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四月,武夷山依然以其摄人心魄的秀美、灵动和中国画似的大自然美深深吸引着游客。然而,人们尚且不知,在这山水脚下,武夷山市正发生着历史性变化:以“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为目标,全力实施“三大转变”,即从自然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转变,从以旅游业为支柱向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转变。通过“三大转变”战略,一个与武夷山水绝美景色匹配的国际旅游度假城将会以独特的美丽展现新姿。
早在1999年12月,武夷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
武夷山市,因旅游而设,究竟该怎样实现因旅游而兴、而优、而久,让武夷山水的优势更优,实现科学发展,提质增效呢?
2011年7月,在武夷山市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思路。其核心的内容就是抓住福建省加快建设武夷新区、武夷山交通条件发行巨变的两大机遇,加快“三个转变”。
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梁伟新告诉记者:“‘三个转变’的核心是促使武夷山从一个旅游度假景区向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转变。一个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作支撑、有全民素质的提升和文明文化环境作为内涵。而从农业经济一步跨越到以旅游业为主的武夷山市,存在着先天不足的致命问题,那就是工业化的缺失带来的观念落后、商品意识不强、小农意识严重、城市规划意识不强等问题。而这些都是与国际旅游度假城市格格不入的。”
据悉,2012年,武夷山市接待游客72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3.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03%、15.92%。尽管成绩骄人,但他们在“转型求变”的深入思考中还是明显看到了自身的短板。
“随着游客旅游度假消费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武夷山即将于明年秋季开通高铁,进入武夷山的游客将大量增加,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一个旅游景区的基础上,武夷山水的稀缺资源优势将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三大转变’是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梁伟新如是说。
为了实现“三个转变”,武夷山目前正把城市体量从现在的7平方公里,撑大到70平方公里,这需要数以千亿的投资。武夷山实际每年可用于建设的资金不过数亿元,要把2798平方公里当作旅游城市来建设,这些钱可谓杯水车薪。武夷山市大胆尝试着从过去的行政指导、财政投资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
武夷山九曲溪竹筏漂流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但因运力有限,每年都有数十万游客不能实现漂流愿望。为了突破这一项目的容量瓶颈,2012年,武夷山市策划生成了崇阳溪漂流项目——云河漂流,投资1亿元,选择政府投资、企业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市政府把武夷山相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成立武夷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为业主融资投入。边建设、边向社会招商,该项目自2012年11月1日正式推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有意参与。
武夷山市旅游资源富集,但目前仍主要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如何让走马观花的游客“慢”下来?
“从自然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为实现这一点,武夷山市将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形成适宜休闲度假、养生怡情的旅游环境,延长游客在武夷山的停留时间。
“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不能只在传统的主景区做文章。”梁伟新介绍,一方面,该市正着手开发当地独特的养生资源,建设彭祖养生基地、中信集团武夷山养生度假基地、武夷山天和国际康养中心等;另一方面,把乡村休闲游作为武夷山大旅游的有效延伸,发展下梅、城村、曹墩等特色乡村,依托朱子文化,结合五夫“万亩莲塘”等特色产品打造季节性旅游休闲产品。
武夷山在实施“三个转变”过程中,政府的投入可谓“四两拨千斤”,用政府的手导入社会资本,为建设所用。
市长徐春晖告诉记者,“虽然政府投入,但政府在其中只想充当一个引路人的作用,一个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旅游新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的作用。”
位于武夷山市区与度假区之间的杜坝高端酒店群片区,将引进世界前三十强品牌酒店。武夷山市政府专门制定政策,要求有意向的企业限时向市政府提交世界前三十强品牌酒店合作协议书和每亩10万元的保证金,政策一出,效应即现,在短短数月内万豪、希尔顿、索菲亚等6家知名酒店,正式落户武夷山。
在推进“三大转变”的同时,按着现代国际旅游度假城的构架,武夷山市全力推进“五大片区”建设。例如改造老城区,释放城市空间,拆迁公建项目后,将原址变为绿地、公园或停车场,让城市休闲生活功能更完备。临近高铁的北城新区,将其定位为该市未来的行政、文化、商务、交通中心,按着现代城市标志加快建设。
作为城市主体,人更是关键因素。为此,武夷山市启动“2012-2014年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政府出资500万元,让市民进大学,目前,当地行政执法人员、出租车及个体商户、导游、宾馆酒店从业人员等已开始陆续接受素质提升培训。
记者看到,这里正以最美的山水、最美的人构筑“美丽武夷山”。
早在1999年12月,武夷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
武夷山市,因旅游而设,究竟该怎样实现因旅游而兴、而优、而久,让武夷山水的优势更优,实现科学发展,提质增效呢?
