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科学的羽翼放飞艺术的探索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丹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新媒体艺术家交互设计师,微软亚洲研究院人机交互方向访问学者,德国ART+COM媒体艺术设计事务所交互设计师,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硕士,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士。 作為新媒体艺术家、交互设计师和教育者,师丹青积极致力于科学与艺术的深度交叉融合。—方面从研究与教学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多学科间的实验性跨界合作,包括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交互叙事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及脑机接口的心理调适空间研究、基于生物材料和生命科学的交互体验设计等领域。另—方面从创新和实践角度,着力探索新媒体与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打造面向未来的展示空间、学习空间和娱乐空间等。他的跨界新媒体艺术作品曾多次参加奥地利Ars Electronica国际电子艺术节、德国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等国内外权威展览并获奖。
  《设计》师丹青
  《设计》:您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毕业后,去了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媒体艺术系,同时在美国布朗大学辅修计算机专业。这几段学习经历对您现在做设计有哪些影响?
  师丹青:我曾经也是选择专业的困难户,我的兴趣很多元,但每个领域都没有耐心一直钻研下去。高考时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两个录取通知,最终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大一时我报选了很多建筑系的课程,因为对空间很感兴趣。到大二时才正式进入到数码媒体工作室,当时的数字媒体专业方向比较偏CG动画和影像艺术。
  后来到了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进入了媒体艺术系,方向偏交互新媒体设计,在这个阶段我突然找到了方向。新媒体艺术领域很包容,在这片美学大地上,有影像、叙事、空间、交互。我同时又在布朗大学辅修计算机专业。所以我在设计师里面是会写代码的,在程序员里面是画画好的。回想那段经历是很有意义的。在信息时代要用新的媒介做东西,但如果媒介本身对你来说是个黑盒子,就会很痛苦。所以我必须硬着头皮去打碎这个黑盒子,逼着自己去学编程。
  《设计》:这三段经历,对您现在做设计有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同时您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想做的未来方向?
  师丹青:对,说不清楚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因为自身的兴趣爱好,冥冥之中就把这些都学到了,最后恰恰在新媒体里都运用起来。
  《设计》:介绍下您毕业后在国外的两段工作经历?
  师丹青:我在美国有两份工作,一份是在罗德岛设计学院上课,教一门数字媒体艺术与建筑城市景观合开的跨学科课程。同时在纽约市的一家广告公司做互动广告,主要的客户是好莱坞的影视公司,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给阿凡达做的户外广告推广。图1在10多年前人脸识别技术还很新奇,仅仅在安防领域有一些应用,在艺术跟设计领域大家并不知道人脸识别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当时买了一套俄罗斯的设备,用来开发人脸的变形。任何一个参与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这个设备将自己的面部识别成具有自身特征的阿凡达面孔的效果,在当时算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将技术和创意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之后在德国一家欧洲领先的新媒体公司做设计,其中一个项目是给动物园的微生物做体验馆。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和这些微生物进行交互体验,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比如身份识别、高倍的显微镜动态、拍摄的影像跟虚拟合成等,如图2。
  《设计》:您为什么决定回到国内当老师?
  师丹青: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特别想做艺术与科技更硬核结合的尝试。清华美院在清华大学里有一个天然的好土壤。清华本身的工科技术实力和设计实力有非常大的潜力做更深度的融合。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外的节奏有点太慢了。
  《设计》:您在国内做项目和国外有哪些差别?
  师丹青:从创意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差别不是很大。我2013年初回国,当时国内的机会很多,幻象也很多,很难分辨哪些项目可以落地。这两年感觉好一些,市场经过几轮的迭代,大家对最前沿的探索、新体验的需求也比较清晰,慢慢地从需求端到供给端都相对成熟了一些。
  国内的多媒体大都以投影、沉浸式、各种光影炫酷为主,大部分还都停留在视觉层面。国外早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他们愿意把技术藏在空间里面,会在这上面进行很多思考。这和人的心态、生活节奏都是相关的。
  《设计》:介绍下您回国这些年,国内数字媒体方面的发展情况?
  师丹青:我回国的第1个落地项目是故宫端门数字馆。当时故宫做了很多的APP数字平台,各种光影秀也做得风生水起。我们经过多轮竞标,一路PK方案到最后。最大的特点是媒介与空间有机地契合在一起。整个新媒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空间和故事节奏的高度融合,当时我们做了很多展项,都能够融入到古代建筑空间,有很多虚实结合。数字馆从2012年开始做,一直到2015年正式落成。我也很荣幸这个项目之后影响了很多其它项目,现在这个展览已经迭代了好几轮,很多人去参观考察,如图3、4。
  《设计》:您觉得国内在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师丹青:我觉得可能是国内会比较热衷一件事然后蜂拥而上,过于跟风。国外当然也有各种热点,但是在艺术方面他们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我接触的国外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有非常有意思的人生经历,这很重要,他们不是一个路径上的,会让他们安心地在感兴趣的领域里面做。国内大部分人都有一种焦虑感。国外相对要平和,比较容易出好的东西。
  《设计》:介绍下多媒体艺术设计在国内的一些应用?
