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练拳,阅读书刊也是业余生活中的一项内容。《精武》越办越好,再加上“月是故乡明”,我情有独钟,不但爱着《精武》,而且尝试着给它投稿。承蒙不弃,这样一来,有些朋友时常给我送些稿子,要听取我的意见,有的人甚至请我帮着润色。这些朋友中,郭春普是最积极的一个,他不写文章,却热心地把我推荐给别人。
去年6月下旬,郭春普打来电话,说沈阳来个武友,去《精武》编辑部投稿婉言谢绝,他不甘心,想认识我,要向我“求教”。我们见了面。这是个中年人,名叫张熙耕。他梳着小平头,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上唇还留着八字胡,精明中透着威严。这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动作灵活有力,像是个有功底的练家子。交谈中,我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张熙耕到了《精武》编辑部,人家把稿子大致看了一遍,当面指出文章写得过于“粗糙”,很难修改,请他带回去再修饰。
在期待的目光中,我接过他的稿件,封面上一行字是“终南山返还太极拳”。我赞同编辑们的意见,这个拳名从来没有听说过,太像故弄玄虚的“新编套路”了。现今,太极拳简直就是“国粹”,名扬中外,陈、杨、吴、武、孙是大家公认的太极拳五大流派。个别的“名家”、“高手”沽名钓誉,仅凭着肤浅的“领悟”,就对太极拳随意改动,还给自编的“太极拳”冠以新名怪名,让人摸不着头脑。形形色色的太极拳我耳闻目睹得也不算少,没想到眼前又冒出个“终南山”,使我大跌眼镜,在心里对张熙耕的形象打了折扣。本来初次见面,他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可能是郭春普看出我神态上的“不敬”,赶紧声明:张熙耕是高仙云的嫡传弟子,练的可是真功夫,咱们八极拳还跟人家学了不少东西呢。为了证明不是瞎说,郭春普从他家的书柜里掏出《霍氏八极拳秘谱》,翻出几页文字,指给我看:
“民间十一年(1922年),霍庆云在奉系将领许兰洲公馆任武术教习。许兰洲经常联系的武术中人有\c神枪’李书文、‘神棍’王中泉、大力士陈福贵,后期联系的有‘紫霞真人’高仙云道士。所以,青年时的霍庆云接触了武术名人,并与之请教交流……许兰洲将高道人介绍给霍殿阁,道人待霍殿阁如上宾,霍殿阁见道人年高德重,遂以长者待之。他发现高道人确有功夫,便有选择地吸收到八极拳内,对以后八极拳在东北的发扬光大起了一定作用……此时,霍殿阁、霍庆云与‘紫霞真人’交往甚密,结为好友,并从高仙云身上学到不少武功,充实了八极功法。”
我根据这几段记录推测,高仙云应该是位武林奇才,否则八极拳谱里面也不会赞扬他。
中国武术界的门派之见根深蒂固,称颂自己、贬斥旁人的事例屡见不鲜。郭春普和我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老三届”知识青年,对武术界陈旧的门派观念比较淡薄,没有“武人相轻”的陋习。我们都爱练八极拳,虽然属于两个支脉,却相处得很好,和旁门拳师的关系也很融洽。既然郭春普能够支持张熙耕的“终南山”,为什么我就不能宣传这位老弟的“太极拳”呢?不过我有个“毛病”,对弄虚作假的“大师”、“高手”不愿意理睬,所以我要探一下张熙耕的“海底”——盘问有关拳种起源、传承关系等内容,看他是不是“冒牌货”。张熙耕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拷问”,对我的疑虑和不恭毫不在意,不紧不慢地向我讲述了他的“家史”。
据有关人土考证,元朝的道土“火龙真人”贾得升是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的始祖。终南山属秦岭支脉,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有许多道教胜地,历代的道士和隐者在此研习太极术(太极拳的前身)。元末明初的道士张三丰向“火龙真人”学习了道家拳法,又进行提炼升华,在武当山创编了独特的拳技功法,成为终南山返还太极拳南派鼻祖。此拳又经各代道长逐步扩充,形成一套完整的修炼体系,成为道家太极拳的主要代表之一。为了纪念道教中兴之主张三丰,后人就将此拳正式定名为“武当三丰原式太极拳”。“紫霞真人”高仙云原名高虎臣(1816-1952年),陕西西安人氏。