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新课改”师资培训和“新课标”的学习,改革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虽然各地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诸多领域也进行了各方面的尝试,但要将这项任重道远的改革,具体深入地落实在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化上,却需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断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习、研究,、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逐渐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首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许多教师在以“万”为主的教学工作中,沉湎于经验或甚至程序化的教學中,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对学生的要求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这种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观。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活动教学列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在教完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小圆片、三角片、小木棒等)。摆出加法计算的图形,并说出加法算式,学生可以用学具自由拼摆,大家动手操作,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堂学习的大部分空间让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参与者,组织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其次,要转变新的教学情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导致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课程由确定性变为不确定性,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合的动态过程。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教师在这种环境下,要具有更多的创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设计教学活动,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到动物园里玩?
生:(同学们齐声回答)喜欢
师:那么老师问一问小朋友们,你们中间谁去过动物园?
去过动物园的同学们举起得意的手,并不时地观看其他同学
师:动物园里你们见过哪些动物?
生:长颈鹿
生:大象
生:狗熊、狼……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熟知的动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玩动物园,好不好?
生:好!
出示教科书14-15页的图画,(用幻灯片制成的投影)。让同学们观察这个动物园里哪些动物,分别有几只?同学们先观察再小组讨论,最后交流汇报,摆小棒认数、数数、认数这样整个课堂教学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
最后,我认为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式教学方式,对教学非常有利。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处于控制地位,而变成了学生中的一员。可以与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研讨,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发展。例如,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时,是这样教学的。师: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意义分别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选出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出示两组课件,先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分组展示交流的成果,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结论。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王尹乡中心小学)
首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许多教师在以“万”为主的教学工作中,沉湎于经验或甚至程序化的教學中,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对学生的要求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这种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观。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活动教学列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在教完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小圆片、三角片、小木棒等)。摆出加法计算的图形,并说出加法算式,学生可以用学具自由拼摆,大家动手操作,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堂学习的大部分空间让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参与者,组织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其次,要转变新的教学情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导致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课程由确定性变为不确定性,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合的动态过程。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教师在这种环境下,要具有更多的创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设计教学活动,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到动物园里玩?
生:(同学们齐声回答)喜欢
师:那么老师问一问小朋友们,你们中间谁去过动物园?
去过动物园的同学们举起得意的手,并不时地观看其他同学
师:动物园里你们见过哪些动物?
生:长颈鹿
生:大象
生:狗熊、狼……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熟知的动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玩动物园,好不好?
生:好!
出示教科书14-15页的图画,(用幻灯片制成的投影)。让同学们观察这个动物园里哪些动物,分别有几只?同学们先观察再小组讨论,最后交流汇报,摆小棒认数、数数、认数这样整个课堂教学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
最后,我认为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式教学方式,对教学非常有利。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处于控制地位,而变成了学生中的一员。可以与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研讨,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发展。例如,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时,是这样教学的。师: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意义分别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选出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出示两组课件,先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分组展示交流的成果,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结论。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王尹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