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论语》,是涵养生命的需要;促进人格健全和品格提升;有利于克服民族文化的疏离,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做有中国魂和中国精神的中国人;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获得中西合璧的文化根基,成长为既适应中国环境,又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培养做人的道德修养,变成有尊严的人。
关键词:论语;人格;民族自豪感
学习、传承经典,吸收、体悟传统,是青少年承接祖先血脉,文化涵养中成长的必要前提。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起点是《論语》,《论语》的学习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现代中国人”的需要。(裴斐,《论语讲评》凤凰出版社,前言,2007年8月版)
学习《论语》是做人的需要。一个人的生命犹如一棵树,树冠是智力水平,树干是健康体魄,树根是心灵人格。树根出问题,树无法成参天大树,不能枝繁叶茂。教育须把目光和精力盯在心灵培养、人格健全。目前的中国,忽视人格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最大危机”。(孙云晓,《习惯养成有方法》,P19,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版)小学到研究生,学校设置各种学科,重视技能、技巧等术的知识传授,缺乏道的传解和生命学问之传承,疏于经典文化和人格教育熏陶,导致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生命无使命,生活无意义,缺乏理想、不懂感恩、极端自私、抗挫折能力低、社会责任意识差等,导致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一旦错过教育关键时期,成人后的努力事倍功半,难有回天之力。进入社会后,面对更严重庸俗文化和拜金习气,没有打好坚实、健全人格基础,很快迷失其中,不能自拔,造成个人和家庭悲剧,也是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悲哀。青少年亟需符合人性的品格教育,《论语》当之无愧填补空白。“《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钱穆,《论语新解》,P3,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主要内容就是讲怎么做人,如何提升自己,实实在在的为人之道,并非抽象说教,非枯燥的理论玄思。《论语》中所蕴含的那些丰富而深刻的安身立命法则,可以给予青少年灵魂和精神的力量,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格的提升。
新文化运动以来,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被视作民族不幸的根源,当成中国人失败、屈辱的罪魁祸首,不断被边缘化,再打倒在地、踏上一脚,直到文革开棺戮尸式的彻底荡涤与毁坏。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对传统如此决绝,对祖先如此鄙薄,对文化如此仇恨,狠心用手割断自己的“脐带”,挖掉自己的“心"。之后,中国人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危机:人的生活必须维持一种族类的存在,这种族类存在是由传统文化维持。我们完全抛弃民族自身文化,不认同传统,千方百计去掉这个标记,我们中国人作为一个族类,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面目就模糊不清,精神家园岌岌可危,我们的生活再也没有传统定义的那种意义,我们成为“无族类之根的人群”,在精神和灵魂上,沦落到“雨打浮萍随风飘”“轻薄桃花逐水流”的凄惨命运。中华民族要继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让民族文化流淌在青少年血液,镌刻在青少年心灵,烙印在青少年骨髓。《论语》等经典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学习《论语》,开启了回归和寻根两个过程,一是回归祖先和文化,二是寻民族文明的根。(傅佩荣,《傅佩荣细说孔子》,上海三联书店,P4,2007年5月版)《论语》帮助他们克服对文化的陌生和疏离,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实现文化认同,成为有文化归属感和心灵皈依感的炎黄子孙,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命脉的使命与重任。
学习《论语》是做现代中国人的需要。《论语》诞生的时代与生活环境与今天不同,社会基础和背景也不一样。它以文言文写成,文繁义深,头绪凌乱,令青少年望而生畏,只能浅尝辄止。学习《论语》,需要新的诠释或修正、补充,孔子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是为“知新”。“新”是时代感。学习《论语》,青少年要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人,而非不能迎接挑战的“古人”或“古董”。要结合现实情况对《论语》加以引导,从青少年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出发,以时代的视角,浅显易懂地对《论语》进行贴近实际生活的讨论、解读,唤起思索、体悟。青少年学习经典文化的目标,是要将文化涵养渗透到社会现实和生命实践当中,用中国文化引导人生、获得有意义的生活。《论语》的学习不能死记硬背,不能死搬教条,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关注生命感悟,落在身体力行。(陈开先,《论语心读精解》,P4,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新”是世界眼光。中国越来越开放,大踏步走向世界。青少年在成长阶段打好民族文化坚实基础,具备中国精神深厚素养,与世界接轨,获得中西合璧文化根基,做到能适应中国环境,也能适应世界变化,成为“乡土情,中国心,全球眼界”的现代中国人。
学习《论语》是做堂堂正正现代中国人的需要。“堂堂正正”,即拥有人的“第三种尊严”:除了钱财和权力之外,因人格、思想、道德而获得的尊重。市场经济调动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高速发展,但人性自私也被激发起来,私欲膨胀、物欲横流,为赚最多的钱不择手段。社会价值观畸变,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泛滥,赤裸裸物欲主义大行其道,无所不在的传媒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生产、扩大并不存在的欲望。物质日益富足而精神极端贫乏腐蚀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人却灵魂蜕变,道德沦丧。传统文化断裂,传媒网络代替经典,成为塑造灵魂的场所,夜以继日制造出浅薄、颓废、荒诞、怪谲的庸俗文化,无情吞噬信仰、追求、情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对道德情操形成致命伤害。《论语》的价值“言简意赅”,《论语》的意义“历久弥新”。(宋淑萍,《中国人的圣书》,P24,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年3月版)学习《论语》如同跟圣人做心灵交流,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向上的心态,抵御花花世界的诱惑。
总之,青少年学习《论语》,是涵养生命的需要,是寄托灵魂的要求。学习《论语》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格的提升,成为真正的人;有利于克服民族文化的陌生疏离,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做有中国魂和中国精神的中国人;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世界接轨,获得中西合璧的文化根基,成长为既适应中国环境,又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辅助他们培养做人之“根”的道德修养,变成真正有尊严的人。
