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的写在高原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的经验和感知始终是一位写作者最真实的知识,也是写作者的写作得以继续的某种内驱力,我们时常会把这种知识明晰化,譬如性别的、族群的、地方的……从而作为其写作的独特面相或者表征。但是,更多的时候写作者会把这种“真实的知识”抽绎成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或一种修辞。在抽绎的过程,眼耳鼻口舌这些感性器官似乎总是与负责语言的神经中枢有着密切的相关,文字就像某种必要的物理器官,处理了我们在抽象印象方面的弱点。如此,某个地方、某种精神、某种自我便在语言中逐渐构成并不断延伸。把海拔两千七百米左右的地景风物与个人的意向、感知、情绪投射在时间变化的轨迹和不同的时间概念上,以最模糊又最自然的方式抒写存在于高原的一切,大概是曹有云对高原的独特体悟。他的诗篇中时间之诗占据了绝大部分,或春夏秋冬的节律时间,或感觉体验的心理时间,或讨论时间观念的哲学时间都无一例外的出现在他的诗作中。他总是携带着某种感情进入对时间的体验中,或者说,他情感的抒发处处显示了尖锐的时间之思:
  嘀嗒,嘀嗒,嘀嗒……
  来自幽冥地狱冰湖之中
  哗哗的水声
  烦透我烦神的一生……
  ……不是水声
  是高悬在头顶
  无限绵延的墙壁上
  精密的钟表
  被死亡之手昼夜不舍用力拧紧的发条
  淹没了我最后的幻想……
  ——《隐喻的时间》 [1]
  奥古斯丁的格言:时间究竟是什么?诗篇首句似乎回答了这个咏叹的疑问,时间就是重复,“嘀嗒”在一切可以视见和听见的状态里,在运动和变化中重复叠加。这种重复在空间维度上是显而易见的,确如《秋夜》开篇的描写“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一滴水、一株树、一个生命体它们存在着,但生命周期让它们消失了,接着又产生同样的生命体,看起来是物质的又一次叠合,其实是存在之物在时间维度的循环和时间的力量在空间中的重复。诗人并没有通过“水声”、“钟表”等意象展开对时间的客观描写和叙述,转而在每一小节最后一句引入一个主体性概念“我”,可见嘀嗒的钟表声或哗哗的水流声象征的时间,既不是数字化的程式也不是抽象的实体,而是诗人作为行为主体的“内感觉——一种本体性的情感的历史感受,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的历史而具有积淀了的情感感受意义。……时间成了依依不舍、眷恋人生、执着现实的感性情感的旧产物。” [2]在这种内感觉对现实存在体悟的感性形式之外,时间于曹有云的创作而言,有着生命本体论的意义,他继续写道:
  嘀嗒,嘀嗒,嘀嗒……
  这神秘之水,重量之水啊
  与亚当与夏娃与罪恶一道
  自那最初的光和暗
  周行不息之隧道
  携手而来……
  ——《隐喻的时间》 [3]
  重复使用的象声词中,诗人并没有回答时间是什么,也没有对时间理念进行知性的形象图解,转而将这抽象的形而上之问具体化为生命与时间的关系。生命成长,源头在大地黑暗的尘封之中,成长在太阳的光明之中发展进化,生命的奥秘靠时间延伸,死亡之黑暗是生命的动力也是生命的杀手,人生于大地而归于大地,在一丛幻影中完成单个生命的循环,“我”与时间携手走来又匆匆离去,时间与“我”,是一切问题的起点,亦是终点。[4]
  不难发现,曹有云欲通过时间进行诗歌和生命的双重探索,他的第一本诗集《时间之花》就以“时间”一词之间入题。无意于猜想他对时间有着怎样深刻的理解或某种根深的情愫,时间于诗歌本身而言,就有那么几分天然的联系。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明确的就时间、空间问题对艺术进行了探讨,对诗与绘画两门艺术作出了卓有见地的比较,他划定了以诗和画为代表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界限:从题材本身来看,诗适宜于写在先后承续的流动的动作,画则适宜于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静止物体。从媒介上看,诗用语言为媒介,语言的线性特征使得言语首先是一个时间序列中的运动,它们按照语法规则组合起来进行表义活动。[5]一首诗可以表现一个静态的实体,也可呈现一个变化的动力状态,《阳光落下》中诗人有这样的描述:
  阳光落下
