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不断进行着改革,而全民关注的高考,也加入改革队伍中一改传统考试政策。而甘肃省从2021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科,學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大学专业及职业规划确定高考选考科目,在高考制度上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这项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撼动了沉睡中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领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高考改革而来的便是在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如此一来,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人生规划在高中时期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考改革背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选课
今年是我们甘肃省省第一次采取“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3科,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指的是从物理、历史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此次高考文化满分为750分。
新高考的选科本质是为了让学生站在人生规划的角度上,思考自己未来需要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国家给学生提供教育途径与初步生涯规划方式,但完整的生涯规划靠个人,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与行动,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知晓选择的重要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什么?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意见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确定了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是考试和招生选拔的本质要求。所以新高考的选科本质是为了让学生站在人生规划的角度上,思考自己未来需要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更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训学生的兴趣,进而深度挖掘考生的内在优势和潜能。
二、学生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再怎么选择也是徒劳的
高考选科的首要原则是顺应本心遵从天性,从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准切入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学科潜质。至于怎么选,学校、家长和学生应有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过程: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因此学生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符合自己性格特质的专业;然后再选择与专业相对应的、且自己最有优势最有潜能的学科;最后考虑所选学科是否具有社会急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等属性。
选科的最大意义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找到属于他们为之努力的人生坐标,我们许多家长总说孩子迷茫,而选科就是帮助孩子确定方向感的最好时机,希望各位家长不要错失,这些年的指导中,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出现的问题都是方向感缺失造成的,家长总说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方向感哪来的动力,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目的是什么?那一切永远就都只是敷衍,也就谈不上有成就,更不要说出成绩,能坚持下去已经很不错了。
三、学校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选科
1、每位新生进学校后,一般都有两个月的时间,了解七门学科。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各个学科,科任老师们编写了《生涯规划课程-学科篇》,利用开学后2个月时间,进行专题微课讲座。主要介绍学科学考、选考三年学程的不同安排,以及今后与这门学科有关的高考升学、职业发展等内容。有些老师,讲完课后就有一批"粉丝",这也是一种双向选择。
2、学校还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开设心理选修课,针对孩子的性格和兴趣,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高一新生进校,学校专职心理老师与全体高一班主任,会为高一学生开设《认识你自己》的选修课--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更加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可以和今后的职业选择结合起来。心理学科的介入,也可以增加他们高考"3+1+2"的选择准度。
3、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新高考,学校还会利用数次大型考试,进行六个科目"模拟等第"的划分。高一结束时,学校会把四次模拟等第的情况列表,发给学生以及家长,作为"3+1+2"的参考材料。
4、在最后确定"3+1+2"时,学校还会进行最后的把关。举个例子,有位学生初步选择了,对物理或历史十分确定,但在政治、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中犹豫。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两门的"辅助定位"选修课,尝试着做一做学考70%基础部分的模拟测试,感受一下选考30%提升部分的相关内容,通过12到16课时的比较,最终确定选课。
四、学生选课时应参考目标院校专业、靠近孩子理想职业,考虑综合社会需求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专业在录取时会对考生的选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选择的某个科目达到要求才可以报考该专业。故考生科目的选择影响着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重点体现在专业选择面上,科目选择得合理可以使专业的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反之则会使自身的专业选择变得很局限。因此考生在选科时,需要先提前对大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知晓大类学科专业对科目的要求,科目的选择需要兼顾到以后的专业意愿。只有在提前了解目标院校招生专业对高中学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将来报考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科目与招生要求不符。
个体选择与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学科,对其学科的学习将起促进作用,学习起来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学习成绩也就可能更出色。因此,建议选科时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职业。可以让孩子做一下学业测评,来参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兴趣点适合哪方面专业和职业。
选考科目需要个体系统思考,既要看到个体自身的需要,也应当考虑个体家人的想法、大学专业的需求及社会工作的需求。因此,选科时要观察、分析社会趋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借鉴个体父母的经验和想法,更谨慎地选择。
结束语
我国近年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如今不只是针对于中小学课程建设提出改革方案,高考政策改革上也有所体现。如今高考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知晓选择的重要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夏巧玲.生涯教育内容设计与实施路径的研究[J].生涯教育,2020(2):34-36.
