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成为今年最热门的关键词,据新华网记者统计,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关心的是教育方面的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制度的改革会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首先从最微观的角度来看看改革在教育中的困境。
〓〓学校要推进课改了,校长在会上反复动员,课改的会一个接一个地开,可是老师们不想动,私下抱怨纷纷,年级组长上了一节课改公开课,但是平时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却让学生自主探究了40分钟,到了期末考试前,为了赶上其他老师的进度,天天加课;率先课改的班级本来成绩是比较突出的,结果期末考试所有的考评指标全面下滑;最难忍受的是课堂纪律,6人一小组围坐的方法让调皮的孩子走神的走神,玩闹的玩闹,严重影响了优质生的有效学习;家长赞同课改,可成绩一旦下滑,对课改也“爱”不起来。这是众多学校在课改中所遇到的尴尬处境。我们也不禁质疑,课改课改,改了几十年,改出了“洋思”、“杜郎口”等各种各样的模式,但是为什么全国仍然只有一个杜郎口,一个洋思?真是“所谓课改,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追求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不惟高学历马首是瞻。中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判断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公务员是铁饭碗,所以每年的国考、省考人数激增;走进体制内一生无忧,北京一所名校硕士毕业生王笑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如果没有找到体面的工作,那么父母咬牙也要供孩子考研究生;在家长眼中,所有与学业无关的都是不值得提倡和扶持的。这些教育目标在千万家庭中惊人的一致,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从宏观层面来说不利于社会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说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那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更适宜人才的发展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认同不同职业所具有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成功”与公务员、体制内、研究生等并无等同关系。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19岁就因为经济困窘而不得不退学,却在21岁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TCL集团创办人兼主席李东生大学毕业时没有考上研究生,回家后选择了一家创建仅1年的外资厂,成为该公司第43名员工,职务是车间技术员,负责维修车间设备,这家生产TTK磁带的企业正是TCL集团前身。一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从机关辞职后,几经摸爬滚打,终于让苹果醋和壹号土猪肉成为人们餐桌的健康选择。在职业选择上,无分贵贱和好坏,只有看你是否适合与擅长,只看你是否能够做出专业水平与价值。
〓〓当然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的,不同的职业既具有社会价值、精神价值,也具备经济价值,能够让人有尊严、富裕地生活与工作,社会与人才能更加多彩。
〓〓追求多样评价多种渠道分流选拔人才,不惟成绩定输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但是在评价学生和选拔人才的时候,却只考虑了“知识”目标,即分数决定命运,这就决定了家长和老师对分数的不懈追求。
〓〓那又由什么来决定不同人才的分流才会更人性化呢?比如在新加坡,“一个学生若想要进入优秀的初级学院,除了要拥有优异的考试成绩,还要建有良好的课外活动表现记录。学生必须积极参加校内、校际、国家,甚至国际的各种竞赛,担任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的领导职务。另外,他必须具有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并完成一定时限的社区服务、公益劳动”。(《体验新加坡——27位留学生严重的中新教育差异》)我们不否认成绩所反映的知识能力的差别,但是多样化的评价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次是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人才分流,引导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初中阶段就加强职业教育,不惟高考为唯一途径,但要强调的是,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提高整体素质;高中阶段则通过高考改革,实现人才的均衡发展,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这样具有根本性改革的措施如果能惠及中考,模糊分数需求,只分等级,并且更加完善多种评价制度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这将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也将让孩子、家长、老师从分数的泥潭中走出来,去真正发展个人。
〓〓教育需要公正的选拔与分流机制,以法治做保障,杜绝教育腐败,让人自由、平等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追求多种能力的发展与终生发展,不揠苗助长。经历了应试教育的人常常叹息:高考完了,除了书本知识和满腹的考试技巧,其他一无所得。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从此厌恶学习,到了大学不主动求知,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到了工作岗位,新鲜劲一过,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欲望。我们盲目追求升学率,热衷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课堂失去了活力,更破坏了人对求知的热爱。教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需要,读书不是让孩子有钱、有权,其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能够幸福地生活,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那终生发展需要的是什么能力呢?
