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到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思路,实验组应用全程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指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程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对于患者的康复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程化护理模式;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187-01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指静脉血管的血液滞留而引发的下肢静脉迂曲、扩张表现,临床中的疾病表现主要是以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周边血管病变。目前来看,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療方式主要为手术,但是手术本身带有一定创伤特征,所以患者在临床康复过程中存在比较多风险问题[1]-[2]。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整体预后效果,本文以对比方案探究不同护理方式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预后的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到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常规组例数48例,其中男、女分别28、20例,年龄平均(63.59±2.77)岁;实验组例数48例,其中男、女分别27、21例,年龄平均(63.16±2.25)岁。上述资料无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思路,基于患者康复提供体征检测以及医嘱执行等护理。
实验组采取全程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案如下:1、术前。在患者入院之后由责任护士接待并主动沟通,为患者介绍住院规范与要求,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估,综合分析患者的身心状态并设计相应的护理方案。提供基本的健康指导,例如做好术前的饮食调整。并基于术前做好药敏试验、备皮备血等工作,同时讲解手术流程与手术室环境;2、术中。在手术期间需要严格检测患者的体征,并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同时做好对患者体温以及体位的调整,加快手术进程;3、术后做好对患者体征的检测,特别是做好切口引流与尿管、皮肤受压等情况的管理,并在术后6小时内做好体征监测,并观察患者伤口状况的评价,嘱咐患者抬高患肢并为患者家属提供按摩、踝关节运动指导,基于患者的疼痛感与耐受情况提供肌肉训练,强化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
生活质量采用ADL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基于具体类型采用定量、定性方式判断,针对性别等百分比数据采用T2检验,对于年龄等均数数据应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中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1例切口感染、1例静脉血栓、1例水肿,发生率6.25%;常规组3例切口感染、2例静脉血栓、2例水肿,发生率14.58%。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指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
2.2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4周生活质量分别为(31.54±2.31)分、(18.64±3.22)分、(46.24±3.21)分、(84.24±4.21)分;常规组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4周生活质量分别为(30.16±3.24)分、(18.46±3.64)分、(23.24±4.33)分、(56.24±6.24)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相当明显的蚯蚓状浅静脉,基本上无其他明显症状,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原本弯曲的浅静脉会逐渐成团,此时会呈现在皮肤表面,在患者平卧后症状会有一定改善[3]。与此同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行走、站立期间可能会因为压力或轻微外伤等因素,导致曲张静脉破裂甚至是出血,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临床中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最为常规的治疗方式便是手术,但是因为手术本身对患者存在一定创伤,特别是术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所以在临床中不仅需要注重手术技术的改善,同时还需要注重手术期间护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全程化护理方案可以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护理过程对于患者的生命与隐私注重度较高,可以为患者提供全程化的优质护理,促使患者在围术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例如在术后做好体征检测,可以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并加快患者康复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后续患者的整体康复提供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指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全程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对于患者的预后状态的改善作用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作为常规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全程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对于患者的康复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红美.浅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006(046):222-222.
[2]王丹.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06(080):71-71.
[3]秦悦,李玉莲.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下肢静脉曲张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饮食保健2020,7(33):269-270.
[4]许园园.探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静脉曲张护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08(002):40,56.
作者简介:
1.段卫娟(1991.09)女,汉族,陕西咸阳,本科,护师,空军第九八六医院第一门诊部,战伤救护。
2.郭凌燕(1981年5月),女,汉,河南郑州,大学,馆员,陆军边海防学院,信息管理。
1.空军第九八六医院第五门诊部 陕西西安 710000;2.陆军边海防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
关键词:全程化护理模式;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187-01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指静脉血管的血液滞留而引发的下肢静脉迂曲、扩张表现,临床中的疾病表现主要是以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周边血管病变。目前来看,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療方式主要为手术,但是手术本身带有一定创伤特征,所以患者在临床康复过程中存在比较多风险问题[1]-[2]。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整体预后效果,本文以对比方案探究不同护理方式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预后的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到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常规组例数48例,其中男、女分别28、20例,年龄平均(63.59±2.77)岁;实验组例数48例,其中男、女分别27、21例,年龄平均(63.16±2.25)岁。上述资料无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思路,基于患者康复提供体征检测以及医嘱执行等护理。
实验组采取全程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案如下:1、术前。在患者入院之后由责任护士接待并主动沟通,为患者介绍住院规范与要求,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估,综合分析患者的身心状态并设计相应的护理方案。提供基本的健康指导,例如做好术前的饮食调整。并基于术前做好药敏试验、备皮备血等工作,同时讲解手术流程与手术室环境;2、术中。在手术期间需要严格检测患者的体征,并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同时做好对患者体温以及体位的调整,加快手术进程;3、术后做好对患者体征的检测,特别是做好切口引流与尿管、皮肤受压等情况的管理,并在术后6小时内做好体征监测,并观察患者伤口状况的评价,嘱咐患者抬高患肢并为患者家属提供按摩、踝关节运动指导,基于患者的疼痛感与耐受情况提供肌肉训练,强化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
生活质量采用ADL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基于具体类型采用定量、定性方式判断,针对性别等百分比数据采用T2检验,对于年龄等均数数据应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中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1例切口感染、1例静脉血栓、1例水肿,发生率6.25%;常规组3例切口感染、2例静脉血栓、2例水肿,发生率14.58%。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指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
2.2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4周生活质量分别为(31.54±2.31)分、(18.64±3.22)分、(46.24±3.21)分、(84.24±4.21)分;常规组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4周生活质量分别为(30.16±3.24)分、(18.46±3.64)分、(23.24±4.33)分、(56.24±6.24)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相当明显的蚯蚓状浅静脉,基本上无其他明显症状,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原本弯曲的浅静脉会逐渐成团,此时会呈现在皮肤表面,在患者平卧后症状会有一定改善[3]。与此同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行走、站立期间可能会因为压力或轻微外伤等因素,导致曲张静脉破裂甚至是出血,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临床中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最为常规的治疗方式便是手术,但是因为手术本身对患者存在一定创伤,特别是术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所以在临床中不仅需要注重手术技术的改善,同时还需要注重手术期间护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全程化护理方案可以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护理过程对于患者的生命与隐私注重度较高,可以为患者提供全程化的优质护理,促使患者在围术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例如在术后做好体征检测,可以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并加快患者康复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后续患者的整体康复提供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指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全程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对于患者的预后状态的改善作用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作为常规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全程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对于患者的康复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红美.浅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006(046):222-222.
[2]王丹.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06(080):71-71.
[3]秦悦,李玉莲.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下肢静脉曲张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饮食保健2020,7(33):269-270.
[4]许园园.探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静脉曲张护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08(002):40,56.
作者简介:
1.段卫娟(1991.09)女,汉族,陕西咸阳,本科,护师,空军第九八六医院第一门诊部,战伤救护。
2.郭凌燕(1981年5月),女,汉,河南郑州,大学,馆员,陆军边海防学院,信息管理。
1.空军第九八六医院第五门诊部 陕西西安 710000;2.陆军边海防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