他在故乡学会终南山返还太极拳后,走南闯北,技艺大增,清未曾任宫廷侍卫。八国联军攻打京城的时候,高虎臣重归江湖,成为云游道士,将终南山返还太极拳传至北方,被尊为北派鼻祖。为了让他的功法有个最佳继承人,高虎臣在辽宁的医巫闾山收14岁的张道成为道童,让张道成长期随侍自己学艺。张道成(1887~1987年)的家乡在辽宁省新民县。他精明能干,很得高道长的喜欢,因此学到了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的全部功法。解放后,张道成往来于医巫闾山、千山、崂山等地,在沈阳收张熙耕为关门弟子,传给他全部武功、药功和丹功。道教太极拳的历史源远流长,传人之间大多口传身授,文字资料极少,再加上每代严格控制传拳的人数等原因,致使人们只知道流行的太极拳,不认识道家的太极拳。
看了《霍氏八极拳秘谱》,又听了张熙耕的“交待”,我对“终南山”的好感明显增强。拳好还得人来练,我不知道张熙耕的功夫怎么样,就拐弯抹角地说出心里话。张熙耕一听就明白了,很爽快地给我演示了“揽雀尾”。他忽高忽低、时左时右地练了一遍,动作挺复杂。我看他的“眼手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都很好,可就是没看出来“棚、捋、挤、按”。这四个手法打不出来,怎么能算是太极拳的名招“揽雀尾”呢?张熙耕看出我的迷惑,微笑着解释。如今的太极拳被人捏来改去,大多失去了道家太极拳的原旨,快变成配乐的太极舞了。就拿“揽雀尾”来说,它是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的三个“母势”之一。这三个“母势”各走上、中、下三盘技艺,要沿着四正四隅“八方线”打出左右两面招势,还要走出进步架和退步架,这样“一生二,二变四”,就可以变化出二十四式、七十二式,直至一百单八式。这其中的奥妙外人看不出来,必须得由明师拆解。张熙耕边拆架边讲招,终于帮我认识了他的“揽雀尾”。
我练拳的年头也不短了,见到的拳种也够多的了,我望着“终南山”却摸不到门径,普通的“游客”还敢“攀登”吗?为什么不“紧跟形势”,把道家太极拳“简化”加“美化”,将动作与名称纳入世俗的“规范”体系呢?我向张熙耕提出“改革开放”的建议。不料此人是个循规蹈矩的“顽固派”,坚决不同意,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还说出三条理由。第一,原始传承的道家太极关包括哲学、医学、内丹术、技击学等学科,是人道筑基的法门,是以武演道的大术,不能变通;第二,今人的太极拳及论解有失误和不妥的地方,与道家正传相左;第三,实践证明,长期习练道家太极拳者,技艺高,寿命长,所以不能“舍长用短”。张熙耕说得斩钉截铁,句句在理,我只能哑口无言,重新拿起他的稿子和拳照,对比着往后翻。我越翻越觉得别扭,文笔不通还在其次,要命的是图片和文字合不到一块儿。照片甲的名称是“手挥琵琶”,张熙耕单练的动作却像“捋手劈掌”,技法应用不是剪击对方的肘关节,而变成劈打人家的后脖颈。照片乙上的架势自己很熟悉,这不是“白鹤亮翅”吗,可一看文字说明是“打马掌”;用法也变了,不是棚架化解对方的劈捶并踢其腿,却成了左拧腕右砸肩,把对方打趴下了。我略一思考,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自己是用简化太极拳往道家太极拳上硬“套”,好比编“流行歌曲”却要用“美声唱法”,二者搀和不到一块儿。如果自己硬要谱出“曲子”来,听众“欣赏”得了吗?想到这里,我的脑袋有点“大”了。郭春普看我对“终南山”不放心,见我由“里”到“外”一番考察,知道我的“警惕性”还很高,还在把张熙耕当作“可疑分子”。他有些不耐烦了,趁着张熙耕去卫生间的空子,悄悄地对我说,当年李书文、霍殿阁叔侄都是高老道的好朋友,从两门拳种的联系上看,咱们和张熙耕还算得上“世交”呢。他练的东西好,人也不错,就是让“文革”把文化课耽误了,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别要求太高。人家可是大老远从沈阳来的,求着咱们了,“人不亲艺亲”,你一定要费心把稿子改好,既帮了朋友,又算为繁荣武林做贡献了。我只好应承下来。
我回到家中,苦熬了几个晚上,费心劳力地把“活”干出来了。《精武》编辑不弃涓流,扶掖新人,很快就把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登出来了,还得到读者的认可,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去年至今,张熙耕几次来哈,都由郭春普陪着来到我家中。我自然是“有朋白远方来,不亦乐乎”。