〓〓第一是道德品质,“惟利是图”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人对求学、择业、择偶的选择,郭美美的畸形炫富,食品安全问题让中国人不知道吃什么,雾霾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与学校有责任赋予学生更积极的价值观,但现实情况常常并非如此。比如说公益活动是培养学生认识社区、参与社区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的情况是,活动的多寡大多由团委老师的热情或者上级部门的活动安排决定,参与的人数往往是学生中的小部分,流于形式的义工教育与对“利”的追求又有什么差别?学校在放假的时候也会发放社区义工服务表,学生通常是交给家长,让家长找人签字盖章,这本身就是“不诚信”。如果学生所在社区的街道办提供义工活动的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自己的义工活动,规定服务时间,获得相应分数,计入学生综合评价,并且能够做到不服务不计分,用严密的制度进行保障。换句话说,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在社会制度和学校教育两个层面都应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
〓〓第二是学习能力。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在大学、高中、乃至初中就将孩子送出国门去接受国外的教育?因为中国的教育太强调知识性了,就连老师都很吝啬宝贵的课堂时间,要他们花40分钟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来自己探索获得10分钟讲解就可以获得的知识,这不符合中国教育对知识量的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在这40分钟的时间里,是用主动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方式,获得了探求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初高中教育的目标应该让孩子逐步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用吃盐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知识只是能力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辨、辩、疑、悟的能力,不论孩子今后的出路如何,他都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和欲望。
〓〓第三是社会活动能力。中国的课堂教育时间太长了,一个孩子从上午7点多到下午5点,再加上老师孜孜不倦的辛勤付出的补课时间,坐在教室里面的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回到家以后,目前小学生课业会轻松一点,但中学生为了优质的高中与大学,晚上学习到11、12点是常有的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知识的吸收上,甚至连体育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这又何谈社会活动能力?执行力强,领导力差;继承力强,先驱力差;知识力强,创新力差……这是我们教育体制培育出来的人才的共同特点。随着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的人才将面对来自别的国家的同龄人的竞争,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比如课堂教学方面,强调合作学习,以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此外,还可以结合不同科目,让学生在某个年级,用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有选择地完成某种“项目学习”、“专题学习”、“研究型学习”,老师只是起一个从旁辅助的作用,其余所有工作均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通过合作,学生不仅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队员的情绪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工作等。在限定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在课外建立比较完备的活动系统,例如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活动,并将科技艺术节作为学生展示社团成果的平台,学校则在指导教师、时间、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与支持。尽量将能够下放的权力交给学生,例如学生会的运作、运动会的组织等。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在不同活动中担任的社会角色以及评分应该进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且在进入高一级学院录取的时候作为重要指标。
〓〓责任编辑〓邱〓丽〓〓“改革”成为今年最热门的关键词,据新华网记者统计,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关心的是教育方面的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制度的改革会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首先从最微观的角度来看看改革在教育中的困境。
〓〓学校要推进课改了,校长在会上反复动员,课改的会一个接一个地开,可是老师们不想动,私下抱怨纷纷,年级组长上了一节课改公开课,但是平时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却让学生自主探究了40分钟,到了期末考试前,为了赶上其他老师的进度,天天加课;率先课改的班级本来成绩是比较突出的,结果期末考试所有的考评指标全面下滑;最难忍受的是课堂纪律,6人一小组围坐的方法让调皮的孩子走神的走神,玩闹的玩闹,严重影响了优质生的有效学习;家长赞同课改,可成绩一旦下滑,对课改也“爱”不起来。这是众多学校在课改中所遇到的尴尬处境。我们也不禁质疑,课改课改,改了几十年,改出了“洋思”、“杜郎口”等各种各样的模式,但是为什么全国仍然只有一个杜郎口,一个洋思?真是“所谓课改,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追求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不惟高学历马首是瞻。中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判断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公务员是铁饭碗,所以每年的国考、省考人数激增;走进体制内一生无忧,北京一所名校硕士毕业生王笑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如果没有找到体面的工作,那么父母咬牙也要供孩子考研究生;在家长眼中,所有与学业无关的都是不值得提倡和扶持的。这些教育目标在千万家庭中惊人的一致,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从宏观层面来说不利于社会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说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那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更适宜人才的发展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认同不同职业所具有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成功”与公务员、体制内、研究生等并无等同关系。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19岁就因为经济困窘而不得不退学,却在21岁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TCL集团创办人兼主席李东生大学毕业时没有考上研究生,回家后选择了一家创建仅1年的外资厂,成为该公司第43名员工,职务是车间技术员,负责维修车间设备,这家生产TTK磁带的企业正是TCL集团前身。一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从机关辞职后,几经摸爬滚打,终于让苹果醋和壹号土猪肉成为人们餐桌的健康选择。在职业选择上,无分贵贱和好坏,只有看你是否适合与擅长,只看你是否能够做出专业水平与价值。
