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教师如何用教学智慧,引领学生步入语文课堂,使孩子都能学有所获,真正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愉快的精神之旅。要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做到有效的课堂提问。全国著名的特级老师余映潮也曾说过:“有质量的课堂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
一、目标设定,放眼长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预期的教学结果,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就是阅读教学课堂的“灵魂”。那么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呢?依据有三:第一,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其次,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再者,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如确定《少年王冕》的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4.感受王冕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学生有了目标,阅读教学就有了灵魂。
二、策略选择,确保实效
(一)导语灵动。
导语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时巧用导向性话语来衔接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从而促使教学推进纵深的教学用语。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怎样去设计引导语言。执教《少年王冕》时,富有智慧的引导语言俯拾皆是:①“言为心声,请你静静地读一读,你读出了母亲说这番话时怎样的心情?”②“小小年纪,就知母亲甘苦,就知体谅母亲,为了让心感不安的母亲安心,王冕即使心里再难受也面带笑容。同学们,什么是‘孝’?让你的母亲安心,这就是‘孝’。”……这样的导语将学生笼罩在文本、学生、教师潜心会话后的浓浓情意之中。
(二)话题引路。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有效的对话应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达到三者的情感交融,物我两相忘的境界。阅读课堂应将文本中的问题变成师生交流的话题,为师生打开思维空间,搭建互动平台,燃烧热情,充实心智。在教学《少年王冕》时,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变成同“王冕”心与心交流的过程。老师设计的话题是:“读了课文后,王冕在你心中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呢?”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王冕的对话,学生用心、用情、用自己对少年王冕的真爱,诉说自己的心声。
三、能力训练,追求高效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训练。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需要的是“注重整合、注重情感、注重发展、注重创新”的训练。由语言感悟积累到实现自如的外化运用才是课堂高效的体现和阅读教学的宗旨所在。教师在安排能力训练时,应独具匠心,做到因文设练,因学设练。如,教学《少年王冕》,适时、适度地挖掘文本的训练点,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读”是这堂课教学的主旋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循序渐进地读,深度地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情感激荡,使课堂达到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丰富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学生自学三、四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获得积极而丰富的阅读体验,安排了“在课文中圈画批注”这样的能力训练,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长此以往,学生读书的方法在逐渐掌握,读书的能力在逐渐形成,素质也自然会提高。在感悟“王冕勤奋刻苦”的片段时,老师又用课件出示了下面的填空:(仔细读这段话,完成填空)为了能读书,哪怕_________;为了能读书,哪怕_________;为了能读书,哪怕_________。王冕,真是个_________的人。教师挖掘了文本的留白部分,通过因势利导的训练,丰厚了文本,使得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在想象中变成了生命的流动。
四、学生参与,追求全效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面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效果。还要树立全效教学的理念,使课堂教学全面有效,全程有效。一堂全面有效,全程有效的课,需要教师学会等待。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一堂全面有效,全程有效的课,还需要教师学会宽容。一个宽容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包容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一堂全面有效,全程有效的课,更需要教师学会欣赏。老师的赏识能促使孩子们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不断争取成功。欣赏优秀学生人人能做到,发现并欣赏后进生才是可敬的教师,这样的课堂才是催生全效的课堂。
总之,只要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重长效、求实效、重高效、求全效的“和谐课堂”中,定能让他们在语言上有所积累,方法上有所获得,思想上有所感悟,情感上有所触动,达到净化心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一、目标设定,放眼长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预期的教学结果,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就是阅读教学课堂的“灵魂”。那么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呢?依据有三:第一,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其次,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再者,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如确定《少年王冕》的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4.感受王冕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学生有了目标,阅读教学就有了灵魂。
二、策略选择,确保实效
(一)导语灵动。
导语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时巧用导向性话语来衔接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从而促使教学推进纵深的教学用语。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怎样去设计引导语言。执教《少年王冕》时,富有智慧的引导语言俯拾皆是:①“言为心声,请你静静地读一读,你读出了母亲说这番话时怎样的心情?”②“小小年纪,就知母亲甘苦,就知体谅母亲,为了让心感不安的母亲安心,王冕即使心里再难受也面带笑容。同学们,什么是‘孝’?让你的母亲安心,这就是‘孝’。”……这样的导语将学生笼罩在文本、学生、教师潜心会话后的浓浓情意之中。
(二)话题引路。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有效的对话应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达到三者的情感交融,物我两相忘的境界。阅读课堂应将文本中的问题变成师生交流的话题,为师生打开思维空间,搭建互动平台,燃烧热情,充实心智。在教学《少年王冕》时,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变成同“王冕”心与心交流的过程。老师设计的话题是:“读了课文后,王冕在你心中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呢?”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王冕的对话,学生用心、用情、用自己对少年王冕的真爱,诉说自己的心声。
三、能力训练,追求高效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训练。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需要的是“注重整合、注重情感、注重发展、注重创新”的训练。由语言感悟积累到实现自如的外化运用才是课堂高效的体现和阅读教学的宗旨所在。教师在安排能力训练时,应独具匠心,做到因文设练,因学设练。如,教学《少年王冕》,适时、适度地挖掘文本的训练点,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读”是这堂课教学的主旋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循序渐进地读,深度地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情感激荡,使课堂达到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丰富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学生自学三、四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获得积极而丰富的阅读体验,安排了“在课文中圈画批注”这样的能力训练,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长此以往,学生读书的方法在逐渐掌握,读书的能力在逐渐形成,素质也自然会提高。在感悟“王冕勤奋刻苦”的片段时,老师又用课件出示了下面的填空:(仔细读这段话,完成填空)为了能读书,哪怕_________;为了能读书,哪怕_________;为了能读书,哪怕_________。王冕,真是个_________的人。教师挖掘了文本的留白部分,通过因势利导的训练,丰厚了文本,使得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在想象中变成了生命的流动。
四、学生参与,追求全效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面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效果。还要树立全效教学的理念,使课堂教学全面有效,全程有效。一堂全面有效,全程有效的课,需要教师学会等待。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一堂全面有效,全程有效的课,还需要教师学会宽容。一个宽容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包容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一堂全面有效,全程有效的课,更需要教师学会欣赏。老师的赏识能促使孩子们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不断争取成功。欣赏优秀学生人人能做到,发现并欣赏后进生才是可敬的教师,这样的课堂才是催生全效的课堂。
总之,只要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重长效、求实效、重高效、求全效的“和谐课堂”中,定能让他们在语言上有所积累,方法上有所获得,思想上有所感悟,情感上有所触动,达到净化心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