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承受着粮食数量不足的巨大压力。而这些年耕地又被多种建设和建筑大量占用。为此,中央政府不得不规定全国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我国虽然划定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但土地的盐碱化却在不断蚕食着良田。以大庆市为例,大庆地下石油翻滚,而地面却盐碱泛滥,全市共有盐碱地86.8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2%。目前,全世界盐碱地约有10亿公顷,我国盐碱地也有1亿公顷。据估计,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00万~15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长,我国也不例外。
盐碱地是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土壤的总称。盐碱危害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土壤盐碱化的蔓延,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将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盐碱地的治理与改造,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尽管人类对盐碱地的治理与改造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采用过排水洗盐、客土置换、化学改良等等方法。但是,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不能大面积、低成本地进行。盐碱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急需先进的具有可规模化的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技时代。生物科技的开发与应用使盐碱地的改造变得比较轻松与简单。
微生物是生物技术的基石,这是由微生物比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转化能力、繁殖速度、变异与适应性和分布范围五个强大的特性决定的。五大特性中最基本的是微生物的比表面积远比其它生物大。生物体比表面积越大,其代谢活性越强。在适宜条件下,微生物24小时所合成的营养物质相当于自身重量的30倍~40倍,比奶牛高1000倍。在适宜条件下,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经24小时培养,一个细胞可繁殖成4万亿多个细胞。微生物也以抗严寒酷暑,耐酸、碱、盐的惊人适应力被誉为“生物界之最”。太平洋海沟高压350摄氏度下的嗜热菌,南极100兆帕(1000个大气压)零下18摄氏度下的嗜冷菌,pH0.5酸性有色金属浸矿水中的嗜酸硫杆菌,pH12~13环境下的极端嗜碱菌,甚至在32%盐溶液中的嗜盐菌,在其他生物难以生存的各种极端环境中,都蕴藏着大量的微生物资源。
大庆鲍斯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微生物专利技术生产的“善耕”生物有机肥,应用在盐碱地改造中,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获得巨大成功。
“善耕”生物有机肥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肥料,不会改变环境的自然条件,如果在土壤中给予合适的条件,其持续的增殖会修复土壤,使土壤具有生物活力。
鲍斯公司于2004年年初开始在大庆市选取650亩草甸碱土做实验。当时土壤pH值8.2~9.3,“碱包”部位pH值高达10.3。土壤粘重、硬化,结构不良。自然植被为碱草、碱蓬、蒙古蒿群落,“碱包”处为光板地,平均造林成活率仅3%左右。
他们用最普通的施肥方法,施用“善耕”生物有机肥料,土壤板结情况很快得到改善,肥效扩散作用明显,肥料下部10厘米土壤pH值下降0.6~1.1,侧方土壤pH值下降0.4~0.7。施肥的同时配合适当灌水,旱柳和银中杨的当年成活率分别为93%和98%,长势喜人,草的成活率更是达到了100%。更可喜的是,当年就形成了林、草复层生态系统。
次年,由于有了第一年的根系生长基础,绝大部分幼树能经受住草原春季干热风的考验。即使表层土壤干旱,由于下面有机肥料隔层,盐碱依然被压制在肥料层以下10厘米,没有产生返碱现象。现在这片被改造的盐碱地,已经成为良田,形成了林草生长的小气候,收获了有机农产品。
国家发改委充分肯定这一成果,作为重要项目扶持。
这种低成本、实施简单方便,便于机械展开,可规模化改造盐碱地的生物技术,显然是盐碱治理与改造的技术方向。
可是这项先进的技术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鲍斯公司具有全国规模最大、年产20万吨生物有机肥的能力,但受销售制约,每年的生产不超过3万吨。本来在盐碱地进行绿化的树木种植,“一年种,二年长,四年五年死光光”的那种做法可以终止;本来挖沟垒土的一块一块的土地可以连为一片;本来治理盐碱地的步伐可以走得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战略性的问题,需要做出战略性的规划与指导。
大规模治理盐碱地可以使18亿亩耕地红线变绿。死扛红线与使红线变绿是防守与进攻的关系,守得艰难,就应多多做攻的文章。进攻中,生物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武器。很好地打造这把利器并大胆大量地使用,让它在向盐碱地进攻号角吹响的时候一马当先,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开辟出大片大片绿色的土地,永远造福子孙后代。