〓〓当然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的,不同的职业既具有社会价值、精神价值,也具备经济价值,能够让人有尊严、富裕地生活与工作,社会与人才能更加多彩。
〓〓追求多样评价多种渠道分流选拔人才,不惟成绩定输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但是在评价学生和选拔人才的时候,却只考虑了“知识”目标,即分数决定命运,这就决定了家长和老师对分数的不懈追求。
〓〓那又由什么来决定不同人才的分流才会更人性化呢?比如在新加坡,“一个学生若想要进入优秀的初级学院,除了要拥有优异的考试成绩,还要建有良好的课外活动表现记录。学生必须积极参加校内、校际、国家,甚至国际的各种竞赛,担任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的领导职务。另外,他必须具有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并完成一定时限的社区服务、公益劳动”。(《体验新加坡——27位留学生严重的中新教育差异》)我们不否认成绩所反映的知识能力的差别,但是多样化的评价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次是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人才分流,引导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初中阶段就加强职业教育,不惟高考为唯一途径,但要强调的是,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提高整体素质;高中阶段则通过高考改革,实现人才的均衡发展,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这样具有根本性改革的措施如果能惠及中考,模糊分数需求,只分等级,并且更加完善多种评价制度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这将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也将让孩子、家长、老师从分数的泥潭中走出来,去真正发展个人。
〓〓教育需要公正的选拔与分流机制,以法治做保障,杜绝教育腐败,让人自由、平等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追求多种能力的发展与终生发展,不揠苗助长。经历了应试教育的人常常叹息:高考完了,除了书本知识和满腹的考试技巧,其他一无所得。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从此厌恶学习,到了大学不主动求知,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到了工作岗位,新鲜劲一过,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欲望。我们盲目追求升学率,热衷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课堂失去了活力,更破坏了人对求知的热爱。教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需要,读书不是让孩子有钱、有权,其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能够幸福地生活,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那终生发展需要的是什么能力呢?
〓〓第一是道德品质,“惟利是图”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人对求学、择业、择偶的选择,郭美美的畸形炫富,食品安全问题让中国人不知道吃什么,雾霾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与学校有责任赋予学生更积极的价值观,但现实情况常常并非如此。比如说公益活动是培养学生认识社区、参与社区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的情况是,活动的多寡大多由团委老师的热情或者上级部门的活动安排决定,参与的人数往往是学生中的小部分,流于形式的义工教育与对“利”的追求又有什么差别?学校在放假的时候也会发放社区义工服务表,学生通常是交给家长,让家长找人签字盖章,这本身就是“不诚信”。如果学生所在社区的街道办提供义工活动的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自己的义工活动,规定服务时间,获得相应分数,计入学生综合评价,并且能够做到不服务不计分,用严密的制度进行保障。换句话说,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在社会制度和学校教育两个层面都应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
〓〓第二是学习能力。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在大学、高中、乃至初中就将孩子送出国门去接受国外的教育?因为中国的教育太强调知识性了,就连老师都很吝啬宝贵的课堂时间,要他们花40分钟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来自己探索获得10分钟讲解就可以获得的知识,这不符合中国教育对知识量的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在这40分钟的时间里,是用主动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方式,获得了探求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初高中教育的目标应该让孩子逐步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用吃盐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知识只是能力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辨、辩、疑、悟的能力,不论孩子今后的出路如何,他都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和欲望。
