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土豆饼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and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擅长做一切和饼类有关的食物,她烙得土豆饼尤其出色。
  厚薄适中,咸淡相宜,披着金黄色的外衣,每一条土豆丝在面的作用下紧紧抱团,又面面相依,丝丝缕缕,那么的清晰可见,土豆不少,面粉不多,外面香酥可口,内里又有土豆的软糯,随便一烙就是色香味俱全,那种诱惑味蕾的样子。
  一年四季,无论寒冬还是酷夏,每次回家,母亲总会给我们烙两锅土豆饼,百吃不厌,别的菜无需做,只吃一盘土豆饼就心满意足了。当土豆饼的香气从厨房缭绕出来,我和妹妹有时也会馋不住,偷偷撕了一块用手拿着吃,母亲就会满脸慈爱地嗔怪我们是两个馋丫头。
  别人都花样翻新,里面放葱花甚或别的可以调味的食材,母亲从来都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几个土豆打皮,洗净后,用特制的工具擦成细丝,放少许盐,撒少许面,用筷子充分搅拌,土豆丝和面在外力的作用下粘在一起,然后放厚厚的平底锅里,加油烙出香气四溢的土豆饼,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经由母亲的手,单薄的食材里便裹满了丰盛的味道。
  是的,确实就这些步骤,看似简单,食材也看似贫乏,我说得也极分明,但里面很有技巧,假若面多了,土豆饼会硬硬的,缺乏该有的松软,假若面少了,土豆饼又松松散散的不成型,还有盐和油的适量掌控,锅的冷热火候,都决定着土豆饼的口感和外观,母亲做出来的总是无可挑剔,我好几次尝试按照母亲的做法做,却总也做不出那种口感和味道。
  曾经无数次默默观察过母亲做土豆饼时的样子,眼神柔和而专注,手里的活计那么麻利,只需将用到的材料看似随意的拿,掂盐、拌面、搅和、洒油,娴熟得一气呵成,用量却都是那么适中,从来不用像我似的临出锅时先尝味道,母亲从来都没有失手过,就那样轻巧地忙活一通,一张美味的饼在一刻钟之后准定稳稳地落在我们餐桌上了,再配以蒜酱或者小咸菜,真真不是一般的美味。
  说母亲的土豆饼做得好绝非我一家之言,也没有身为女儿的偏颇,但凡来过家里做客的亲戚都爱吃。我也曾经在非典值班期间,临饭点时,央求母亲给我们几人烙土豆饼,待我回家时,母亲脸上流着汗水捧出已经打包好的土豆饼,还细心地点缀上凉拌的咸菜丝,只那一餐,同事就记住了母亲和她的土豆饼,我想,除了确实美味之外,还有炎炎夏日里一颗母亲柔软博爱的心吧。
  母亲患有抑郁症二十多年,她忘却也忽略了很多东西,包括对我们的爱和关心也淡漠了许多许多,唯独烙的土豆饼始终是初时的模样,味道经年不变,只要我们一说想吃土豆饼了,母亲轻抿着嘴唇,眼睛就笑成了弯弯的月亮,于是,一盘盘洋溢着香气的土豆饼里,我们仿若看到了母亲满满的爱,疼惜和宠溺,从不曾遗落,从不曾走远。
  只是,走着走着,还是毫无征兆地走散了,母亲去世已经五年,我们女儿的缘分也做完了,可是我仍旧经常在深夜惊醒,梦到那些很隐约很青涩的往事,那个干净的庭院,那些粉红的花蕊,明净的厨房里,安静的母亲站在那里,锅里渐熟的土豆饼正缓缓铺絮着氤氲的香气。
  母亲的土豆饼收拢着所有生活的芬芳,裹挟着所有情愫的温软,再没有任何食物能抵过它的美味,永远。
  眼睛里的河
  年輕时的母亲,有一对弯弯的眼睛,漆黑而明亮,笑起来像是一枚弯弯的月亮,我一直觉得,那是一个人没有经过太多尘世染缸浸染的容貌,生动的眼睛里有一淙清凌凌的河水在流淌。
  我年少时,母亲是健康能干的,我特别喜欢看她抿着嘴唇笑眯眯的模样,眼睛里的河闪耀光芒,清越、温婉、光泽……所有洁白的词汇不请自来,那种清美的亮,如同少年见过的夜空最亮的星辰。母亲很矜持,说话柔柔的缓缓的,生怕吓着别人的样子,眼睛里,河水清冽,映影着灿烂的世界,稚嫩的我,天空洁白的云朵,母亲眼睛的河,是湿的、润的,明媚的,诗意的,一层一层荡出欢欣的涟漪,让人沉溺。