我国虽然划定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但土地的盐碱化却在不断蚕食着良田。以大庆市为例,大庆地下石油翻滚,而地面却盐碱泛滥,全市共有盐碱地86.8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2%。目前,全世界盐碱地约有10亿公顷,我国盐碱地也有1亿公顷。据估计,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00万~15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长,我国也不例外。
盐碱地是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土壤的总称。盐碱危害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土壤盐碱化的蔓延,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将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盐碱地的治理与改造,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尽管人类对盐碱地的治理与改造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采用过排水洗盐、客土置换、化学改良等等方法。但是,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不能大面积、低成本地进行。盐碱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急需先进的具有可规模化的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技时代。生物科技的开发与应用使盐碱地的改造变得比较轻松与简单。
微生物是生物技术的基石,这是由微生物比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转化能力、繁殖速度、变异与适应性和分布范围五个强大的特性决定的。五大特性中最基本的是微生物的比表面积远比其它生物大。生物体比表面积越大,其代谢活性越强。在适宜条件下,微生物24小时所合成的营养物质相当于自身重量的30倍~40倍,比奶牛高1000倍。在适宜条件下,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经24小时培养,一个细胞可繁殖成4万亿多个细胞。微生物也以抗严寒酷暑,耐酸、碱、盐的惊人适应力被誉为“生物界之最”。太平洋海沟高压350摄氏度下的嗜热菌,南极100兆帕(1000个大气压)零下18摄氏度下的嗜冷菌,pH0.5酸性有色金属浸矿水中的嗜酸硫杆菌,pH12~13环境下的极端嗜碱菌,甚至在32%盐溶液中的嗜盐菌,在其他生物难以生存的各种极端环境中,都蕴藏着大量的微生物资源。
大庆鲍斯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微生物专利技术生产的“善耕”生物有机肥,应用在盐碱地改造中,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获得巨大成功。
“善耕”生物有机肥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肥料,不会改变环境的自然条件,如果在土壤中给予合适的条件,其持续的增殖会修复土壤,使土壤具有生物活力。
鲍斯公司于2004年年初开始在大庆市选取650亩草甸碱土做实验。当时土壤pH值8.2~9.3,“碱包”部位pH值高达10.3。土壤粘重、硬化,结构不良。自然植被为碱草、碱蓬、蒙古蒿群落,“碱包”处为光板地,平均造林成活率仅3%左右。
他们用最普通的施肥方法,施用“善耕”生物有机肥料,土壤板结情况很快得到改善,肥效扩散作用明显,肥料下部10厘米土壤pH值下降0.6~1.1,侧方土壤pH值下降0.4~0.7。施肥的同时配合适当灌水,旱柳和银中杨的当年成活率分别为93%和98%,长势喜人,草的成活率更是达到了100%。更可喜的是,当年就形成了林、草复层生态系统。
次年,由于有了第一年的根系生长基础,绝大部分幼树能经受住草原春季干热风的考验。即使表层土壤干旱,由于下面有机肥料隔层,盐碱依然被压制在肥料层以下10厘米,没有产生返碱现象。现在这片被改造的盐碱地,已经成为良田,形成了林草生长的小气候,收获了有机农产品。
国家发改委充分肯定这一成果,作为重要项目扶持。
这种低成本、实施简单方便,便于机械展开,可规模化改造盐碱地的生物技术,显然是盐碱治理与改造的技术方向。
可是这项先进的技术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鲍斯公司具有全国规模最大、年产20万吨生物有机肥的能力,但受销售制约,每年的生产不超过3万吨。本来在盐碱地进行绿化的树木种植,“一年种,二年长,四年五年死光光”的那种做法可以终止;本来挖沟垒土的一块一块的土地可以连为一片;本来治理盐碱地的步伐可以走得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战略性的问题,需要做出战略性的规划与指导。
大规模治理盐碱地可以使18亿亩耕地红线变绿。死扛红线与使红线变绿是防守与进攻的关系,守得艰难,就应多多做攻的文章。进攻中,生物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武器。很好地打造这把利器并大胆大量地使用,让它在向盐碱地进攻号角吹响的时候一马当先,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开辟出大片大片绿色的土地,永远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