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如火如荼,而语文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效现象之一,对语文新理念理解肤浅化;之二教学设计模式化;之三教学巩固与教学评价简单化;之四对话教学形式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无效现象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如火如荼,而语文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试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无效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解决课堂教学无效性的对策。
一、无效教学现象之一:对语文新理念理解肤浅化
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大多一改过去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开始注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有些教师却因此放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二、无效教学现象之二:教学设计模式化
因为怕麻烦,懒得动脑筋,为单纯应付学校检查而编写教案,教案设计千篇一律,没有凸现课型差异。教学过程设计线条化,不是“听—说—读—写”,就是“读—悟—探—赏”,鲜见个性化的情景创设。教学目标设计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差异、知识差异和能力差异。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是低效的、无效的,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粗暴地取代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权利在没有任何商量的情况下被无情地剥夺了,他们失去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只能被动地吸纳知识,教学的实效性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
三、无效教学现象之三:教学巩固与教学评价简单化
片面追求作业数量,一味地求多、求全,学生在沉重的作业负担面前苦不堪言,直接导致了大范围抄袭、敷衍塞责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作业设计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往往是课一讲完就随意从课后练习中挑选若干题作为作业,既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所有的题都得写,这样下来,层次好的学生觉得题目太易,做起来没劲,层次差的学生觉得题目太难,做起来没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写作业的热情。作业有“批”无“改”,有“做”无“反馈”,教师批改作业要么是一个“√”或“×”,要么是“A”“B”“C”“D”几个等级,既没有鼓励性的评价,也没有启发性的指导,作业发下来学生也懒得理睬。形成性的纸笔测试完全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没有必要的梯度、信度和区分度,偏题、难题、怪题过多,试题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完全脱节,教师为了图方便往往直接从网上下载试题,结果考下来,不及格的一大片,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听不听语文课一个样。要解决教学巩固与教学评价中的高耗低效现象仍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作业设计应以精练为原则,坚决杜绝机械性、重复性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差异,提倡布置形式多样的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作业批改与反馈要及时,尽量面批,对作业的评价要体现鼓励性和启发性。形成性的纸笔测试,要兼顾不同学生,试题编制要体现开放性与探究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在情景中提取只是的能力。
四、无效教学现象之四:对话教学形式化
教师是对话教学的首席。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教学的理论内涵,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
一是尴尬的“师本”对话。对话就得有个话题,这个话题就得由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提出,并根据学生这个发展主体的特点适时调换,充分发挥对话的首席作用,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去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的语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对话。而有些教师上课之前,备课不够充分,不认真钻研文本,没有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更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上课时只好照本宣科,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一教师在引导学生。
二是缺失的“生本”对话。新课标强调“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现实的状况是,不少学生一来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了也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二来没有时间读书,数理化作业堆积如山,补习外语可以不吃饭,政史地不能不看,就是语文能不管则不管。课堂上,学生也是不读文本或读得不到位,纵然教师口吐莲花,学生仍是“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对话又从何而来?
三是散漫的“生生”对话。现在语文教学流行讨论式教学,美其名日“合作探究”。外表上看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议论纷纷,与传统教学观下的课堂完全不一样。实质上,有的在玩,有的默不作声,纵使有的侃侃而谈,也是不着边际。这种貌似热俐的“生生”对话实际上就成了放羊式的泡沫教学,看着美丽,实则无物。
四是无效的“师生”对话。新课改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教师开始迷惘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该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存在的离题现象和理解上的偏差也不能及时加以纠正,以致于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无效现象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如火如荼,而语文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试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无效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解决课堂教学无效性的对策。
一、无效教学现象之一:对语文新理念理解肤浅化
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大多一改过去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开始注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有些教师却因此放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二、无效教学现象之二:教学设计模式化
因为怕麻烦,懒得动脑筋,为单纯应付学校检查而编写教案,教案设计千篇一律,没有凸现课型差异。教学过程设计线条化,不是“听—说—读—写”,就是“读—悟—探—赏”,鲜见个性化的情景创设。教学目标设计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差异、知识差异和能力差异。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是低效的、无效的,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粗暴地取代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权利在没有任何商量的情况下被无情地剥夺了,他们失去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只能被动地吸纳知识,教学的实效性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
三、无效教学现象之三:教学巩固与教学评价简单化
片面追求作业数量,一味地求多、求全,学生在沉重的作业负担面前苦不堪言,直接导致了大范围抄袭、敷衍塞责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作业设计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往往是课一讲完就随意从课后练习中挑选若干题作为作业,既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所有的题都得写,这样下来,层次好的学生觉得题目太易,做起来没劲,层次差的学生觉得题目太难,做起来没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写作业的热情。作业有“批”无“改”,有“做”无“反馈”,教师批改作业要么是一个“√”或“×”,要么是“A”“B”“C”“D”几个等级,既没有鼓励性的评价,也没有启发性的指导,作业发下来学生也懒得理睬。形成性的纸笔测试完全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没有必要的梯度、信度和区分度,偏题、难题、怪题过多,试题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完全脱节,教师为了图方便往往直接从网上下载试题,结果考下来,不及格的一大片,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听不听语文课一个样。要解决教学巩固与教学评价中的高耗低效现象仍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作业设计应以精练为原则,坚决杜绝机械性、重复性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差异,提倡布置形式多样的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作业批改与反馈要及时,尽量面批,对作业的评价要体现鼓励性和启发性。形成性的纸笔测试,要兼顾不同学生,试题编制要体现开放性与探究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在情景中提取只是的能力。
四、无效教学现象之四:对话教学形式化
教师是对话教学的首席。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教学的理论内涵,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
一是尴尬的“师本”对话。对话就得有个话题,这个话题就得由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提出,并根据学生这个发展主体的特点适时调换,充分发挥对话的首席作用,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去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的语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对话。而有些教师上课之前,备课不够充分,不认真钻研文本,没有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更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上课时只好照本宣科,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一教师在引导学生。
二是缺失的“生本”对话。新课标强调“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现实的状况是,不少学生一来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了也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二来没有时间读书,数理化作业堆积如山,补习外语可以不吃饭,政史地不能不看,就是语文能不管则不管。课堂上,学生也是不读文本或读得不到位,纵然教师口吐莲花,学生仍是“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对话又从何而来?
三是散漫的“生生”对话。现在语文教学流行讨论式教学,美其名日“合作探究”。外表上看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议论纷纷,与传统教学观下的课堂完全不一样。实质上,有的在玩,有的默不作声,纵使有的侃侃而谈,也是不着边际。这种貌似热俐的“生生”对话实际上就成了放羊式的泡沫教学,看着美丽,实则无物。
四是无效的“师生”对话。新课改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教师开始迷惘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该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存在的离题现象和理解上的偏差也不能及时加以纠正,以致于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