〓〓第三是社会活动能力。中国的课堂教育时间太长了,一个孩子从上午7点多到下午5点,再加上老师孜孜不倦的辛勤付出的补课时间,坐在教室里面的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回到家以后,目前小学生课业会轻松一点,但中学生为了优质的高中与大学,晚上学习到11、12点是常有的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知识的吸收上,甚至连体育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这又何谈社会活动能力?执行力强,领导力差;继承力强,先驱力差;知识力强,创新力差……这是我们教育体制培育出来的人才的共同特点。随着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的人才将面对来自别的国家的同龄人的竞争,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比如课堂教学方面,强调合作学习,以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此外,还可以结合不同科目,让学生在某个年级,用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有选择地完成某种“项目学习”、“专题学习”、“研究型学习”,老师只是起一个从旁辅助的作用,其余所有工作均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通过合作,学生不仅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队员的情绪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工作等。在限定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在课外建立比较完备的活动系统,例如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活动,并将科技艺术节作为学生展示社团成果的平台,学校则在指导教师、时间、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与支持。尽量将能够下放的权力交给学生,例如学生会的运作、运动会的组织等。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在不同活动中担任的社会角色以及评分应该进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且在进入高一级学院录取的时候作为重要指标。
〓〓责任编辑〓邱〓丽
〓〓学校要推进课改了,校长在会上反复动员,课改的会一个接一个地开,可是老师们不想动,私下抱怨纷纷,年级组长上了一节课改公开课,但是平时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却让学生自主探究了40分钟,到了期末考试前,为了赶上其他老师的进度,天天加课;率先课改的班级本来成绩是比较突出的,结果期末考试所有的考评指标全面下滑;最难忍受的是课堂纪律,6人一小组围坐的方法让调皮的孩子走神的走神,玩闹的玩闹,严重影响了优质生的有效学习;家长赞同课改,可成绩一旦下滑,对课改也“爱”不起来。这是众多学校在课改中所遇到的尴尬处境。我们也不禁质疑,课改课改,改了几十年,改出了“洋思”、“杜郎口”等各种各样的模式,但是为什么全国仍然只有一个杜郎口,一个洋思?真是“所谓课改,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追求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不惟高学历马首是瞻。中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判断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公务员是铁饭碗,所以每年的国考、省考人数激增;走进体制内一生无忧,北京一所名校硕士毕业生王笑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如果没有找到体面的工作,那么父母咬牙也要供孩子考研究生;在家长眼中,所有与学业无关的都是不值得提倡和扶持的。这些教育目标在千万家庭中惊人的一致,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从宏观层面来说不利于社会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说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那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更适宜人才的发展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认同不同职业所具有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成功”与公务员、体制内、研究生等并无等同关系。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19岁就因为经济困窘而不得不退学,却在21岁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TCL集团创办人兼主席李东生大学毕业时没有考上研究生,回家后选择了一家创建仅1年的外资厂,成为该公司第43名员工,职务是车间技术员,负责维修车间设备,这家生产TTK磁带的企业正是TCL集团前身。一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从机关辞职后,几经摸爬滚打,终于让苹果醋和壹号土猪肉成为人们餐桌的健康选择。在职业选择上,无分贵贱和好坏,只有看你是否适合与擅长,只看你是否能够做出专业水平与价值。
〓〓当然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的,不同的职业既具有社会价值、精神价值,也具备经济价值,能够让人有尊严、富裕地生活与工作,社会与人才能更加多彩。
〓〓追求多样评价多种渠道分流选拔人才,不惟成绩定输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但是在评价学生和选拔人才的时候,却只考虑了“知识”目标,即分数决定命运,这就决定了家长和老师对分数的不懈追求。
〓〓那又由什么来决定不同人才的分流才会更人性化呢?比如在新加坡,“一个学生若想要进入优秀的初级学院,除了要拥有优异的考试成绩,还要建有良好的课外活动表现记录。学生必须积极参加校内、校际、国家,甚至国际的各种竞赛,担任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的领导职务。另外,他必须具有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并完成一定时限的社区服务、公益劳动”。(《体验新加坡——27位留学生严重的中新教育差异》)我们不否认成绩所反映的知识能力的差别,但是多样化的评价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次是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人才分流,引导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初中阶段就加强职业教育,不惟高考为唯一途径,但要强调的是,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提高整体素质;高中阶段则通过高考改革,实现人才的均衡发展,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这样具有根本性改革的措施如果能惠及中考,模糊分数需求,只分等级,并且更加完善多种评价制度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这将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也将让孩子、家长、老师从分数的泥潭中走出来,去真正发展个人。
〓〓教育需要公正的选拔与分流机制,以法治做保障,杜绝教育腐败,让人自由、平等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追求多种能力的发展与终生发展,不揠苗助长。经历了应试教育的人常常叹息:高考完了,除了书本知识和满腹的考试技巧,其他一无所得。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从此厌恶学习,到了大学不主动求知,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到了工作岗位,新鲜劲一过,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欲望。我们盲目追求升学率,热衷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课堂失去了活力,更破坏了人对求知的热爱。教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需要,读书不是让孩子有钱、有权,其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能够幸福地生活,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那终生发展需要的是什么能力呢?
