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的丰富性、创新性、研究性,对于小学生思维的拓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牢牢把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并运用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开科学知识的另一扇窗,让学生走进更丰富的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整合;方法
  引言
  小学科学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身边的琐事。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要摒弃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精心设计教案,运用师生互动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突破科学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促使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教学的意义
  在信息时代,小学科学教学再也不像以前,教师只靠教材上的内容为学生上课了,也不会仅仅用讲授式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把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不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且教学过程也更加简洁、直观,为教与学的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其次,激发了学生科学兴趣。科学虽然是一门比较丰富的学科,但是如果采用讲解式的教学,不但使科学知识变得枯燥,而且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得不到培养。而把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信息对知识的呈现方式,还有新媒体上各种各样的科学趣味小知识、科学故事等,能为学生打开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的另一扇窗,能彻底激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爱上科学,在科学课堂上能用心学习,获得新知[1]。
  2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大量的不足
  2.1不敢放手
  新课改已推行了10多年,明确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很大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刚刚上岗,他们在课堂上完全不敢放手——课堂教学中按环节走路线,不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提出问题,给出现成的实验方案等,就连实验前的注意事项都直接给出,生怕出现意外,难以控制。
  2.2“关注”不够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还只是过分关注课堂流程,缺少对学生的全面关注,尤其缺少对课堂中不同声音的关注,不敢听到真实的声音,生怕遇到意外问题,不知所措;也不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向及错误的语言表达,缺少对学生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也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兴趣的持续激发。
  2.3科学味不浓
  探究是科学教学的灵魂与精髓,课堂上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究机会。但大多数教师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导致探究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则是假探究,或者说不是我们想要的科学探究,因为没有实现学生的真参与、真思考。这导致科学味不浓或变淡,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出现了课堂小练,把科学课当成数学课来上,导致科学课彻底失去了科学味[2]。
  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3.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具备探究科学的欲望,才能自主参与并投入科学学习中,积极与科学教师进行互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科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形象、直观的情境创设展示科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产生兴趣,置身其中。例如,在“水和空气有什么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水和空气的图片,让学生讲述水和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后继续启发学生,并呈现更多关于水和空气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水和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可观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资料,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3.2利用平台巩固知识
  打造适合进行经验交流的平台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巩固知识点,且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对学生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以资源共享为基础,整合教育内容,打造适合进行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及时发布教学资源与经验,便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在课堂中还可以借助课件的方式展示练习题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知识的有效传输。其次,实验作为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之一,想要学习好实验,就需要让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也要主动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案例,完善自身的课件内容,确保教学的新颖性[3]。
  3.3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探究科学精神
  小学教育中,小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和智力双向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发展的黄金阶段,利用电子媒体教学中的海量教学资源,灌输给学生们探究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开启孩子们的智慧,充分发展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未来的科学发展观都会有很大影响。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利用智慧媒体追根溯源的为学生们探究科学的本质,用电子媒体海量的教学资源为孩子们展现神奇的科学现象,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孩子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科学,为未来的发展培养探究科学的精神。
  3.4在觀察类的教学中将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以前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对于一些观察类的内容不够明确,不引导学生观察,是对科学教学的不严谨,也不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真正细致地观察一些科学知识演变的过程,靠近知识的内核,导致观察课程成了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率。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科学教学思维活了,条件优越了,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使小学科学中一些观察类的课程,能更生动、直观、细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现更多科学的秘密,了解世界万物的神奇魅力[4]。
  3.5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单纯依靠于教师的口头讲授和课本上的文字阅读,这样的方式对于知识的讲解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内容时,相关概念都是用专业术语来描述的,不仅教师在阐述这些概念时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学生也很难根据教师的描述完全理解这些知识。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对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进行多方位的展示,包括视频、动画等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复杂的内容形成较为直观的感受和认知,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从而攻破学习中的难点。
  例如,在学习《细胞》这一课的内容时,老师很难用语言描述细胞的形态,也很难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细胞之间的关联,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视频等形式对细胞的形态、运动进行直观的展示,使这些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结束语
  小学科学作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当前,深圳正全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因此,有必要全面落实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技术在场景影像等方面有诸多优势,若在科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科学课程目标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跃辉.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23).
