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采取的教学手段之一,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针对性。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提问,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讨论了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策略;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设置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带领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奥秘,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学习的目的。根据课堂提问的反馈信息,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如何设计课堂问题,增强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现将课堂提问的方式以及设计问题的方式阐述如下。
一、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
要想使提问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教师要问到点子上。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状态与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处,并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能够在思考过程中得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参透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同点,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在类比和迁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除了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引入学生学习过的分数计算,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分数混合运算,让学生逐步了解本节课的新知识。在讲解例题时,发现一名学生并不像其他学生一样大声说出整个计算过程。根据学生的特殊表现,教师可针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说说他所认为的分数混合运算计算方式
二、掌握好问题的数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教师提出问题,所有学生就都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因此课堂中的追问现象时有发生。追问多半是为了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带领下解决数学问题。然而,课堂问题的设计不宜过多,针对某个学生的问题,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性质”时,笔者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例,为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创造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在学生感知小数的性质的过程中,笔者还广泛联系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首先,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一本童话故事书的定价为10元5角,为了给这本书写出价格标签,书店老板邀请两名同学写出相应的价格,其中王明给出了10.50元这个定价,李红给出了10.5元的定价。请问:两个人的定价是否相同?此时,笔者随机抽取了一名学生回答问题,该学生回答两个人给出的定价相同。于是笔者再次追问学生:“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点吗?为什么两个数据写出来是不同的,却代表一样的意义呢?”这就涉及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学生没有答出具体的答案,笔者也不是一定要让学生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对问题充满好奇心。随后,在开展新课的授课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能够投入足够的专注力。
三、掌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知识的建构,教师进行课堂上的讲解,需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一定的框架和条件,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阶梯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要关注到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明确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借助的经验,并以此为起点来设计问题。
同时,由于学习兴趣或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數学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学生表现较好,有些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有待加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特征,使得课堂提问更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可为拓展和延伸类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问题的思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程度。针对学习水平稍差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勤思考、多分析,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合理设计问题,激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够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驱动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卫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53.
[2]马拜存.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5(36):21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策略;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设置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带领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奥秘,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学习的目的。根据课堂提问的反馈信息,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如何设计课堂问题,增强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现将课堂提问的方式以及设计问题的方式阐述如下。
一、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
要想使提问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教师要问到点子上。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状态与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处,并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能够在思考过程中得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参透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同点,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在类比和迁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除了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引入学生学习过的分数计算,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分数混合运算,让学生逐步了解本节课的新知识。在讲解例题时,发现一名学生并不像其他学生一样大声说出整个计算过程。根据学生的特殊表现,教师可针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说说他所认为的分数混合运算计算方式
二、掌握好问题的数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教师提出问题,所有学生就都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因此课堂中的追问现象时有发生。追问多半是为了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带领下解决数学问题。然而,课堂问题的设计不宜过多,针对某个学生的问题,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性质”时,笔者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例,为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创造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在学生感知小数的性质的过程中,笔者还广泛联系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首先,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一本童话故事书的定价为10元5角,为了给这本书写出价格标签,书店老板邀请两名同学写出相应的价格,其中王明给出了10.50元这个定价,李红给出了10.5元的定价。请问:两个人的定价是否相同?此时,笔者随机抽取了一名学生回答问题,该学生回答两个人给出的定价相同。于是笔者再次追问学生:“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点吗?为什么两个数据写出来是不同的,却代表一样的意义呢?”这就涉及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学生没有答出具体的答案,笔者也不是一定要让学生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对问题充满好奇心。随后,在开展新课的授课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能够投入足够的专注力。
三、掌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知识的建构,教师进行课堂上的讲解,需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一定的框架和条件,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阶梯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要关注到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明确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借助的经验,并以此为起点来设计问题。
同时,由于学习兴趣或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數学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学生表现较好,有些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有待加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特征,使得课堂提问更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可为拓展和延伸类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问题的思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程度。针对学习水平稍差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勤思考、多分析,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合理设计问题,激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够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驱动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卫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53.
[2]马拜存.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5(3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