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l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蒋上志(1979- ),男,湖南永州人,农艺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土肥技术推广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政府形象和社会和谐稳定,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1]。近年来,益阳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了“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对益阳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1益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及特点
  1.1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1.1.1农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益阳市现已制(修)订农业标准21个和生产操作规程134个,涉及水稻、油料、蔬菜、柑橘、茶叶、生猪、畜禽、水产品等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益阳市土地流转工作力度的加大,将土地流转与标准化示范基地(区)建设有机结合,以合作社或农产品生产企业为载体,实行“合作社或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组织化经营。截至2013年底,益阳市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 20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82个,带动农户38.9万户;共创建种植业和养殖业标准化示范区127个,基地建设规模11.43万hm2。
  1.1.2源头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益阳市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和高毒违禁药物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了“明查和暗访相结合、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13年益阳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 898人次,检查门店/企业5 103个/次,查处问题203起,涉及金额337.1万元,立案161起,涉案人员139人,挽回经济损失1 624.8万元。
  1.1.3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等农作物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推广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益阳市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12.67万hm2,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1.33万hm2,累计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5 000盏,推广应用性诱捕器1万余套,色诱板20万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占农药制剂用量的85%。益阳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1.93万hm2,推广配方肥11.6万t,发放施肥建议卡51.6万份,涉及1 810个村,惠及农户92.28万户,节本增收1 132.50元/hm2,全市总节本增收5.88亿元。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不断健全
  1.2.1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益阳市本级于2005年成立了副处级的益阳市农产品质监站(加挂益阳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牌子),下设5个科,编制为16名;6个区县(市)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共配备县级监管人员20人; 86个乡镇(办事处)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服务站,共配备乡镇监管员158名;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1.2.2健全市县乡基地(市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建设,益阳市质检机构的检测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从业人员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2009~2013年,市本级和赫山区、桃江县、安化县、资阳区(种植业)和南县、沅江市(养殖业)相继启动农业部一期、二期和三期规划的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项目,共争取国家投资1 937万元。目前,7个区县(市)农业系统的质检机构,已有4个通过计量认证,全市共有检测人员44 人,实验室规模共2 820 m2,仪器共215台(套)。部分乡镇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区大型超市建立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室。小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了档次较高的质量检测中心,如益华、辣妹子等企业。益阳市已形成了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检测中心为骨干,乡镇速测室为基础,基地和农贸市场速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1.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从例行监测和执法抽检的情况看,益阳市农产品质量整体是好的。2013年,农业部对益阳市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开展了4次例行监测,经检测,农残合格率平均为97.5%、97.2%、100%,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平均合格率均为100%;部、省例行监测益阳市畜禽产品4次,水产品8次,药残合格率均为100%;市本级开展了5次蔬菜例行监测和1次水果例行监测,农残合格率分别为97.9%、100%。2013年益阳市共抽检蔬菜、茶叶、水果样品分别为75 172批次、16批次、151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9.04%、100%和99.67%。益阳市生猪、牛、羊规模养殖场(户)“瘦肉精”现场排查抽样检测2 360批次,生猪产地、屠宰检疫与“瘦肉精”同步检测分别为5.6万批次、7.9万批次,均未发现疑似阳性样品。
  1.4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益阳市重点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壮大认证农产品规模。到2013年底,益阳市共完成产地环境评价认定30万hm2;全市有效使用“三品一标”农产品36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5个,绿色食品103个,有机食品10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建成无公害产地54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1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6个,产地监控面积8万hm2。
  益阳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区域品牌整合推介力度,现逐步形成以卢青年米业、佳佳米业为主的粮食品牌,以克明面业为主的挂面品牌,以白沙溪、益阳茶厂为主的安化黑茶品牌,以益华水产、顺祥水产为主的益阳水产品品牌,以天泓渔业为主的大通湖大闸蟹品牌,以乡土农业、三益、阿香果品为主的果蔬品牌。截至2013年底止,益阳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已达到2 65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4个,省级龙头企业40个,市级龙头企业265个。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监管力度亟待加强部分监管部门和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对《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不够深入。部分区县(市)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但人员不足,监管手段和条件缺乏,而乡镇监管机构大多没有实际履行监管职能,离中央提出的“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并逐步向村延伸”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2.2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当前,益阳市农产品生产仍以分散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标准化生产规模较小,精细加工不够,尤其是违禁化学品在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使用的隐蔽性增加。
  2.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亟待提高尽管益阳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检测体系,但大部分是速测,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特别是县级质监站普遍存在缺人员、技术、设备和经费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要求,普遍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等问题,导致检测结果难以有效运用。
