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给排水专业《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从教学内容方面、设计实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措施,阐述了《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以达到教改的目的。
【关键词】 水质工程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213-02
《水质工程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给排水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本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和将来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水厂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在人才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水质工程学管理人才,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水质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尝试,并提出其教学改革的设想和举措以供参考。
1 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
《水质工程学》课程涉及理论面相当广,从给水处理工艺到污水处理工艺等很多种水处理工艺,每一种水处理工艺都有其独有特点,量大面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较好的了解每种水处理工艺的特点、掌握他们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并能应用到课程设计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 目前存在问题
2.1 教学内容方面。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水质工程学》课程一般学时40学时,有限的教学课时,让一部分学生觉得这门课不是很重要,造成他们一开始就从心理上轻视这门课。这也增加了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总学时偏少的情况下,一般应了解给排水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抓住主干结构。在充分反映本课程对本专业作用的基础上,对本课程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突出重点。对工程类学生,主要应强调知识的应用,要讲精讲透,让学生能触类旁通。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实例介绍,对其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等知识要进行讲解,尤其要强化学生对水厂工艺设计的能力,这是本课程最终的目的。
2.2 实验课程方面。 对水质工程学实验课重视程度还不够,实验课与理论课脱钩, 进度安排不够合理。目前授课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课堂主讲老师上课,其二是作为相关课程的水质工程学实验课。水质工程学实验课是理解与消化课堂上基本理论的最好捷径, 而水质工程学实验的缺乏显然是水质工程学课程的一块巨大的空缺,任何工程类课程都应该有其配套的实验设备,没有实验的课程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实验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对学生将来从事给排水事业大有好处。
2.3 设计实践方面。设计实践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将各部分理论联系在一起, 建立整体的概念;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1]。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本课程应安排在第六学期。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理由是,到第六学期学生学过了水力学、水文学、水微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等基础课程之后,再安排《水质工程学》课程对学生学习要相对容易些,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第六学期有许多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把《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将学到的知识及时的应用到设计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课程设计中,最好能参与一些具体工程设计,由有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来带队,最好高职称的教师带1-2名中级职称的教师2年左右,不要一开始就让没有任何实际设计经验的教师带课程设计,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设计效果极差。
2.4 教学过程方面。由于教学安排、时间的限制以及授课媒体的局限性,很多的工程实例,尤其是新的水处理工艺成果难以向学生进行介绍,学生也很少能到工程现场去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而学生练的少的矛盾,造成教学过程中互动性不强,教学相长的效果不佳。
3 教学方法及教学体会
针对《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反复思考,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让学生把一些重要的知识学懂、学会,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一些教学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3.1 教学内容方面。绪论课是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是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第一印象。笔者认为,绪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了《水质工程学》整个课程的的教学命运,它是引起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的关键一环。作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绪论课的意义重大。教师应当对本节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教师还要注重案例分析,增强实战运用意识,如经常举一些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到《水质工程学》课程的重要性。大学生的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独立性强,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讲课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提问或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能活跃大家的思维,而且可以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的理解。
3.2 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认识存在片面性和对电教技术手段掌握不够,使应用和开发现代教育手段进行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专业教师必须适时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电化教学手段。例如,鉴于课堂讲学的单一性及强理论性,同学们对水处理工艺的一些具体做法理解不深,可尝试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教学和现场参观实习教学,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些水处理工艺的工程实践,领悟给排水设计师们的设计思想。建议采用多媒体集中教学方式,集中的多媒体教学是将知识系统综合、加深印象的过程,而不是减少思考的过程。《水质工程学》教学中,课时少,而内容多。在多媒体教学盛行的今天,以前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合时宜,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差。原因是很多处理工艺和设备学生根本没见过,没有感性认识,势必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应该考虑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去现场参观实践,或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讲解《水质工程学》,将各种工艺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工艺运行过程拍成录像,真实地反映水处理工艺的形状及与运行过程,强化学生头脑中的实物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2]。
3.3 设计实习方面。将具体的工程项目搬到课堂教学上来, 进行净水厂、污水处理厂设计,使得实践选题应直接与工程设计相结合[3],与相关设计单位加强合作,聘请一些本专业的设计方面的高级工程师来培养青年教师或送青年教学到设计单位去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设计水平,这样在教学与课程设计中才能得心应手。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及教改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的专业水平,开阔职业教师的视野,选派老师参加有关学术交流,积极选派老师进行深造,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到兄弟院校、单位学习交流经验, 参加有关学术会议, 对从业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从而提高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
4 结论
水质工程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使水质工程学教学整体上由所提高, 必须全面提高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的质量, 完善授课种类、增加实例设计环节; 必须健全实验室设备与实验管理; 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教学要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内容、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提供信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增强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思维的方式以及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作者始终把帮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心理,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学宗旨。作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还有许多细节和未考虑到的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探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秋霞,范柳先,周志明,黄永光. 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的探讨-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 中国建设教育.2007.6(6):43-47.