〓〓第一是道德品质,“惟利是图”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人对求学、择业、择偶的选择,郭美美的畸形炫富,食品安全问题让中国人不知道吃什么,雾霾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与学校有责任赋予学生更积极的价值观,但现实情况常常并非如此。比如说公益活动是培养学生认识社区、参与社区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的情况是,活动的多寡大多由团委老师的热情或者上级部门的活动安排决定,参与的人数往往是学生中的小部分,流于形式的义工教育与对“利”的追求又有什么差别?学校在放假的时候也会发放社区义工服务表,学生通常是交给家长,让家长找人签字盖章,这本身就是“不诚信”。如果学生所在社区的街道办提供义工活动的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自己的义工活动,规定服务时间,获得相应分数,计入学生综合评价,并且能够做到不服务不计分,用严密的制度进行保障。换句话说,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在社会制度和学校教育两个层面都应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
〓〓第二是学习能力。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在大学、高中、乃至初中就将孩子送出国门去接受国外的教育?因为中国的教育太强调知识性了,就连老师都很吝啬宝贵的课堂时间,要他们花40分钟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来自己探索获得10分钟讲解就可以获得的知识,这不符合中国教育对知识量的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在这40分钟的时间里,是用主动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方式,获得了探求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初高中教育的目标应该让孩子逐步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用吃盐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知识只是能力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辨、辩、疑、悟的能力,不论孩子今后的出路如何,他都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和欲望。
〓〓第三是社会活动能力。中国的课堂教育时间太长了,一个孩子从上午7点多到下午5点,再加上老师孜孜不倦的辛勤付出的补课时间,坐在教室里面的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回到家以后,目前小学生课业会轻松一点,但中学生为了优质的高中与大学,晚上学习到11、12点是常有的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知识的吸收上,甚至连体育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这又何谈社会活动能力?执行力强,领导力差;继承力强,先驱力差;知识力强,创新力差……这是我们教育体制培育出来的人才的共同特点。随着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的人才将面对来自别的国家的同龄人的竞争,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比如课堂教学方面,强调合作学习,以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此外,还可以结合不同科目,让学生在某个年级,用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有选择地完成某种“项目学习”、“专题学习”、“研究型学习”,老师只是起一个从旁辅助的作用,其余所有工作均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通过合作,学生不仅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队员的情绪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工作等。在限定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在课外建立比较完备的活动系统,例如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活动,并将科技艺术节作为学生展示社团成果的平台,学校则在指导教师、时间、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与支持。尽量将能够下放的权力交给学生,例如学生会的运作、运动会的组织等。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在不同活动中担任的社会角色以及评分应该进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且在进入高一级学院录取的时候作为重要指标。
〓〓责任编辑〓邱〓丽〓〓“改革”成为今年最热门的关键词,据新华网记者统计,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关心的是教育方面的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制度的改革会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首先从最微观的角度来看看改革在教育中的困境。
〓〓学校要推进课改了,校长在会上反复动员,课改的会一个接一个地开,可是老师们不想动,私下抱怨纷纷,年级组长上了一节课改公开课,但是平时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却让学生自主探究了40分钟,到了期末考试前,为了赶上其他老师的进度,天天加课;率先课改的班级本来成绩是比较突出的,结果期末考试所有的考评指标全面下滑;最难忍受的是课堂纪律,6人一小组围坐的方法让调皮的孩子走神的走神,玩闹的玩闹,严重影响了优质生的有效学习;家长赞同课改,可成绩一旦下滑,对课改也“爱”不起来。这是众多学校在课改中所遇到的尴尬处境。我们也不禁质疑,课改课改,改了几十年,改出了“洋思”、“杜郎口”等各种各样的模式,但是为什么全国仍然只有一个杜郎口,一个洋思?真是“所谓课改,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追求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不惟高学历马首是瞻。中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判断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公务员是铁饭碗,所以每年的国考、省考人数激增;走进体制内一生无忧,北京一所名校硕士毕业生王笑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如果没有找到体面的工作,那么父母咬牙也要供孩子考研究生;在家长眼中,所有与学业无关的都是不值得提倡和扶持的。这些教育目标在千万家庭中惊人的一致,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从宏观层面来说不利于社会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说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那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更适宜人才的发展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认同不同职业所具有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成功”与公务员、体制内、研究生等并无等同关系。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19岁就因为经济困窘而不得不退学,却在21岁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TCL集团创办人兼主席李东生大学毕业时没有考上研究生,回家后选择了一家创建仅1年的外资厂,成为该公司第43名员工,职务是车间技术员,负责维修车间设备,这家生产TTK磁带的企业正是TCL集团前身。一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从机关辞职后,几经摸爬滚打,终于让苹果醋和壹号土猪肉成为人们餐桌的健康选择。在职业选择上,无分贵贱和好坏,只有看你是否适合与擅长,只看你是否能够做出专业水平与价值。