  2.4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区县(市)尚未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个别区县(市)尚未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据统计,2004年益阳市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投入接近100万元,而在10年之后的2013年仅仅增长到225万元,而按照相关规定和上级要求,益阳市每年需投入监管和检测工作经费1 150万元以上,缺口达80%。
  3强化益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3.1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采用各种方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有关政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要强化生产者、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同时通过宣传,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水平。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既要培训监管部门的人员,也要培训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的依法监管能力,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能力。三是要加强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做到既加强舆论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又正确舆论引导,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2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为能全面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益阳市农业部门的职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迫切要求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2-3]。因此建议:在新形势下,益阳市政府应出台一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重点;区县(市)农业局单独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或股,明确编制3~4人。乡镇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根据中央和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要求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落实监管责任。明确专人和职责,所需人员从原有编制中调剂解决。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市、县两级要继续抓好农业部市级(县级)质检中心建设项目,同时要加大对市县两级检测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加强技术培训,拓展检测项目;在农业乡镇(街道)普遍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室(点)。
  另外,切实增加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点支持农业标准化、监管体系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认证、监督检测与执法、专项整治等工作,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明确杂交中籼稻机插适宜取秧量,为完善杂交中籼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提高机插水稻产量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两系超级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为材料,在“机插平衡栽培理念“的稀播条件下,通过调节取秧量来构建不同的群体基本苗起点(1、2、3、4、5苗/穴),研究不同取秧量对杂交中籼稻机插秧栽插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群体基本苗起点在1~3苗/穴时,随着取秧量的加大,整体栽插质量逐渐
期刊
摘要[目的]为玉米产量持续稳定地增长。[方法] 对2009~2013年玉米生产主要科技增粮项目实施进行分析。[结果]玉米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结论]归纳总结了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玉米;集成技术;推广;成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23-02  基金项目云南省粮食生产主要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烤烟集约化育苗所育烟苗的生产适应性。[方法]通过对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素质统计分析、3种不同栽培技术的不同栽培试验、营养生长结束后田间农艺性状统计分析对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的生产适应性进行探索研究。[结果]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较常规漂浮育苗所育烟苗弱。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的最佳移栽技术。采用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能够适应烤烟生产。小苗、弱苗适
期刊
摘要分析了四川省动物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因素,并回顾了包虫病防控现状,最后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包虫病;流行特点;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71-02  作者简介文豪(1984-),女,重庆人,中级兽医师,从事兽医公共卫生研究。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盘锦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盘锦大洼气象站1980~2009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及生育期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育期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升高的趋势,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变化平缓;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与全生育期的变化相似;平均气温与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上的残留消解规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30%乙酰甲胺磷乳油在辣椒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中的初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剂量存在较大差异,施药剂量越大,初始沉积量越高;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1 000倍液和500倍液2种施药量的降解速率基本相似,半衰期分别为1.6和1.7 d;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上的最大残留量(MRL
期刊
摘要 利用盘锦2站1960~2009年的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应用回归分析、累积距平、变异系数、MK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近50年盘锦地区夏季降水和旱、涝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盘山站的降水量倾向率为-9.9 mm/10a,大洼站的降水量倾向率为-8.5 mm/10a。2站1980年以前和2000年以后降水偏少,中间时段降水偏多。20世纪60~90年代中期,盘山站夏季降水日数偏多,9
期刊
摘要 以云南保(山)腾(冲)高速公路为例,开展中央绿化带大孔自压微灌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首先提出了中央绿化带示范段的灌溉目标和系统设计,构建大孔微灌管的水力学模型并编制Matlab计算程序,对不同管材选择、管径大小、孔径大小以及孔距等要素进行试算,以判定灌溉系统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设定的灌溉系统均匀度参数要求,最后对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变孔径大孔自压微灌技术,可在满足防堵塞性能的基础上,
期刊
摘要[目的]检验绵山羊双羔素的免疫效果,提高中国美利奴羊的繁殖率,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乃斯种羊场和新疆生产兵团76团分别免疫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羊841只和军垦型羊3 502只。[结果]新疆型试验组产羔率为143.68%,对照组产羔率为125.10%,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羔率18.58%;军垦型试验组产羔率为120.27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漆树籽残渣发酵产沼气的可行性与潜力。[方法] 以漆树籽残渣为原料,在中温30 ℃下,采用全混合批量发酵工艺,测定漆树籽残渣发酵过程中的TS产气潜力、VS产气潜力、日产气量、产气速率、pH等指标。[结果] 第3天发酵体系酸化,但在微生物调节下,第7天体系pH恢复至7.0,正常产气。经60 d发酵,漆树籽残渣产沼气潜力为594.29 ml/g(TS)或615.84 ml/g(V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