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互式”阅读模式被许多阅读研究者所推崇,文章结合高职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實际问题,试图揭示“交互式”阅读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关键词】“交互式”阅读模式;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2-0129-02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高职英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独立理解能力和应用语言能力,这也是高职学生的核心应用能力之一。在阅读教学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模式;“自上而下”的语言心理模式;以及目前得到许多阅读研究者赞同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和图式理论。
一、阅读理论的发展
阅读理论研究表明,阅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这一过程不光要求读者有必要的语言能力,同时对读者的预测机制、认知能力、语篇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阅读模式可分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和“交互式”阅读模式。传统的阅读理论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认为阅读是读者被动地吸取书面信息的一种技能。因而,早期的阅读过程模式为“自下而上”模式,也被称作信息加工模式。它把阅读过程看成是一个直线形的过程,即把书面信息直接输到读者的大脑,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取决于文章所呈现的内容,读者仅根据书面信息来理解文章的意思。让读者通过对字母、单词、词组和语法结构的理解,达到对全文理解的目的。这一模式是以文本为中心而不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模式,该模式主导了早期的英语阅读教学。Goodman(1967)认为阅读过程就是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有效的阅读在于用输入信息中尽可能少的线索作出准确的判断。自此,“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产生了。“自上而下” 就是让读者主要通过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有关经验对文章进行认知加工。这种模式也被称作语言心理模式或概念驱动模式。“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似乎是对阅读过程的逻辑、合理的解释。这种阅读模式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阅读是有目的的;阅读是有选择的;阅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阅读具有预测性。该阅读模式强调了读者的主观作用,对阅读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
二、“交互式”阅读模式
“交互式”阅读模式实际上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信息的综合加工模式。“交互式”阅读模式认为阅读中的信息加工模式是从低微技巧和高宏技巧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即每一阶段的知识分析既有来自低级阶段,也有来自高级阶段的分析。只有当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信息吻合时,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正确理解,否则假设就要重新修改和建立,直至两种信息完全吻合。之所以说它是交互式的,是因为在任何阶段,不管在系统中处于哪个位置,都可以和其他任何阶段沟通。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互式”阅读模式是基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阅读模式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两种模式的优势,具有更高的包容性、严密性和条理性,它强调了篇章的文字显现,不同层次的语言知识和过程以及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
三、“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图式阅读理论
交互模式与图式理论紧密相关。Bartlett(1932)认为图式是一种背景知识,读者就是基于这种背景知识来理解和回忆语篇的,理解是读者和语篇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语篇引发了读者先前的相关信息或图式。因此图式被认为是经过抽象和概括了的背景知识。人们趋向根据自己已有的图式来理解和解释事件或现象。研究表明,适时激活相应的、完整的图式会使人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图式理论认为,新输入信息的译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在阅读时要正确理解课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需具备与课文相应的图式;二是能成功激活此图式。图式理论的研究促使专家们修正单纯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的最有效的模式就是交互式模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式的结合。图式理论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是阅读理解包括所有层次的图式的协调活动。一些较低层次的图式被激活以后,它们一定要激活上一级较高层次的图式;在这些较高水平的图式被激活以后,它们又会激活更高一级层次的图式。通过“从上到下”的加工,高级层次的图式要使低级层次的图式活动起来,以便使它的组成部分具体化。所以,图式理论认为,当英语熟练的读者阅读课文时,“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是同时发生的,并且发生在所有的认知理解层面上。“交互式”阅读模式也由此产生。
四、“交互式”阅读模式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交互式”阅读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阅读模式。“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是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和训练中要重视词汇、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阅读是为了理解,如果没有高层次的假想和推断,很难真正达到理解的程度,所以,“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是高阅读水平的必要条件。教师在阅读教学和训练中要培养训练学生假想、推断、准确掌握中心思想的能力。“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图式理论密切关系表明,文章结构和修辞方式以及背景知识会影响读者的阅读理解。结合高职英语阅读课教学实际,英语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应用“交互式”阅读模式,更好地开展阅读课教学。
(一)合理分配注意力资源