  [2]马飞.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7(2).
  [3]张芳.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实现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J].教育界,2019(1).
  [4]应峰.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其他文献
摘要:2019年新春佳节时期,《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播出,用其独特新颖的传播形式吸引观众眼球,再一次向大众传递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节目中展现各类近现代诗词,舞台设计优美别致,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诗词文化;文化传承;文化价值;文化功能  一、文化氛围的营造  1.文化竞技  节目整体上分为个人追
期刊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公众群体在文化活动方面的诉求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面临形式更加复杂,尤其是群众文化载体更加复杂的情形下,如何构建多样型群众文化,是实际工作开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群众文化开展新型特征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构建多样型群众文化的新型途径,以此为群众文化建设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途径;多样型  群众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型的群
期刊
2月1日下午3点,驱车驶出熙攘拥挤的繁华果城,向嘉陵区西部行进。  一路上,悠然追逐状若玉盘的温婉斜阳,照彻心里暖和而澄明。途经赵子河水库左岸,尚未正式蓄水的库底,路埂土坎、树木百草、坑壑清水,一览无余地摄入脑海贮存,留待其蓄满升钟水库放入的灌溉用水后,作为永恒记忆萦回。驰越在新庙乡村社道路上,层迭错落的田野垄亩,黄草枯木,摄入眼帘,一幅西南冬季凄美本色的画卷,在蜿蜒的公路两旁任意铺展,夹杂着泥土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作的疫情相关的诗歌简称为疫情诗歌。疫情诗歌的作用可细分为对个体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其对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精神和实践两个层面,具体体现为精神上的共鸣、安抚、鼓舞、引导等和实践上的人们更加配合社区抗击疫情的工作、就此投身于抗击疫情的工作当中或是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创作诗歌更有熱情等;其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疫情诗歌以
期刊
我没走远,  时间总让人很无奈。  我叩问心扉,  可人生不会回转。  年少时一张贺卡能积淀友情,  一段祝福能激人奋进。  虽简单数语,  但饱含真挚情感。  迈过人生风景线,  你我人生虽不尽相同,  却都在共同咀嚼岁月的味道。  打开我们曾经雕刻的时光,  还有靓丽的风景没看透。  如今发黄的印记还在眼前,  你我却相见时难。  回望七夕  回首相望又是七夕,  双星盼望天河鹊来。  只因王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空间的设计与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而对于商业空间的设计来说,木质陈设品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木质陈设品自古就存在于我国的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基于此,本方针对商业空间木质陈设品设计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相关的研究人员和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空间;木质陈设品;设计  前言  当前,基于现代化的商业活动来说,针对商业空间所实施的环境艺术陈设品的设计愈来愈受到消
期刊
摘要:四川评书作为中国优秀的口头文化之一,曾风靡一时,尤其是以李伯清“散打”评书为主要形式。可随着时代更迭,集图形、声音、画像等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短视频受到大众喜爱而评书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渐渐没落,甚至无人问津。本文通过分析四川评书现状及短视频优势,探索四川评书与短视频二者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四川评书对外传播影响力,助推四川评书发展,实现用四川方言讲好百姓故事。  关键词:四川评书;传承:短
期刊
摘要:玉石雕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同时也构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初始玉石是被运用到祭祀当中,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后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中。玉石雕刻也由于其接受的阶层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总的来说已经演变成为了我国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本文先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玉石雕刻艺术之间的关系,从中挖掘玉雕雕刻历史渊源,进而可以了解玉石雕刻本身所包含的深厚历史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學理念,树立生本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严谨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只有全方位的工作到位,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教师转变理念  在现如今的教学要求中,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升学而学习。教师首先要脱离
期刊
摘 要:在中國当代儿童诗发展过程中,审美取向发生过多次变化。在表现主题上,儿童诗从宣扬宏大时代主题,转为发掘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在形式上,儿童诗由格律体与自由体并驾齐驱,渐渐偏重于自由体,或借助音韵节奏,或借助现代诗技法,或执着于表现天然“儿语”;在功能上,儿童诗由注重教育讽喻,走向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精神对话,以期建立成人与儿童共同的精神栖居地。  关键词:儿童诗;日常生活;审美取向;精神空间;主题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