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的维护与管理关系到日常的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对故障进行研判,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维修并管理,减少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的生产损失,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
煤矿机电设备从投入使用到报废,不同时期的故障是有区别的,本文针对投入初期、平稳期、晚期三个阶段的设备状态进行了分析,探讨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与引发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维修管理的方法。
一、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一)投入初期
机电设备的投入初期,通常故障比较频发,一方面是由于新设备投入生产后需要经过一段磨合阶段,有可能设备参数的设置和各环节设备的匹配度不是很准确,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练,难免造成设备出现问题,影响到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设备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制造环节质量不过关,在采购环节没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导致投入生产后各种缺陷暴露出来,引起设备故障[1]。
(二)稳定运行期
稳定运行期的设备故障逐渐减少,前期的磨合阶段过了以后,设备的运行渐渐步入正轨,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逐步熟练,各项设备参数经过磨合与不断纠正也逐步适应了煤矿的实际生产状况,在这一阶段的故障主要是一些突发情况造成,比如突然停电、进水等,或者外力因素对机器的零件造成损伤等,以至功能丧失。
(三)投入晚期
设备故障的投入进入晚期,故障通常会呈现出增长的态势,随着设备接近报废年限,各零部件很可能已经出现了磨损等情况,齿轮等的吻合性也逐步降低,如果在日常管理中没有做到及时保养等措施,很可能会出现故障多发的情况,比如异常响动、零件断裂、表面腐蚀、发热发烫、残留杂物聚集等,对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干扰。
二、设备的故障检查
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查通常是从异常现象的表面入手,通过觀察设备外表的损伤与变化以及异常声响来确定损坏的部位,常见的故障分为三大类,一是损坏型的故障,包括零件松动脱落、外部断裂拉伤、变形龟裂等,此类故障的定位较为简单,一般通过外部观察可以发现;二是堵塞型故障,包括杂物堵塞的故障、管道不通、滴水漏油等,此类故障常与平时保养不当有关,未能及时清理器械中的杂物与粉尘,三是功能失调型故障,包括开机问题、功能失效、管道老化变质、仪器失灵等问题,机械设备使用时间久、磨损严重通常会造成仪器的效率降低,零件老化,功能失效。定位故障需要维修人员具备完善的机电理工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运转的逻辑关系,才能在借助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定位故障位置并发现故障机理,找寻适当的维修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原因分析、修理方案制定等[2]。
首先维修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调查,确认设备的使用条件,必要时可以对现场环境进行拍照以保留原始影像资料,对设备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包括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故障维修记录等,对出现异常的部位进行初步检查并清理;其次是对故障原因的研判,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性能检测、电路检查、强度分析等方式,维修人员凭借着专业知识再结合以往维修经验初步确认故障原因;最后是维修方案的确定,对于简单故障可以采取更换零件、加注润滑油等方式来进行维修和保养,而对于设备功能衰退引起的故障,由于设备的功能衰退可能涉及多个零部件,甚至会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的减少,因此应当从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综合分析,在进行局部修复的同时对仪器设备的整体进行检查,确保相关联的零件得到保养与维护,避免局部的损伤对其它部位造成影响。
三、维修管理方法
预防维修主要是作为预防故障而采取的措施,通过事前设备的参数调试和日常巡检,及时发现设备中容易引起故障和损伤的隐患,在故障发生之前就通过预防性保养、更换零部件、清理杂质杂物等措施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具体的方法包括在生产班组交接班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理杂质,注入润滑油,矫正参数,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干燥处理,防止仪器零部件生锈失灵,通过每班次的检查与保养保证仪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
故障维修主要是作为故障发生后的补救措施,机电设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运行突然中止,生产活动被打断,因此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维修以恢复生产,减少停产造成的损失。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断电处理,维修人员在断电并佩戴好绝缘护具的状态下才可以接触设备进行检查,并使用测量仪器对设备的电压、电阻状况进行检查,确认线路是否受损,如果是线路受损则需要检修线路;在电路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可能是机电设备零部件的故障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局部发热、异常响动的情况来定位故障部位,有必要时可以通过拆卸掉外壳来观察内部深处的运转情况,观察零部件是否存在脱落等异常,对于肉眼无法观察的磨损,还可以通过铁谱诊断技术来进行确认,主要方法是利用高强度的磁场将铁质的磨粒从润滑油中吸引并且分离出来,并放置观察,通过分析分离物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定磨屑的数量、大小,以便确认零部件的磨损程度。通过各类对温度、异常响动、磨屑的分析,再结合以往经验,能够判断故障的原因和机理,并通过机件更换、打磨齿轮等方式恢复设备原有状态[3]。
