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要有一个与时代步伐相融的新教育思想。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教育观念,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成为不断进取,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创新意识 转变观念 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9-02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已成为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谈几点看法:
  一、课前探究学生和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备课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密切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点,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例如,在设计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因为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呢?首先让学生实验一下。实验完毕后,大家就会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学生自己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教师引导让学生再实验,再讨论,最终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二、课堂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情景的创设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在课堂运行过程中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使学生产生为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三、课后学生参与实践,培养思维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进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长此以往,既培养了学生善于动口,勤于动手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思维创新意识
  除了在教学前,教学中和课后学习实践,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感到爱和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课堂交往中民主关系的基础是师生互爱和理解,爱和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必须放下架子,主动接近、热爱、关心学生;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这种观念是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所不同的一种新型的思想观念,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不以盛气凌人的姿态把自己的意志不顾学生感受地强加给学生,而是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心朋友,主动走向学生,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和平相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权,努力去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条件,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同他们交朋友,尊重并理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教师对学生满腔热忱,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兴趣,使师生产生亲和力,使教与学达到最高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要有一个与时代步伐相融的新教育思想。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教育观念,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成为不断进取,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华安二小 杨冰冰 《浅谈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2]《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三期供稿 作者 王晓敏《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情景,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19-01  英语学科有两大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因特网成为人们查找各种信息和资料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强大的应用优势和迅猛发展的态势冲击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将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成效,所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的关注。了解、学会多媒体教学技术并进行运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外语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能够形成接近学生心理
近几年,随着IT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了能够发挥IT硬件设备的性能,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对于IT服务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国外IT服务产业一直处于比较领先地位。现阶段,IT产
【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时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然而这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难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对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当前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
【摘要】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双基”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变式训练和解题反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发展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
XQ药业作为华南地区的大型中药生产销售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在这些成就背后,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企业能否可持续
学位
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以及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利用热水浸提法从烟薯25中提取到多糖,多糖得率为0.6%.所提取的多糖能够被α-淀粉酶和
在2008年9月发生的“三聚氰胺”风波震惊了全国人民,基本涉及了中国大部分省份的乳品企业,席卷了伊利、蒙牛、江西光明、南山、雅士利等知名品牌,价值曾高达150亿的三鹿集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