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0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Lp-PLA2含量,病例组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水平,根据影像学分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组。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p-PLA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OR=1. 007,95%CI 1. 004~1. 011),但校正血脂等因素后相关性降低(OR=1. 004,95%CI 0. 999~1. 010)。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新生血管III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脑梗死密切相关(OR=24,95%CI 1. 952~295. 061)。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中Lp-PLA2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一定程度上受血脂等因素的影响。应用CEUS技术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水平,新生血管等级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其中新生血管III级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未发现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