  姥姥去世那年,母亲就极少笑了,眼睛里仿若总有雾气,没了日常的清亮。她絮絮地跟我们说起姥姥为人如何善良,如何年轻守寡,将几个孩子如何抚养长大,去世前如何拉住母亲的手,说起母亲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时的缺憾,那是一个传统的母亲弥久世间最最无奈的彷徨,那些忧伤在母亲的眼睛里潜藏着,呼啸着,每每说起姥姥说过的话时,我看见母亲眼睛那条河里有白色的浪花在激荡,奔腾着迷惘和痛楚,我发誓,要保护母亲,要和缺位的男儿一样给母亲坚定的力量。
  那一年,父亲合作的生意伙伴独吞了所有的利润几十万,他嚣张的女人拿着关系寻来的法院判决书倚在我家的大门上,极尽讽刺挖苦,说用那些钱来送礼打官司都不会与我们分享,她忘记她丈夫跪求父亲帮忙的当初,也忘记均分利益的几年和睦相处,面对这样的自私和顽劣,母亲站在院落的一处,没有争执,没有反驳,只冷眼瞧着这个跳梁小丑般的女人在那儿唾沫横飞的表演。事后,父亲嫌弃母亲的懦弱,其实,哪是懦弱,我懂母亲,我相信她眼睛的河里跳跃着汹涌的不屑和失望,水流刚正,无畏和纯净,是阳光的世界,是善良的底气,是别人纵是负我,也为他见不得光的现在、拿不上台面的手段,而留下最后一丝颜面的宽宏。
  母亲眼睛里的河,几经岁月侵袭,各种变故折磨,暗淡了许多,再也没有晶晶亮的星光跳跃了。生病时的母亲,眼窝深陷,眼睛无趣而空洞,呆滞的无法聚光,像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却有着不容侵犯的倔强。那日,她陷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我拼命跟她理论,固执要拖她走出那个执迷不悟的世界,推搡间,失手打了她,母亲一定伤心极了,纵使我抱着她忏悔,她也低着头,不肯再看我,躲避着我的眼神,那一刻,我悲哀地发现,母亲眼睛里的河几近干枯,再也泛不起浪花朵朵了。
  此后若干年,我陪着母亲,陪着我重度抑郁症的母亲,缓缓看着她眼睛里的河越发干涩,河水缓缓消失了,弯弯的月亮也消失了,温存和所有的情绪都消失了,只剩僵化和珠黄的河床,在岁月的波澜里起伏着,不是不惊,而是失去了惊的能力,毫无生气,直到她过世。
  母亲眼睛里的河,曾经装过她对我们最深情的关切,对这个世界最朴素的热爱,对她所际遇的每个人最温暖的情怀,快乐时,流转着欣欣向荣;伤心时,流泄着痛苦无助;悲悯时,流动着博爱无限。可惜,世事无常,就像是生态被破坏,那条河停止了流动,也停止了清美和奔放,渐渐走远,渐渐消逝,我们不停维护,不停治理,仍然赶不上河流消逝的速度,转眼枯荣,想起,常常是痛得不能自已。
  母亲去世五年了,我常常想念她眼睛里的河,初始的澄澈、丰沛、恬静,曾经潺潺在我最幸福、最美满的岁月里,永远那么简单,永远那么素净,是一条河水叮咚唱出的歌,就那样嵌在心灵的窗户里流淌着。
其他文献
闲时,偶然翻阅中国地图,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历史上竟有两条横贯东西的生命线,以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一条自西向东、直达于海,是守护大汉民族的万里长城;一条自东向西、深入大漠,是拓展华夏文明的丝绸之路。  两条紧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历史的长河中飘伸、交汇,又不断延展,终于在公元366年,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由沙门乐僔始凿第一个洞窟,历北朝、隋
期刊
太阳刚刚从东山上露出一小半儿的脸,院子里是纱笼着一样的金色,喜鹊停在晾衣绳上正唱得欢,房门猛然打开,一口黑漆漆的锅探出头来,把喜鹊吓得不轻,歌声散了一地,七零八落的,而身影早就飞到后山的大黑石上了。  要炒莜麦了,趁着五月农闲,父母要准备秋收时吃的白面、莜面,那时忙,想磨面?加工厂的老焦都顾不上给你开机器。加工白面倒是省事儿,把小麦在家里淘洗干净,装了口袋拉到七八里之外的加工厂,机器轰隆隆一响,白
期刊
又是一年五月天,北国之春终于来了。  书房窗下,那颗高大的梨树终于开出了属于它自己的花。也许梨花知道赶上一个开花的季节不容易,每一朵都竭尽全力地向着蔚蓝天空尽情绽放,连白云都忙不迭地给她们让路。  临窗而坐,我仿佛闻到了那花的香气,貌似压倒了我杯里的咖啡,周遭都氤氲着清甜,一切都沉醉其中……  我仿佛听到了鸟儿们开心地呼朋引伴,从草丛深处飞到树杈上,引吭高歌,用它们特有的清脆的歌喉发出赞美;清风似
