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热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小升初”已与中考、高考并列为“人生三大考”。近日来,随着小学升初中的进行,小升初择校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生家长们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不仅承担了高昂的经济费用,众多的小学生也被折磨的精疲力竭。本文通过经济学分析小升初择校热进一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损害教育公平,加重了家庭负担,而且导致了“教育寻租”行为的产生。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为择校热降温,还给学生和家长更加公平、合理的教育。
  关键词:小升初 择校热 经济学
  在我国刚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教育部在2003年也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款”、“共建费”。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学生进入初中越来越难,各种“择校费”越来越高,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
  一、小升初“择校热”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资源需求大于供给,优质资源稀缺导致竞争
  如果存在一种稀缺的资源,而且存在不同的主体对这种稀缺性的资源存在需求,竞争就会发生。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施蒂格勒把竞争定义为“竞争是个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东西时,就会有竞争。”①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在他的著作《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文中引用了约翰逊博士的竞争的定义:“竞争乃是努力获得另一个人同时也在努力获得的东西的行动”②。
  与数目巨大的学生相比,国家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教育供给和服务供不应求。在2012年的广州地区小升初民校联考中4万多名小学生竞争4000个学位,竞争激烈。而且由于我国目前初中阶段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所有的初中被分为三六九等。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向当地的几所重点初中汇集,重点高中不但拥有当地几乎所有的优秀教师,而且往往拥有着其他普通高中难以企及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这些在重点高中,往往在当地拥有着很高的社会声誉,父母们把它们看作是孩子成功的摇篮。但是一个地区重点高中所能容纳的学生的数目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一部分学生不能踏入这些学校,只能进入普通初中学习。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而且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在我国不同地区、城区之间分布不均。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社会教育需求来说,它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进一般学校,重点学校接收学生数量又有限。因此学生跟学生之间,为了争夺这种稀缺的资源就必然会发生竞争。除了考试分数上的竞争,还有其他的一些另类的竞争方式: “占坑班”、“共建生”、“条子生”等应运而生。
  (二)家长对教育收益的较高预期加剧了“择校热”
  在经济学当中,所谓“预期”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如个人或者企业等在决定其当前的行动时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或经济的变动所做的一种估计”③。重点初中聚集了当地最好的师资力量,拥有着最好的教育教学设施。进入重点中学就意味着,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将来考入重点高中,考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大大的增加,而考入了重点大学往往就意味着可以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对一些普通家庭的家长来说,他们深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父母们对于孩子进入重点初中学习的收益有着很高的预期,仿佛进入重点中学孩子就有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家长把对孩子上学教育的投入看做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且在父母看来重点学校无疑就是一笔收益很高的投资,这种预期导致了“投资”的狂热,这也是择校热问题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择校热”导致的问题
  (一)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进行,教育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客观上也受市场规律的影响。
  小升初择校过程中,受青睐的往往是几所重点初中,这些学校凭借优秀的师资、较强的设备和较高的升学率吸引着学生和家长的目光。而一些普通的初中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相对重点学校相对较差以及较低的升学率,很难吸引学生来校就读。再加上重点跟非重点学校教师福利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非重点学校优秀教师流失现象严重。这就引起了教育资源流向上的“马太效应”。薄弱学校的学生享受到的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重点学校的学生有巨大差距。在部分地区,与一些重点初中的“爆棚”和“大班额”现象相比,一些非重点小学甚至出现了带“研究生”的现象,很多教室处于闲置状态,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加重了家庭负担,损害教育公平
  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各种“小升初”考试,但是学生的家长却早已对各种“潜规则”心知肚明。据调查,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择校阶段准备的花费平均为4.4万元,北京地区甚至高达8.7万元。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对于部分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家庭来说,这个数目几乎就剥夺了他们选择重点学校的机会和权利。部分家庭即便是咬着牙,送孩子进入了理想的初中,家庭往往也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有一位家长在微博上发出这样的感叹:谁家有一个即将“小升初”的孩子,家长的内心一定是“鸭梨山大”。
  除了背负经济压力之外,父母往往还要背负一定的精神压力,小升初”似乎成为了拼爹的战场,学校在面试学生时对于不同的学生家长冷然态度完全不同,有钱有势的家长们通过各种途径“递条子”、拉关系,“没钱没关系”等待自己的只能是冷冷的面孔。一位技术精英跑了半年还是没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读优质的学校,他哀叹到:“真怀疑自己当年的选择,现在没有一官半职,无法为子女的升学尽力”。
  这显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原则,损害了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阻碍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助长了“教育寻租”和教育腐败行为的产生
  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和克鲁格认为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这种超额的收入被称为“租金”,谋求这种权利以获得资金的活动被称为“寻租活动”,俗称“寻租”。   教育寻租泛指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寻租行为,教育寻租在本质上是利益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如院外游说、走后门、贿赂等等。教育寻租活动增加了教育交易的费用,降低了教育的效率,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扭曲和浪费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择校热还带了了教育的腐败。教育部透露,在2011年全国共查处给及隔离学校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5亿多元,3696人受到党纪处分和其他处理。据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2011年6月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教育系统的职务犯罪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多表现为中小学校长利用负责招生的权力,私自招收编外学生,侵吞单位账外款。