  阳光依然落下
  打开黑夜黑暗的心脏
  搭下光明的舞台
  邀请你和我
  一同跳舞,一同死亡……
  阳光的流逝因“依然”一词的使用而被诗人刻意拉长,客观的时间被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的流逝主观化,阳光因为“落下”而变成一种外在于“我”的他物,而时间恰恰是由于此种他物的时刻(the moment of absolute otherness)而聚集在一起的。[6]诗人于“落下”到“依然落下”的时间间距之中,借他物的时刻(阳光)极其自然的把时间变迁与死亡联系在了一起,阳光落“下”便是死亡,但是阳光的意义在于洒下光明,在于以“死”的方式提供类似“跳舞”的福祉。饶有趣味的是,这节诗中“落”、“落下”、“依然落下”三个既区分又统一的时间关系。从词语的承接顺序上看,这三者表示的时间关系为:落→落下→依然落下;关照诗歌的结构形式而言,“落下”所隐含的时间关系应为:落→落下←依然落下。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时间观念——奥古斯丁的“三重现在”时间观,他认为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即(过去的)现在→现在←(将来的)现在。这种结构形式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它提示了三类时间的并置关系而对“过去”、“将来”加括号并指向“现在”;其次它提示了现在作为中枢时间点的过渡作用。不妨将这三者做一个总结(如图):


  “落”相似于“过去的现在”,“落下”相似于“现在”,“依然落下”相似于“将来的现在”;就词语顺序而言,“落下”隐含了诗歌整体结构;就诗歌结构模式而言,“落下”隐含了一种诗歌时间点的选择策略;而落下本身仅是时间派生的次级的现象——瞬间——现在的“此刻”(the “now” of the present)。或许是出于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精细区分,曹有云似乎更愿意以一种情感化的方式来体验时间,他时常以内心的或自然节律的时间作为一个中枢时间点,从时间向度的变化推延出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展示和自我的发现。比如那个“雷雨、大风过后/麦子纷纷聚气青春的手臂”的五月,春夏秋冬就从2006年5月23日这一时间节点在诗人内心中铺散开去:   夏日正午空洞的白昼
  风干诗人关于春天湿润的幻想
  镰刀老谋深算,居心叵测
  窥视窗花外灼热的麦田
  嘴巴和肠胃的喜悦
  田野的疼痛和荒凉
  ——《五月,关于季节的想象》
  在这种特定的情感体验中,曹有云的时间感知具有鲜明的选择性,他偏爱春秋季节,哪怕在循环性的时间流程中,也不愿凭着理性的思考道出春去冬来的消息,甚或有意的隐藏秋末冬初之败落景象。把对麦田、大地于四时之变的客观描述移置于嘴巴、肠胃这些身体器官的内在知觉中,通过主体意识预想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使得时间处于一种通豁流动的状态。也往往在这个时候,曹有云会把自己对时间和物的思考转向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八荒死寂,大雪飞扬黑夜覆盖
  大地贫贱的骨头
  儿女们敲打门扉,匆匆回家
  寻找麦粒、词语、火焰甚至灰烬
  ——《五月,关于季节的想象》
  其中意象的设置、情感基调既偏于焦灼又偏于沉静,关于季节的想象似乎投入到了一种不可预知的可能性中,而结果却是一望即知的。是什么让诗人由盛观衰呢?难道确如诗人自己所言“词语熔解,意象逃逸”?恐怕并不如此,他从麦子由绿变黄结穗落果、从火焰和灰烬中洞悉了时间的奥秘——熵。宇宙大爆炸以来,所有物质的能量都要转化为热能而被耗散,于是熵量是不断增加的,熵度量了物质能量的可变性,不断推进不断增大,这一现象和时间的流逝感和延续性是一致的。因此,这“关于季节的想象”是诗人在一种更为孤寂的心灵空间中体验到的时间的流逝,他洞悉了热寂对时间、对生命延续性的致命打击。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思绪来自内心时间与一次性的直线式时间观的不吻合,客观的物理时间的不可逆性意味着时间在空间上的隔离,而主观的内心时间因记忆而成为一种惯常的可以往复的行为方式。因此,这种不吻合因时间的一般性意义而多少携带着熵的悲剧性意义。