去年6月下旬,郭春普打来电话,说沈阳来个武友,去《精武》编辑部投稿婉言谢绝,他不甘心,想认识我,要向我“求教”。我们见了面。这是个中年人,名叫张熙耕。他梳着小平头,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上唇还留着八字胡,精明中透着威严。这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动作灵活有力,像是个有功底的练家子。交谈中,我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张熙耕到了《精武》编辑部,人家把稿子大致看了一遍,当面指出文章写得过于“粗糙”,很难修改,请他带回去再修饰。
在期待的目光中,我接过他的稿件,封面上一行字是“终南山返还太极拳”。我赞同编辑们的意见,这个拳名从来没有听说过,太像故弄玄虚的“新编套路”了。现今,太极拳简直就是“国粹”,名扬中外,陈、杨、吴、武、孙是大家公认的太极拳五大流派。个别的“名家”、“高手”沽名钓誉,仅凭着肤浅的“领悟”,就对太极拳随意改动,还给自编的“太极拳”冠以新名怪名,让人摸不着头脑。形形色色的太极拳我耳闻目睹得也不算少,没想到眼前又冒出个“终南山”,使我大跌眼镜,在心里对张熙耕的形象打了折扣。本来初次见面,他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可能是郭春普看出我神态上的“不敬”,赶紧声明:张熙耕是高仙云的嫡传弟子,练的可是真功夫,咱们八极拳还跟人家学了不少东西呢。为了证明不是瞎说,郭春普从他家的书柜里掏出《霍氏八极拳秘谱》,翻出几页文字,指给我看:
“民间十一年(1922年),霍庆云在奉系将领许兰洲公馆任武术教习。许兰洲经常联系的武术中人有\c神枪’李书文、‘神棍’王中泉、大力士陈福贵,后期联系的有‘紫霞真人’高仙云道士。所以,青年时的霍庆云接触了武术名人,并与之请教交流……许兰洲将高道人介绍给霍殿阁,道人待霍殿阁如上宾,霍殿阁见道人年高德重,遂以长者待之。他发现高道人确有功夫,便有选择地吸收到八极拳内,对以后八极拳在东北的发扬光大起了一定作用……此时,霍殿阁、霍庆云与‘紫霞真人’交往甚密,结为好友,并从高仙云身上学到不少武功,充实了八极功法。”
我根据这几段记录推测,高仙云应该是位武林奇才,否则八极拳谱里面也不会赞扬他。
中国武术界的门派之见根深蒂固,称颂自己、贬斥旁人的事例屡见不鲜。郭春普和我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老三届”知识青年,对武术界陈旧的门派观念比较淡薄,没有“武人相轻”的陋习。我们都爱练八极拳,虽然属于两个支脉,却相处得很好,和旁门拳师的关系也很融洽。既然郭春普能够支持张熙耕的“终南山”,为什么我就不能宣传这位老弟的“太极拳”呢?不过我有个“毛病”,对弄虚作假的“大师”、“高手”不愿意理睬,所以我要探一下张熙耕的“海底”——盘问有关拳种起源、传承关系等内容,看他是不是“冒牌货”。张熙耕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拷问”,对我的疑虑和不恭毫不在意,不紧不慢地向我讲述了他的“家史”。
据有关人土考证,元朝的道土“火龙真人”贾得升是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的始祖。终南山属秦岭支脉,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有许多道教胜地,历代的道士和隐者在此研习太极术(太极拳的前身)。元末明初的道士张三丰向“火龙真人”学习了道家拳法,又进行提炼升华,在武当山创编了独特的拳技功法,成为终南山返还太极拳南派鼻祖。此拳又经各代道长逐步扩充,形成一套完整的修炼体系,成为道家太极拳的主要代表之一。为了纪念道教中兴之主张三丰,后人就将此拳正式定名为“武当三丰原式太极拳”。“紫霞真人”高仙云原名高虎臣(1816-1952年),陕西西安人氏。他在故乡学会终南山返还太极拳后,走南闯北,技艺大增,清未曾任宫廷侍卫。八国联军攻打京城的时候,高虎臣重归江湖,成为云游道士,将终南山返还太极拳传至北方,被尊为北派鼻祖。为了让他的功法有个最佳继承人,高虎臣在辽宁的医巫闾山收14岁的张道成为道童,让张道成长期随侍自己学艺。张道成(1887~1987年)的家乡在辽宁省新民县。他精明能干,很得高道长的喜欢,因此学到了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的全部功法。解放后,张道成往来于医巫闾山、千山、崂山等地,在沈阳收张熙耕为关门弟子,传给他全部武功、药功和丹功。道教太极拳的历史源远流长,传人之间大多口传身授,文字资料极少,再加上每代严格控制传拳的人数等原因,致使人们只知道流行的太极拳,不认识道家的太极拳。