  师丹青:以Team lab为例,它基本上引领了一种商业模式,主要的特点是很唯美。观众被自然动态效果包裹。虽然是在线下做展览,但它的传播都在线上。观众愿意拍照分享。借助了互联网的流量进行转化。
  《设计》:介绍下您做的一些项目?
  师丹青:我的一部分精力是做商业项目。像瓷生物展这种商业项目,每年差不多接一两个,可以做得比较深入。同时也在学校带学生去探索更多有意思的未来可能。在这方面会有更多元的交叉。比如对脑机接口的研究。人们可以通过意念控制蝴蝶的飞行轨迹。都是做心理团建的一种尝试。有一个课题叫未来动物园。人们总是有亲近动物的需求。这个课题就在研究未来人们如何去跟动物更好的生活。比如一位同学的创意,是说生物学家破解了萤火虫,闪光的密码,有的是在呼唤朋友,有的是在警告,有的是在求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野外的人工灯光音乐秀,通过人工灯光的闪烁,唤醒田野间的萤火虫,如图5。   我们所理解的新媒体,更多是狭义上的,跟声光电互动相关。还有一种是广义的新媒体,比如脑电、语音是不是也可以进行交互,这是一种新的媒介。
  我们还做App的研发,团队中有一半是做电影编剧,有一半是做教研的。我们为语言学习者研发了一套剧情交互体验App。它是一种非线性交互的编辑器。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根据智能语音识别,出现不同的情节变化。
  我也在做沉浸体验,但我试图跟更具体的行业进行结合。比如瓷器展,是和教育、传统文化的结合。还有我们在做的健身体验空间。运动的人如何在健身的同时,能够和一个品牌进行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我们试图把交互体验做得有艺术性同时又依附于实际功能。
  《设计》:介绍下瓷生物展的详细情况?
  师丹青:这是做的最深的一个项目,从具体的脚本、形象,到交互、空间。最开始有一个的灵感,瓷器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但是他如何面向大众,同时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在这个项目上,最大的创新点就是IP的再创造。仅凭一件件瓷器本身是不可能有太大的传播量,必须形成一个IP。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这一套神兽的设计。神兽是由成千上万个器皿组合出来的,如图6、7。
  在这个项目中用到了我过去做雕塑,做策展的经验。最初专家提供了很多瓷器历史,我要从里面摘出主要的东西,然后變成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讲述。这5个神兽创造了两条时间线,一条是宏观层面,一条是微观层面。实际上串联起了整个瓷器历史。我们现在也在策划,把这几个形象继续再编出故事,拍成大电影,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瓷兽与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具体体验里涉及到很多建筑空间,比如第1个大象的交互,需要将瓷土砸碎,整个空间是一个岩洞炸裂的感觉,如图8。龟的部分从外面看像一个水族馆。在这个空间里面,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内容放到上面。要有好的故事背景。同时形式要跟内容息息相关。宋代有很多出口瓷器,前两年有一艘著名的沉船,潜水员在水下找到了很多破碎的瓷器。假如所有的这些碎片全都复活。由瓷片构成了一个海洋的生物世界,那么最好就是沉到水底下去观看。因此我们做成了一个天幕,这就是水下世界的来源。图9这里边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交互,创造海底世界里面的生物。从工程到空间,从创意到交互,都是需要系统联动的去思考。
  《设计》:您觉得做多媒体的本质是在做什么?
  师丹青:两方面,一个是让人的体验超越现实空间,不拘泥于物理空间的可能性。虚实结合后,让人产生一种抽离现实又不同于看电影的感受。是在一个空间里跟多媒体虚实结合的体验。这是狭义的新媒体能带来的。
  另一个就是要跟刚需结合才会有未来。比如跟文化,教育,运动,餐饮,治疗相结合,但从体验上它是一个降位打击,就是从一个电影级别到一个非常传统这个领域里,区间有一个势能在。这是更广义的探索,是跨专业的事情,价值可能会更大,难度也很大。清华的平台很好,里面有做各方面的专家,原本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去研究,需要一个搅局者,打破结合。虽然现在学校也提倡跨学科,但是操作起来比较难。虽然项目很有意思,但是各自完成之后都会在各自的领域里面有一个评判标准,如果项目的磁力不够。就会被各自的专业磁场又吸回去。
  《设计》:您的很多课题是把离我们很远的科学用艺术化的多媒体视觉方式呈现出来,感觉新媒体更像一种工具?
  师丹青:我一直开玩笑说,我们这个专业像鬼魂一样,需要找一个肉身皮囊去承载,它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也有,但不是那么大。
  《设计》:您觉得这门学科需要哪些基础技能?
  师丹青:最初我回来上课,我认为给美术学院的学生上计算机课,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设计课就足够了。后来发现最本质的是你有没有兴趣点、好奇心。在国外教书的时候,如果要求课堂讨论,下面就会很热闹地讨论起来,但是在国内大部分需要老师给指定课题。学生喜欢一个相对确定的主题,然后努力去做,而不敢去尝试不确定的东西。最核心的是你特别想要尝试,把两个东西结合做跨界。还要有领导力,会分配各项工作,包括创意、产品策划、代码、视觉包装等。
  《设计》:您本身就有多元的兴趣爱好,所以能在这个专业上激发了很多的潜能?
