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出现两大现象: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學生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实训课通常是教师先演示操作,学生的操作模仿多,思考少,对理论的理解和探索不够;二是“理实一体化”、“项目化”等教学模式,降低对理论的要求,侧重于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是大班制(通常40人以上),教学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欠佳;近三年,我校在机电、制冷专业实行“小班制、小项目、小竞赛”(以下简称“三小”)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三小”教学实验的班级,教学效果显著。
一、“三小”的含义
“小班制”是学生数量控制在25~30人以内,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小项目”是主干课程以项目教学为主线,设置若干个小项目,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简化教学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小竞赛”是学完一个项目后,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市省级技能竞赛要求,以课堂为平台,组织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中的组织形式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工作过程以“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岗位技能“小竞赛”常态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三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小班管理,小班教学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师资配备、教室配备和实训设备配备情况,规定班级人数为25~30人为单位(将原有的大班分成不同的专业组)。同时对教师进行“三小”教学模式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加强对“三小”教学模式的分析和研究,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实践尝试,制定相关制度和工作要求。为了配合“三小”教学模式改革,所有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教材,教材由一系列的小项目所组成,鼓励教师参与编写项目化校本教材或讲义,通过设置小项目开展小竞赛,与此同时,开展“三小”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項重要的考核内容。
2.整合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笔者任教的课程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法》,选用的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刘炽辉主编的教材,使用的设备YL-KWC型空调安装维修实训装置,并在学校“制冷专业一体化工作站”进行教学,共有一体化工作站25个。教材是制冷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的辅导教材,内容多,难度大,而学校只安排144学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删减,并制订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践证明,通过《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法》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学内容难度大大降低,操作技能也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也连年获奖。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
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则可达到非常直观、生动、形象的模拟效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空调器制冷济充注前,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同时充分利用实训室内的视频监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时投影、全程录像的作用,克服了学生观察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利用现场录像,制作成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先展示制冷剂充注的相关视频,并做简单介绍,由教师播放微课,引出小项目内容,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和简单讲解,学生容易理解项目的知识,容易掌握技能。
4.项目引领,学做合一,培养专业技能
小项目把知识与技能都以小项目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降低对理论的要求,侧重于实践。通过完成一系列小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质量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方式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喜欢动手实操,这种学习方式对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受用的。学生觉得学习很简单,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三小”教学的成效
1.与非实验班比较,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通过“三小”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教学一人一个工作站,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优势得到发挥,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消失,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升。近两年,我校机电、制冷专业的学生参加省、市级的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项目技能大赛中连年获奖,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由于小班制的人数在25~30人,一方面,班主任管理的难度降低,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课余时间参与学生的活动,聊天的时间多,师生关系更融洽,家校互动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授课老师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大大降低,学生在规定的设备上进行实训,教师在巡视指导中更到位,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整体或专项的测定、衡量,做出教学效果价值的判断,并提出整改建议。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时我们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开始或结果成绩,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过程变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等综合评价的多元化,要选择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方法,多鼓励,重过程,看发展。
4.学会合作,培养竞争意识
一个小项目的完成,有时候是以小组交流讨论的活动进行,如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有时候以个人独立操作完成,如收集资料,操作演示等;独立完成与合作学习,相互交叉进行。当学完一个小项目,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小竞赛,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性,竞赛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围绕项目内容开展,形式多样,有知识抢答,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操作演示讲解,成果汇报答疑,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学生在完成项目时觉得很简单,参与热情更高涨,学生在参与竞赛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学习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课题,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中职学生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职业能力,这也是当前中职机电、制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一、“三小”的含义
“小班制”是学生数量控制在25~30人以内,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小项目”是主干课程以项目教学为主线,设置若干个小项目,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简化教学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小竞赛”是学完一个项目后,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市省级技能竞赛要求,以课堂为平台,组织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中的组织形式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工作过程以“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岗位技能“小竞赛”常态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三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小班管理,小班教学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师资配备、教室配备和实训设备配备情况,规定班级人数为25~30人为单位(将原有的大班分成不同的专业组)。同时对教师进行“三小”教学模式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加强对“三小”教学模式的分析和研究,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实践尝试,制定相关制度和工作要求。为了配合“三小”教学模式改革,所有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教材,教材由一系列的小项目所组成,鼓励教师参与编写项目化校本教材或讲义,通过设置小项目开展小竞赛,与此同时,开展“三小”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項重要的考核内容。
2.整合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笔者任教的课程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法》,选用的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刘炽辉主编的教材,使用的设备YL-KWC型空调安装维修实训装置,并在学校“制冷专业一体化工作站”进行教学,共有一体化工作站25个。教材是制冷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的辅导教材,内容多,难度大,而学校只安排144学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删减,并制订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践证明,通过《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法》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学内容难度大大降低,操作技能也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也连年获奖。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
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则可达到非常直观、生动、形象的模拟效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空调器制冷济充注前,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同时充分利用实训室内的视频监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时投影、全程录像的作用,克服了学生观察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利用现场录像,制作成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先展示制冷剂充注的相关视频,并做简单介绍,由教师播放微课,引出小项目内容,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和简单讲解,学生容易理解项目的知识,容易掌握技能。
4.项目引领,学做合一,培养专业技能
小项目把知识与技能都以小项目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降低对理论的要求,侧重于实践。通过完成一系列小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质量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方式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喜欢动手实操,这种学习方式对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受用的。学生觉得学习很简单,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三小”教学的成效
1.与非实验班比较,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通过“三小”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教学一人一个工作站,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优势得到发挥,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消失,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升。近两年,我校机电、制冷专业的学生参加省、市级的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项目技能大赛中连年获奖,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由于小班制的人数在25~30人,一方面,班主任管理的难度降低,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课余时间参与学生的活动,聊天的时间多,师生关系更融洽,家校互动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授课老师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大大降低,学生在规定的设备上进行实训,教师在巡视指导中更到位,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整体或专项的测定、衡量,做出教学效果价值的判断,并提出整改建议。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时我们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开始或结果成绩,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过程变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等综合评价的多元化,要选择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方法,多鼓励,重过程,看发展。
4.学会合作,培养竞争意识
一个小项目的完成,有时候是以小组交流讨论的活动进行,如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有时候以个人独立操作完成,如收集资料,操作演示等;独立完成与合作学习,相互交叉进行。当学完一个小项目,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小竞赛,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性,竞赛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围绕项目内容开展,形式多样,有知识抢答,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操作演示讲解,成果汇报答疑,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学生在完成项目时觉得很简单,参与热情更高涨,学生在参与竞赛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学习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课题,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中职学生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职业能力,这也是当前中职机电、制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