[2] 王伟.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高教探索.2007(3)
[3] 石林.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意义核作用.辽宁工学院院报.第三卷第一期. 2001(3)
收稿日期:2008-5-15
【关键词】 水质工程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213-02
《水质工程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给排水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本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和将来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水厂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在人才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水质工程学管理人才,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水质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尝试,并提出其教学改革的设想和举措以供参考。
1 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
《水质工程学》课程涉及理论面相当广,从给水处理工艺到污水处理工艺等很多种水处理工艺,每一种水处理工艺都有其独有特点,量大面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较好的了解每种水处理工艺的特点、掌握他们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并能应用到课程设计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 目前存在问题
2.1 教学内容方面。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水质工程学》课程一般学时40学时,有限的教学课时,让一部分学生觉得这门课不是很重要,造成他们一开始就从心理上轻视这门课。这也增加了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总学时偏少的情况下,一般应了解给排水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抓住主干结构。在充分反映本课程对本专业作用的基础上,对本课程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突出重点。对工程类学生,主要应强调知识的应用,要讲精讲透,让学生能触类旁通。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实例介绍,对其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等知识要进行讲解,尤其要强化学生对水厂工艺设计的能力,这是本课程最终的目的。
2.2 实验课程方面。 对水质工程学实验课重视程度还不够,实验课与理论课脱钩, 进度安排不够合理。目前授课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课堂主讲老师上课,其二是作为相关课程的水质工程学实验课。水质工程学实验课是理解与消化课堂上基本理论的最好捷径, 而水质工程学实验的缺乏显然是水质工程学课程的一块巨大的空缺,任何工程类课程都应该有其配套的实验设备,没有实验的课程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实验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对学生将来从事给排水事业大有好处。
2.3 设计实践方面。设计实践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将各部分理论联系在一起, 建立整体的概念;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1]。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本课程应安排在第六学期。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理由是,到第六学期学生学过了水力学、水文学、水微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等基础课程之后,再安排《水质工程学》课程对学生学习要相对容易些,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第六学期有许多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把《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将学到的知识及时的应用到设计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课程设计中,最好能参与一些具体工程设计,由有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来带队,最好高职称的教师带1-2名中级职称的教师2年左右,不要一开始就让没有任何实际设计经验的教师带课程设计,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设计效果极差。
2.4 教学过程方面。由于教学安排、时间的限制以及授课媒体的局限性,很多的工程实例,尤其是新的水处理工艺成果难以向学生进行介绍,学生也很少能到工程现场去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而学生练的少的矛盾,造成教学过程中互动性不强,教学相长的效果不佳。
3 教学方法及教学体会
针对《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反复思考,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让学生把一些重要的知识学懂、学会,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一些教学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3.1 教学内容方面。绪论课是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是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第一印象。笔者认为,绪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了《水质工程学》整个课程的的教学命运,它是引起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的关键一环。作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绪论课的意义重大。教师应当对本节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教师还要注重案例分析,增强实战运用意识,如经常举一些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到《水质工程学》课程的重要性。大学生的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独立性强,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讲课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提问或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能活跃大家的思维,而且可以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的理解。
3.2 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认识存在片面性和对电教技术手段掌握不够,使应用和开发现代教育手段进行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专业教师必须适时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电化教学手段。例如,鉴于课堂讲学的单一性及强理论性,同学们对水处理工艺的一些具体做法理解不深,可尝试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教学和现场参观实习教学,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些水处理工艺的工程实践,领悟给排水设计师们的设计思想。建议采用多媒体集中教学方式,集中的多媒体教学是将知识系统综合、加深印象的过程,而不是减少思考的过程。《水质工程学》教学中,课时少,而内容多。在多媒体教学盛行的今天,以前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合时宜,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差。原因是很多处理工艺和设备学生根本没见过,没有感性认识,势必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应该考虑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去现场参观实践,或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讲解《水质工程学》,将各种工艺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工艺运行过程拍成录像,真实地反映水处理工艺的形状及与运行过程,强化学生头脑中的实物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2]。
3.3 设计实习方面。将具体的工程项目搬到课堂教学上来, 进行净水厂、污水处理厂设计,使得实践选题应直接与工程设计相结合[3],与相关设计单位加强合作,聘请一些本专业的设计方面的高级工程师来培养青年教师或送青年教学到设计单位去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设计水平,这样在教学与课程设计中才能得心应手。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及教改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的专业水平,开阔职业教师的视野,选派老师参加有关学术交流,积极选派老师进行深造,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到兄弟院校、单位学习交流经验, 参加有关学术会议, 对从业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从而提高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
4 结论
水质工程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使水质工程学教学整体上由所提高, 必须全面提高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的质量, 完善授课种类、增加实例设计环节; 必须健全实验室设备与实验管理; 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教学要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内容、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提供信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增强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思维的方式以及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作者始终把帮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心理,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学宗旨。作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还有许多细节和未考虑到的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探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秋霞,范柳先,周志明,黄永光. 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的探讨-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 中国建设教育.2007.6(6):43-47.
[2] 王伟.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高教探索.2007(3)
[3] 石林.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意义核作用.辽宁工学院院报.第三卷第一期. 2001(3)
收稿日期:20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