  师丹青:也是相辅相成的,等你有了技术和能力储备之后,灵感也需要跟得上。比如瓷器展,我实际上用5分钟就想出了方案,这个灵感是基于之前做过的事情。但是他们要求我去写一个创作过程和策划的思路。我就要回想灵感是怎样在这几分钟之内产生的。
  《设计》:您给多专业的学生上课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师丹青:新媒体天然地跟各专业都有共同语言,魂比较容易附体。包括立项也是很具有开放性的,不同学科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可以发挥的点,更重要的是他们结合起来,觉得干了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这个很重要。
  《设计》:您对年轻的从业者或者学生,有哪些建议?
  师丹青:享受各种挑战,每一件事情都不好做。最关键是这个领域是}旨数级的挑战,可能由于媒介转化得快,你自己也不断颠覆,不断抛弃几年积累起来的东西,然后不断探索新的东西,接受无止境的挑战。艺术与科技是乘法级别的难度,但你获得的收获也是同样量级的。
  《设计》:未来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师丹青:这个不敢预测,狭义的新媒体就是感官体验,可能更多要深究背后的故事,持续和用户的黏度,这可能是在这一波浪潮过后需要做的。更广义的方面,可能需要把创新落地,真正发挥价值,找到可以持续迭代的逻辑,不论是商业的逻辑,还是学术的价值、社会的价值,都要跟资本或者学术深度结合并创新,才能突破更多壁垒。.
其他文献
摘要:为解决西南地区中学校园因环境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匮乏所导致的区域性功能性单一、空间组织混乱等相关的问题。通过群化构成的设计方法对校园整体空间环境进行群组单元体系化构建,整合各区域零散的单—功能,实现环境空间最大化利用。文章以西南地区中学校园为例,分析了西南地区的地域环境及中学环境特点,基于群化构成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实践,以满足师生的功能需求。针对西南地区校园环境出现的问题,将群化构成的设计方法应
期刊
摘要:为增加且丰富家具设计形式的多样性,把对女性的关怀与意识注入设计中,为中国家具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途径。既分析了联觉的特点、设计理念及表现手法,也分析了女性家具的内涵。以设计大师的作品为例,对女性形态意识与家具设计的融合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说明。女性形态意识和家具设计完美结合,呈现出有女性内涵的家具设计作品。在中国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上,必须有自己的核心设计特点与内涵,一心在于外观、结构、表面的
期刊
作品以影像短片的形式,主要讲述三名抑郁症患者如何患病如何痊愈的过程,影片从青年的视角,以真实的抑郁症患者为例,以多方位的视角,讲述关于自己和抑郁症的故事,展现我们所忽视或看不到抑郁症的世界,用视觉化的影像来展現抑郁症人群,呼吁更多人重视精神健康,使抑郁症患者观后得到治愈和安慰,同时影片拍摄的时间处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影片深入探究了疫情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影像,深入讨论当下的社会问题。
期刊
费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曾任中央美術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某集体交互媒体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空间的共同构建的混合空间。他的艺术及设计
期刊
设计与科技是当下的热门问题,二者联系紧密、关系复杂。科技与设计在长期的造物过程中相互作用,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联。设计通常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科技往往以探索和改造世界为目的。当社会发展越发重视民众福祉时,设计与科技逐渐产生更多共性话题。当科技的积极效应从生产领域传导到生活领域时,技术与艺术因技术民用化而在设计中产生交集。科技对设计赋予的科技价值,凸显了设计作为物质创造的本质特征,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
期刊
周宗凯,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委员。创建动画教学“课目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教学手段,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及开发运用工程。  在周宗凯看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寻找方法的一个大课题,因为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绕不开
期刊
摘要:为提高当前历史街区零落空间活力,重塑街区文化空间内涵。文章以绍兴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分析现有街区空间和人文生活状况,选取部分区块从选址、现有建筑风貌、空间适应性等进行改造可行性分析。提出文化空间复兴策略并进行改造设计。更新思路希望对绍兴历史街区复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街区 文化空间 活力 复兴 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
期刊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跨界、融合与交叉是创新的源泉,而设计则是可持续创新的重要方法。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重视设计价值和设计生态成为普遍共识。设计驱动的持续性创新、系统性创新、包容性创新和社会性创新,成为科技、商业与设计融合发展趋势中的关键力量,而其背后存在的社会、政治与伦理等问题,既是设计所不得不面对和思辨的主体,也是设计通过创造、创意和创作需要去协调的
期刊
黄心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长、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三维动画制作与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多项与虚拟现实和计算机动画等相关的国家“863”计划项
期刊
设计互联从2020年5月30日起,重启年前备受观众欢迎的大展:“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及“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部分作品已升级,为新老观众带来焕新体验。  “科技艺术四十年”展览年初受疫情影响提前关闭。为响应公众对展览的热情,设计互联与展览联合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以及参展艺术家们密切沟通,共同决定将展览延期至2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