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江南的冬景》为案例,分析了此案例的背景,详细地对此案例进行了描述,还提出了课后反思,以便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例背景;描述;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115
案例背景:
“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归宿。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學面临的尴尬是,教师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师生对话始终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教师与学生都习惯于重复市面教辅资料的人云亦云,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语文教学深受诟病的根本原因。长此以往,语文课堂是自然越来越无趣,学生素养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孙绍振教授曾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教师只有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才能以自己独特的文本解读引领学生进入真正而美好的语文殿堂。而且,文本细读之后,如何以教师的阅读唤醒学生的阅读,在对话中引向深入,良好的课堂组织也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课题。
教材分析:
《江南的冬景》的常规上法,大抵是把冬景分成几幅图,探究其美。但笔者上了一轮之后,不免疑惑:郁达夫的笔调闲淡,信笔而为,像谈天居多,像精心构筑倒少。文本如此解读,课堂如此安排,是否会失了达夫本意,也肢解了文章的整体感?而且也给人此文刻意为之,多了匠气,失了下乘的感觉?
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应是把读者放在眼前,放在心里,与之对话闲谈,信笔发挥,慢慢敷采成文。简言之,这是篇“随笔”,而不是处心积虑的“工笔”。而作者“悦生”的生命姿态,深厚的文化功底,敏锐的文字感觉,强烈的士大夫趣味,无意识中流露的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些又构成了本文的底色,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出来,于是便有了这篇浑然天成,平和闲远的散文。
于是,预设时,便设定教学目标为:通过研读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剪裁与表达,体悟“这一篇”散文特有的文字之美,以及背后所站着的“这个人”的精神之美。日常生活的诗意观照,江南乡村的淡妆着色,探幽发玄的审美趣味,这些都是本文可以挖掘的,但有些不是全文的特点,有些牵涉文化背景过多,所以或一笔带过或索性不提,而把重点放在了郁氏对日常生活的诗意观照上。
课堂形式上,既然是文本细读课,自然要通过文本细读去“陈言套话”,捕捉学生最初阅读文本时的感性体验,而不是一些教辅用书的人云亦云。也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教辅资料的干扰,也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障碍,延迟学生抵达的速度和节奏,让他们更深入地挖掘与品味,这样,他们的“诗心”才会被激发。
案例描述:
一、陌生间离,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制造陌生化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作,《江南的冬景》,大家事先都读过了,感觉怎么样?
生(零散地、平淡地):还行。挺好的。
师:哦,确定吗?大家都这样觉得?不一定哦,有人就没感觉,而且这人还蛮重要的。(课件展示: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无聊”二字加粗。)这人是谁?
生:郁达夫。
师:对,正是本文作者。你看连作者都觉得这篇文章无聊,那这篇文章到底无不无聊呢?
(生笑,有答无聊,有答不无聊的。)
师:别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读一读这篇文章,感受一下这份无聊之聊,无趣之趣。(板书:无聊)
评析:
“陌生化”原是新批评派的理论主张,即通过语言形式的转化,变习见为新异,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从而打破惯性和惰性。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初始体验入手,一是了解生情,二是使学生产生惊诧之感——通常学生更习惯默认要学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在学生有些微兴趣的基础上,“作者觉得这篇文章无聊”,“无聊之聊,无趣之趣”这两说打破了学生的固定思维,终有陌生化之效。
二、悟读淡词,品味语韵
在学生兴趣激发之后,课堂的重心便转入到了对文本的细读。具体来说,便是品评郁式语言的精妙幽微之处。叶圣陶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本中,学生惯满足于特别生动、细腻的形容词、动词之类的第一印象的冲击,而对关联词、助词等虚词以及其他相对平淡的语词一般一略而过。直面文本,有时也要捕捉、品评这些词句的精妙,细细品味、点评、玩索,品出无穷的情味与理趣。
三、比较品鉴,感受诗心
在教师引领鉴赏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读、讨论、鉴赏,进一步挖掘郁氏的这份“无聊之聊,无趣之趣”。倘若此刻继续简单的师生对话,课堂又略显呆板,学生激发的兴趣有可能再被习见冲淡。事实上,文本细读并不只有一种形式,随着细读的深入,教师的课堂也应该丰富起来。
有时候,简单的品评并不能有效地抵达作者现场,适当地增、添、删、改文本,并与原文并置,可以使言语的某些特性更清晰地显现。而“形式即内容”,这份言语背后的人物气质,也可以由此氤氲满纸。
师:小酒馆这一段是否会太水了?闲话很多。我做了小小的改动,大家看看,“天上下着白雨,门前泊一只轮船,茅屋有几个酒客,天垂暮了,窗中透出一圈灯光。”这样会不会干净很多呢?
生4:一定要“喧哗的酒客”才好,酒客不细致,没有郁达夫的味道,“安静的酒客”又太静,这里前面已经是很静的场景了,有了喧哗的酒客,画面才能生动,才有人气。
生5:轮船什么的太弱了,完全没有意境了。
师:那“竹筏”呢?有没有好一点?