“交互式”阅读理论认为,信息处理是由低向高传递的,同时高层次也会影响低层次。在“自下而上”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读者能对字母、单词、句法的辨认非常熟悉,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那么就可以把有限的注意力资源集中到更高层次的阅读上去。阅读分为两个层次,即译码和理解,译码的过程包括从看到文字到在大脑中形成刺激性的语音表征。理解就是指从译码的材料中获得意义。高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读了却理解不了材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字词句译码不熟练,大部分注意力资源都被译码的部分所占用,虽然读完了,却难以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译码是基础,理解是关键。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的阅读教学必须从帮助学生培养熟练的译码能力入手,才能把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解放出来,进行对文章的理解。否则,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跳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只能是舍本逐末。译码能力包括对字词句的辨认分析,它涉及词汇、句法和语义几个层面。高职英语教学对单词重视得比较多,强化学生的词汇量仍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高职阶段,英语的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是应用能力的核心,必须把学生的语言技能打扎实,使学生分析语言的技能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才能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二)加强阅读的目的性
“自下而上”阅读模式四个特征中的第一点就是:阅读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的阅读是盲目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才是主动的阅读,才能把自己的知识面充分调动起来,和文章达成互动的关系,从而在阅读中积极地预测、理解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最初的阅读目的。没有目的的阅读,只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是无法把大脑中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读者的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对于阅读质量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在高职英语阅读训练中,必须纠正一种错误的倾向,那就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一边看一边思考,充分调动大脑中的每一份资源,把想到的与看到的相互印证以加深理解。为了加强效果,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就提出问题,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找到感兴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高职学生真正提高这一核心应用能力。
(三)积累图式知识,促进“交互式”阅读
“交互式”阅读过程离不开图式知识,外语学习者累积的各种知识越多,自然越有利于获取新的知识。图式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一般来讲,我国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图式,而对内容图式与结构图式重视不够。所以,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内容图式与结构图式的积累,使学生的三种图式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1.积累结构图式。结构图式是指读者对各类文章结构知识的了解程度,它可以指导读者宏观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提高阅读效率。而篇章分析的目的正在于对篇章整体的解構,而不在于对局部的解读,通过这种整体的解构,探索各种篇章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并不是语义本身,也不在人人都自然拥有的生活经验之中,而是需要人们有意识地挖掘、提炼,从大量的语篇中抽象出具有一定共性的“语篇结构图式”来。学习者掌握的这类图式越全面,运用得越熟练,阅读时就越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文章的要领,掌握核心意义,阅读的效果就会更好。
2.积累内容图式。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除了要从学习语言知识入手,还必须重视与语言知识密切相关的两大类知识:背景知识和共有知识。背景知识是在学习者接触所学外语材料时必然遇到,并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共有知识是学习者在接触所学外语材料之前已经拥有,或之后可能获得的知识。内容图式除了通过外语学习获得之外,还可以通过母语资源来得到加强。因此,我们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当一方面强调外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提倡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习者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为阅读理解能力服务。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文化差异会导致阅读理解障碍。这些图式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能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和想象力,调动学习兴趣,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交互”作用。
五、结语
阅读理解是学生和阅读材料乃至作者之间的交流, 双方的沟通体现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 理解阅读材料的意图和交际功能, 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 弄清阅读材料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交互式”阅读模式,强化学生的图式知识积累,也只有这样,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这一核心应用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喜明,潘攀.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外语教学,2004,(1).
[2]檀祝平. 浅谈阅读策略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Christine Nuttall.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2002.
[4]Goodman.K.S.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 list,1970.
[5]祝嫦鹤.基于文化图式建构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3).
[6]黄纪针.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平原大学学报,2006,(8).