〓〓当然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的,不同的职业既具有社会价值、精神价值,也具备经济价值,能够让人有尊严、富裕地生活与工作,社会与人才能更加多彩。
〓〓追求多样评价多种渠道分流选拔人才,不惟成绩定输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但是在评价学生和选拔人才的时候,却只考虑了“知识”目标,即分数决定命运,这就决定了家长和老师对分数的不懈追求。
〓〓那又由什么来决定不同人才的分流才会更人性化呢?比如在新加坡,“一个学生若想要进入优秀的初级学院,除了要拥有优异的考试成绩,还要建有良好的课外活动表现记录。学生必须积极参加校内、校际、国家,甚至国际的各种竞赛,担任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的领导职务。另外,他必须具有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并完成一定时限的社区服务、公益劳动”。(《体验新加坡——27位留学生严重的中新教育差异》)我们不否认成绩所反映的知识能力的差别,但是多样化的评价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次是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人才分流,引导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初中阶段就加强职业教育,不惟高考为唯一途径,但要强调的是,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提高整体素质;高中阶段则通过高考改革,实现人才的均衡发展,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这样具有根本性改革的措施如果能惠及中考,模糊分数需求,只分等级,并且更加完善多种评价制度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这将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也将让孩子、家长、老师从分数的泥潭中走出来,去真正发展个人。
〓〓教育需要公正的选拔与分流机制,以法治做保障,杜绝教育腐败,让人自由、平等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追求多种能力的发展与终生发展,不揠苗助长。经历了应试教育的人常常叹息:高考完了,除了书本知识和满腹的考试技巧,其他一无所得。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从此厌恶学习,到了大学不主动求知,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到了工作岗位,新鲜劲一过,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欲望。我们盲目追求升学率,热衷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课堂失去了活力,更破坏了人对求知的热爱。教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需要,读书不是让孩子有钱、有权,其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能够幸福地生活,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那终生发展需要的是什么能力呢?
〓〓第一是道德品质,“惟利是图”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人对求学、择业、择偶的选择,郭美美的畸形炫富,食品安全问题让中国人不知道吃什么,雾霾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与学校有责任赋予学生更积极的价值观,但现实情况常常并非如此。比如说公益活动是培养学生认识社区、参与社区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的情况是,活动的多寡大多由团委老师的热情或者上级部门的活动安排决定,参与的人数往往是学生中的小部分,流于形式的义工教育与对“利”的追求又有什么差别?学校在放假的时候也会发放社区义工服务表,学生通常是交给家长,让家长找人签字盖章,这本身就是“不诚信”。如果学生所在社区的街道办提供义工活动的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自己的义工活动,规定服务时间,获得相应分数,计入学生综合评价,并且能够做到不服务不计分,用严密的制度进行保障。换句话说,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在社会制度和学校教育两个层面都应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
〓〓第二是学习能力。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在大学、高中、乃至初中就将孩子送出国门去接受国外的教育?因为中国的教育太强调知识性了,就连老师都很吝啬宝贵的课堂时间,要他们花40分钟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来自己探索获得10分钟讲解就可以获得的知识,这不符合中国教育对知识量的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在这40分钟的时间里,是用主动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方式,获得了探求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初高中教育的目标应该让孩子逐步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用吃盐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知识只是能力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辨、辩、疑、悟的能力,不论孩子今后的出路如何,他都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和欲望。
〓〓第三是社会活动能力。中国的课堂教育时间太长了,一个孩子从上午7点多到下午5点,再加上老师孜孜不倦的辛勤付出的补课时间,坐在教室里面的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回到家以后,目前小学生课业会轻松一点,但中学生为了优质的高中与大学,晚上学习到11、12点是常有的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知识的吸收上,甚至连体育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这又何谈社会活动能力?执行力强,领导力差;继承力强,先驱力差;知识力强,创新力差……这是我们教育体制培育出来的人才的共同特点。随着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的人才将面对来自别的国家的同龄人的竞争,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比如课堂教学方面,强调合作学习,以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此外,还可以结合不同科目,让学生在某个年级,用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有选择地完成某种“项目学习”、“专题学习”、“研究型学习”,老师只是起一个从旁辅助的作用,其余所有工作均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通过合作,学生不仅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队员的情绪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工作等。在限定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在课外建立比较完备的活动系统,例如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活动,并将科技艺术节作为学生展示社团成果的平台,学校则在指导教师、时间、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与支持。尽量将能够下放的权力交给学生,例如学生会的运作、运动会的组织等。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在不同活动中担任的社会角色以及评分应该进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且在进入高一级学院录取的时候作为重要指标。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