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肝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供肝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供、受者各12只,同系移植组供肝热冷缺血时间分别为0~2和80 min,同种移植1~4组供肝热冷缺血时间分别为0~2和80 min、0~2 min和10 h、15和80 min及15 min和10 h,假手术组仅开腹游离肝脏后关腹,不行肝移植.肝移植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术后1、3、5、7 d,分别处死每组3只受者,取移植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杏观察病理改变和IRI程度,按照Banff系统分级标准对AR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移植肝组织Fas、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移植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及同种移植1~4组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IRI损伤程度依次加重.术后1、3、5、7 d,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及同种移植4组未发现AR,同种移植1~3组AR明显;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同种移植1~3组AR评分均逐渐升高,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同种移植1~3组AR评分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移植肝组织中Fas、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及mRNA均无表达,F组仅有少量表达,同种移植1~3组较其他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同种移植1~3组的表达量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后AR的程度与一定程度内的IRI呈正相关,但如IRI造成移植肝严重损伤,则AR的发生明显降低,Fas/FasL和穿孔素/颗粒酶B细胞凋亡途径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标志,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风险因子,也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相关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
期刊
在肾移植领域,西罗莫司(SRL)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剂.近期在"Transplantation"杂志上报道的一项前瞻性的试验研究~([1]),是在全球10个国家,65个中心,718例肾移植患者中进行的,患者术后使用以SRI,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随访5年,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摘要报道如下。
期刊
西罗莫司片剂与口服液的临床对照试验(309试验)是美国惠氏公司发起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和开放的研究.这项研究于1997年11月至1999年12月间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30个中心进行,主要目的是比较西罗莫司(雷帕鸣)片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对预防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参数。
期刊
患者为男性,43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2个月,因咳嗽、发热1周入院.入院检查,移植肾质地及大小均正常,右侧肺部呼吸音较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WBC为20.4×109/L,中性粒细胞为0.84,血肌酐(Cr)为149 μmol/L,尿素氮(BUN)为10.8 mmol/L,尿酸为515 μmol/L;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感染,呈毛玻璃样改变.入院后第3天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低于0.9
期刊
研究表明,单核细胞浸润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是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发病早期两个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参与许多慢性炎症病变时单核细胞的移行,本研究探讨CAN发病早期MMP-9在移植物内的表达,及其与单核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准确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的作用.方法 分析肺移植术后有完整TBLB随访资料的50例受者AR的诊断情况.肺移植术后50例受者常规进行TBLB共145例次.根据术后早期TBLB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将受者分为早期AR组和早期无AR组.分析术后早期TBLB诊断AR的阳性率,术后远期两组受者AR发生率和TBLB对诊断AR的准确率.结果 术后早期受者AR发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结节硬化症基因突变引发的肺部囊性病变,多见于女性,可伴发肾血管肌脂瘤和淋巴管扩张.确诊LAM需要借助高分辨率CT,由有经验的放射学专家判读,并结合肺活检结果做出诊断.常规的处理方案是根据以往经验使用孕酮进行抗雌激素治疗,肺移植也是LAM患者的一个重要选择,但复发率较高.LAM和复合性结节性硬化病都是由于结节硬化基冈TSC1和TSC2突变所致,而这两个基因则通过丝(
期刊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文献显示,PTLD的总发生率不足2%[1],肾移植后PTLD发生率约1%[2].PTLD常发生于肾移植后1年内,也可在10年后发生[3].我科收治1例肾移植后晚发型PTLD,报告如下。
期刊
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发展以及管理的完善,目前肺移植术后1年存活率已高达71%,约有46%的受者术后存活时间超过了5年。
期刊
移植后12个月时,三组中共有9%~12%受者发生1次或者多次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A、B、C组中,分别有5.0%(12/238)、6.0%(14/233)和7.6%(18/238)的受者发生了仅表现病毒血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BK病毒感染的受者分别为1.7%(4/238)、3.0%(7/233)和3.4%(8/238),但引起BK病毒性肾病的受者分别为0(0/2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