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潜在课程的本质及其特点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的课程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隐性课程 学校教育 身心发展
一、研究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
1.扩大课程研究的视野,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
潜在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有密切关系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显性课程更加具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程研究领域,尽管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的效果在短期内尚无法精确测量和评估。对潜在课程的深入研究必将扩大我们的课程研究视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课程理论体系,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课程这一概念。
2.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课程研究的内容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现代化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能力,而隐性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重视潜在课程,加强对潜在课程的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课程研究的内容,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利于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
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对学生的“训练”。仅仅靠这种单向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很难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潜在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逐渐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对隐性课程的本质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进而使我们更加重视环境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4.有助于人们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对潜在课程的认识、研究和宣传,能够促进人们对学校课程的科学理解以及对学校教育各种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够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思维模式的科学化,有利于全面贯彻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含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含义,有多种表述方式。尽管人们對隐性课程的看法不尽相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非易事,但其中的共同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即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学校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课程,具有隐含性,泛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表,但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的特点
(1)广泛性。隐性课程泛指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所有学校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涉及到学校建筑的样式及色调、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团体及其亚团体、环境卫生甚至学校的一草一木等因素。
(2)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潜在的等不明显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潜在的课程因素整天与学生相伴,在学生看来似乎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般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他们的实际影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
(3)持久性。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正因为这些影响是在学生几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学生对这种影响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些影响,所以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挥作用,难以消除。
(3)难量化性。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多是精神方面的,属于非理性的,例如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等,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往往采用定性分析。
三、隐性课程的分类及其关系
1.有意识安排的潜在课程
指学校有意识安排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用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要素,这些教育要素体现着教育者或学校的意图。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校园中某些特殊的布局、各种学生组织及其活动等均属于此类潜在课程。此类潜在课程的目的性是明显的,这在潜在课程的第一层次即意识形态层面上表现最为明显,可以从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甚至教学法的选择上,说明学校是怎样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社会观、哲学观、政治观、价值观等。另外,此类潜在课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
2.自发形成的潜在课程
泛指除学校有意识地设置的潜在课程外的在学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要素的总和。这类潜在课程并不一定体现学校或教育者的意志,它对学生影响的结果或许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或许不一致,甚至相反。从这个角度讲,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此类潜在课程的明显例子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各种小团体。这类团体主要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等为基础产生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比正式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于这类潜在课程,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使其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3.以上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上两类潜在课程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前者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和国家意志,对后者具有导向作用,会影响后者。当自发的潜在课程的目标与有意识的潜在课程的目标一致的时候,二者实际上就成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的潜在课程会转化为有意识的潜在课程。
四、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1.并存关系。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并非隶属关系,而是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呈现方式、设计模式以及学习的机理等,是两种独立的课程形态,是两个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
2.相互转换关系。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潜在课程并非永远是潜在的,而显性课程也并非总是明显的计划性,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为了新的社会需要,为了更新教育内容,可能把旧的教育内容下放到生活当中,使其成为潜在课程来影响学生。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或组织,使潜在课程转换为显性课程。
3.互补关系。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学生既需要显性课程来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需要潜在课程对他们的滋润。如果只把学生局限于那些看得见的课程,仅学习有限的学科,那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使潜在课程和显性课程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从而使学校教育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海伦,李宏龙.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J].教育探索,2006,(12).
[3]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
[关键词]隐性课程 学校教育 身心发展
一、研究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
1.扩大课程研究的视野,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
潜在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有密切关系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显性课程更加具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程研究领域,尽管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的效果在短期内尚无法精确测量和评估。对潜在课程的深入研究必将扩大我们的课程研究视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课程理论体系,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课程这一概念。
2.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课程研究的内容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现代化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能力,而隐性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重视潜在课程,加强对潜在课程的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课程研究的内容,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利于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
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对学生的“训练”。仅仅靠这种单向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很难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潜在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逐渐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对隐性课程的本质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进而使我们更加重视环境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4.有助于人们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对潜在课程的认识、研究和宣传,能够促进人们对学校课程的科学理解以及对学校教育各种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够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思维模式的科学化,有利于全面贯彻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含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含义,有多种表述方式。尽管人们對隐性课程的看法不尽相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非易事,但其中的共同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即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学校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课程,具有隐含性,泛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表,但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的特点
(1)广泛性。隐性课程泛指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所有学校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涉及到学校建筑的样式及色调、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团体及其亚团体、环境卫生甚至学校的一草一木等因素。
(2)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潜在的等不明显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潜在的课程因素整天与学生相伴,在学生看来似乎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般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他们的实际影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
(3)持久性。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正因为这些影响是在学生几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学生对这种影响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些影响,所以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挥作用,难以消除。
(3)难量化性。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多是精神方面的,属于非理性的,例如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等,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往往采用定性分析。
三、隐性课程的分类及其关系
1.有意识安排的潜在课程
指学校有意识安排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用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要素,这些教育要素体现着教育者或学校的意图。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校园中某些特殊的布局、各种学生组织及其活动等均属于此类潜在课程。此类潜在课程的目的性是明显的,这在潜在课程的第一层次即意识形态层面上表现最为明显,可以从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甚至教学法的选择上,说明学校是怎样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社会观、哲学观、政治观、价值观等。另外,此类潜在课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
2.自发形成的潜在课程
泛指除学校有意识地设置的潜在课程外的在学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要素的总和。这类潜在课程并不一定体现学校或教育者的意志,它对学生影响的结果或许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或许不一致,甚至相反。从这个角度讲,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此类潜在课程的明显例子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各种小团体。这类团体主要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等为基础产生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比正式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于这类潜在课程,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使其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3.以上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上两类潜在课程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前者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和国家意志,对后者具有导向作用,会影响后者。当自发的潜在课程的目标与有意识的潜在课程的目标一致的时候,二者实际上就成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的潜在课程会转化为有意识的潜在课程。
四、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1.并存关系。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并非隶属关系,而是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呈现方式、设计模式以及学习的机理等,是两种独立的课程形态,是两个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
2.相互转换关系。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潜在课程并非永远是潜在的,而显性课程也并非总是明显的计划性,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为了新的社会需要,为了更新教育内容,可能把旧的教育内容下放到生活当中,使其成为潜在课程来影响学生。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或组织,使潜在课程转换为显性课程。
3.互补关系。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学生既需要显性课程来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需要潜在课程对他们的滋润。如果只把学生局限于那些看得见的课程,仅学习有限的学科,那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使潜在课程和显性课程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从而使学校教育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海伦,李宏龙.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J].教育探索,2006,(12).
[3]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