改良维修指的是对设备的状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良其性能,提升工作效率,通常改良维修需要结合日常的生产进度来进行,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掘进机、电动机、传输皮带等重要设备进行改良,保证其运转的高效,提升机电的功率,及时清除设备中的粉尘与杂物等。
设备的维修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状态下进行,由于设备的定期检查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个别企业为了提高产能,经常忽略了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造成设备“带病上岗”,很容易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甚至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不仅没有起到按时生产的目的,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设备的维修工作,避免拖延,严禁使用运行状态不良的设备进行作业,避免酿成安全事故。
设备的日常管理,企业应当交由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进行,并采取落实到人的方针策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培养其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要做到及时上报跟踪,跟进维修进度,发生故障的设备与正常机电要分开保管并编号,贴附明显标识以便区别,只有等设备故障被确认、安全隐患消除并经过调试检查合格后才可重新投入使用。
机电设备的故障管理还可以采用在线监测的方式,通过在机电设备上安装电子监测设备,可以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并对机器的异常声响、温度过高等情况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在未对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实现对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把控。
四、结语
煤矿机电的维修是日常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善的机电管理不仅能够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日常故障,而且通过保养也能够实现延长机电使用寿命、节约成本的目的,因此煤矿企业应当重视起机电设备的保养与故障维修工作,从装配调试、定期检查、日常保养、故障维修四方面入手,做好设备故障的跟进,避免类似的故障发生,保障煤矿开采的正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乔二斌.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J].机电工程技术, 2015, 44(12):144-146.
[2]翟志文, 李提军.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 2012(23):298-298.
[3]牛良琦.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方式分析[J].科技与企业,
邮寄地址:海南省昌江县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吴洋收,电话;18131417015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
煤矿机电设备从投入使用到报废,不同时期的故障是有区别的,本文针对投入初期、平稳期、晚期三个阶段的设备状态进行了分析,探讨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与引发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维修管理的方法。
一、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一)投入初期
机电设备的投入初期,通常故障比较频发,一方面是由于新设备投入生产后需要经过一段磨合阶段,有可能设备参数的设置和各环节设备的匹配度不是很准确,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练,难免造成设备出现问题,影响到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设备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制造环节质量不过关,在采购环节没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导致投入生产后各种缺陷暴露出来,引起设备故障[1]。
(二)稳定运行期
稳定运行期的设备故障逐渐减少,前期的磨合阶段过了以后,设备的运行渐渐步入正轨,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逐步熟练,各项设备参数经过磨合与不断纠正也逐步适应了煤矿的实际生产状况,在这一阶段的故障主要是一些突发情况造成,比如突然停电、进水等,或者外力因素对机器的零件造成损伤等,以至功能丧失。
(三)投入晚期
设备故障的投入进入晚期,故障通常会呈现出增长的态势,随着设备接近报废年限,各零部件很可能已经出现了磨损等情况,齿轮等的吻合性也逐步降低,如果在日常管理中没有做到及时保养等措施,很可能会出现故障多发的情况,比如异常响动、零件断裂、表面腐蚀、发热发烫、残留杂物聚集等,对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干扰。
二、设备的故障检查
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查通常是从异常现象的表面入手,通过觀察设备外表的损伤与变化以及异常声响来确定损坏的部位,常见的故障分为三大类,一是损坏型的故障,包括零件松动脱落、外部断裂拉伤、变形龟裂等,此类故障的定位较为简单,一般通过外部观察可以发现;二是堵塞型故障,包括杂物堵塞的故障、管道不通、滴水漏油等,此类故障常与平时保养不当有关,未能及时清理器械中的杂物与粉尘,三是功能失调型故障,包括开机问题、功能失效、管道老化变质、仪器失灵等问题,机械设备使用时间久、磨损严重通常会造成仪器的效率降低,零件老化,功能失效。定位故障需要维修人员具备完善的机电理工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运转的逻辑关系,才能在借助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定位故障位置并发现故障机理,找寻适当的维修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原因分析、修理方案制定等[2]。