  生物体的熵即死亡,死亡作为最本己的可能性从来都根植于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之中,其悲剧意义在于,我们总在经验他人他物的死亡而不能获得任何有关死亡本身的知识和体验,个体有关他人他物死的经验也不可能变为对象性的知识而传递和转移。个体对于死的认识既是熟悉的又是全然陌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死属于遥远的未来,与自己无关,至少此刻是这样。因为死不能被对象化,所以行为主体不能真正建构一个完整的死的意象,哪怕是在那个“冬天,大雪纷飞/狗吠满天翻卷的雪花/……狗吠一动不动的僵尸——《狗吠》”;哪怕是在《高处的可可西里》:“旷原之野/西风穿透单薄的四季/雪片塞满遥深的山谷”;死的必然性在依然会在生的或然性中展开,我们的思考没有一种不混杂着希望与烦愁的色彩。或许正是由于此,曹有云的诗歌时常显出一种忧而不郁,悲而不伤,苦而不恼的情绪,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自我不妥协的精神:
  河流会干的
  灯盏会灭的
  眼睛也会闭上的
  ……但在闭眼之前
  该怎样熬过这渐干渐灭
  昏暗的日子
  ——《决斗》
  那么,这种精神又源自何处呢?正如诗人自己的发问:
  有谁,有谁咏唱一生
  在贫穷的大地筑起爆飞的星空
  再度照亮千年后所有的春天
  如有盲目的荷马,流放的但丁
  ——《二00六年的春天》
  时间在幽冥的隧道里闪烁着无穷智慧的影子,荷马、但丁似乎承担了时间的重负成为一种永恒,与其说这种永恒是我们对荷马和但丁本人赋予的意义,毋宁说是后代文学之流对其文学赋予的永恒意义。偏安高原一隅的诗人对时间的再次思考与文学的永恒存在某种耦合,现实中的救赎可能是一线天堂的光明,可能是上帝的一词启示,也可能是现实中崭新而永恒的创造。但对曹有云而言,这种救赎或生命的抱慰来自诗歌来自文学,包括他那不妥协的自我也来自文学来自诗歌。或者再准确一些,自我不妥协的抵抗力量来自语言。
  啊,我生命中上升的元素
  我的阳光、鲜花与风中
  歌唱的颂辞,日夜生长,流淌
  覆盖你疲倦忧伤的目光
  ……
  太阳和月亮
  天上不死的灯盏
  她一直燃烧,一直抚摩
  不断描绘万物生长辉煌的景象
  不断赐予你缚住苍龙的勇气和坚韧的绳索
  ——《断章:难道只是语言》
  葛红兵先生曾形容曹有云为“旷野诗人”,说他的语言缝合了旷野之物。仔细读来确实如此,其描写语言短促有力,节奏明快,似高原之景皆在目力所及之处;其抒情语言情感细密而饱满,语力沉稳,似戈壁滩上的一丛丛的骆驼刺。我总会在这两种对比鲜明的语言感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语言本身携带的,但又远远不止语言本身,可能是高原人言辞中带出的本能的力量,更可能是两种截然的语言相遇时的缓冲。身处高原,曹有云诗歌中的意象大多不能逃出高原,他总在开掘与体验自己的处所经验,并把它们带到尽可能大和尽可能多的诗意空间中去,在高原的空间经验中时间意识业已成为曹有云诗歌写作中独特的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高原本身则是他生命寻找的目标也是他生命基因序列上的存在。写到这里我们似乎能够回答诗人内心的疑问:“难道语言只是语言?”语言不仅仅只是语言,诗歌也并不仅仅是诗歌,它们都有着超越自身形式的意义和内涵。
  参考文献
  1.曹有云.时间之花[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本文所引用诗文皆摘自本书,不再单独注出.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5.
  3.曹有云.时间之花[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本文所引用诗文皆摘自本书,不再单独注出.
  4.刘恪.词语诗学·空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141.
  5. [德]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4-80.
  6. [英]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9.