[7]王鹏.内容图式对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作者简介】檀祝平(1971-),男,安徽怀宁人,江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关键词】“交互式”阅读模式;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2-0129-02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高职英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独立理解能力和应用语言能力,这也是高职学生的核心应用能力之一。在阅读教学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模式;“自上而下”的语言心理模式;以及目前得到许多阅读研究者赞同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和图式理论。
一、阅读理论的发展
阅读理论研究表明,阅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这一过程不光要求读者有必要的语言能力,同时对读者的预测机制、认知能力、语篇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阅读模式可分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和“交互式”阅读模式。传统的阅读理论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认为阅读是读者被动地吸取书面信息的一种技能。因而,早期的阅读过程模式为“自下而上”模式,也被称作信息加工模式。它把阅读过程看成是一个直线形的过程,即把书面信息直接输到读者的大脑,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取决于文章所呈现的内容,读者仅根据书面信息来理解文章的意思。让读者通过对字母、单词、词组和语法结构的理解,达到对全文理解的目的。这一模式是以文本为中心而不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模式,该模式主导了早期的英语阅读教学。Goodman(1967)认为阅读过程就是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有效的阅读在于用输入信息中尽可能少的线索作出准确的判断。自此,“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产生了。“自上而下” 就是让读者主要通过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有关经验对文章进行认知加工。这种模式也被称作语言心理模式或概念驱动模式。“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似乎是对阅读过程的逻辑、合理的解释。这种阅读模式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阅读是有目的的;阅读是有选择的;阅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阅读具有预测性。该阅读模式强调了读者的主观作用,对阅读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
二、“交互式”阅读模式
“交互式”阅读模式实际上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信息的综合加工模式。“交互式”阅读模式认为阅读中的信息加工模式是从低微技巧和高宏技巧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即每一阶段的知识分析既有来自低级阶段,也有来自高级阶段的分析。只有当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信息吻合时,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正确理解,否则假设就要重新修改和建立,直至两种信息完全吻合。之所以说它是交互式的,是因为在任何阶段,不管在系统中处于哪个位置,都可以和其他任何阶段沟通。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互式”阅读模式是基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阅读模式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两种模式的优势,具有更高的包容性、严密性和条理性,它强调了篇章的文字显现,不同层次的语言知识和过程以及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
三、“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图式阅读理论
交互模式与图式理论紧密相关。Bartlett(1932)认为图式是一种背景知识,读者就是基于这种背景知识来理解和回忆语篇的,理解是读者和语篇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语篇引发了读者先前的相关信息或图式。因此图式被认为是经过抽象和概括了的背景知识。人们趋向根据自己已有的图式来理解和解释事件或现象。研究表明,适时激活相应的、完整的图式会使人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图式理论认为,新输入信息的译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在阅读时要正确理解课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需具备与课文相应的图式;二是能成功激活此图式。图式理论的研究促使专家们修正单纯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的最有效的模式就是交互式模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式的结合。图式理论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是阅读理解包括所有层次的图式的协调活动。一些较低层次的图式被激活以后,它们一定要激活上一级较高层次的图式;在这些较高水平的图式被激活以后,它们又会激活更高一级层次的图式。通过“从上到下”的加工,高级层次的图式要使低级层次的图式活动起来,以便使它的组成部分具体化。所以,图式理论认为,当英语熟练的读者阅读课文时,“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是同时发生的,并且发生在所有的认知理解层面上。“交互式”阅读模式也由此产生。
四、“交互式”阅读模式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交互式”阅读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阅读模式。“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是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和训练中要重视词汇、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阅读是为了理解,如果没有高层次的假想和推断,很难真正达到理解的程度,所以,“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是高阅读水平的必要条件。教师在阅读教学和训练中要培养训练学生假想、推断、准确掌握中心思想的能力。“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图式理论密切关系表明,文章结构和修辞方式以及背景知识会影响读者的阅读理解。结合高职英语阅读课教学实际,英语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应用“交互式”阅读模式,更好地开展阅读课教学。
(一)合理分配注意力资源