看了《霍氏八极拳秘谱》,又听了张熙耕的“交待”,我对“终南山”的好感明显增强。拳好还得人来练,我不知道张熙耕的功夫怎么样,就拐弯抹角地说出心里话。张熙耕一听就明白了,很爽快地给我演示了“揽雀尾”。他忽高忽低、时左时右地练了一遍,动作挺复杂。我看他的“眼手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都很好,可就是没看出来“棚、捋、挤、按”。这四个手法打不出来,怎么能算是太极拳的名招“揽雀尾”呢?张熙耕看出我的迷惑,微笑着解释。如今的太极拳被人捏来改去,大多失去了道家太极拳的原旨,快变成配乐的太极舞了。就拿“揽雀尾”来说,它是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的三个“母势”之一。这三个“母势”各走上、中、下三盘技艺,要沿着四正四隅“八方线”打出左右两面招势,还要走出进步架和退步架,这样“一生二,二变四”,就可以变化出二十四式、七十二式,直至一百单八式。这其中的奥妙外人看不出来,必须得由明师拆解。张熙耕边拆架边讲招,终于帮我认识了他的“揽雀尾”。
我练拳的年头也不短了,见到的拳种也够多的了,我望着“终南山”却摸不到门径,普通的“游客”还敢“攀登”吗?为什么不“紧跟形势”,把道家太极拳“简化”加“美化”,将动作与名称纳入世俗的“规范”体系呢?我向张熙耕提出“改革开放”的建议。不料此人是个循规蹈矩的“顽固派”,坚决不同意,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还说出三条理由。第一,原始传承的道家太极关包括哲学、医学、内丹术、技击学等学科,是人道筑基的法门,是以武演道的大术,不能变通;第二,今人的太极拳及论解有失误和不妥的地方,与道家正传相左;第三,实践证明,长期习练道家太极拳者,技艺高,寿命长,所以不能“舍长用短”。张熙耕说得斩钉截铁,句句在理,我只能哑口无言,重新拿起他的稿子和拳照,对比着往后翻。我越翻越觉得别扭,文笔不通还在其次,要命的是图片和文字合不到一块儿。照片甲的名称是“手挥琵琶”,张熙耕单练的动作却像“捋手劈掌”,技法应用不是剪击对方的肘关节,而变成劈打人家的后脖颈。照片乙上的架势自己很熟悉,这不是“白鹤亮翅”吗,可一看文字说明是“打马掌”;用法也变了,不是棚架化解对方的劈捶并踢其腿,却成了左拧腕右砸肩,把对方打趴下了。我略一思考,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自己是用简化太极拳往道家太极拳上硬“套”,好比编“流行歌曲”却要用“美声唱法”,二者搀和不到一块儿。如果自己硬要谱出“曲子”来,听众“欣赏”得了吗?想到这里,我的脑袋有点“大”了。郭春普看我对“终南山”不放心,见我由“里”到“外”一番考察,知道我的“警惕性”还很高,还在把张熙耕当作“可疑分子”。他有些不耐烦了,趁着张熙耕去卫生间的空子,悄悄地对我说,当年李书文、霍殿阁叔侄都是高老道的好朋友,从两门拳种的联系上看,咱们和张熙耕还算得上“世交”呢。他练的东西好,人也不错,就是让“文革”把文化课耽误了,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别要求太高。人家可是大老远从沈阳来的,求着咱们了,“人不亲艺亲”,你一定要费心把稿子改好,既帮了朋友,又算为繁荣武林做贡献了。我只好应承下来。
我回到家中,苦熬了几个晚上,费心劳力地把“活”干出来了。《精武》编辑不弃涓流,扶掖新人,很快就把终南山返还太极拳登出来了,还得到读者的认可,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去年至今,张熙耕几次来哈,都由郭春普陪着来到我家中。我自然是“有朋白远方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