关键词:论语;人格;民族自豪感
学习、传承经典,吸收、体悟传统,是青少年承接祖先血脉,文化涵养中成长的必要前提。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起点是《論语》,《论语》的学习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现代中国人”的需要。(裴斐,《论语讲评》凤凰出版社,前言,2007年8月版)
学习《论语》是做人的需要。一个人的生命犹如一棵树,树冠是智力水平,树干是健康体魄,树根是心灵人格。树根出问题,树无法成参天大树,不能枝繁叶茂。教育须把目光和精力盯在心灵培养、人格健全。目前的中国,忽视人格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最大危机”。(孙云晓,《习惯养成有方法》,P19,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版)小学到研究生,学校设置各种学科,重视技能、技巧等术的知识传授,缺乏道的传解和生命学问之传承,疏于经典文化和人格教育熏陶,导致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生命无使命,生活无意义,缺乏理想、不懂感恩、极端自私、抗挫折能力低、社会责任意识差等,导致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一旦错过教育关键时期,成人后的努力事倍功半,难有回天之力。进入社会后,面对更严重庸俗文化和拜金习气,没有打好坚实、健全人格基础,很快迷失其中,不能自拔,造成个人和家庭悲剧,也是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悲哀。青少年亟需符合人性的品格教育,《论语》当之无愧填补空白。“《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钱穆,《论语新解》,P3,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主要内容就是讲怎么做人,如何提升自己,实实在在的为人之道,并非抽象说教,非枯燥的理论玄思。《论语》中所蕴含的那些丰富而深刻的安身立命法则,可以给予青少年灵魂和精神的力量,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格的提升。
新文化运动以来,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被视作民族不幸的根源,当成中国人失败、屈辱的罪魁祸首,不断被边缘化,再打倒在地、踏上一脚,直到文革开棺戮尸式的彻底荡涤与毁坏。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对传统如此决绝,对祖先如此鄙薄,对文化如此仇恨,狠心用手割断自己的“脐带”,挖掉自己的“心"。之后,中国人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危机:人的生活必须维持一种族类的存在,这种族类存在是由传统文化维持。我们完全抛弃民族自身文化,不认同传统,千方百计去掉这个标记,我们中国人作为一个族类,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面目就模糊不清,精神家园岌岌可危,我们的生活再也没有传统定义的那种意义,我们成为“无族类之根的人群”,在精神和灵魂上,沦落到“雨打浮萍随风飘”“轻薄桃花逐水流”的凄惨命运。中华民族要继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让民族文化流淌在青少年血液,镌刻在青少年心灵,烙印在青少年骨髓。《论语》等经典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学习《论语》,开启了回归和寻根两个过程,一是回归祖先和文化,二是寻民族文明的根。(傅佩荣,《傅佩荣细说孔子》,上海三联书店,P4,2007年5月版)《论语》帮助他们克服对文化的陌生和疏离,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实现文化认同,成为有文化归属感和心灵皈依感的炎黄子孙,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命脉的使命与重任。
学习《论语》是做现代中国人的需要。《论语》诞生的时代与生活环境与今天不同,社会基础和背景也不一样。它以文言文写成,文繁义深,头绪凌乱,令青少年望而生畏,只能浅尝辄止。学习《论语》,需要新的诠释或修正、补充,孔子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是为“知新”。“新”是时代感。学习《论语》,青少年要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人,而非不能迎接挑战的“古人”或“古董”。要结合现实情况对《论语》加以引导,从青少年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出发,以时代的视角,浅显易懂地对《论语》进行贴近实际生活的讨论、解读,唤起思索、体悟。青少年学习经典文化的目标,是要将文化涵养渗透到社会现实和生命实践当中,用中国文化引导人生、获得有意义的生活。《论语》的学习不能死记硬背,不能死搬教条,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关注生命感悟,落在身体力行。(陈开先,《论语心读精解》,P4,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新”是世界眼光。中国越来越开放,大踏步走向世界。青少年在成长阶段打好民族文化坚实基础,具备中国精神深厚素养,与世界接轨,获得中西合璧文化根基,做到能适应中国环境,也能适应世界变化,成为“乡土情,中国心,全球眼界”的现代中国人。
学习《论语》是做堂堂正正现代中国人的需要。“堂堂正正”,即拥有人的“第三种尊严”:除了钱财和权力之外,因人格、思想、道德而获得的尊重。市场经济调动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高速发展,但人性自私也被激发起来,私欲膨胀、物欲横流,为赚最多的钱不择手段。社会价值观畸变,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泛滥,赤裸裸物欲主义大行其道,无所不在的传媒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生产、扩大并不存在的欲望。物质日益富足而精神极端贫乏腐蚀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人却灵魂蜕变,道德沦丧。传统文化断裂,传媒网络代替经典,成为塑造灵魂的场所,夜以继日制造出浅薄、颓废、荒诞、怪谲的庸俗文化,无情吞噬信仰、追求、情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对道德情操形成致命伤害。《论语》的价值“言简意赅”,《论语》的意义“历久弥新”。(宋淑萍,《中国人的圣书》,P24,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年3月版)学习《论语》如同跟圣人做心灵交流,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向上的心态,抵御花花世界的诱惑。
总之,青少年学习《论语》,是涵养生命的需要,是寄托灵魂的要求。学习《论语》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格的提升,成为真正的人;有利于克服民族文化的陌生疏离,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做有中国魂和中国精神的中国人;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世界接轨,获得中西合璧的文化根基,成长为既适应中国环境,又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辅助他们培养做人之“根”的道德修养,变成真正有尊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