【关键词】高考改革背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选课
今年是我们甘肃省省第一次采取“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3科,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指的是从物理、历史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此次高考文化满分为750分。
新高考的选科本质是为了让学生站在人生规划的角度上,思考自己未来需要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国家给学生提供教育途径与初步生涯规划方式,但完整的生涯规划靠个人,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与行动,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知晓选择的重要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什么?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意见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确定了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是考试和招生选拔的本质要求。所以新高考的选科本质是为了让学生站在人生规划的角度上,思考自己未来需要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更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训学生的兴趣,进而深度挖掘考生的内在优势和潜能。
二、学生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再怎么选择也是徒劳的
高考选科的首要原则是顺应本心遵从天性,从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准切入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学科潜质。至于怎么选,学校、家长和学生应有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过程: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因此学生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符合自己性格特质的专业;然后再选择与专业相对应的、且自己最有优势最有潜能的学科;最后考虑所选学科是否具有社会急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等属性。
选科的最大意义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找到属于他们为之努力的人生坐标,我们许多家长总说孩子迷茫,而选科就是帮助孩子确定方向感的最好时机,希望各位家长不要错失,这些年的指导中,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出现的问题都是方向感缺失造成的,家长总说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方向感哪来的动力,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目的是什么?那一切永远就都只是敷衍,也就谈不上有成就,更不要说出成绩,能坚持下去已经很不错了。
三、学校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选科
1、每位新生进学校后,一般都有两个月的时间,了解七门学科。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各个学科,科任老师们编写了《生涯规划课程-学科篇》,利用开学后2个月时间,进行专题微课讲座。主要介绍学科学考、选考三年学程的不同安排,以及今后与这门学科有关的高考升学、职业发展等内容。有些老师,讲完课后就有一批"粉丝",这也是一种双向选择。
2、学校还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开设心理选修课,针对孩子的性格和兴趣,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高一新生进校,学校专职心理老师与全体高一班主任,会为高一学生开设《认识你自己》的选修课--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更加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可以和今后的职业选择结合起来。心理学科的介入,也可以增加他们高考"3+1+2"的选择准度。
3、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新高考,学校还会利用数次大型考试,进行六个科目"模拟等第"的划分。高一结束时,学校会把四次模拟等第的情况列表,发给学生以及家长,作为"3+1+2"的参考材料。
4、在最后确定"3+1+2"时,学校还会进行最后的把关。举个例子,有位学生初步选择了,对物理或历史十分确定,但在政治、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中犹豫。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两门的"辅助定位"选修课,尝试着做一做学考70%基础部分的模拟测试,感受一下选考30%提升部分的相关内容,通过12到16课时的比较,最终确定选课。
四、学生选课时应参考目标院校专业、靠近孩子理想职业,考虑综合社会需求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专业在录取时会对考生的选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选择的某个科目达到要求才可以报考该专业。故考生科目的选择影响着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重点体现在专业选择面上,科目选择得合理可以使专业的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反之则会使自身的专业选择变得很局限。因此考生在选科时,需要先提前对大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知晓大类学科专业对科目的要求,科目的选择需要兼顾到以后的专业意愿。只有在提前了解目标院校招生专业对高中学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将来报考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科目与招生要求不符。
个体选择与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学科,对其学科的学习将起促进作用,学习起来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学习成绩也就可能更出色。因此,建议选科时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职业。可以让孩子做一下学业测评,来参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兴趣点适合哪方面专业和职业。
选考科目需要个体系统思考,既要看到个体自身的需要,也应当考虑个体家人的想法、大学专业的需求及社会工作的需求。因此,选科时要观察、分析社会趋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借鉴个体父母的经验和想法,更谨慎地选择。
结束语
我国近年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如今不只是针对于中小学课程建设提出改革方案,高考政策改革上也有所体现。如今高考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知晓选择的重要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夏巧玲.生涯教育内容设计与实施路径的研究[J].生涯教育,2020(2):34-36.