“交互式”阅读理论认为,信息处理是由低向高传递的,同时高层次也会影响低层次。在“自下而上”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读者能对字母、单词、句法的辨认非常熟悉,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那么就可以把有限的注意力资源集中到更高层次的阅读上去。阅读分为两个层次,即译码和理解,译码的过程包括从看到文字到在大脑中形成刺激性的语音表征。理解就是指从译码的材料中获得意义。高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读了却理解不了材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字词句译码不熟练,大部分注意力资源都被译码的部分所占用,虽然读完了,却难以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译码是基础,理解是关键。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的阅读教学必须从帮助学生培养熟练的译码能力入手,才能把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解放出来,进行对文章的理解。否则,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跳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只能是舍本逐末。译码能力包括对字词句的辨认分析,它涉及词汇、句法和语义几个层面。高职英语教学对单词重视得比较多,强化学生的词汇量仍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高职阶段,英语的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是应用能力的核心,必须把学生的语言技能打扎实,使学生分析语言的技能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才能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二)加强阅读的目的性
“自下而上”阅读模式四个特征中的第一点就是:阅读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的阅读是盲目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才是主动的阅读,才能把自己的知识面充分调动起来,和文章达成互动的关系,从而在阅读中积极地预测、理解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最初的阅读目的。没有目的的阅读,只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是无法把大脑中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读者的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对于阅读质量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在高职英语阅读训练中,必须纠正一种错误的倾向,那就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一边看一边思考,充分调动大脑中的每一份资源,把想到的与看到的相互印证以加深理解。为了加强效果,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就提出问题,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找到感兴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高职学生真正提高这一核心应用能力。
(三)积累图式知识,促进“交互式”阅读
“交互式”阅读过程离不开图式知识,外语学习者累积的各种知识越多,自然越有利于获取新的知识。图式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一般来讲,我国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图式,而对内容图式与结构图式重视不够。所以,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内容图式与结构图式的积累,使学生的三种图式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1.积累结构图式。结构图式是指读者对各类文章结构知识的了解程度,它可以指导读者宏观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提高阅读效率。而篇章分析的目的正在于对篇章整体的解構,而不在于对局部的解读,通过这种整体的解构,探索各种篇章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并不是语义本身,也不在人人都自然拥有的生活经验之中,而是需要人们有意识地挖掘、提炼,从大量的语篇中抽象出具有一定共性的“语篇结构图式”来。学习者掌握的这类图式越全面,运用得越熟练,阅读时就越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文章的要领,掌握核心意义,阅读的效果就会更好。
2.积累内容图式。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除了要从学习语言知识入手,还必须重视与语言知识密切相关的两大类知识:背景知识和共有知识。背景知识是在学习者接触所学外语材料时必然遇到,并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共有知识是学习者在接触所学外语材料之前已经拥有,或之后可能获得的知识。内容图式除了通过外语学习获得之外,还可以通过母语资源来得到加强。因此,我们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当一方面强调外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提倡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习者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为阅读理解能力服务。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文化差异会导致阅读理解障碍。这些图式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能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和想象力,调动学习兴趣,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交互”作用。
五、结语
阅读理解是学生和阅读材料乃至作者之间的交流, 双方的沟通体现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 理解阅读材料的意图和交际功能, 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 弄清阅读材料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交互式”阅读模式,强化学生的图式知识积累,也只有这样,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这一核心应用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喜明,潘攀.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外语教学,2004,(1).
[2]檀祝平. 浅谈阅读策略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Christine Nuttall.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2002.
[4]Goodman.K.S.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 list,1970.
[5]祝嫦鹤.基于文化图式建构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3).
[6]黄纪针.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平原大学学报,2006,(8).
[7]王鹏.内容图式对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作者简介】檀祝平(1971-),男,安徽怀宁人,江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