其他文献
作为文学史存在的20世纪90年代诗歌早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且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对象。文学史的存在需要阐述和判断,而阐述和判断又是与具体的观察与研究方法和维度密不可分。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样的维度介入文学史呢?每个研究者都会根据文学史存在的特点与自己所掌握的理论以及自身的知识结构作出自己的选择。青年学者董迎春新近出版的《20世纪90年代诗歌身体书写的符号学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
期刊
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中国诗歌是属于抒情诗的,当他们读到新诗中的与之风格不同,乃至截然反向的写作时,就诧异了,甚至将之目为非诗,并将新诗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此。这是非常不公平的,那些似乎反抒情的作品,并非凭空出现的怪物,亦非自西方强行移植的结果,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中,早已有了大量此类的创作,只是今天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发展。  因此,我的这篇文章,试图从古典诗梳理至新诗,来探讨这一愈来愈盛的反抒情
期刊
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写过一篇《诗云》,大意是说科技文明极端发达的外星人控制了地球之后,唯一不能控制的东西就是人类创造的诗歌,于是外星人取笔名“李白”,把所有的文字资源加以排列组合,延伸成为几百万亿米的星云,但是,在其俘虏的人类面前,这个庞大的文字星云仍然不是诗歌。  外星人搞不懂何为诗歌,读诗的人也很少穷究诗歌的确切定义,对于绝大多人愿意读诗的人来说,重要的是面对诗歌时能够感受到什么,如果继续深究,那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徐敬亚:海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教授。1949年生。1976年写诗,《今天》理论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隐匿者之光》《重新做一个批评家》等。2004年起先后在《特区文学》主持“批评家联席阅读”、“十大网络版主联席阅读”。2006年发起并主持海南大学“诗歌月读”活动。2006年11月在黄山第三代诗歌纪念会上获“终身成就奖”。  南 鸥:我想朋友们一定
期刊
一  批评家谢冕曾经表达这样的观点:“袁可嘉先生在‘九叶派’诗人中,素以理论著称,他被认为是这个诗人群体中始终高举理论精神旗帜的一位。……人们读‘九叶派’诗人当中的袁可嘉,在内心深处更愿意接受他作为理论家、批评家和翻译家这样的身份,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的创作。也许别人没有这样的看法,但至少在我个人内心曾是这样认为的。”(见方向明主编《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以下简称《斯人可嘉》)序二)我相
期刊
面对李海洲《一个孤独的国王》这本诗集,我开始有些不以为然,我甚至觉得李海洲和这本诗集的题目完全是两回事,李海洲是否有某种不可告人的忧伤?没关系,先不考虑这些,反正先读下去,毕竟李海洲的文字是值得一读的。  事实上,接下来的阅读一方面印证了我的期待,另一方面改变了我当初的不以为然。说印证我的期待,是因为李海洲对待汉语写作的驾轻就熟,始终都在挖掘发现汉语缭绕燃烧的火焰,另一方面我发现李海洲的孤独真还是
期刊
诗人鱼跃,浙江慈溪周巷镇天元元甲人,初闻其字号“鱼跃”和“海阔堂主人”,映入眼帘的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他在诗中缔造了一个极为宽广且个性的艺术世界。充满个性色彩是衡量一切文学的价值标准,在“鱼跃”诗中,我们可以聆听诗人内心的的律动。六十年代尾巴出生的鱼跃,童年在文革中渡过,又亲历经改革开放,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在浮华又喧嚣的年代,在诗歌被挤压的仅剩一片狭小空间的年代,难能可贵的
期刊
中国新诗诞生百年之际,世界正在用惊奇的眼睛关注着一个东方大国的复兴。中国新诗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正是在一百年前世界大变革的风暴中,迎着世纪的曙光冲向天空的雏鹰。一百年的中国新诗对于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诗词,今天仍是一只雏鹰,但在东方文明的天宇,百年风雨,每一次历史重大的变革中,我们都看得见中国新诗的身影。中国新诗也用优秀诗人的名字和不朽的诗篇,构筑了中华民族精神殿堂复兴与重建的基石。从另一
期刊
一  1936年,辛笛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创作了《挽歌》。这首诗,可以说是新诗三十年代“活用典”的经典之作。  青年辛笛不仅酷爱李商隐的诗歌,深受影响;而且在清华大学期间,就开始读《荒原》,随后在爱丁堡大学留学时,曾聆听艾略特演讲,倍受启发。辛笛后来自述:“……旧诗歌中爱谴词用典,只要运用适当,往往能增加不少韵味,我常为之赞叹不已。后来我研究艾略特时,发现他爱在比喻中运用典故乃至以典来加强修辞,这种手
期刊
在包括鲍勃·迪伦在内迄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30位诗人中,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Harry Martinson,1904-1978)的名字显然并不在最响亮的梯队行列。甚至提到瑞典文学,我们首先想起的也是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塞尔玛·拉格洛芙、阿丝特丽·林德格伦或去年刚刚离世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等人。正如瑞典本土学者乌尔夫·拉尔森(Ulf Larsson)博士所指出的,诺奖并未给马丁松带来很高的国际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