生5:竹筏好一点,但竹筏下雨没遮蔽,乌篷小船可以听听雨声,又打不到雨,比竹筏更自在。
生6:“细的同粉似的白雨”,特别细,像粉一样,雨就特别小,又密,所以才会一层一样的笼罩起来,这样描写仔细细致,符合郁达夫前面说到的特点,朦朦胧胧,悠悠闲闲。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例背景;描述;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115
案例背景:
“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归宿。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學面临的尴尬是,教师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师生对话始终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教师与学生都习惯于重复市面教辅资料的人云亦云,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语文教学深受诟病的根本原因。长此以往,语文课堂是自然越来越无趣,学生素养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孙绍振教授曾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教师只有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才能以自己独特的文本解读引领学生进入真正而美好的语文殿堂。而且,文本细读之后,如何以教师的阅读唤醒学生的阅读,在对话中引向深入,良好的课堂组织也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课题。
教材分析:
《江南的冬景》的常规上法,大抵是把冬景分成几幅图,探究其美。但笔者上了一轮之后,不免疑惑:郁达夫的笔调闲淡,信笔而为,像谈天居多,像精心构筑倒少。文本如此解读,课堂如此安排,是否会失了达夫本意,也肢解了文章的整体感?而且也给人此文刻意为之,多了匠气,失了下乘的感觉?
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应是把读者放在眼前,放在心里,与之对话闲谈,信笔发挥,慢慢敷采成文。简言之,这是篇“随笔”,而不是处心积虑的“工笔”。而作者“悦生”的生命姿态,深厚的文化功底,敏锐的文字感觉,强烈的士大夫趣味,无意识中流露的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些又构成了本文的底色,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出来,于是便有了这篇浑然天成,平和闲远的散文。
于是,预设时,便设定教学目标为:通过研读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剪裁与表达,体悟“这一篇”散文特有的文字之美,以及背后所站着的“这个人”的精神之美。日常生活的诗意观照,江南乡村的淡妆着色,探幽发玄的审美趣味,这些都是本文可以挖掘的,但有些不是全文的特点,有些牵涉文化背景过多,所以或一笔带过或索性不提,而把重点放在了郁氏对日常生活的诗意观照上。
课堂形式上,既然是文本细读课,自然要通过文本细读去“陈言套话”,捕捉学生最初阅读文本时的感性体验,而不是一些教辅用书的人云亦云。也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教辅资料的干扰,也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障碍,延迟学生抵达的速度和节奏,让他们更深入地挖掘与品味,这样,他们的“诗心”才会被激发。
案例描述:
一、陌生间离,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制造陌生化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作,《江南的冬景》,大家事先都读过了,感觉怎么样?
生(零散地、平淡地):还行。挺好的。
师:哦,确定吗?大家都这样觉得?不一定哦,有人就没感觉,而且这人还蛮重要的。(课件展示: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无聊”二字加粗。)这人是谁?
生:郁达夫。
师:对,正是本文作者。你看连作者都觉得这篇文章无聊,那这篇文章到底无不无聊呢?
(生笑,有答无聊,有答不无聊的。)
师:别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读一读这篇文章,感受一下这份无聊之聊,无趣之趣。(板书:无聊)
评析:
“陌生化”原是新批评派的理论主张,即通过语言形式的转化,变习见为新异,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从而打破惯性和惰性。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初始体验入手,一是了解生情,二是使学生产生惊诧之感——通常学生更习惯默认要学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在学生有些微兴趣的基础上,“作者觉得这篇文章无聊”,“无聊之聊,无趣之趣”这两说打破了学生的固定思维,终有陌生化之效。
二、悟读淡词,品味语韵
在学生兴趣激发之后,课堂的重心便转入到了对文本的细读。具体来说,便是品评郁式语言的精妙幽微之处。叶圣陶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本中,学生惯满足于特别生动、细腻的形容词、动词之类的第一印象的冲击,而对关联词、助词等虚词以及其他相对平淡的语词一般一略而过。直面文本,有时也要捕捉、品评这些词句的精妙,细细品味、点评、玩索,品出无穷的情味与理趣。
三、比较品鉴,感受诗心
在教师引领鉴赏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读、讨论、鉴赏,进一步挖掘郁氏的这份“无聊之聊,无趣之趣”。倘若此刻继续简单的师生对话,课堂又略显呆板,学生激发的兴趣有可能再被习见冲淡。事实上,文本细读并不只有一种形式,随着细读的深入,教师的课堂也应该丰富起来。
有时候,简单的品评并不能有效地抵达作者现场,适当地增、添、删、改文本,并与原文并置,可以使言语的某些特性更清晰地显现。而“形式即内容”,这份言语背后的人物气质,也可以由此氤氲满纸。
师:小酒馆这一段是否会太水了?闲话很多。我做了小小的改动,大家看看,“天上下着白雨,门前泊一只轮船,茅屋有几个酒客,天垂暮了,窗中透出一圈灯光。”这样会不会干净很多呢?
生4:一定要“喧哗的酒客”才好,酒客不细致,没有郁达夫的味道,“安静的酒客”又太静,这里前面已经是很静的场景了,有了喧哗的酒客,画面才能生动,才有人气。
生5:轮船什么的太弱了,完全没有意境了。
师:那“竹筏”呢?有没有好一点?
生5:竹筏好一点,但竹筏下雨没遮蔽,乌篷小船可以听听雨声,又打不到雨,比竹筏更自在。
生6:“细的同粉似的白雨”,特别细,像粉一样,雨就特别小,又密,所以才会一层一样的笼罩起来,这样描写仔细细致,符合郁达夫前面说到的特点,朦朦胧胧,悠悠闲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