首先维修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调查,确认设备的使用条件,必要时可以对现场环境进行拍照以保留原始影像资料,对设备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包括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故障维修记录等,对出现异常的部位进行初步检查并清理;其次是对故障原因的研判,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性能检测、电路检查、强度分析等方式,维修人员凭借着专业知识再结合以往维修经验初步确认故障原因;最后是维修方案的确定,对于简单故障可以采取更换零件、加注润滑油等方式来进行维修和保养,而对于设备功能衰退引起的故障,由于设备的功能衰退可能涉及多个零部件,甚至会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的减少,因此应当从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综合分析,在进行局部修复的同时对仪器设备的整体进行检查,确保相关联的零件得到保养与维护,避免局部的损伤对其它部位造成影响。
三、维修管理方法
预防维修主要是作为预防故障而采取的措施,通过事前设备的参数调试和日常巡检,及时发现设备中容易引起故障和损伤的隐患,在故障发生之前就通过预防性保养、更换零部件、清理杂质杂物等措施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具体的方法包括在生产班组交接班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理杂质,注入润滑油,矫正参数,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干燥处理,防止仪器零部件生锈失灵,通过每班次的检查与保养保证仪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
故障维修主要是作为故障发生后的补救措施,机电设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运行突然中止,生产活动被打断,因此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维修以恢复生产,减少停产造成的损失。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断电处理,维修人员在断电并佩戴好绝缘护具的状态下才可以接触设备进行检查,并使用测量仪器对设备的电压、电阻状况进行检查,确认线路是否受损,如果是线路受损则需要检修线路;在电路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可能是机电设备零部件的故障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局部发热、异常响动的情况来定位故障部位,有必要时可以通过拆卸掉外壳来观察内部深处的运转情况,观察零部件是否存在脱落等异常,对于肉眼无法观察的磨损,还可以通过铁谱诊断技术来进行确认,主要方法是利用高强度的磁场将铁质的磨粒从润滑油中吸引并且分离出来,并放置观察,通过分析分离物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定磨屑的数量、大小,以便确认零部件的磨损程度。通过各类对温度、异常响动、磨屑的分析,再结合以往经验,能够判断故障的原因和机理,并通过机件更换、打磨齿轮等方式恢复设备原有状态[3]。
改良维修指的是对设备的状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良其性能,提升工作效率,通常改良维修需要结合日常的生产进度来进行,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掘进机、电动机、传输皮带等重要设备进行改良,保证其运转的高效,提升机电的功率,及时清除设备中的粉尘与杂物等。
设备的维修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状态下进行,由于设备的定期检查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个别企业为了提高产能,经常忽略了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造成设备“带病上岗”,很容易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甚至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不仅没有起到按时生产的目的,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设备的维修工作,避免拖延,严禁使用运行状态不良的设备进行作业,避免酿成安全事故。
设备的日常管理,企业应当交由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进行,并采取落实到人的方针策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培养其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要做到及时上报跟踪,跟进维修进度,发生故障的设备与正常机电要分开保管并编号,贴附明显标识以便区别,只有等设备故障被确认、安全隐患消除并经过调试检查合格后才可重新投入使用。
机电设备的故障管理还可以采用在线监测的方式,通过在机电设备上安装电子监测设备,可以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并对机器的异常声响、温度过高等情况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在未对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实现对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把控。
四、结语
煤矿机电的维修是日常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善的机电管理不仅能够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日常故障,而且通过保养也能够实现延长机电使用寿命、节约成本的目的,因此煤矿企业应当重视起机电设备的保养与故障维修工作,从装配调试、定期检查、日常保养、故障维修四方面入手,做好设备故障的跟进,避免类似的故障发生,保障煤矿开采的正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乔二斌.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J].机电工程技术, 2015, 44(12):144-146.
[2]翟志文, 李提军.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 2012(23):298-298.
[3]牛良琦.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方式分析[J].科技与企业,
邮寄地址:海南省昌江县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吴洋收,电话;1813141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