期刊
鄂东有村,名曰藕塘。  青山如黛,秀水如绸;鸟鸣虫唱,茂林修竹;背靠巍巍大别山脉,胸怀多姿之丘陵、平原;足下与太白湖、大源湖的浩瀚烟波相接,俯仰之见,更显天高地阔、地灵人杰。游茶山,郁郁葱葱;观荷塘,秀色可餐。凭栏远眺,有鲤鱼跳水,青草漫溯;亭中落座,有唐诗宋词,带着莲的心事,走到眼前来。登大坡,可览时代变迁;立村头,可阅历史兴衰。欲隐逸,可闻东山晨钟暮鼓;意入世,可伴经史子集,研习代代伟业。可与
期刊
“默默将你贮望,背影去时很快,时间从此过得很慢。我已很久不去小站,小站见证的相逢与离别,凭它渐行渐远。我常常徘徊在翠黛色的远山,撑着伞,却不见小站。又见小站,烟笼雨覆的小站,这一回它送走的,是我的思念……”每当我读起这首题为《小站》的抒情诗,心中就会蒙生出久违的感动,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淮南线上一个名字叫陶家湖的四等小站,尽管她已被撤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她总会勾起我对小站一草一木的怀念,眼前经常浮现
期刊
苏泊罕大草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北50公里处,面积约153平方公里。苏泊罕又称“苏布尔嘎”蒙语译作汉语为“有白塔的草原”。清·雍正年间五世班禅罗布桑伊喜进京谒见清朝皇帝时,途经苏泊罕大草原讲经布道时,他的坐骑黑马突然得病而死,五世班禅十分悲伤,他向当地僧俗官员提议,在他心爱的黑马身亡之地建立一座白塔,作为永久纪念。这个建议提出后各地僧俗官员无人应答,正在众人为难之际,杭锦旗总管巴图傲其尔
期刊
北风吹来树叶黄,又是一年秋来到。我又一次想了故乡,想到那碗“玉米珍子,萝卜菜”,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禁不住热泪两行。  在北方,秦岭北边渭北平原上的小村子里,秋收以后,父老乡亲把田地里的玉米晒干了,经常会做一道地道的美食——玉米珍子,在搭配上蘿卜菜,也就算形成了农村美食中的“黄金搭档”,让人百吃不厌!  来到了江南水乡后,对于家乡的“玉米珍子,萝卜菜”,也只能望“梅”止渴。虽然习惯了南方的大米鱼虾,
期刊
“您是掌柜的?如您不嫌弃,每次我来占您一角地,酒菜我自带,您人多了,我就站在那里就只喝一壶二两酒,喝完到点马上走。绝不耽误您做生意。您看行吗?”。第一次冲着老酒馆的热乎劲来的他说。  “说二两就只能是二两。人就得守规矩。不守规矩那还叫人吗?”。当掌柜的给他多打了酒,他说。  “是我对不住您,耽误您脚落地了”。当被别人踩了脚时,他说。  “我住在天边”。当店里的伙计问他家的方向,他说。  “到时间就
期刊
时而想起儿时家乡的那条河。  那条河是一个神奇。河底全是凹凸不平的石板,石板上有方的圆的洞,三三两两的巨石靜静地卧在河边。  河边有一台用来发电的巨大的木制水车。木轮翻转,搅起哗哗的水流,一片片浪花飞溅,那情景,在儿时的脑海里一派壮观。  水车下面是一条长长的石槽,石槽的浅水里各色小鱼游来游去,时不时蹦出水面。玩伴们常常捲起裤腿在石槽里追逐着鱼儿,有时会抓住几条便沾沾自喜,拿回家里熬碗汤,便成了当
期刊
六月的塔里木绿意盎然,热情似火。  地处塔里木河流域的新疆轮台县草湖乡像一幅恢弘瑰丽的油画,胡杨含笑弹拨起幸福的琴弦,绿毯吐艳绘织小康的画卷……  可可桥村是草湖乡下辖的六个行政村之一,是2002年塔里木河生态移民整体搬迁的年轻新村。此时,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大步迈向实现小康的路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前几天在可可桥村里住了几天,收获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也感受了老乡们内心深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