2011年7月,在武夷山市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思路。其核心的内容就是抓住福建省加快建设武夷新区、武夷山交通条件发行巨变的两大机遇,加快“三个转变”。
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梁伟新告诉记者:“‘三个转变’的核心是促使武夷山从一个旅游度假景区向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转变。一个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作支撑、有全民素质的提升和文明文化环境作为内涵。而从农业经济一步跨越到以旅游业为主的武夷山市,存在着先天不足的致命问题,那就是工业化的缺失带来的观念落后、商品意识不强、小农意识严重、城市规划意识不强等问题。而这些都是与国际旅游度假城市格格不入的。”
据悉,2012年,武夷山市接待游客72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3.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03%、15.92%。尽管成绩骄人,但他们在“转型求变”的深入思考中还是明显看到了自身的短板。
“随着游客旅游度假消费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武夷山即将于明年秋季开通高铁,进入武夷山的游客将大量增加,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一个旅游景区的基础上,武夷山水的稀缺资源优势将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三大转变’是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梁伟新如是说。
为了实现“三个转变”,武夷山目前正把城市体量从现在的7平方公里,撑大到70平方公里,这需要数以千亿的投资。武夷山实际每年可用于建设的资金不过数亿元,要把2798平方公里当作旅游城市来建设,这些钱可谓杯水车薪。武夷山市大胆尝试着从过去的行政指导、财政投资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
武夷山九曲溪竹筏漂流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但因运力有限,每年都有数十万游客不能实现漂流愿望。为了突破这一项目的容量瓶颈,2012年,武夷山市策划生成了崇阳溪漂流项目——云河漂流,投资1亿元,选择政府投资、企业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市政府把武夷山相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成立武夷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为业主融资投入。边建设、边向社会招商,该项目自2012年11月1日正式推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有意参与。
武夷山市旅游资源富集,但目前仍主要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如何让走马观花的游客“慢”下来?
“从自然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为实现这一点,武夷山市将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形成适宜休闲度假、养生怡情的旅游环境,延长游客在武夷山的停留时间。
“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不能只在传统的主景区做文章。”梁伟新介绍,一方面,该市正着手开发当地独特的养生资源,建设彭祖养生基地、中信集团武夷山养生度假基地、武夷山天和国际康养中心等;另一方面,把乡村休闲游作为武夷山大旅游的有效延伸,发展下梅、城村、曹墩等特色乡村,依托朱子文化,结合五夫“万亩莲塘”等特色产品打造季节性旅游休闲产品。
武夷山在实施“三个转变”过程中,政府的投入可谓“四两拨千斤”,用政府的手导入社会资本,为建设所用。
市长徐春晖告诉记者,“虽然政府投入,但政府在其中只想充当一个引路人的作用,一个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旅游新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的作用。”
位于武夷山市区与度假区之间的杜坝高端酒店群片区,将引进世界前三十强品牌酒店。武夷山市政府专门制定政策,要求有意向的企业限时向市政府提交世界前三十强品牌酒店合作协议书和每亩10万元的保证金,政策一出,效应即现,在短短数月内万豪、希尔顿、索菲亚等6家知名酒店,正式落户武夷山。
在推进“三大转变”的同时,按着现代国际旅游度假城的构架,武夷山市全力推进“五大片区”建设。例如改造老城区,释放城市空间,拆迁公建项目后,将原址变为绿地、公园或停车场,让城市休闲生活功能更完备。临近高铁的北城新区,将其定位为该市未来的行政、文化、商务、交通中心,按着现代城市标志加快建设。
作为城市主体,人更是关键因素。为此,武夷山市启动“2012-2014年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政府出资500万元,让市民进大学,目前,当地行政执法人员、出租车及个体商户、导游、宾馆酒店从业人员等已开始陆续接受素质提升培训。
记者看到,这里正以最美的山水、最美的人构筑“美丽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