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中的合理分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思考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的分组合作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本文从一对一分组形式、四至六人异质小组形式、同质小组形式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课堂实例来探讨不同课型、不同教学环节应采取的适合的分组形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差异性;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分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59-2
  一、引言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依照现行“平行分班”的模式,不同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的学生按照分数平均分于各班,教师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而按照一般学生水平进行教学,长此以往,优等生越来越缺乏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变得不再那么拔尖,后进生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而失去学习动力。事实上,学优生需要的不是盲目地做题,而是拔高看待问题的高度;中等生不应被难、繁、偏的问题打倒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他们需要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解决一类题而不仅仅是一道题;学困生很难与其他同学完成相同的任务,他们更需要降低要求以获取成功的喜悦与自信。人是有差异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是要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而应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和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将沉浸在题海中的学生们拉向岸边。
  二、实践与体会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学生的差异表现在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技能上,也表现在兴趣、爱好、人际交往、学习动机、忍耐力等心理层面上,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解决的首要且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
  在教学中,我经过了半学期对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将我班学生分成四个层次:A为学习能力拔尖,理解力强,对数学知识应用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也是班级中学习的领头羊;B为学习力较强,能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应用能力,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学生;C为学习力一般,能基本掌握数学知识,理解力稍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较死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D为仅能完成学习中最基本任务的学生。我将学生进行两两配对,为C和D层次的学生都安排一名小老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学习中能时刻对他们进行帮助。很多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不能大胆地向老师请教,这时候小老师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的小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班级的整体情况、课型等,我有时采用一对一的分组,有时采用四至六人小组,有时采用异质小组(即一个小组内平均分配A、B、C、D四个层次的学生),有时也采用同质小组(即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为一组)的形式。
  (一)一对一分组形式
  在复习课中,A、B层次的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有了熟练的把握,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技能的复习中,一对一的分组能让每个学优生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初三《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A字型、8字型相似》为例:
  在前置学习环节我设置了三个小题复习A字型的相似:
  1.如图,△ABC中,AB=12,AC=16,AD=10,在线段AC上找一点E,使得△ADE与△ABC相似,并求AE的长。
  2.变式:若点D在AC边上,在线段AB上找点E,使得△ADE与△ABC相似,其它条件不变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4x 3交x轴、y轴于A、B,已知点Q(1,0),动点P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求:当t为何值时,△PQA与△AOB相似?
  通过专题形式回顾总结,帮助学生归纳解题策略,让更多的学生会解一道题的同时掌握会解一类题的通法。设计时从第1题最为基本的A字型与斜A字型出发,学生容易出现漏解的情况,通过第2题让学生对题中“线段AB”这样的限制条件强化注意,在第3题中将A字型相似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背景下,添加动态的元素,让学生层层深入,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进入复习阶段,A、B层次的学生对解题方法已经有了大致的把握,课前独立完成,课堂交流中,我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让小老师们有针对地指导与帮助,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这比四至六人小组讨论更节约课堂时间。展示环节让出错的同学上台展示错误,指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归纳易错点,再让优等生从三题中总结A字型相似问题的解题策略。
  (二)四至六人异质小组形式
  在新授课中,每个学生同时接触到新的知识,在实验或探究学习环节,一对一的二人小组不足以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四至六人小组参与交流的学生多,想法也会更多,在小组中分别安排A、B、C、D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到交流探究中。
  分组时以每个组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大前提,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在交流过程中会更加流畅。以初一《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中《展开与折叠(1)》一课为例:
  前置作业中我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并操作:画出并剪出尽可能多的你认为能折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课堂上学生们拿出他们所剪出的平面展开图,小组进行交流探究:(1)所剪出来的展开图中哪些是可以折成正方体的,哪些不能?(2)能够折成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很多种,怎样分类能够画出所有的平面展开图,不重复也不遗漏?(3)不能折成正方体的图形有什么特征?
  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够剪出一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交流操作过程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中,会有更多平面展开图的出现。在四至六人小组中,学优生能促进学困生的学习,学困生也可能刺激学优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分类讨论始终是个难点,如果小组内讨论无果,也可组组交流探究,会产生更多的想法。因此,在新授课的实验操作或探究学习的环节中,四至六人的异质分组相比二人小组更具实效。
  (三)同质小组形式
  分层教学不仅需要将学生分层,也包含了目标分层、教学设计分层、练习分层、检测分层、评价分层等内容。为了能让优等生“有的吃”,学困生“吃的饱”,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在分层练习、检测环节,学生若能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力所能及的题独立完成,按照同质进行分组交流,这样会更有针对性,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都能有所得:学优生交流拔高题,在培优的同时也避免了难题将中等生和学困生“压垮”;中等生交流基础题和提高题,以强化巩固课堂内容;学困生交流基础题,以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表面最短路径问题》一课为例:
  在课堂检测中,我设置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如图,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A和B是这个台阶两相对的端点,蚂蚁在A处发现了可口的食物,它要把食物沿着台阶搬到B处,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2.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求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
  3.如图,蚂蚁沿着长方体表面由A点爬行吃到GC中点M的食物,爬行的最短路程又是多少呢?
  第1题比较基础,展开图简单,所有学生必做,第2题难度中等,是课堂重点探究内容的体现,A、B、C层次的学生可完成,第3题为拔高题,展开图最为复杂,适合A、B层次的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思维的锻炼。
  三、结束语
  近几年来,各地、各校课改研究都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研究课改的目的是提高课堂实效,抓好学科教学,更深的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科学素养。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为了尽可能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已是势在必行。然而分层教学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的出现,针对自己学生的情况,为了使课堂更高效,我们也需要不断去研究适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仅仅是对分层教学中小组分组的一些想法与思考,对于分层教学也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且行且学习!
其他文献
【关键词】法律解释;法治;司法;法官  1 前言  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文字的模糊性就决定了法律解释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法律解释到底应该存在于什么场合,由谁来拥有法律解释权,解释什么,怎么解释这些话题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本文将从陈金钊教授对法律解释的理解“法律解释是对具体场景下法律是什么的个别化理解、确认与论证的说明。”作为切入点,分析法律解释的场合、法律解释的主体、法律解释的对
我沿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小路,向东走去。当我走近那栋低矮陈旧、土墙草顶的农舍时,又浮现那年的情景……  1976年6月,我从一所乡办农村高中毕业。正值夏季,那天炎热中带着些许清凉,我带着铺盖,骑着自行车,便来到了不熟悉的落户地,成为一名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  从村口到住所地的那条路,不仅路面狭窄,而且路的中间都鼓出了崎岖不平的黄土墎来,还有因雨天人们的踩踏,而烙下散乱的足迹。如此我只能推着自行车,小
初春的清晨,外面飘着斜斜细雨,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寒意。我撑着伞,缩着脖子,疾步向小区门口的早点铺子走去。给上初中的儿子准备早餐,是我每天的必修课,虽然孩子吃不了几口,甚至有时因为起床迟了一口不吃,可我还是乐此不疲。  小区周围有几家早点店,平时这会儿早已热气腾腾,香飘四溢,顾客盈门了。可今天这是怎么了,只有两家门开着准备做生意的样子,可居然到现在连炉灶里的火都还没生好呢,难道真是天气的原因吗?我
摘要:当今,刑事和解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模式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但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妥善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当代刑事法治制度必须包容着这样的精神。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机制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一条新思路。本文将浅析刑事和解制度。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