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同仁”与“区别对待”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cm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最忌讳不公平。“一碗水端平”,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教育实践中,优生和差生不能平等享受老师对待的现象比比皆是:优生,因其成绩好,老师就偏爱,学习上开“小灶”,耐心辅导,勤于指点,真可谓尽职尽责;优生,因其表现好,老师就偏听偏信,多行方便。即使犯了错误,老师也尽量原谅,以至庇护。而差生呢?因其成绩差,老师就认为是“朽木不可雕”“天生的大笨蛋”“不可救药”,上课从不提问,课后更不过问,即使他们提出问题,也是草率回答,应付了事;差生,因其表现差,老师动辄讽刺挖苦,以至举起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大棒”,即使微小的过失也纠缠不放,甚至小题大作,大造舆论,致使学生在学校无法“立足”,游荡社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其结果,往往造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严重对立。优生优越感十足,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差生则严重自卑,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甚至破罐破摔。
  子曰:仁者爱人。教师应该是“仁者”,对学生一视同仁,是指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虽然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但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依然是权威,是管理者,所以教师对学生施以“仁”,不但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怎样才算是对学生“一视同仁”?上一样的课,看一样的课本,做一样的练习,考一样的试,排一样的名次,叫不叫“一视同仁”?一样的循循善诱,一样的笑脸相迎,一样的“授之以渔”,叫不叫“一视同仁”?恰恰相反,学生闻道有先后,能力有高低,体质有强弱,兴趣有差异,如果追求绝对的“一样”,而忽视了个性的不同,用一把死的尺子衡量那些有血有肉、神采飞扬的学生“个体”,必然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从而产生种种问题。这并非“一视同仁”的真正内涵。
  真正的“一视同仁”是一种教育理念。余文森教授强调:“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人为中心。”学生年轻幼稚,生活经验不足,生理、心理都十分脆弱,但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渴望老师的关爱和激励。当学困生遭遇学习困难时,老师不要歧视、奚落,应及时予以辅导,相信他也能理解、掌握知识;当顽皮的学生违反纪律时,老师不要粗暴斥责,要严肃教育,晓之以理,帮助他改正错误;当有学生遭受挫折时,老师不要冷漠,要用你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去细心呵护学生。不论是“贫困生”,还是家境阔绰的学生,不论是“学困生”,还是成绩优异的“尖子生”,不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都要以“生”为本,用无私的师爱甘露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使所有的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教学工作中,倘若不以 “生”为本,而是以“物”“名”“利”“权”为本,目中无“人”无“生”,如何对学生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不是教学的方法,更不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性手段。在“一视同仁”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强弱施行不同的教育措施,追求人人有发展、时时有发展、处处有发展,让不同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不过需要声明的是,这种“区别对待”万万不能歪曲。那些按成绩编快慢班、按成绩排座位、按成绩给脸色、按成绩断言学生前途……等等,会距离“一视同仁”越来越远。
  作者单位:廊坊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优化了课堂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人际合作关系,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但在我校思品课小组合作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发展个性;精心设问、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民主安全;构建小组、结构合理等方面优化小组合作教学。  关键词:合作 问题 对策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我校的
“老师,王波骂我……”,“老师,王波给我起外号……”,“老师……”,状词接连不断,作为班主任我非常恼火,我真想立刻狠狠批他一顿,然而,我没有这样做。  王波是我班的落后生,是出名的调皮大王。听学生说,以前几乎天天惹事,多次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可屡教不改,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我知道批评不是灵丹妙药,必须在这个学生身上下一番工夫,使这块顽石软化。如何去打动他的心呢?一连串的问号在脑中划过。  每个人都有
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任务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以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为手段,尽量营造一种最接近社会生活环境的语言交流场景,从而增强了语言的实效性。  一、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会使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能自然地、有意义地进行目的语的习得,因此这种教学法就具有目的性、主体性、交际性、合作性和生活性等基本特点。  1.目的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任务是学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
摘 要:外聘教师作为高校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外聘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外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高校外聘教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结合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外聘教师管理的实际,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外聘教师 高校教育 教学管理    外聘教师作为高校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起着越来越
[摘 要]小学体育“新常态课堂”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实际及学生的运动实际,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开教学创新,对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引导、教学训练形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新常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6-0056-
我看过这样一则记载:说苏东坡在翰林院的时候,有一个募友善于唱歌。一次,苏东坡问他:“我的词比柳永怎样?”这位幕友回答说:“柳郎中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必须是关西大汉,弹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位幕友的意思是:柳词和苏词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柳词婉约,苏词豪放。从现代美学的观点看,柳词善于表现秀美,苏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观,这也正顺应历史新课程改革时代潮流。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枯燥为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生厌学为好学、乐学乃至学而不倦,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
摘要:语文教学复杂而又系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拓展思维,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取舍     语文教学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不论是对教学目标,还是对教学的重难点,都必须做出适当的筛选、正确的取舍。必须从教学需要出发,从语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