  三、解决我国小升初“择校热”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择校热”产生即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更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只有不断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才能更好的满足群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因此,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得到4%的目标。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
  “择校热”其实质是“择名校热”,名校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名校跟普通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学生家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共同导致了“择校热”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首先,政府应当控制优质教学教育资源的无序流动,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集中。其次,要实施强校兼并弱校,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财政投入,在教育经费、师资方面要想薄弱学校适当倾斜,缩小校际硬件设施方面的差距。第三,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普通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建立骨干教师流动机制,打破教师的“学校所有”为“区县所有”,特别规定重点学校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之一是有到非重点学校执教的经历。尽量整合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
  (三)建立完善的教育监督制度
  政府在小升初的录取规程上,应当尽力建立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减少录取过程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录取公平公正公开。各级政府部门应发挥自己的行政监管作用,对录取过程中出现的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的现象及时制止,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录取过程的透明化,只有这样才可以一方面有利于监管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违法者的成本,有利于控制录取黑幕的产生。这样既可以遏制教育寻租行为的产生,也为教育公平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抑制教育寻租行为和教育腐败行为的产生。
  (四)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面对小升初“择校热”,国家应当加强教育监督立法,赋予第三方教育监管机构、媒体、受教育方监督的权利,要保证公众的参与权,在制定学校的收费政策时,首先应当听取受教育方的意见,对教育机构进行评价时,应综合社会相关群体的意见等。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健全,我国小升初阶段的“择校热”现象必然会缓解。解决择校难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社会中重新树立起正确公平的教育观念,并以严格有序、执行到位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才能解决小升初难题,真正的实现教育的平等化。
  注释:
  [1]赵晓.竞争、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http://www.ccer.edu.cn/workingpaper/paper/c1999025.doc.
  [2](英)F.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43.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建邦.治理择校关键还在教育均衡[J].湖北教育,2009(1).
  [3]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6).
  [4]邓兴军.北京择校费平均超2 万元[N].北京青年报,2008-2-18.
  [5]梁艳燕,吴旦颖.小学报名也搞潜规则,省一级学校择校4万起[N].南方都市报,2007-5-13.
  [6]陈鸿,严燕飞.试论择校与教育公平[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Bmi-1基因是属于多梳基因家族中的一种调控基因,参与到细胞的增殖分化、氧化应激水平调控,线粒体DNA损伤通路调控等多个方面,对于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往对Bmi-1基因
香港晚报消失现象引发了晚报是否将在大陆衰亡的思考。本文将用SWOT法分析晚报的优势、劣势及其在媒体生态中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探讨在“大媒体”背景下,晚报的发展战略。 Th
背景和目的:  经典的理论认为仅仅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能产生免疫球蛋白,但这种理论目前正在受到挑战。新近的研究表明许多癌细胞表达免疫球蛋白G(IgG)。然而,癌源性IgG的功能和暗
随着美国及全球经济好转,全球化工行业及市场周期的景气回升,预计化工类股票价格也将于今年二、三季走出谷底出现反弹,并提早于化工周期步入下一个上升周期。 As the United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着各个行业效率的提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动漫出版行业依然面临着出版产值低、专业人才缺乏、动
本研究建立LC/LC-MS方法,分别对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DM和敏感细胞系K562蛋白质组进行分离与鉴定,通过分析2个细胞系中蛋白质种类及数量的改变,筛选可能产生肿瘤细胞MDR的相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学过程中既提出了一些过错思想和一系列批评弟子的原则,又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批评方式,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英语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外语学习要从娃娃抓起,随之出现了很多双语幼儿园。本文运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相关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双语幼儿园这一做法提出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外语学习 关键期 双语幼儿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国家与国人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规定有条件的大
期刊
在创建“信用浙江”“信用温州”“信用瓯海”的一片热浪声中,面对发生在国内外的会计诚信危机问题,不由使我这个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会计专业教师想起,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也要倡导诚信教育,尤其是在职中的会计教学中,诚信教育已被提到较为重要的教学位置。  一、诚信的深刻含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纵观我国不同时期的各种思想学说,不管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出发,还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