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热切盼望孩子从小聪明伶俐,上学时品学兼优,长大后出人头地,一遍遍地在心里为孩子描绘蓝图,希望将来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父母们可否仔细想过,这些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当成炫耀品。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炫耀,从孩子呱呱坠地时就开始了,先是炫耀孩子长得漂亮、结实;到孩子牙牙学语时,便让孩子在亲友面前表演,背唐诗、儿歌、英语、成语;孩子慢慢地长大,炫耀的内容逐渐升级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在班级的名次,每次测验的成绩等等,还有孩子在各项特长中获得的奖励,像英语考了几级,舞蹈比赛在哪里又获了奖……
如此把孩子当成炫耀品,虽然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孩子也兴高采烈,但却助长了孩子的优越感及攀比心理,使孩子养成孤芳自赏的习惯,好胜心切,自私自利,难以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另外,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喜欢炫耀,孩子也就学会了炫耀,不但炫耀自己,也炫耀父母又给自己买了什么新玩具、过年给了多少压岁钱、家里有多少存款、有什么车、住多大面积的房子等等。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引导和教育。孩子是用来疼爱、关怀和鼓励的,永远都不是炫耀的资本,更何况不少人是大器晚成。这也就是说,父母对于孩子的优点、长处、成绩等,需要肯定,但不能奉承;需要表扬,但不能炫耀。
语文课,追求简单
胡满风
我曾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语文教学不能不“简单”》。我清楚地记得,作者在文中提出:“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扫荡当前语文教坛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浮躁之风。弘扬课堂教学对汉语言的学习和吸收,对民族文化的感悟和把握,对人文精神的滋润和熏陶。教师要有一颗为提高学生浯文素养而教的简单之心。”
文章作者的观点,我颇为赞同。确实,现在的语文教坛充了华而不实的表演。为了追求所谓的气氛,有的教师严重脱离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本质;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教法的新颖,教学模式的新鲜而费尽心机,课堂上玩出好多新奇的花样,学生没有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却学会了“表演”。有的明明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句子,却硬要学生“体会其中的含义”,并组织所谓的讨论、交流,弄出“热烈的气氛”来。
语文课堂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场所,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训练当中掌握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成为看教师这位“导演”眼色行事的“表演者”。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离开了熟读精思,离开了感悟,什么都没有了。”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四三二一”语文教学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了”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了”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他说:“语文课讲得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张田若先生说得正确。确实,语文教学,要围绕一个“读”字,在学生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达,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让学生成为思想者、表达者,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表演者”。
让我们的语文课简单点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炫耀,从孩子呱呱坠地时就开始了,先是炫耀孩子长得漂亮、结实;到孩子牙牙学语时,便让孩子在亲友面前表演,背唐诗、儿歌、英语、成语;孩子慢慢地长大,炫耀的内容逐渐升级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在班级的名次,每次测验的成绩等等,还有孩子在各项特长中获得的奖励,像英语考了几级,舞蹈比赛在哪里又获了奖……
如此把孩子当成炫耀品,虽然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孩子也兴高采烈,但却助长了孩子的优越感及攀比心理,使孩子养成孤芳自赏的习惯,好胜心切,自私自利,难以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另外,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喜欢炫耀,孩子也就学会了炫耀,不但炫耀自己,也炫耀父母又给自己买了什么新玩具、过年给了多少压岁钱、家里有多少存款、有什么车、住多大面积的房子等等。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引导和教育。孩子是用来疼爱、关怀和鼓励的,永远都不是炫耀的资本,更何况不少人是大器晚成。这也就是说,父母对于孩子的优点、长处、成绩等,需要肯定,但不能奉承;需要表扬,但不能炫耀。
语文课,追求简单
胡满风
我曾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语文教学不能不“简单”》。我清楚地记得,作者在文中提出:“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扫荡当前语文教坛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浮躁之风。弘扬课堂教学对汉语言的学习和吸收,对民族文化的感悟和把握,对人文精神的滋润和熏陶。教师要有一颗为提高学生浯文素养而教的简单之心。”
文章作者的观点,我颇为赞同。确实,现在的语文教坛充了华而不实的表演。为了追求所谓的气氛,有的教师严重脱离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本质;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教法的新颖,教学模式的新鲜而费尽心机,课堂上玩出好多新奇的花样,学生没有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却学会了“表演”。有的明明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句子,却硬要学生“体会其中的含义”,并组织所谓的讨论、交流,弄出“热烈的气氛”来。
语文课堂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场所,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训练当中掌握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成为看教师这位“导演”眼色行事的“表演者”。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离开了熟读精思,离开了感悟,什么都没有了。”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四三二一”语文教学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了”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了”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他说:“语文课讲得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张田若先生说得正确。确实,语文教学,要围绕一个“读”字,在学生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达,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让学生成为思想者、表达者,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表演者”。
让我们的语文课简单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