春有关的事物,但生命那么长,青春抵不过几年时光,自己又是多么渺小的一个人。开始怀疑自己一直近乎偏执地做这样的事情,究竟还能坚持做多久。
这让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前些天放假回家休息,妹妹一从超市回来,就兴奋地跑到我的房间告诉我。她说在路上遇见欢欢。我笑,并无惊喜,只是很肯定地告诉她肯定是认错人。
妹妹口中的欢欢,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人。她是我读中学的六年时光里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我至今最惦记却再也难以重逢的人。
高考之后我们便失去联系。她的家庭特殊。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妹。母亲在她高三那年因病离开这个世界。我记得那个炎热夏天的午后,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催得人心发慌,许多天不曾出现在学校的她,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把我叫到操场的一片荒废的空地上。
她手里紧紧握着一张纸,蹲在草地的一角,也不开口说话。我望着她,紧张地不知怎么给她鼓励和安慰。几分钟之后,她却突然站起来,微笑着面向我,然后把手里攥得发皱的那张纸递给我。我惊讶,因为从她的眼睛里,我似乎看不出任何的忧伤。
记得有一年寒假,早已提前暗自约定好的我们,瞒着父母。坐火车一起到一个喜欢已久的地方看海。那是趟老旧的绿皮火车,我们穿着旧军大衣互相依靠。但我们并不感到害怕。也不去想回家后会面临父母怎样的指责,心里异常兴奋。最后不负初衷,我们不仅如愿看见幻想过无数次的大海,还意外邂逅一场美丽的日出。
我们最后在海边许下约定,高考后一定要读同一所大学。而且一定要到有大海的城市。一直都是如此,我们是乐天派,曾经以为我们的青春不会留遗憾,曾经以为只要够努力够认真就能实现梦想。我也曾深信,像她这样干净善良的女孩子,日后一定会被上帝狠狠地恩宠。我们从未想过,在无常的命运面前,我们的青春也会如此脆弱,甚至发不出反抗的声音。
那个午后,她递给我的那一张被揉皱的纸,是她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信的最后一句。她写道:很抱歉,不能陪你一起完成梦想了。梦想……我们的梦想是,黄昏的时候等待在人影稀落的海滩上,看日落的时刻。
盛夏光年,绝版的高中时光。大勺的西瓜,一次又一次被撩起的头发,班上最帅的男生卷到肩膀的袖管,空气中不断有可乐气泡爆炸的微小动静,稍微一瞥就能看见喜欢的人低下头的侧脸……中间忽然一段空白,然后过去很久很久。
我顺利考上大学,一个人来到连湖泊和溪流都见不到的城市,学校周围到处是荒芜的山岭,一年四季见不到充盈的绿意。我独自在这里已经度过三个再平常不过的夏天,却再也无关热爱。总觉得它未免太炽烈,缺少年少时家乡的那份含蓄温和。散步在校园的林荫路,视线所及之处,全是贪婪热烈的大小生命。似乎能让它们活得最好的也只有这一个季度。
朋友笑我已经进入后青春,对新鲜的事物开始失去兴趣。但也许只有自己最清楚,孤独的人最擅长念旧,却排斥一切与新鲜有关的东西。新鲜的事物脆弱,也容易消逝,而陈旧的却带着岁月的痕迹,更具备强韧坚定的属性。
写过太多与青春有关的故事,以前觉得青春像夏天,灿烂耀眼,轰轰烈烈,但后来又觉得,青春或许并不完全都是像夏天那样饱满热烈。也无需时时要用鲜艳美好的词语反复地雕琢与歌颂。它也有春的温热、秋的愁思和冬的凛冽。而它的意义的彰显,有时可能仅仅在于一份旧的礼物,一个可以陪着走很长很长路的人,或者一段曾经一起勇敢做过的美梦。
随后的一日,重读张曼娟的《奇异的滋味》,不知为何,心中忽然又产生许多莫名的情愫。那段日子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我的心情也在那些连绵不断的阴雨后逐渐消沉。然后读完之后。只在一瞬间,心中的含义竟渐渐地在一股温暖的清流下不见踪影。结尾的那句“我不会忘记那翡翠色泽的奇异果汁,酸酸甜甜,永恒的青春滋味”让我久久地为之动容。
我想,多年之后,是否还会记得那一条街,当光影斜下树荫的季节,来不及抬起头去仰视。那个下午在旧居,在与欢欢告别之前,只是为找到一盒要送她的旧磁带。却偶然发现残存在旧衫里和她一起看过的电影票,被洗皱成僵硬的一团。并无更改,只是被标上“曾经”的注脚。这样的姿态承接着十七岁的样子。够不够我们再垂眸?
我想起那个夏天的午后,她的心里装着巨大的悲伤,却对着我灿烂地微笑。她离开的时候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再没有回头。前方校门上坡,大门左侧写着四个字——“青春无悔”,被前夜的雨水洗得发亮。
至今自己努力保管完整的那些旧物里,她写给我的信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它们提醒着我也督促着我,要对青春时时感恩和知足。
翻出一封信,是在高中的最后一个冬天,她最后一次写给我的。她在信里问我,你这么内向又敏感的家伙,到大学能交到朋友么,不孤单么?我在给她的回信里说,我不怕,我说我可以读书写字听音乐看电影,我能找到很多消遣寂寞的方式。其实我那时候是想说,真希望能和你读一所大学,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我想,我还是有信心继续去一直发现和保管这些与青春有关的事物,它们或许更能教会我珍惜与思考什么才是最理想的青春。
“青是受伤,春是成长。最理想的青春是能复习最难面对的困境。”信封背后的一句话。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